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睡眠不足易得糖尿病

调查显示,糖尿病的产生和睡眠时间有着重大关系。

有专家指出,缺少睡眠会影响人体的激素分泌以及神经系统,进而引发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也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因为睡眠不足,人体制造了过多的胰岛素,却又未能对其充分利用,这种情形叫做胰岛素抵抗。

睡眠时,人处在黑暗环境中,身体释放出松果体素,这种激素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而睡眠不足的人,松果体素分泌会减少,胰岛素作用就会降低,因而影响了糖代谢。

糖尿病的成因有多种,包括遗传、不合理饮食、肥胖、药物因素等。肥胖是诱发糖尿病的元凶之一,缺少睡眠会影响控制食欲的激素,使人产生饥饿感,不自觉地想吃东西,比如人在疲劳时,会想吃甜食。而激素一旦紊乱,人体很容易变得肥胖,自然就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另外,从生物学的角度讲,整晚安睡非常必要。人每晚都有充足的睡眠,白天才有精力做更多事情。所以,每天保证6小时的睡眠时间,控制好生活节奏,对糖尿病的预防很有帮助。

糖尿病患者失眠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糖尿病患者往往经常失眠。引起糖尿病患者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在生活中应多加留心,找到真正的原因,看看自己属于哪种情况,再进行针对性治疗。糖尿病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有:由于血糖高,口渴饮水较多,夜间小便次数增多,影响了夜间睡眠的质量;一些病史长、年龄大的糖尿病患者的肾小管功能减退,导致夜尿增多;有的患者睡前饮用咖啡或茶,导致精神兴奋,晚上失眠;糖尿病的皮肤病变引起瘙痒也会导致病人失眠;有的病人心理负担过重,忧虑、烦躁,都是失眠的原因。

要想使血糖平稳,必须正确看待血糖与失眠的关系,辅以治疗,及时摆脱失眠阴影。

首先,树立信心,寻求合理有效的方法战胜失眠。失眠并不是严重的疾病,配合食疗、中西药、针灸等,循序渐进,一定可以把失眠治愈。

其次,不要过分依赖安眠药。有些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此类药物有一定的成瘾性和耐药性,长期服用会减弱催眠效果,一旦停药,往往由于对药物的依赖而使失眠更加严重。

最后,调整睡眠习惯,给自己减压。适当地运动有助于睡眠,或者听听舒缓的音乐,睡前喝一杯温牛奶等。

睡懒觉血糖起伏大

很多人有睡懒觉的习惯,这对健康人来说没什么问题,但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很可能会加重病情。不良的睡眠习惯会使血糖起伏波动,要想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必须坚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人的起居时间与正常的生物钟是同步的,用药也要遵循这个时间。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延迟进餐时间,自然就影响了吃药时间,对血糖的控制很不利。

科学证明,凌晨4点到上午9点是血糖最容易升高的时间段,所以早晨的用药量较大。如果没有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用药,白天的血糖规律就会被彻底打乱,引起血糖升高,增加肾脏负担。同时血糖的波动会增加对血管的危害。

另外,一些使用中长效胰岛素的病人,如果睡懒觉,那么前一天晚上的药物持续起作用,就容易造成低血糖。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患者,睡眠中的低血糖会导致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的睡眠必须遵循科学时间,晚上睡觉时间不要太晚,最好在10点前入睡,第二天早上在6点~8点起床。如果前一天晚上睡得少,想要补补觉,最好在早晨6点~8点的时候起来服用降糖药或补充胰岛素,这样才不会使血糖受到影响。

除了遵循科学的作息时间,糖尿病患者还要留意对病情程度的掌握,除了日常监测血糖外,还要每2~3个月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总结自己在一个阶段内的状态,以便更好地控制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睡眠差的女性易患糖尿病

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差的女性,相对比较容易出现肥胖、发炎、对胰岛素不敏感等症状,拉响了患糖尿病的警钟。此外,调查还显示,睡眠不足的女性特别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如易怒、烦躁等。

在当今社会,女性扮演了重要角色,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损害了女性的健康,巨大的压力更是严重影响了睡眠质量。每晚睡眠不足的人,葡萄糖耐受度可能受损,从而加大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性比男性更易受到糖尿病的伤害,尤其是在绝经后,女性体内激素发生了变化,患糖尿病的几率比男性更高。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睡眠呢?

(1)在睡前1~2个小时,让身体完全放松,可以阅读或者洗个温水澡。

(2)定期运动能够放松身心,帮助睡眠,但要注意的是,避免在睡前几小时进行运动。

(3)睡前避免刺激性的饮食,如咖啡或浓茶。

(4)每晚在同一时间入睡,第二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建立良好的生理时钟,即使某一晚迟睡,也应尽量让自己在同一时间起床。

谨防夜间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多在熟睡时发生低血糖,时间大概在凌晨1点~3点,患者的症状主要有头晕、多汗、全身发抖,严重的还会手脚抽搐或昏迷,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危及生命。

正常人无论是空腹还是用餐后,血糖水平都波动在3.9毫摩尔/升~8.9毫摩尔/升。而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功能受损,以及外周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不稳定,需要服用药物才能帮助机体进行调控。患者一旦减少进食,或降糖药剂量偏大,就可能发生夜间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提防夜间低血糖,尽量不要蒙头大睡。当患者的肠胃出现问题时,会造成进食后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导致低血糖反应,所以胃不好的患者,睡醒后要留意自身的感觉。

为了防止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患者可以在睡前食用能缓慢吸收的食品,如酸奶或低脂牛奶、水果、3~5块饼干等。

患者一旦出现夜间低血糖症状,可用快速血糖仪自测血糖,如果没有血糖仪,只要有明显症状,就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吃点富含淀粉的食物,如面条、蛋糕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虽然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仍需密切观察,并及时调整降糖药的剂量。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以免造成神经损伤,危及生命。

吃饭也该按部就班

饮食疗法就是因人而异来调整饮食量、长期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合理的饮食疗法能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使胰岛组织充分恢复,有利于控制血糖。

轻度糖尿病患者往往只采用饮食治疗就能有效地控制血糖,需要注意的是,饮食疗法不是严格限制食物摄入量,也不是指吃得越少越好。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或者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马上吃东西。因为降糖药和胰岛素是通过降低血糖来治疗糖尿病的,病人一旦不及时进食,血糖就会因得不到补充而偏低,出现头晕、冒冷汗、眼前发黑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应随身带些糖果,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吃几颗,当然也不能过量。

按时吃饭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尤其是针对服用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而言。如果和其他人一起聚会时,尽量要安排在自己平时用餐的时间,并且避免等待过长的时间,尽量不选择繁忙的餐厅。若实在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吃饭,可以食用一些水果或淀粉类食物。

具体来说,糖尿病患者饮食要注意:控制好每日食物摄入总热量;平衡膳食营养;食物的选择要多样化,谷类是基础;限制脂肪摄入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减少单糖或双糖食物;减少食盐的摄入;坚持少食多餐,吃饭要定时、定量;多饮水,限制饮酒。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也是很丰富的,只要不断摸索,按部就班地吃饭,就能掌握进餐的规律。

糖尿病患者别随意洗牙

洗牙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口腔医院里,医务人员一般采用手动器械洗牙,大概需要1.5个小时左右。即使采用超声波洁牙机洗牙,也需要1个小时左右。

