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利”的朋友=相互求助
张勋为人热情、仗义,周围的朋友、亲属有困难时,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他不喜欢帮助领导或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在他看来那是在巴结他人,会让别人说闲话的。要是领导在工作之外求他帮忙做一些事情,他每次都会表现出不情愿的态度。但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公司精简机构,要提前解雇一批员工,由于和领导关系相处得不融洽,张勋也在被解雇的名单之内。提前下岗的张勋想要自己创办一家公司,技术和资金都不是问题,问题出在“人脉”上,周围的朋友确实不少,但是大多数综合实力都不如自己,指望他们帮助是不现实的,这样公司创办前期和产品推广都面临着巨大的难题,此时的张勋才认识到交朋友也要分“三六九等”,遇到问题才好解决。
依照国人传统的交友心态看,交际应该抱着“以情会友,别无所求”的信念,奉行一种无为的哲学。要是谁在交往过程中注重对方的使用价值,然后设法接近、利用他,就会被认为是“势利”的象征。
交际一般有三个基本目标,即信息共享、情感沟通、相互求助,我们不能只注重前两个内容,而忽视了相互求助,更不能视相互求助为“势利”的表现。
如果真把相互求助看成是势利的表现,那么,我们不妨这么设想一下,要是你周围有这么一个人,他既不能与你信息共享,也不能与你进行情感沟通,更不能与你互相帮助,那么,你会与这样的人交朋友吗?由此可见,任何人交友都是有目的的,只是选择的标准不一罢了,既然选择了,就难免带有目的性,你要是拒绝了目的,同时也就拒绝了交往。
目的+有相同需求的人=关系
有目的的交朋友,并不是交朋友时要眼高、心高、手高,而是要交“三六九等的朋友”,在这里强调一下,此“关系”并不代表势利。
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对于生意人来说就是生命线。只有时刻和圈内的朋友保持联系,建立固定的“关系”,你的信息才能确保及时、有效、无误。有些不谙生意之道的人会问你的“关系”是从哪里得来的,你要是不解释的话,这些人就会认为信息不可靠。其实这就是成功生意人的秘籍,也是失败的生意人所不知的———“团结力量大”。有些生意上的朋友是你成功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你要是想得到某些信息,你就得练就或者编制四通八达的关系网,结识的朋友越多,地位越高,你就可以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得到对自己有用的情报,但是前提是在法律容许的范围内。
本着生意目的交朋友要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人,然后才与之建立联系,最终确立关系,不能凭借着直觉或者主观印象建立“关系”,否则,即使建立关系,也对生意帮助不大。
有的人就光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埋头商界,有的人却懂得借助“关系”拓展自己的事业,前者往往难以预料自己生意的结果将如何,后者则大都能知晓“关系”的好处。拉“关系”通常只需要花一点功夫就好,却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孙晓在一家公司任文员,虽然职位不高,却与公司高管相处很融洽。刚成立的公司抗风险的能力本来就弱,恰巧赶上一场金融风暴,公司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从高管那里孙晓提前获知这一信息,将手头上公司的股票全部清空了,避免了和公司“同归于尽”的下场。虽然也有所损失,但是与那些还在观望的同事相比要好得多。
建立关系的目的是将友谊更加实用化,在你“有事”时能够“有人”帮助你,否则即使你把友谊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也解决不了问题,更不能有助于生意的发展。
总而言之,你的“有用关系”建立得越多,你的抗风险能力就越强,所以你应该努力建立“关系”,并牢牢地把握这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