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凶神

除了吉祥神、保护神这些能够给人带来好运和福气的神以外,古人也信奉一些带有凶神性质的神仙,例如瘟神、阎王等。这主要是因为古人对未知世界抱有一种恐惧与敬畏的心理。

◎瘟神

古人的医学知识和医疗水平非常有限,很多人因不知名的瘟疫而丧命,因此人们对瘟疫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后来这种恐惧逐渐演化成了一种瘟神信仰。古人信奉的瘟神又称五瘟使者,人们认为他们就是主管人间瘟疫的神。五瘟使者分别是:春季瘟神张元伯,夏季瘟神刘元达,秋季瘟神赵公明和冬季瘟神钟仁贵,以及主管四季瘟神的大瘟神史文业。

人们对五瘟使者的信仰起源于隋唐。据说隋文帝曾亲眼目睹空中出现了五个身着不同颜色衣服、手持不同器物的大力士。隋文帝就此事询问了当时的史官,史官说这五个大力士就是天上主管瘟疫的五个神,他还预言不久后就要发生瘟疫。在这一年中,很多地方真的出现了瘟疫,不少人都在这场瘟疫中死去了。隋文帝有感于五瘟使者的强大破坏力,遂下令修建庙宇祭祀他们。后来道教吸收了这五位瘟神,将他们纳入了道教神仙系统中。

由于古人不能使用科学的手段避免和处理疫病,因此只能时常祭拜这五位瘟神,希望通过祭拜、供奉躲过日后的瘟疫之灾。

民间还流传着一种送瘟神的习俗。据说有些地方会在端午节前后举办神舟会,人们将事先做好的瘟神像放在神舟中,然后让船夫启动神舟开始一段长达四十天的送走瘟神的旅行。由于害怕瘟神会给自己带来不幸,神舟经过下游地区时,当地民众会自发组织“打神舟”的活动,阻止神舟靠岸。

虽然瘟神是人们畏惧、讨厌的对象,但人们在祭祀瘟神时依旧保持着祭祀吉祥神、保护神时的虔诚。无论祭祀何种神仙,其实都是人们热爱、眷恋世俗生活的一种表现。

◎阎王

阎王又称阎罗王,是我国古人信奉的掌管地府的最高神。但“阎王”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发生成的概念,而是佛教传入后才有的。后来人们将佛教中的阎王和人们臆想中的阴间之王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十殿阎王的说法。

阎王

十殿阎王是地狱之主的统称。民间常说的阎王爷只是其中一殿的主神。据说阎王爷本来是十殿阎王中地位最高、掌管第一殿的神,后来由于他同情屈死之人,遭到贬斥,被发配到了第五殿中。

在佛教传入之前,古人还曾经将东岳大帝视为冥界之主,因此也有人说十殿阎王统一受东岳大帝领导。不过在民间百姓心中阎罗王始终是阴间至高无上的主宰之神,所以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阎王的传说。相传铁面无私、一心为民的包拯就是阎王爷的化身。他白天在人间伸张正义,夜晚还要回到阎罗殿中惩奸除恶。因此人们有包拯“日断人间,夜判阴间”的说法。除此之外,名臣寇准、范仲淹也被人们奉为阎王。据说阎王一职就如同人间的官位一样并非一,成不变,有时也需要“换届选举”。

人们除了杜撰出阎王一说,还给阎王配上了很多辅臣,如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和判官等。

民间传说阎王手中有一本记录世人寿命长短的生死录。人们耗尽阳寿之后,阎王就会让黑白无常把此人带到冥府中接受审判。人们被带到阎王殿外,就会看到负责守门的牛头马面,进入阎王殿,四位文武判官会根据此人在凡间的表现,决定其未来的命运。

在世人眼中掌管死亡的阎王也是阴森恐怖的,因此民间出现了很多关于阎王的歇后语。

在这些歇后语中,对阎王都有敬而远之的说法。例如:阎罗王做生意——鬼都不上门,阎罗王请人——只有鬼敢吃等。

阎王在古人信奉的诸多神当中也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了。人们一般不会直接建寺庙供奉他,因此与其他神仙相比,阎王在人间没有“容身之所”。

◎日夜游神

日游神和夜游神并称为日夜游神,在没有东岳大帝、阎王和城隍之前,他们就是人们信仰的大凶神。

后来日夜游神转化成了阎王的部下。

民间传说日夜游神分别负责在白昼和夜晚出来巡逻,他们属于监督世人行为的神,如果人们不幸遇到了他们就会“倒霉”。

在神话故事中日游神的扮相颇像世间的文官,白袍黑靴,玉带系腰,手上还拿着一本卷宗,唯一能证明其身份的就是一块写着“日巡”的木牌。

据说如果不冲撞日游神,一般不会招来祸事。然而和日游神相比,夜游神就显得凶恶多了。相传夜游神长着红色的脸颊和肩膀,喜欢恶作剧,爱打小报告,俨然是一个为患人间的阴间小混混,人们对他躲之唯恐不及。

对这两位小凶神,人们一般不采用供奉祭拜的方式,而是选择躲避。因此古人如非有要事,一般不在夜间出门,白天出门前也要先查阅日游神所在方位,然后再选择合适的路线出行。 BhWBmtWG7G75P4gNfpRgb3y86b3KdJmukZcOdbt85SqMkad17rSjXctEUS24iG0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