洗牙时,由于机械振动或疼痛刺激,会使糖尿病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胰高糖素和类固醇激素等分泌增加,血浆胰岛素不足,影响血糖波动。同时,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人体白细胞吞噬能力差,微血管病变会导致血管微循环障碍。高血糖利于某些细菌的生长,如果洗牙时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感染。过度洗牙还可能导致牙龈出血不止,使感染加重或扩散,并发症将更严重,糖尿病病情也会进一步恶化。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能随意洗牙,平时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睡前、早起后刷牙,餐后要刷牙、漱口。

如果确有口腔牙病需要洗牙,应该在洗牙前控制好血糖水平。要去正规的医院或口腔专科门诊洗牙,不要去没有严格消毒设备的小诊所。

护理口腔有助于降血糖

并发口腔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加强口腔护理,彻底把口腔疾病治愈,就能对控制血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内分泌专家说,高血糖会导致人体微血管病变,而人的口腔、面部分布着大量的血管,因此患病后,常常会有口干、嘴唇黏膜灼痛、舌头表面干燥、味觉改变等症状。不仅如此,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疾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常会出现牙龈充血、肿胀疼痛、牙石沉淀、牙齿松动脱落等症状。

通过对临床糖尿病患者的分组观察可以发现,控制不住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有一半以上会并发口腔疾病,而通过治疗口腔疾病后,患者血糖水平都有明显下降。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重视口腔护理,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与健康。

除了要注意每天的口腔清洁以外,每隔3~4个月,患者就应让牙医检查口腔与牙齿,最好是早上去看牙医,因为早上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较低。有龋齿的患者,要及时去医院填充牙齿龋洞,避免病菌扩散。

口腔不适须赶紧排查血糖

人的口腔中有数百种细菌,其中有一些细菌会产生毒素。毒素一旦进入血液,就会使人体细胞表面的胰岛受体变得不再敏感,也就是说,血液中的胰岛素对细胞的作用不明显,致使血糖升高。

口腔症状可以作为发现糖尿病的线索。许多病人出现口干口渴、口腔黏膜淤点和淤斑、口内有烧灼感;还有的患者在舌体上有黄斑瘤样的小结节,与患者皮肤上的黄斑瘤一样。凡出现这些症状时,就要考虑患糖尿病的可能。

糖尿病可导致多种器官的营养不良性病变,在口腔中会产生糖尿病性牙龈炎和牙周炎。病人牙龈呈深红色、肿胀、易出血或剥落,出现牙周脓肿,而且常反复发作;短期内迅速形成牙石,由于结石沉淀,牙周组织被损坏,牙周袋也就很快形成,食物残屑很容易在牙周袋内嵌塞,是微生物生长的温床,更加重了对牙周组织的破坏;有的病人怕刷牙时牙龈出血,刷牙的质量也就下降,牙齿很快出现松动无力等症状,甚至有的患者在早期就出现全口牙齿脱落的情况。

糖尿病患者出现口腔炎症,尤其是伴有化脓性炎症时,血糖就会升高,而且难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如果感到口腔不适,应赶紧排查血糖。当血糖控制得不理想时,应检查一下口腔,消除牙龈和牙周的炎症。

拔牙与血糖的关系

拔牙之前要进行一系列检查,比如测血压、检查血小板、出血和凝血时间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拔牙前检查血糖非常重要。

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口腔疾病,比如口腔黏膜病变、牙周病和龋齿。患糖尿病后,人的口腔唾液流量减少,冲洗作用较弱,加上唾液中含糖量高,患牙周病的概率增加,伴有牙龈肿痛、充血,最后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血糖控制得越不好,口腔疾病就越严重,拔牙后越容易导致口腔感染,伤口也不易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和生活上的不便。

糖尿病患者要拔牙,有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要控制血糖。由于牙齿龋洞里有很多细菌,拔牙后会通过伤口进入血液,而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较低,极易发生全身感染。因此,空腹时血糖必须降到8毫摩尔/升以下才可拔牙。

其次,拔牙前后详细的医学检查很必要,冲洗发炎的牙周袋,将脓肿的牙龈切开引流,给全身抗感染治疗,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

再次,不能空腹拔牙,拔牙前一定要吃饭,以免出现低血糖,而低血糖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最后,拔牙后必须严格遵医嘱,比如纱布要咬半小时再吐出,拔牙后24小时之内不能吃过热的食物等。

拔牙与血糖的起伏关系密切,一定要控制好血糖再去拔牙,这样才是安全之举。

糖尿病患者洗脸的正确方法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听上去似乎和眼睛没有太大联系,实则不然。调查显示,糖尿病病情在5~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眼底病变的大约占50%以上。

眼部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预防眼部感染,只要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到眼部,就能大大减少眼部病变的发生。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洗脸方式,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按照下面的步骤洗脸:

(1)先用香皂洗去手上的污垢,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干净。

(2)用香皂清洗脸盆,然后用流动水冲洗干净。

(3)往脸盆里加温开水(热开水自然冷却,最好不用热水掺兑凉生水,因为生水中存在大量细菌)用于洗脸。

用此种方法洗脸虽然麻烦一些,但只要养成洗脸的好习惯,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眼部健康。

糖尿病患者洗澡要当心

糖尿病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血液黏度水平偏高,血糖的波动起伏也较大,面临的风险比正常人大。患者在洗澡时,经常有昏倒甚至猝死的情况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洗澡时需要特别注意。

(1)洗澡的水温不宜过高,一般水温要控制在30℃~38℃。糖尿病很容易引发心血管系统的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用高温热水洗澡时,促使了并发症的酶活性上升,使得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发生血管收缩和微血管动脉硬化。水温过高可能会引起心跳加快。处于过热的环境时,心脏不得不加倍工作以增加皮肤血流量。如果患者心脏本身有病症,过快的心率将危及生命。另外,水温过高还可能导致感觉迟钝、手脚麻木等神经障碍,或四肢无力、关节炎、皮肤瘙痒等多种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洗浴时,应以温水为宜。

(2)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次数不宜多。洗澡时间最好在25分钟以内,一般老年糖尿病患者每周洗一次即可,夏季可适当增加次数。洗澡时间太长会减少大脑和内脏的血液供应,出现眩晕、恶心、虚脱等症状,而洗澡次数太多则会使皮肤干燥瘙痒。

(3)不应空腹洗澡,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以饭后1小时洗澡为宜。

(4)洗澡时,使用肥皂不宜过多,洗澡的速度也不宜过快。

糖尿病患者更需有“洁癖”

糖尿病容易合并感染,并且在感染后影响血糖控制,加重病情。搞好个人卫生有利于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对皮肤、牙齿、眼睛和足部的保健,可减少皮肤感染的机会。所以说,糖尿病患者更需要有“洁癖”。

皮肤的保健

用无刺激性浴液和温水洗澡,洗澡后可使用一些液体护肤用品;避免皮肤抓伤或挫伤;从事有可能造成手部损伤的工作时应戴上手套;避免晒伤;天冷时注意保暖;如果出现皮肤损伤要尽快治疗。

