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
归纳:
市场机制(market.mechanism)是通过市场竞争配置资源的方式,即资源在市场上通过自由竞争与自由交换来实现配置的机制,也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具体来说,它是指市场机制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作用机理。
2008年冬天,北京地区的大白菜价格降到0.15元左右。如果运到市场去卖,加上油钱,最后菜农也不会有多余的收入,所以很多大白菜都烂在地里面。导致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就是,在2007年北京地区的大白菜一下子涨到了0.5元左右,很多农民看到商机,于是在2008年,农民纷纷进行了大投入,大面积播种,造成供应远远多于需求,导致大白菜价格下降。
其实这只是经济学中的需求和供给关系原理,供给多了,需求少了,价格必然下降。假如菜农知道这个原理,他们的损失就有可能避免。人们要维持日常生活,就必须购买各种产品和服务。经济学家对需求的定义就是: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能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需要具备两个因素:一是要有购买欲望,二是要有购买能力,二者缺一不可。比如,冬天你想穿比基尼,这当然不是需求;但是到了夏天,烈日炎炎,你失业了,竟然买不起衣服,同样也不是经济学上的需求,他有这样的想法,却没有购买的能力。影响需求的两个因素有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价格和其他条件。
商品本身的价格跟需求量呈现反比关系,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社会对它的需求就越少,反之就会越多,经济学中将这种关系称为需求定律。有人或许认为,下雨的时候,雨伞卖的价格更贵,但是买雨伞的人反而更多了,这不是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吗?需求定律这时候不对?
定律中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候这句话,而下雨的时候,其他条件已经由晴天转变为雨天,这也让人们对雨伞的偏好产生了改变。所以,虽然雨伞的价格较高,但其需求量还是在增加。假如,雨一直下去,其他条件保持为雨天,那么,此时再落实提价的话,雨伞的需求量一定会因价格上涨而下降的。
所以,影响需求的除了价格这个部分,还有其他一些部分元素,比如说偏好。偏好就是人的特殊喜好,你喜欢吃香蕉,可能香蕉再贵,价格再高,你也会买那么多。假如我不喜欢吃香蕉,价格高一点,我就会改吃苹果。收入也是影响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的收入增加,自然会多买一些你自己喜欢的东西,这很正常。假如你的收入不是很多,面对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就会退而求其次,去买一些劣质品。当收入增加的时候,就会积极地买一些质量好的东西;当收入较少的时候,就会多买一些劣质品。
其实,影响需求的还有其他因素,比如作为该商品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就是可以替代这个商品的商品,比如猪肉就是牛肉的替代破品)替代品的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比如猪肉的价格比较高,人们就纷纷转吃牛羊肉代替,一样也可以获得健康,对牛羊肉的需求量就增大;互补品(互补品就是一起消费的东西,比如咖啡和糖)的价格,如果一种商品的互补价格提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下降。
这里所说的是需求,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供给。什么事供给?供给就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者劳务。同样影响供给的条件也分为两部分:价格和其他因素。
.跟需求不同,供给量和价格呈正比关系:商品的价格越高,生擦汗你这提供的产量越大;相反,商品的价格越低,生产者提供的产量也就越小,这叫供给定理。
同时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还有:
1.替代商品的价格
如果咖啡(可可的替补品)的价格上涨了,而可可的价格不变,一些可可生产者会转向生产咖啡,可可的供给量必然减少。
2.生产技术的变动
一般来说,生产技术会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不断的提高。当生产技术提高时,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使供给量增加。
3.生产要素的变动
生产要素价格上涨会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供应量减少;反之,则供给量增加。
4.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
政府的税收和扶持政策也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政府如果减少税收,给予政策扶持,生产者的成本减轻,供给便会增加,反之则会减少。
5.厂商对未来的期望
厂商预期未来行情看涨,就会减少现在的攻击,把产品储存起来;反之亦是。
因此,我们想要明白经济学是怎么回事,就必须掌握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关系,二者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看不见的手”——市场调节,这也是构筑经济学大厦的基石。
结论:
市场有自己本来的调节机制,相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形中实现了资源的配置,供需实现了动态平衡。因此,让市场稳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己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