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苛己修身,做事先做人

【原典】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衍一。

王氏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

【释评】道、德、仁、义、礼,这五个字在本质上是代表了一个原始本体的范畴外化,任何一个用于治国兴邦的思想体系,无一不将道德作为改造世界的根本。老子说过,由于世风日下,人们离天道应该有的和谐、完美越来越远,人们日渐丧失了淳朴和自然的本质,带上了矫情和虚伪的面具,所以不得不用伦理道德这些东西来教育。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伦理道德也不起作用了,所以开始提倡仁爱。在仁爱之心日益淡薄的时候,只能呼吁用正义,等到正义感也丧失殆尽的时候,就只能用法规来约束民众了。

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是天道因时因势之不同而逐渐改变的结果。所以说,这五个字有的时候是融合在一起,有的时候会在不同的阶段出现。

老百姓大约都不喜欢法制的教化,因为法制缺少人情味。但是,如果道、德、仁、义、礼都改变不了人们,就不得不用法制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要做到道、德、仁、义、礼这几个方面,就必须要苛己修身。

古人有着尊师重道的传统习惯,这就是用礼来修身的一种方式。宋代岳飞的老师周同力气奇大无比,可以拉开重达三百斤的弓箭。岳飞拜师以后,每天跟着老师勤奋学习,老师也将自己的技巧倾囊相授。老师去世以后,每逢初一、十五,岳飞都会到老师的坟前祭拜,痛哭一番,然后再拿起老师留给自己的三百斤重的弓箭,连发三支,表示对老师的思念和崇拜。而这份念念不忘恩师的真情,以后则转化为他精忠报国的忠心。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启蒙和引导。而尊师不但是对老师的感激,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尊重。俗话说,做人要美,做事要精,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一个有道德、懂得礼仪的人,必定可以有一番作为。

东汉时期魏昭也是一个懂得尊师之人。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名叫郭林宗的先生。郭林宗不但知识渊博,而且非常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通过理解来记住书中的道理。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人生。魏昭知道自己遇到了一位好老师,他说:“教我只念经书的先生到处都是。但是,像郭先生这样的却不容易找到啊。”

拜郭林宗为老师以后,魏昭就派了家里的奴婢去侍奉老师。因为郭林宗体弱多病,所以需要人侍奉左右。一次,郭林宗因病卧床,他叫来奴婢,说要魏昭亲自煮粥给他吃。但当魏昭将粥端到郭林宗面前时,老先生却说粥煮得不好,必须重新煮。一次、两次、三次,直到第四次,郭林宗才满面笑意地接过了粥碗。他对魏昭说:“以往,我看的都是你的表面,今天我才看到了你的真心。”

郭林宗将毕生所学都传授给了魏昭,而魏昭也终成大器。

尊师重道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的一种修为。古人尊师,不单单是为了学问,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建立一种德行。

孔子也说:“不学礼,何以立。”这里孔子所谓“礼”并不单单指礼貌,尊师重道是一种礼貌,端正言行也是一种礼貌。有礼貌,就有德行,但是这礼貌并不是流于表面,而是发自内心,就像魏昭一次一次将粥碗端到老师面前一样。真诚的礼貌可以换来人心,感动人心。

对国家的统治者来说,对人民也一样要有礼。古代的统治者一般都是高高在上,威严不容侵犯。古代多数得道的明君,可以说都是对人民有“礼”的人。这种礼,也并不是单指礼貌,而是包含了德行、仁爱。君主有德、有仁,百姓才能真正地得到教化。君主无德、无仁,百姓会立即失去信仰,没有了制约自己言行的准则。

无论对君主还是平常百姓来说,仁、义、礼、德融为一体,才是做人的最好模式。一个人想要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或者最终取得一些成就,这些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无论做什么事情,没有一个人喜欢自己的合作者或是为自己服务的人是没有德行、没有仁义之心的人。况且,无德无义之人,根本不可能有诚信可言,所以也注定不会有成功可言。

苛己修身,这是做人的原则,也是最基本的出发点。无论是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做人开始。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这都是一条不灭的真理。 K9oUNaj7pd2Zr8YWztOs/C8oheI3Y+ra/IvcpPJ3IWP42TV2F6BreGdCDRb9Dfb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