牙齿的保健

控制好血糖;餐后刷牙;每隔半年请牙科医生检查一次,并告知牙科医生自己患有糖尿病。

眼睛的保健

糖尿病引起的眼部问题在早期是可以治疗的,只要出现下列情况,就应尽快去看眼科医生:视线模糊或复视;视野缩小;眼部压力增加或疼痛;光线较暗时看物体困难。

为了进一步降低出现眼部问题的危险性,患者应经常测量血压并戒烟。

足部护理

用温和香皂和温水洗脚;仔细、轻轻地清洗脚趾间、趾甲周围,然后用软毛巾擦干;足部皮肤干燥,可以擦润肤膏,但不要用在脚趾之间;每天检查足部,看有无红肿、破损、擦伤、变色和皮疹等现象;不要赤脚;仔细挑选合适的鞋子;每天换干净、柔软的袜子,袜子不要太紧;如果要剪趾甲,应在清洗、擦干后剪,要平剪,不要剪得太短,否则容易损伤甲沟皮肤,造成感染。

慎防足疗误区

糖尿病对大小血管和神经系统都有损害,因此病人肢体容易受伤,而且受伤后不易察觉,再加上患者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感染,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慎做足疗,走出足疗误区。

做足疗并不能预防糖尿病足。其实,非专业的足疗师一般以受者感觉到的力量来调整力度,而一部分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感觉迟钝,有时力量过大造成了皮肤破损,病人仍无疼痛感。糖尿病患者应远离足浴中心,可以每天适当做一些腿脚部的运动,如提脚跟运动、弯膝运动等,另外要注意日常的足部保健。

温水浸泡可辅助治疗糖尿病

每天在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对糖尿病患者大有好处。有报道称,糖尿病患者连续在温水中浸泡3周后,其血液葡萄糖水平平均降低了10%。

温水的温度应是人的正常体表温度左右,这样有可能调节进入肌肉内的血流量,并改善细胞内糖分的吸收。体育锻炼是改善肌肉血流量的传统方法,而这种独特的温水浸泡疗法适合于那些不能进行体育锻炼的患者。

温水浸泡还能治疗糖尿病足,用温水泡脚是糖尿病患者日常保健的好方法,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但是要注意控制好水温,避免足部烫伤。

另外,温水浸泡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高血压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出现;另一种是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证实原发性高血压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也就是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得糖尿病。科学发现,温水浸泡有利于平稳血压,血压平稳下来,糖尿病的发病几率自然就降低了,糖尿病的治疗也就更有效果。

由此可见,温水浸泡对糖尿病患者很有好处,但要注意掌握水温和浸泡时间。

久坐会引起糖尿病

体力活动不足或喜欢久坐是引起死亡和造成残疾的前10项原因之一。久坐会引发一系列疾病,长期静坐的人,很容易患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高血压、结肠癌、骨质疏松、抑郁症的风险。久坐更是与成年人体内血糖代谢异常以及Ⅱ型糖尿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改变久坐的生活习惯,常做运动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除了心脑血管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外,上班族每天至少应该活动30分钟,要达到这个运动量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坐公交车时提前两站下车,改换步行或骑自行车;上楼时尽量不乘坐电梯,多走楼梯;看电视时,趁着播放广告的时间走动一下。锻炼的强度因人而异,可以逐渐增加。

目前很多孩子主要的娱乐内容就是看电视或玩电脑,而且一坐就是大半天,致使儿童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所以对儿童、青少年的娱乐方式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都应该多运动、多锻炼,这样才能降低疾病发生的几率。

糖尿病患者不宜戴隐形眼镜

尽管隐形眼镜比传统框架眼镜多了很多优点,但是它也有局限性,患有干眼症、糖尿病、癫痫等疾病和过敏体质的人都不适合戴隐形眼镜,使用不当会引发诸多并发症。

隐形眼镜是放置在角膜上的异物,眼睛每眨一次,都会使隐形眼镜与眼球表面产生一次摩擦。而且它覆盖在角膜表面,使角膜难以从空气中直接吸收氧气,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会使角膜处于持续缺氧状态。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偏高,体内代谢紊乱,抵抗力较差,眼角膜感染的几率增加,极易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角膜溃疡。

所以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有眼底并发症的患者,最好选用框架眼镜,即使戴隐形眼镜,也不要长期佩戴。

当患者出现视线模糊、视力减退、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双眼视野缩小等症状时,可能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该尽快就诊,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了。

糖尿病患者应保护眼睛

糖尿病能引起各种眼部疾病,比如角膜溃疡、青光眼、视神经病变、玻璃体积血等,最常见的是视网膜病变和白内障,这两种疾病对视力影响极大。

眼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血糖长期控制不稳定,久而久之对血管和视神经造成了损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着糖尿病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同。患者早期可能没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对比敏感度降低等症状。当视网膜病变发展到最后,就会出现新生血管性增殖膜、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最终导致失明。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去眼科查眼底、检查视力,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避免视力受到严重损害。

预防眼病是最重要的环节。眼部病变的早期,视力并不会受到影响,如果加强眼部保健,积极治疗,那么严重的病情完全可以避免。

(1)控制饮食,多锻炼,尽量保持血糖正常。

(2)定期到医院检查眼睛,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

(3)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治疗高血脂。

(5)戒烟。

(6)已有糖尿病视网膜血管病变的患者,要避免参加剧烈运动及潜水运动。

糖尿病患者务必慎重染发

患有糖尿病的人最好不要染发。染发剂中有许多有毒物质,伴有各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解毒功能下降,身体更易受到损害。

经常染发的人,患乳腺癌、皮肤癌、膀胱癌以及白血病的几率都会增加。很多中老年人为了让白发变黑,都热衷于染发,但是他们的抵抗力和免疫力相对较低,染发后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毒性反应、接触性皮炎,严重的还会患肿瘤等疾病。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白发较多,需要大面积染发,致使皮肤不断吸收着染发剂,加上自身体质基础较差,代谢缓慢,因此更容易过敏和致癌。

如果糖尿病患者实在需要染发,应尽量去专业的美发店,而且要在染发前做皮肤测试,还要选择半永久性染色剂。另外,要注意染发不宜太频繁,也不要随意更换染发剂。

一旦染发后出现头皮发痒、头皮红肿、皮疹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种染发剂。出现头晕、乏力等全身症状时,很可能是全身毒性反应,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经常染发的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定期去医院进行体检。

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宜常穿布鞋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临床表现,是严重的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如果合并下肢动脉硬化,会引起肢体缺血、间歇性跛行、夜间足部疼痛,严重时还会出现足部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组织缺血性坏死。微小的创伤,比如不合脚的鞋挤压足部、皮肤轻微外伤造成的感染,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病变,以致伤口扩大,就会造成足部感染和足底溃疡。

布鞋的优点是柔软、轻便、价格低廉,一般是老年人的最爱。可就是因为它太柔软,坚硬的物体如针、石子等极容易扎破鞋底,伤到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尤其是一些有神经病变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很微弱,很容易伤害到双脚。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尽量在医生的指导下穿特制的鞋,最好是硬底、软垫、宽头的鞋,避免造成足部伤害。不要穿鞋底太软的布鞋,因为布鞋受力点太均匀,不符合力学原理,长期穿着会使足部产生老茧,走路时感到疼痛。

糖尿病患者穿鞋穿袜有讲究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往往只注意远离那些含糖高的食物,却忽略了对糖尿病足的预防,只管住了“嘴”,却忽视了“脚”。

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足部微小的创伤、穿鞋穿袜不当,都会引发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患者穿鞋穿袜大有“门道”。

(1)鞋的大小要合适。如果鞋太大太肥,脚在鞋里摩擦就会受伤,也容易崴脚;鞋也不能太瘦,本来糖尿病患者脚部的血液循环就不好,穿瘦鞋更是雪上加霜。

(2)鞋跟不要太高。穿高跟鞋时重心落在脚掌前侧,前脚掌受力太大,容易造成脚的局部关节受伤,会长胼胝。糖尿病患者如果有感觉神经障碍,感觉不到脚疼,那么继续穿高跟鞋走路,脚很容易受伤,所以平底鞋或矮跟鞋是最佳选择。

