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怯懦男孩——总受拳头的欢迎

男孩大多喜欢争强好胜,但也有一部分男孩有些怯懦,这些男孩总是受其他孩子的欺负,他们是最受拳头欢迎的孩子,为此男孩自己也感觉很郁闷。其实男孩大可不必怯懦,在生活中他们常常被恐惧打败,因为对事情没有把握,所以做事之前畏首畏尾,其实很多时候,危险只存在于男孩的意识中。因为怯懦而禁锢了他们创造的勇气,捆住了他们前行的脚步,只能让他们永远的停留在原地。生活中的美好是需要经过个人努力才能获得的,只有让男孩打败怯懦,战胜恐惧,他们的生活才能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

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了无数的艰难坎坷,让人寸步难行。一个人如果从小都缺乏坚韧不拔的气魄,就必然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远。无论是外部的艰险,还是内心的恐惧,都需要有坚强的勇气去面对,否则只能是胆怯者,只能成为生活的奴隶。其实男孩的怯懦并不是天生的,这种性格的形成主要源于童年环境的影响。古语有云:“初生牛犊不怕虎。”其实,一个男孩初生时是无所畏惧的,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应该害怕。怯懦不是先天的,往往是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在男孩童年时家长应特别注意其性格培养。

有一只刺猬非常的胆小,它整天跟在妈妈的身后,不愿意离开妈妈的身边。有一天,刺猬妈妈生病了,不能出门找吃的,只好让小刺猬出去找一些野果回来。小刺猬非常害怕,但也没有办法,只好独自走出了家门。

在森林里,小刺猬心惊胆战,总感觉四处危机重重。突然一个毛茸茸的东西在树枝上动了一下,小刺猬吓得不由大叫:“老虎来了,妈妈快来呀!”转身就想跑。

这时那东西笑了起来,说:“别怕,我是金丝猴,不是老虎。”

仔细一看果然不是老虎,不由地为自己的胆小而脸红。

小刺猬继续往前走,没走多远,树丛中真的跳出一只老虎。老虎张开血盆大口,要吃小刺猬,小刺猬吓得连忙缩成了一团。老虎一看,小刺猬浑身是刺,如果要吃这个带刺的“大皮球”,自己的嘴巴和舌头非扎穿不可。于是老虎原地坐下,耐心地打起了瞌睡。

一看老虎这架势,小刺猬心里着了急,家里妈妈还等着它回去呢。没办法,小刺猬只好壮了壮胆,把身子缩成一团,从老虎屁股边滚了过去,不小心刺醒了老虎,老虎大怒,但小刺猬浑身是刺,它也无可奈何,只好灰溜溜走了。

小刺猬采了很多果子回家,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非常高兴地说:“孩子,你真勇敢,你能打败老虎了。”小刺猬擦了擦头上的汗,心里犹有余悸地说:“我开始就很怕,后来发现其实老虎根本不能把我怎么样,胆子就大了起来。”小刺猬的胆子从此变大了,成了真正勇敢的刺猬。

在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有害怕的事情,然而怯懦不是天生的,而是受到后天的影响形成的。一个男孩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往往都有一个过程,家长在看待男孩的怯懦的性格应该找到其中的原因,是什么造成男孩形成怯懦性格,是什么让男孩感到害怕。

其实男孩的性格形成很多时候都受到家庭的影响,怯懦常常是因为家长影响的结果。男孩从小都生活在父母的庇护下,很多的事情都是父母包办,比如吃饭、穿衣和日常起居等方面的事情很多家长总是过多的包办,导致男孩“长不大”,缺乏独立能力和动手能力。就像故事里面的小刺猬一样,对父母充满依赖心理。

一旦男孩形成了依赖的心理,往往会形成懒惰性,导致男孩不愿意动手,是男孩从最初的“不会”发展到“不愿”。依赖的习惯是阻碍男孩成长的绊脚石,随着男孩慢慢长大,由于小时候缺乏动手能力和独立能力的培养,很多事情都不会做,这时他们又从“不愿”变成“不敢”形成了胆小的心理。

培养男孩的勇敢,就要从小事做起,逐步让男孩学会自立。男孩常常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榜样,父母首先应该做好榜样,带着自己的男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刻意的找一些事情去塑造男孩的性格,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勇敢果决的精神更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培养出来的。父母对男孩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需要每位家长自身有勇敢的表率,让男孩不知不觉中形成勇敢的性格。

恐惧和害怕也是造成男孩怯懦的原因,当男孩产生畏惧时,应该找出其害怕的原因,知道他为什么而害怕。很多时候,男孩的恐惧和害怕源于父母,一方面是男孩对父母的恐惧。比如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受到家长责备,甚至打骂,让男孩心里常常担心。如果一个父母常常对男孩过分严厉和苛刻,甚至打骂男孩,往往会造成男孩怯懦心理和畸形性格的形成。记住,只有了解男孩的心思,并理解他们,才是深入人心的教导。

另一方面是由于家长教会男孩害怕,而导致男孩恐惧心理和怯懦的形成。当你要让男孩做某些事时,最好不要去吓唬他们,让困难的阴影过早的覆盖男孩脆弱的心灵。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勇气男子汉气概的最好阐释,培养男孩的勇气就是要让男孩用于面对生活的敌人,也恐惧和怯懦做斗争。 Q6Gb+yj6eSWhSKwIDlhSbT8VUE8q0mdKA2jvhspXn0Pw6j1sqOwMG3BPNS0BNux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