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当今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很用心,他们吸取了许多新的教育观念,但也难免会有一些片面性理解。大多数家长都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单凭多多夸奖,就能把孩子塑造成“人见人爱”的天使吗?
前一阵子,朋友对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瑞典做访问,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进屋看到教授的小女儿,金发碧眼,乖巧可爱。她随即递给小女孩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接过礼物的小女孩很有礼貌地道了谢,朋友开心地夸奖说:“你长得真漂亮,可爱极了!”女孩听了朋友的夸奖快快乐乐地跑进自己的房间。这时,一直沉默的教授说话了:“你伤害了我的女儿,要向她道歉。”朋友大惊:“我一番好意夸奖她,哪来的伤害?”教授摇头解释道:“你是因为她的漂亮而夸奖她,而漂亮不是她的功劳,外表只取决于我和她父亲的遗传基因,与她个人基本上没有关系。因为孩子还小,不会分辨,你的夸奖就会让她认为这是她的本领。如果她把天生的漂亮当成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平甚至丑陋的孩子,给孩子的认识造成了误区。你为什么不夸奖她的微笑和懂事有礼貌,这些都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从朋友的故事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夸奖要注意方法,要有针对性、有选择性,不能夸错了,否则孩子会把错的当成对的,因父母的错误夸奖而混淆事物的是非标准。
夸奖过度也是父母常犯的错误,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显示,如今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夸过了头”,不恰当的夸奖反而不利于孩子心理的成长。孩子经常得到无原则的夸奖,久而久之,便对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唾手可得的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人窒息的压力,或者使人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盲目自满,停滞不前。有时还会产生为了夸奖去做事、你不夸奖我就不做的错误意识。更可怕的是,不适当的夸奖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还会使孩子的人格扭曲,出现以下人格倾向:
(1)悦人型人格。在孩子心中爸爸妈妈是“权威“的代名词,父母的评价和态度是他们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家长不适宜且无针对性的夸奖会导致他以成人的好恶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为了获得更多的夸奖,搞一些小名堂来取悦父母,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悦人型的人格倾向。这样的孩子独立性差,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遇事不自信,常被别人的态度与评价左右,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2)追求完美型人格。不当的夸奖容易让孩子把周围的伙伴看成是“敌人”,滋生嫉妒防御心理。一旦成绩下滑,他们就可能会通过撒谎来换取夸奖。这种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的争强好胜性格,是一种追求完美的人格倾向。有这种人格倾向的孩子过分追求完美,忍受不了生活中的挫折,今后他们会活得很累,时常伴有挫败感,难以快乐。
我曾听到一位家长说,“‘赏识教育’其实就是挖地三尺找出夸孩子的理由,倘若孩子本没有这些长处,你夸了他,他不好意思否认,自然就会朝这个方向努力。”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会导致孩子的反感和不安。夸奖孩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夸奖应杜绝笼统,注重细节。夸奖越具体,孩子就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一旦我们指出孩子的哪些行为“有进步”,孩子以后会自觉自愿地遵循这些行为规则去做事。例如看到孩子把玩过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处时,家长只说:“你今天表现不错。”表扬效果就大打折扣,因为孩子不明白“不错”指什么,弄不清父母是表扬他玩具收拾得好,还是赞扬他不再玩玩具了。而父母若说:“你把玩具收拾得这么好,我真高兴。”这样孩子就会明白这种行为是好的,以后还要这样做,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夸奖越及时越有效。及时地奖励孩子的好行为,当孩子因为某一具体的行为而得到奖励时,这种行为就被强化了,易于让孩子继续做出同样的行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不要在孩子做出良好行为之前就给予表扬和奖励,否则会让孩子有不劳而获或者为了利益去行动的感觉,失去原本对好行为的追求。
(3)夸奖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多鼓励孩子的行为,如“你最近很用功,继续坚持,你是好样的”。而不要说“这样一定会有好成绩”。不要过分在意结果,尤其在孩子成功时,要通过夸奖告诉孩子,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若只关注成败得失,孩子极易自暴自弃,对他的成长很不利。
(4)尽量避免当众夸奖孩子。许多父母都喜欢当众夸奖孩子,甚至让孩子当众“表演”,认为这样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教育对孩子鼓励的“过分慷慨”与学校的鼓励原则形成双重标准,这会让孩子感到迷惑,使其更乐意待在家中,不愿意到集体活动的场景中去。
(5)夸奖的方式要“实虚”适度。对孩子的评价应该是公正、准确的。但是,夸奖作为教育孩子的一种手段,在具体运用中也有一定的灵活性,即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前提下,允许有一点“虚”的内容。这里的“虚”主要指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事实的适度夸张;第二,是对孩子将来的期望。可以依孩子的特点和表扬内容而定,尽量让每次夸奖都能将激励功能发挥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