(3)鞋底和鞋帮要软硬适度、薄厚适度。建议糖尿病患者穿运动鞋或旅游鞋,软牛皮鞋帮、牛筋底的皮鞋,既有弹性又防滑。

(4)勿穿凉鞋。即使是夏天,也不应穿暴露脚趾和足跟的凉鞋,而应选择质地柔软且透气的鞋子。每次穿鞋之前都要检查鞋内是否有异物。夏天切忌在家赤脚行走,到海边旅游也不能赤足在沙滩上行走。

(5)袜子要宽松,但也不要选择弹性过强的袜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最好选择纯棉袜,每天换洗,穿袜子时要保证袜子平整无褶皱。

从耳垢可知糖尿病

医学专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耳部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耳垢比健康人要多,从临床上看,耳垢的形成数量与糖尿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耳朵经常发痒,耳垢明显增多,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出现上述情况,很有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在糖尿病发病早期,通常是糖耐量降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是“准糖尿病患者”,不用服药,通过饮食和运动就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而到了耳垢增多的阶段,就是“隐性糖尿病患者”,此时控制血糖达标更容易一些。

国外有试验表明,健康人的耳垢中不含葡萄糖或葡萄糖含量甚微,而糖尿病患者的耳垢中,葡萄糖的含量多在0.1微克以上。

检测耳垢葡萄糖含量的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敏感度高。糖耐量试验尚未出现异常时,耳垢内却已出现葡萄糖,此种检测方法正是利用了耳垢的“预知功能”,如果广泛用于检测,则可及早发现早期或隐性糖尿病患者。

因此,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的人,在出现耳朵不适时要想到可能是糖尿病导致的,应及时去医院做检测耳垢中葡萄糖含量的试验,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控制体重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肥胖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它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痛风等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其中,腹型肥胖是Ⅱ型糖尿病的独立高危因素。

在长期肥胖的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达到普通人群的4倍多,严重的肥胖症患者患糖尿病几率是体重正常者的7倍。因此控制体重就成了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肥胖者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敏感度降低。长期肥胖,胰岛β细胞就会因过度负荷而使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糖耐量减低,从而发展为临床糖尿病。

如果能尽早减轻体重,胰岛素抵抗就可以得到明显改善,血浆胰岛素水平也会下降,能避免患糖尿病。

控制体重的方法主要有:

(1)合理安排饮食,树立正确的营养观,控制食物摄入量。每天男性所需总热量为1500~2000千卡,女性为1200~1500千卡。多食全谷类及纤维素食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不应采取低糖高脂饮食。

(2)增强运动。运动不仅能减少脂肪,还能强身健体。从事体力活动也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之一。

(3)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绪稳定。

如果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动、放松,就能很好地控制体重,远离肥胖的困扰,远离糖尿病。

不可忽视疲乏

Ⅰ型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完全依赖,但是只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10%左右,比较少见。此类型糖尿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伴随患者一生。大多数糖尿病都属于Ⅱ型糖尿病,此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他们不是缺乏胰岛素,而是体内的胰岛素产生抗性,使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功能。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体重减轻、疲劳、异常饥渴、排尿增多,也可能出现不易根治的感染,这些症状在Ⅰ型糖尿病中表现明显,因此可以被诊断出来。而Ⅱ型糖尿病有时只表现为过度疲劳,大多数人对此都忽略了,以为只是工作太劳累,或是年纪大了的缘故。

一旦身体经常感到疲乏,不要不在意,这很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测血糖,以便及早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汗要小心

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出汗,尤其在夏季,有一部分患病多年的病人会经常、大量地出汗。汗出得过多,不仅给生活带来麻烦,还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所以需要积极调理,尽量不让自己出太多的汗。

汗是调节人体温度和水分的重要途径,当夏季天气炎热,皮肤上的汗孔会自动打开,适量的汗液可以把人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到了冬天,天气寒冷,为了保持体温,汗孔会关闭,水分可以从尿液排出。但是,有很大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冬天也出汗不止,这是因为糖尿病导致支配汗腺的植物神经受损。从中医角度看,大量出汗会使人体虚弱乏力,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患感冒,女性则易患尿路感染、阴道炎等。

出汗多的病人应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取中药调理。治疗糖尿病引起汗多的方法有很多,但是需要对症下药。目前西医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的治疗优势则比较明显。

中医讲究治疗时活血、化淤、通络,在此基础上,对每位患者进行清热、滋阴、温阳、补气、化湿等治疗,这样可明显改善出汗异常的状况,同时还能延缓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发展。

没有胃中食积胀满、便秘、肢体浮肿等症状的糖尿病出汗患者可以适当食用乌梅、石榴皮等食物,以起到敛汗的作用。

预防“隐形”糖尿病

近些年来,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大多数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中年人很容易患肥胖症,由于对胰岛素需求量增大,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了糖代谢紊乱。很多人在患病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病情不知不觉地发展下去,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系统和肾脏等器官的并发症,危及生命。中年人如果遇到以下情况,必须考虑是否存在“隐形”糖尿病的可能。

排尿困难: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约占42.3%,中老年人若出现排尿困难,除了前列腺肥大者外,有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阳痿: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阳痿的比率达到40%~60%,中年肥胖者更应该警惕。

反复发作低血糖:病人出现多汗、饥饿、头晕、心慌等症状,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

周围神经炎症:手足麻木,身体有灼热或瘙痒感。约4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这些症状。

皮肤发痒:全身皮肤发痒,尤其是女性阴部的发痒程度更严重。

间歇性跛行:若走路多了,下肢会疼痛难忍,不能行走或手掌挛缩。

疲倦感:身体很容易感到疲劳,哪怕什么都没干也是如此。

视力变化:视力减退或出现白内障并且发展迅速。

遗传:有糖尿病家族史。

其他方面:常有饥饿感,嗜好甜食,常口渴难耐。

当怀疑有糖尿病时,应尽早进行血糖检测,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降血糖要持之以恒

到目前为止,糖尿病尚无根治的办法。治疗糖尿病现有3种方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这3种方法缺一不可,尤其是饮食和运动,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两大基础。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患者应该选择在饭后1~2小时进行运动,此时血糖处于高峰期,运动能帮助血糖迅速转化。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些耐力运动,比如慢跑、步行、游泳、跳绳、太极拳等。其中,步行应作为首选。

在运动前,最好进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监测,了解自身的代谢情况。血糖大于16毫摩尔/升或小于3.6毫摩尔/升都不适宜运动,否则会引起代谢紊乱。此外,运动前还要做些准备活动,不要空腹运动,最好随身带些饼干、糖或含糖的饮料。

从饮食方面看,有8种蔬菜对降血糖很有好处:紫菜、黑木耳、苦瓜、胡萝卜、蕹菜、洋葱、大蒜和山药。平时注意营养的均衡,合理搭配饮食,对糖尿病的治疗也大有好处。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以胰岛素为主,临床常用的降糖药有3类: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药只有与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才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治疗糖尿病要持之以恒,坚持用以上3种方法治疗,能有效地控制血糖。

不良习惯易患夫妻糖尿病

随着糖尿病的发生越来越低龄化,夫妻同患糖尿病的现象也在逐年增多,病患夫妻也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共同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导致夫妻糖尿病的元凶,虽然糖尿病不具备传染性,但应该警惕夫妻同患病、家庭同患病。

