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语言是一种复杂而神奇的东西,同样的一句话,当情景不同、说话者的语气不同时,它所表达的意思可能就有所差异。辨析出了对方话语中的意思,就等于掌握了对方一半的情绪和心理。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在说话时,他的情绪会从说话内容上表现出来。不过,说话内容中的情绪单从字面上是很难了解到的,语言背后往往还有很多其他隐藏的含义,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弦外之音。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善于倾听对方的弦外之音,才能准确把握对方的情绪。
杨哲是个粗线条的男人,做事大大咧咧,不太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他认为与人交往应该坦诚直白,心里有什么话就应该直白地说出来,拐弯抹角令对方猜来猜去的太麻烦。杨哲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好在他周围的几个朋友都和他性情相类,而且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大家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所以一直都相安无事。
不过,杨哲最近可是遇到了一点麻烦。他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认识了一个叫张澜的女孩,这个女孩美丽大方、温文尔雅、气质高贵,正是杨哲喜欢的那种类型,所以杨哲立刻被她深深吸引了。张澜对杨哲的印象也不错,小伙子不仅帅气俊朗,而且看起来特别有男子气。聚会结束后,两个人开始交往起来。
张澜的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人,他们从小就教育张澜女孩子要矜持,说话做事不要太随便、太张扬。二十多年来,张澜耳濡目染,渐渐养成了委婉含蓄的性格和说话习惯,很少在人前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她对自己的这种习惯早已习以为常,可偏偏遇上了杨哲这么一个大大咧咧、不懂得察言观色的人,这就注定了矛盾是迟早的事情。
有一天,张澜加班到很晚,下班后觉得很累,此时她最想的就是杨哲能够主动一点,好好安慰自己一下,然后送自己回家。可是,杨哲那天刚好有一帮哥们儿过来了,他们准备去酒吧里玩通宵。两人见面后就发生了下面这段对话。
张澜:“今天真是不顺,老板老挑我的刺儿,真是烦死了!”
杨哲:“是吗?做老板的有时候是比较挑剔的,但也可能是你有些地方确实做得不好。”
张澜心里有些不悦,脸色也微微变了:“或许是吧。晚上回去真想好好休息一下,不过一个人回去也怪没意思的。”
杨哲:“嗯,你是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那你回去吧,不用陪我了。我一会儿还要参加哥们儿的聚会呢。”
张澜:“这样啊。你知道吗,我晚上回去的那条路又长又黑。而且我听说,前几天我们那儿附近发生了抢劫案,事主(指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的东西全被抢走了。”
杨哲:“是吗?有这样的事?登报了吗?哪张报纸上说的?现在的歹徒真是越来越疯狂了!”
张澜真的有些无奈了:“登报了。但具体哪张报纸我也忘了。对了,你今晚一定要去参加那个聚会吗?”
杨哲:“好久不见的哥们儿了,难得聚一聚,而且我也挺想他们的。哦,对了,你赶快回去休息吧,都累了一天了。”
张澜:“哦,行。那你走吧,明天也不用来找我了。我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杨哲:“这样啊,那好吧,你好好休息,我走了啊,路上小心点。”
张澜终于忍不住了,用委屈而无奈的声音大声喊道:“分手!你给我走!”说完哭着转身离开了,只剩下杨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路灯下……
在这则故事中,男主人公杨哲之所以得到分手的悲惨下场,完全是因为他缺乏情绪观察力的结果。首先,在他和张澜交往的过程中,只要他用心体察,完全可以知道张澜是怎样性格的人;其次,在张澜向他抱怨工作不顺心时,正是张澜情绪低落的时候,这时候张澜最需要的是安慰和陪伴,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大道理;再次,张澜旁敲侧击地说路上黑,而且不安全,这其实是给杨哲的暗示,而杨哲却没有注意到;最后,张澜说自己需要好好休息,明天也不用来找她了,那是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已经燃烧到了极点,可杨哲还是没有明白。在这么多次的暗示之下,杨哲还是“不解风情”,难怪张澜要和他分手了。
在现实生活中,像杨哲这样不懂得从话语中观察对方情绪的人真是太多了,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但是,要想获得交际的成功,就必须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尤其是从话语中洞察对方情绪的能力。中国人说话都讲究含蓄,很多人说话都是话中有话,如果不能从话语中听出别人的情绪,根本就谈不上有效的沟通和成功的人际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