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凝固“水泥期”的成长记录

我在前面提到了“水泥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既然有潮湿的“水泥期”,就必然有“水泥”的凝固期,通常我们认为7~12岁的孩子正处于“水泥”的凝固时期。此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但仍然需要成人的监督和帮助。父母应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来巩固和建立他们的自信心,使孩子能从容应对即将来临的青春期的各种冲击。

这是个脆弱又重要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孩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也从更大程度上容易受到媒体和同伴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从女儿身上,我总结了这个时期孩子经常出现的三种现象。

情绪差

7~12岁的孩子正在尝试独立,他们时常会考验自己的极限,因此很容易在家里或学校发生争执。在遭遇挫败时,他们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发脾气。其实孩子需要知道的是:如果不用尖叫等发脾气的方式表达,还能怎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烦恼与压抑?

不勤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写作业往往磨蹭、边写边玩,他们耗得精疲力竭,家长也陪得耐心全失。从儿童发展心理学来看,7~12岁是保护和发展“勤奋感”的关键时期。学习管理自己的作业任务,就是孩子培养“勤奋感”主要的渠道。而如果孩子在完成作业上有困难,除了智力因素、认知、读写障碍以外,更普遍的情况是孩子没有养成好的写作业的行为习惯。

不合群

7~12岁的孩子开始渴望友谊了,学校和同学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他们强化自己自信心所需要得到的认可,更多是来自于同学。如果一个孩子只是因为成绩差,他还不至于讨厌学校。但是如果这个孩子在学校里没有朋友,或者冲突不断,受人排挤,就很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不合群”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特别需要警惕的信号。

孩子的性格都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形成的,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尽己所能地帮助和引导孩子,使其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一个高情商的人。依我个人经验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进行教育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从常规教育入手,把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儿童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进行教育。我们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儿童的衣食住行,言谈举止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幼儿在具体的行为中逐渐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真正地为儿童良好品行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2.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德育的发展

家庭教育是儿童人格成长的摇篮,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会给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难以磨灭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通过各种感官进行德育渗透教育

通过让孩子阅读图书、听故事、看动画片等辅助手段及时进行德育渗透教育,通过书中、故事中的人物行为来帮助他们分清道德标准,去认识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中的事情。

4.学校环境创设能培养孩子道德情操

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助于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学校通过环境的创设与美化、设计来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教育环境,利用环境与儿童的关系,来诱发和调整儿童的行为。

5.要做好家庭、幼儿园、社区之间的联系

做到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工作一致性,如果学校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而家庭则相反,孩子就会迷失方向,无法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德育教育要全面,正确实施必须要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传递信息,相互沟通,同时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家长、教师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社区做好调节工作,使孩子好的道德修养更加稳固发展。 kuV3ozBzSEF68JOHO599toSjbUUHQRVEUD0pucF7mN8BwEP83G0PQ+LXGrJLiRT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