患糖尿病的夫妻处于共同的生活环境中,日常生活方式几乎相同,比如经常食用高脂肪、高热量、高糖食物等。

现在很多年轻夫妻工作繁忙,为了图方便,常吃油炸快餐和方便食品。不规律的生活,经常熬夜,加上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致使他们的运动量偏少,体重指数明显偏高。这些都是年轻夫妻容易患糖尿病的原因。

为了防范夫妻糖尿病和家庭糖尿病,应该尽量找机会多做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营养均衡也十分必要,不要过多地摄取主食,多吃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以素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食油炸食品和碳酸饮料。

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制订作息时间表并严格遵守,要有规律地起居;工作时,不要在电脑前久坐,适当站起来走动;休息日也不要熬夜或睡懒觉,应该多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做运动,为拥有健康的体魄打下基础。

别忽视便秘的问题

一旦糖尿病合并了便秘,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很可能发生危险。因为糖尿病会合并许多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等,便秘时用力排便,很可能引起肠破裂穿孔、脑血管破裂,甚至猝死。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重视便秘问题,集中攻克它。其实,把重点放在用药治疗便秘上,不如放在对便秘的预防上。如果长期服用通便药,就会出现药物依赖性,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黑便病。

合并便秘的糖尿病患者,应从以下几点着手治疗:

(1)每天早上起床后饮一杯温白开水,或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这样能增加消化道水分,有利于排便。

(2)每天晨起、早饭后或睡前按时排便,不管有无便意都要按时去厕所,只要长期坚持,就能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排便时不要看书看报,保持精神放松。

(3)平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韭菜、菠菜、芹菜等)和新鲜水果,大枣、芝麻和胡桃等有润肺通便的作用。

(4)坚持运动能改善肠胃蠕动,提高腹部和会阴部肌肉的肌力,有利于保持大便通畅。

(5)便秘严重的患者,可适量服用缓泻剂,如蜂蜜、大黄,或使用开塞露、甘油灌肠。

(6)便秘患者体内缺乏双歧杆菌,补充微生态制剂不仅可调节肠道菌群,还可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

上厕所顺便做个体检

胰腺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而糖尿病患者的胰腺若受到损伤,就会影响整个消化代谢的过程。另外,糖尿病患者常采用降糖药控制血糖,这些药的副作用伤害了肠胃和肾脏器官,故而形成便秘。

根据自身的排便情况,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也就是说,上厕所也能检查出糖尿病。

相对正常人来说,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便秘,还有的病人出现一段时间腹泻、一段时间大便干结的情况,这是由于糖尿病造成肠道神经功能异常而引起的,是糖尿病的并发症。

除了排便情况外,从尿液的反应上也可检测糖尿病。

尿液上出现一层“珍珠样”的细小泡沫,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因为当尿液在膀胱内蓄积一段时间后,由于患者尿液中的含糖量过高,里面富含的糖类物质会发酵并产生气体,排尿时,经过尿液的震荡,就会形成细小气泡。如果发现此种现象,一定要警惕是否患上了糖尿病。

糖尿病与长期从事的职业有关

经研究发现,糖尿病患病率与长期从事的职业有关。从事体力劳动者,比如建筑工人、渔民,还有经常在田间劳作的农民患糖尿病的几率很低,而从事脑力劳动者,比如公司职员、办事员、知识分子等,近年来患糖尿病的人数明显增多。

一些中老年患者,由于年轻时操劳过度,没能进行及时的调治,导致身体机能受到损害。现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给人们带来不小的压力,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时常面临加班的问题,为了完成工作经常熬夜,过度透支了身体。

上班族长期在电脑前静坐,没有运动的机会,容易囤积脂肪造成肥胖,进而引发糖尿病。相当一部分上班族忽视了饮食的营养和均衡,有时不吃早餐,造成血糖偏低,或是不能按时进餐,有时吃得少,有时吃得多,给肠胃带来负担。熬夜也会带来一系列负面问题,它打乱了人体内正常的生物钟,长期熬夜会造成人体代谢紊乱。

建议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人要注意饮食和运动。饮食要以清淡的蔬菜为主,避免高脂肪和高热量食品。不要忽视体育锻炼,最好养成饭后散步的习惯,节假日多参加一些远足、爬山之类的运动,避免身体内多余的脂肪堆积。

此外,充足的睡眠也不可少,只有得到充分休息,人的精神状态才会更好。

糖尿病“心仪”的人

容易得糖尿病的人群又称“糖尿病高危人群”,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患糖尿病的几率较高的人群。主要有以下几种:

(1)40岁以上的人。40岁以后,人体内的血脂水平会越来越高,到了这个年龄段,应该每年检查尿糖、血糖、血脂、血压等,有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

(2)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父母、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即是有糖尿病家族史。母亲患糖尿病的遗传倾向高于父亲,患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患糖尿病的年龄早于无糖尿病的父母所生子女。

(3)肥胖者。肥胖会造成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胰岛素分泌过多,最后胰岛细胞会不堪重负致使功能衰竭,引发糖尿病。

(4)久不锻炼、体力活动不足或者饮食习惯不合理的人。摄入高热量及不均衡的膳食、体力活动不足都易引起肥胖,降低了胰岛素的敏感性,加速糖尿病的发生。

(5)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呈阳性的人。有这种情况的人要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6)生过4公斤以上巨大胎儿的妇女,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

(7)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8)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

(9)出生时体重小于5斤者。此类人群胰腺发育有问题,患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的几率较高。

(10)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

(11)经常精神紧张、忧愁、抑郁、吸烟和饮酒过量的人也容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虽然很难治愈,危害大,但是只要加强保健,预防糖尿病发生是完全可能的。

使糖尿病患者重拾“性福”

糖尿病和性功能障碍有很大关系。大约有90%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其中,男性患者多表现为阳痿、早泄、射精迟缓,女性患者则表现为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多数在糖尿病发病的2~3年后出现,也有和糖尿病同时出现的,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性福”。

糖尿病导致性功能障碍主要有四点原因。首先,糖尿病损害了全身的血管,而阴茎勃起恰恰需要血液供应;其次是神经受损,糖尿病患者的植物神经和营养神经都会出现问题,而植物神经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支配血管收缩;再次,糖尿病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也使患者的性反应能力下降;最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有普遍的抑郁症状,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性功能。

糖尿病患者重拾“性福”,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血糖是恢复性能力的首选对策。性功能障碍源于糖尿病,只有控制好血糖,才能有完满的性生活。一般来说,轻度患者口服降糖药即可,如果有并发症出现,则要尽早采用胰岛素。

(2)治疗神经受损针对的是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的直接病因,常用的药物有维生素类、补充肌醇类、神经节苷脂等。

(3)心理治疗的作用不可小视。患者需要建立信心,减轻心理障碍,必要时可以去看心理医生。

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与外用药物配合,但是要有医生的指导。

女性糖尿病患者不宜“带环避孕”

人体内有种叫纤维蛋白的物质,对育龄妇女来说,纤维蛋白是受精卵成功植入子宫不可或缺的物质。如果缺少这种纤维蛋白物质,就很难受孕。不想生育的健康妇女,采取放置节育环的方式,破坏生殖道内的纤维蛋白,这样使受精卵不能着床,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而对患糖尿病的妇女来说,节育环放置于子宫腔内,却起不到破坏纤维蛋白的作用。因为她们体内的纤维蛋白仍参与了受精卵在子宫腔内着床的过程,从而导致避孕失败。

