很多人一听到服从就会联想起集体主义、泯灭个性,甚至是从众或盲从。事实上,服从和盲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盲从是指人们无主见、无原则地行事,而服从常被人们视为美德,视为心智成熟、人格健全的人们不可或缺的一种至高品质。
服从在军人看来是一种天职,这就如同每个人身上都烙着深深的人性色彩一样,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抹杀的。对团队的成员来说,服从也许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但这种行为的本身对团队来说,无疑是高效、成功的。
应该说,团队中提倡的是理性的服从,而不是非理性的盲从。理性的服从可以有效地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对团队中的每个个体的成长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团队中的每个人在服从团队意志,以团队的姿态创造价值的同时,自然也得到了享受团队荣耀、分享团队利益的资格。同时,一个成功的团队又是反对非理性的盲从的,因为盲从即是缺乏团队精神的一种隐喻。服从往往建立在个体觉醒的团队精神上,而盲从却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这种被动的接受是缺乏团队精神、缺乏职业认知度的愚钝表现,这种服从的本质是非理性的、无内涵的,并从根本上抹杀了人的主动性和思考的价值,因此只能被称之为盲从。
在一所寺院中有一个小和尚,他的职责就是在每天清晨和傍晚敲响大钟。日复一日,小和尚做了这份工作半年后,觉得自己的工作简单机械,没有什么难度,就渐渐感到了厌烦,但他每日还是机械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不久后,寺院的住持找到小和尚,对他说:“你无法完成我交代给你的撞钟工作,所以你还是到后院负责打扫院落,做些挑水砍柴的工作吧。”
小和尚听了十分不解,回答说:“住持,我每天按时敲钟,且每次都敲得很响亮,您怎么说我不能胜任这份敲钟的简单工作呢?”
住持见小和尚如此迷惑,叹了口气说:“你的确每天按时敲钟,且钟声响亮,但你却不知道敲钟的意义,所以你敲出的钟声空洞、疲乏,没有空灵之感。如果你只将钟声视为提示寺里人作息之用,那么必然如此。但敲钟其实更是为了呼唤世人,警世众生。没有佛心之人,又怎么能敲好钟呢?”小和尚听了住持的话,顿有所悟。
在如今的职场上,每个人都像上文中的小和尚一样,有着自己的一份撞钟之职,然而,每个人究竟能有多大的成就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态。想必“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在职场中并不少见。虽然每天也在“撞钟”,也在劳作,但这种劳作就是一种盲从的表现。企业在团队中讲服从,并不是希望全体员工都成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机器人,而是希望每个员工都能成长为忠于职业,长于专业,而又有团队精神的良才。
对一个团队来说,队员的服从会使团队焕发神采,发挥出绝佳的水平,高效率地完成工作,而盲从则会造成整个团队的低效运行。在职场上,团队成员的盲从是极为主观的,而且盲从的队员往往缺乏真正的团队意识,也就难免会在职场上惨遭“滑铁卢”。
世界著名寓言家、童话作家伊万·安德列耶维奇·克雷洛夫曾经讲述过一个关于盲从的十分传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天鹅、鱼和虾,而它们凑到一起的目的是为了拉动一辆车。可惜的是,无论它们怎么卖力,车还是丝毫没有移动。然而按照1+1+1=3的原理来说,它们完全有能力完成这项拉车的工作。它们之所以不能拉动这辆车,不是因为有人偷懒,而是因为它们盲目接受了拉车的任务,却从未想过自己究竟在做着什么样的努力:天鹅拉着车不断向天上飞去,鱼则不断向前推车,至于虾,则是拉着车向后运动。最终导致三者的合力被抵消了,车也就只能停在原地。
这个寓言故事,在讲述团队普遍存在的盲从问题之外也揭示了盲从带来的恶果——组织内耗的问题。所谓的组织内耗就是指因团队的不协调等原因造成的资源浪费。而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必须要由团队成员通过树立团队意识和培养服从精神来解决。
团队成员在工作中讲求服从,是一种具有职业道德的表现。服从不仅仅需要人们顺从团队的意见,更是每个职场人必须懂得的处世方式,因为它体现了职场中的尊重以及最基本的价值取向,而盲从则完全无法体现这些职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