在糖尿病妇女体内的节育环上面有大量的硫和氯化物的沉淀物存在。这类物质较强地腐蚀了节育环,一旦节育环长时间受到腐蚀,阻碍受孕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

患糖尿病的妇女除了不宜采用节育环避孕外,也不适合服用口服避孕药。因为糖尿病患者一般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及病变,长期口服避孕药,将进一步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危险。

现代生活条件下的育龄妇女,要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意识,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争取早期发现疾病。如果患上糖尿病,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有效的避孕方法。

有些不宜生育的糖尿病妇女,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做输卵管结扎术。

怀孕早期要抗“糖”

怀孕后,随着胎儿的成长,一些疾病悄悄来临,糖尿病就是其中之一。糖尿病对母婴的健康危害严重,且影响深远,因此,很多孕妇在整个孕期甚至是产后都要抵抗糖尿病的侵袭。

在怀孕早期,孕妇体内存在特有的拮抗胰岛素的激素,使其降低了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岛素分泌受限的孕妇不能维持这一生理性代偿变化,因此导致血糖升高。少吃盐、平衡膳食、常运动,可以预防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

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呈家族性,患者的子女中有1/3可能发生糖耐量异常或患显性糖尿病。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妇女,怀孕后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高于健康妇女,尤其要提高警惕。

一般认为,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之一是过多的食用甘甜的瓜果,所以糖尿病患者吃水果要有所选择。存在胰岛素拮抗的孕妇也不能贪吃水果,少吃含糖量较多的苹果、梨、香蕉、桂圆、荔枝、西瓜等,含糖量不高且富含果胶的水果可适当食用,如樱桃、菠萝、桃等,这些水果有助于吸收肠道水分,减缓葡萄糖在肠道中的吸收速度,延缓食物在肠道的排空时间,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预防妊娠糖尿病有妙招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预防妊娠糖尿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1)糖尿病孕妇要严密监测血压、肝肾功能和视网膜病变,最好是在怀孕前就开始监测。怀孕后还应监测胎儿的健康情况。

(2)胎儿畸形发生率最高的时间段在怀孕的6~7周内,所以在怀孕前要有效控制糖尿病。

(3)谨防酮症的发生,每日应吃主食300~400克,分5~6次吃,少食多餐,并辅以多次胰岛素注射。

(4)勤查血糖,及时增减胰岛素的用量。

(5)妊娠后合并糖尿病的孕妇,需要早治疗。

(6)密切监测胎儿的大小和有无畸形,定期检查胎心、胎动。一旦胎儿有危险信号出现,应立即住院。

如果出现下列情况应考虑终止妊娠。

(1)糖尿病孕妇经过及时治疗也不能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2)同时发生重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羊水过多、眼底动脉硬化、肝肾功能严重损害。

(3)合并子痫和高血糖及酮症酸中毒。

(4)合并低血糖,昏迷时间较长。

(5)子宫内胎儿发育停滞以及胎儿畸形。

(6)母体营养不良,有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恶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孕妇的分娩时机和方式

患有糖尿病的女性应在妊娠之前进行全面的体检,以便确定糖尿病的分级及能否妊娠。对已经怀孕的糖尿病女性来说,分娩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分娩的时机

(1)无妊娠并发症,胎儿监测无异常的情况下,可孕39周左右入院,并在严密的监测下,到预产期终止妊娠。

(2)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稳定,可孕37~38周入院,妊娠38周后检查宫颈成熟度,孕38~39周终止妊娠。

(3)有死胎、死产史,或并发前期子痫、羊水过多、胎盘功能不全者在确定胎儿肺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

(4)糖尿病伴有微血管病变的患者,孕36周后入院,促使胎儿肺成熟后及时终止妊娠。

分娩的方式

糖尿病本身不是剖宫产的指征,决定采取阴道分娩的患者,应制定分娩计划,产程中密切监测孕妇血糖、宫缩、胎心变化,产程不要过长。选择性剖宫产手术的指征:糖尿病伴随微血管病变、合并重度子痫前期,或胎儿生长受限、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有死胎或死产史。怀孕期间血糖控制不好,胎儿偏大,尤其是胎儿腹围偏大,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糖尿病孕妇的自我护理

妊娠并发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妊娠糖尿病,其发病率高,病情变化快,日常饮食、起居都会影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对有糖尿病史的准妈妈来说,需要注意下列事项,避免妊娠糖尿病带来不良后果。

(1)多了解、学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选择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妊娠糖尿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极易发生低血糖反应,且往往突然发生,需要立即抢救,轻者可口服糖水,大概10分钟后症状消失;重者应再吃些水果、饼干或馒头等;神志不清者要从牙齿之间流入糖粉,使其溶化并被咽下;昏迷者应避免喂食,以免食物被吸入肺内从而引起肺炎。如服糖10分钟后仍未清醒,应立即入院抢救。

(2)学会自行检验。患者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的症状时,要学会区别是低血糖还是高血糖,应不应该吃糖,此时用尿糖试纸检查尿液就可对症治疗。另外,还可用酮体粉检验尿酮体。

(3)学会自己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病情加重时要增加胰岛素剂量,病情好转时应该及时减少胰岛素剂量。

(4)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最好不去拥挤的公共厕所,以防感染。

(5)有规律地生活。

宝宝患糖尿病的病因

宝宝得“成人病”的现象并不少见,其中之一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在婴幼儿阶段发病较少,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遗传是宝宝得糖尿病的重要原因。父母中有一人患糖尿病,子代的发病率为3%~7%;父母均患糖尿病,子代发病率达30%~50%。除此之外,环境、饮食、免疫等都是公认的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的因素。

一旦患上糖尿病,就需要终身治疗,而且容易引起失明等并发症,所以父母要当心宝宝患糖尿病。

宝宝糖尿病要以预防为主,家长必须了解生活中有哪些行为会导致宝宝患糖尿病。

(1)儿童常吃果糖。果糖是所有糖中最甜的一种,除了增加体重外,还会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脏病的风险。孩子可能经常食用果糖含量高的食品,所以是高风险人群。

(2)孕妇随便节食,宝宝易得糖尿病。孕妇节食减肥会减少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而这两种物质是胎儿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不可缺少的,对胎儿体重有影响。如果孕妇因节食而营养不良,会增加孩子成年后患心脏病、糖尿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

(3)越晚生育,宝宝越易得糖尿病。高龄产妇的孩子得糖尿病的概率以第一胎最高,产妇年纪愈大,小孩发作糖尿病的年纪愈早。

糖尿病患者春季保健很重要

春季乍暖还寒,人们容易感染各种疾病,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一方面,高血糖使病毒、细菌更容易繁殖;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白细胞杀菌能力较弱、免疫力低下,不加注意便会诱发感染,复发旧病或产生新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春季做好保健工作尤为重要。

(1)顺应气候,“春捂秋冻”。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期和降温持续时间的长短密切相关。春季,糖尿病患者抵抗力弱,很容易着凉感冒,引起感染,加大了血糖控制的难度。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春季不能减少衣服,要时刻注意保暖,“捂”得适当才能预防寒气侵袭,不至于诱发其他并发症。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并相对稳定时,才可以不“捂”。

(2)进行健康指标检查。冬天天气寒冷,出行不便,再加上春节时人们过于忙碌,许多糖尿病患者“懒”得去医院看病。春季,糖尿病患者首先要进行体检,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检查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它能反映出一个冬天的平均血糖水平,还可以检查一下血脂的各项指标。在天气转暖的时候,还要经常测量血压。

(3)控制血糖要注意饮食。春季最好少食酸性食物,以免损伤肠胃。瘦肉、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要多吃,均衡补充营养。

降血糖要搭上夏天这班车

人体血糖水平与季节有着密切联系,一年之中,冬季的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夏天则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夏天胰岛素分泌量增多,人体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提高了,而且夏天活动量较大,消耗较多。

根据这一规律,在夏季要加强治疗,尽量使轻症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降到正常,使重症患者的血糖浓度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使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能改用口服药。

但要注意的是,血糖水平虽然在夏季较低,但糖尿病患者不可随意停药或减少药剂量,必须坚持用药,适当的时候还可稍微加大剂量,使血糖降至正常水平。血糖水平降到正常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再考虑减药,并且必须请医生进行指导。

夏季炎热多汗,应注意补充水分,否则血液浓缩将导致血糖升高,避免使用不利于糖代谢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类固醇激素等。

夏天强化治疗糖尿病,中医上除了使用降糖药以外,还强调“益气养阴”,主张服用黄芪、人参、地骨、丹皮、生地、玉竹等补气的药,使患者固汗养阴,增强体质。服用补气药还会提高机体对激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夏季糖尿病患者切忌贪凉

夏季天气炎热,很多人都贪凉,比如喝凉水、洗凉水澡、吹空调等。但对抵抗力相对较低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夏天要少沾凉为好。

莫贪喝凉水

炎炎夏日,不少人事先在冰箱里准备了冰镇水,等口渴时一饮而尽。糖尿病患者肠胃功能普遍较差,而且有些降糖药对胃部有刺激,喝了冰镇水后容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泻等肠胃疾病。糖尿病患者最好喝温白开水。老人每天饮水量应保证在1500~2000毫升,如果有中暑、腹泻、呕吐的情况,还要补充更多的水分。

莫贪吃凉食

夏季气温高,剩的饭菜容易变质,即使放在冰箱中的食物,取出后也应经过高温煮沸后再食用,否则会引起胃炎,出现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发酮症酸中毒。

莫贪睡凉席

糖尿病患者最好别使用竹凉席,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否则容易导致纤维肌炎、腰肌劳损等。使用凉席时最好在上面铺毛巾被或被单,以免关节受凉。新买的凉席要去除上面的毛刺再使用,否则一旦刺破皮肤,容易造成感染。

莫贪洗凉水澡

夏天洗澡以温水为宜,一旦在洗澡的过程中受凉,引起感冒、发烧时,很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搓澡时注意别挫伤皮肤,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莫贪吹空调

糖尿病患者不宜长时间吹空调,尤其是在睡觉时更不要吹空调,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伤风感冒。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度相差不要超过5℃,注意开窗通风2~3小时。

糖尿病患者夏日适合睡草席

在夏季,有一点是糖尿病患者们特别容易忽视的,那就是对卧具的选择。

糖尿病患者应选择质地较为柔软的亚麻凉席或者草席,不能因贪图凉快而选择质地较硬的竹凉席,以免刮伤或刺伤足部。严重的糖尿病患者尤其容易被竹凉席的侧面刮伤皮肤,引起感染。

选择亚麻凉席和草席的时候,也要认真检查是否有毛刺。还要注意的是,患者在睡觉时要尽量将上肢固定,并采用一些有效的驱蚊手段,避免被蚊虫叮咬后挠破皮肤。

糖尿病患者夏天宜穿白袜子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以及感染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严重的会导致足溃疡、截肢。有资料显示,成年人中40%的足部和下肢截肢是糖尿病所致,即使是轻微的损伤,也可能引起感染。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非常重要。

糖尿病患者应该正确选择袜子,更加重视足部护理,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选择袜子时,首选纯棉线的袜子,纯棉袜子不但吸汗性强,而且柔软舒适,减少了足部与鞋子的摩擦,从而降低了足部破损、感染的风险。

夏天更要注意对脚的保护,糖尿病患者必须穿袜子,而且适宜穿白色的袜子。因为患者足部周边神经发生病变,使患者的保护性感觉减退甚至丧失,有时即使足部溃烂患者也没有感觉到。当足部有损伤时,深色的袜子容易掩盖蛛丝马迹,而分泌物渗到白色袜子上就较容易被发现。

此外,不要穿弹力过大的袜子,否则容易紧绷在脚上,加重足部的血液循环障碍。袜口宽松的袜子,能防止足部缺血、破损、感染。

酷热之际糖尿病患者的调养方法

夏天是出汗多的季节,人体内的水分会由体表大量流失,小便减少,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膀胱炎也会随之加重。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就会造成脱水、酮症酸中毒。

此外,水分补充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引起心脑血管问题。而且因为天气炎热,患者常常会失眠、疲劳或是产生胃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系统的感染,影响血糖的控制。

要想防止酷暑给糖尿病患者带来危害,重在起居调养。

从吃的方面来看,夏季食物不易保鲜,很容易变质,稍不注意就会引起肠胃炎,造成腹泻,进而脱水;糖尿病患者有酮症酸中毒的危险,所以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酷暑的时候,人们往往食欲不佳,此时要防止发生低血糖症,尽量少食多餐,身上常备含糖的食品。

从喝的方面看,由于出汗较多,水分流失快,应当多喝水,一方面补充水分,另一方面降低血液黏稠度,避免膀胱炎症的发生。

从排便方面来看,夏季容易便秘,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防止便秘,平日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成分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

留神“秋冻”伤身

进入秋季,天气渐渐凉爽,对多数健康人来说,适当的“秋冻”能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但糖尿病患者并不适合“秋冻”,由于对温差的不适应,糖尿病患者极易患感冒。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容易感冒,是因为长期或不定期的血糖增高使人体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降低。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神经病变,导致微循环障碍及局部供血较差,当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气刺激时,会引起血管痉挛,使血液流量减少,进而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由于糖尿病同时伴随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冷空气的刺激会诱发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秋季早晚温差的变化比较大,要注意保暖,防止感冒。为此,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不要在温度较低的清晨锻炼。

(2)保证充足睡眠很重要。

(3)运动的方式要以舒缓为主,不要进行激烈的运动,可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4)不要洗冷水澡,否则容易感冒。

糖尿病患者天凉时要保护心脑

气温忽高忽低使心肌梗死、中风、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其中有很多看似与糖尿病不相关,却是由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

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息息相关,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别忽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平时要注意控制血糖、血脂、血压、体重,改善血液黏稠度,还要定期监测。

在秋冬季节,糖尿病患者有3点需要注意:

一要注意保暖。秋冬时节天气较凉,是心肌梗死、中风等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气温下降使血管收缩,血糖很容易上升,所以糖尿病患者要留意天气变化,注意保暖,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

二要适时、适量运动。合理运动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供血能力,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一定要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在冬季最好不要晨练,否则易导致低血糖,要等到温度上升后再锻炼,避免突然受到寒冷刺激而生病。

三要谨慎进补。秋冬季节是传统的进补季节,但是糖尿病患者务必谨慎,必须避免那些会导致血糖和血脂升高的药材、食材,随意进补很可能适得其反。

糖尿病患者平安过严冬

根据临床观察,冬季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季节,且并发症发病较多。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来临时应注意自我保健,平安度过冬季。

首先,要控制饮食。冬天气温低,出汗也少,各种消化液分泌旺盛,食欲就更好,这是导致血糖升高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要控制主食,如米、面等淀粉类食物的摄取,忌食糖类和糕点,多吃豆制品、乳类、肉类和新鲜蔬菜。

其次,要保证不感冒。感冒虽是常见病,却是糖尿病患者很多并发症的“导火索”。要预防感冒,就要适时增减衣服,从秋天起进行御寒锻炼,经常按摩脸部、耳部,多饮水。

再次,别忽视锻炼。运动能增强体质、降低血糖和血脂。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糖尿病患者也应该坚持锻炼。锻炼时,患者应该采取保暖措施,戴好手套、帽子,穿上舒适的运动鞋,每次以20~30分钟的缓慢运动为宜。

另外,心理方面要做到情绪稳定。过度喜怒和忧伤会使情绪出现波动,这与糖尿病有着微妙的内在联系。患者应学会控制情绪,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保持情绪稳定。

最后,要注意保暖和护脚。寒冷刺激将促使血压升高、冠状动脉痉挛,是脑溢血、心肌梗死的诱因。及时增加衣服、经常换洗袜子、保持脚部清洁和干燥非常必要。每晚用温水泡脚15分钟,有助于防寒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还要防止跌伤,保护好皮肤,避免感染。

坚守冬天保暖这一关

为了防止感冒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在冬季,患者的户外运动减少,对糖的消耗也随之减少,血糖较易升高。如果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很可能会导致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要想平安度过冬季,糖尿病患者在保暖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天气的变化增减衣物,在不能外出锻炼的情况下要进行室内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2)患者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选择柔软、宽松的鞋袜。同时,多做足部按摩和下肢活动,促进下肢的血液循环。

(3)坚持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治疗,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范围,并维持血糖稳定。

(4)合理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E,提高机体抗寒和抗感染的能力。

(5)定期检测血糖、血脂、血压。出现胸闷、头晕、气短等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提防糖尿病的生活来源

糖尿病与日常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因此,一定要提防糖尿病的9个生活来源。

吃得过饱

如果人吃得过饱,肝脏内“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就会增加,使胰岛素作用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长期进食过饱,会使人体内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长期处于超负荷和相对疲劳的状态,造成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同时,更容易引起体内的胰岛素过量存积,引发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

把水果当饭

天热的时候,即使眼前有可口的食物,也不易产生食欲,有些人就以水果为主食。各类瓜果中,很大一部分含的糖分都偏高,对一些血糖本来就偏高的人来说,不加节制地吃水果会使血糖直线上升,引发糖尿病。

睡眠不足

睡眠质量不好或睡得太少的人都容易患糖尿病。

每天喝甜饮品

每天喝超过一罐的甜饮料,不但容易变胖,而且还增加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女性体内铁过多

体内积蓄过多的铁会导致女性患糖尿病,及早验血能帮助识别有患病危险的人。

男性滴酒不沾

研究显示,适度摄取含酒精饮料的人,患Ⅱ型糖尿病的几率要比滴酒不沾或极少饮酒的人低。

缺少维生素

人体缺少维生素E容易患糖尿病,除了减肥和加强运动外,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爱看电视

看电视越久,卡路里的摄取量越多,运动量也就越少,从而易导致肥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压力大

巨大的压力是中年人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如果生活中发生重大的不利变化,就会产生心理压力,易引发Ⅱ型糖尿病。

[BT2]

正视Ⅰ型糖尿病的“蜜月期”

有的Ⅰ型糖尿病患者在一段时间内停用胰岛素,而血糖依旧很稳定,这种现象在医学上被称作糖尿病“蜜月期”。它是指Ⅰ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少年儿童患者在发病早期并接受胰岛素治疗数周或数月内,能维持正常糖代谢,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减少胰岛素用量,甚至完全停用胰岛素,血糖水平也能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病情稳定可达数周、几个月甚至一年之久。

“蜜月期”的“甜蜜”与患者体内残存的胰岛β细胞功能自发性暂时恢复有关,加上外源性胰岛素的治疗,人体可以自我修复残存的β细胞,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功能暂时恢复,糖代谢也趋于正常。胰岛素β细胞对毒素的反应不完全相同,有的细胞对毒素反应敏感,易被毒素损害而导致死亡;有的处于休息状态,具有抗御能力,所以幸存。正是这种β细胞群体的异质性决定了“蜜月期”是否出现和出现长短的差异性。

要注意的是,“蜜月期”只是Ⅰ型糖尿病的暂时缓解阶段,由于最终仍不可避免导致Ⅰ型糖尿病再现,所以在诊断出“蜜月期”后,患者要定期复查血糖。在“蜜月期”可以采用小剂量的胰岛素治疗,或用免疫抑制剂等,修复残存的β细胞,减缓自身免疫性损害。但是,不可将“蜜月期”当成糖尿病的“治愈”。

“蜜月期”的长短和进入“蜜月期”之前使用胰岛素治疗时间的长短与糖尿病病程有关,即糖尿病病程越短,进入“蜜月期”前使用胰岛素的疗程越短,“蜜月期”就越长。

Ⅰ型糖尿病患者应该多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多和医生沟通,这样才能平安度过“蜜月期”。

糖尿病防治关键在日常

糖尿病往往会有一系列并发症,如高血压、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等。单纯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疗效并不是十分理想,患者必须认识到整体的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疾病”,要想治疗代谢综合征,必须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入手。医生总结出了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数字歌:

一个信念:远离肥胖。

两个要点:不多吃一口食物,不少走一步路。

三个不沾:不吸烟、不熬夜、不饮酒。

四项检查:定期查体重、血压、血脂、血糖。

五六个月:不求减肥速成,每月减一两公斤即可,五六个月见效。

七八分饱:饮食上要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吃序颠倒,就是每餐只吃七八分饱,以素食为主,同时要均衡营养;进餐时先吃青菜,快吃饱时再吃些主食和肉类。

在代谢综合征的治疗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靠药物治疗,而是患者的自我管理,很多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消极、被动,完全依靠医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糖尿病是一种伴随终生的疾病,同生活起居、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患者只有自己掌握控制糖尿病的主动权,以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为基础,放松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才能起到根本效果。

女性糖尿病患者吸烟易诱发心脏病

众所周知,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会引起咳嗽、支气管炎、肺部疾病;加速皮肤衰老,使皱纹增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导致牙黄、口臭;引起手颤、肌肉紧张等。

糖尿病患者更要戒烟,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好,容易因血管收缩导致并发症,如心脏病、下肢血管闭塞、高血压、中风等。吸烟将成倍增加患这些并发症的机会,尤其对女性糖尿病患者来说,吸烟更是不利。

美国学者表示,对女性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吸烟会增加其患心脏病的风险。研究表明,每天吸15根或更多香烟的糖尿病女性患心脏病的风险比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女性高出7倍,而戒烟时间超过10年的糖尿病女性患心脏病的几率已经降到了和从不吸烟的糖尿病女性一样的程度。

吸烟会升高胆固醇水平以及增加对血管阻塞物质的易感性,而这些都将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的高危人群,而吸烟更会增加患病危险。

吸烟的糖尿病女性,心脏病患病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和不吸烟的糖尿病患者。所以女性糖尿病患者一定要远离香烟。 rFbBAo6rlEpy0wNCdMrEfXY13ooDF0qljKS14amuOT42Sp2KtrWuuiQyix34vY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