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像一株慢慢从土里长出的嫩芽,在他还没有成才之前,总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各样不可预知的习惯和性格,因为孩子成长的环境和过程都大不相同,人生阅历也非常少,所以他们在判断是非和处理事情上都显得能力有限,有很多不足和缺点。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首先觉察到这个问题,并且尽快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免孩子的“恶习”养成后,我们要补救已经来不及了。同时,父母也应摆正自己的态度,因为孩子的“恶习”和成人的恶习是不能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比较的。父母应该更多地站在孩子的一方去考虑问题,以避免把一件小事看得过大,最后弄假成真,既伤害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对孩子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去年冬天,我带妮妮和鑫鑫去哈尔滨看冰雕,因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神奇透明的冰雪世界,两个孩子显得非常兴奋。
晚上的冰雕更被装饰得异彩纷呈,孩子们都玩得很开心,而且因为相同的兴趣,鑫鑫很快地在冰雕展上交到了几个朋友,而我则带着妮妮静静地观看一个又一个的冰雕。
一段时间后,有一个母亲带着自己低声哭泣的孩子来到我面前控诉:“你儿子怎么回事,竟然让一大帮孩子打我的孩子!”
我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而这位女士身后是低着头显得很委屈的鑫鑫。
“鑫鑫,你打这个小朋友了?”我有些生气地问儿子。
鑫鑫点点头,也不做解释,但是我敏锐地觉察到孩子眼神显露出了受伤和委屈。
那位母亲一看鑫鑫承认了,更加大声地斥责我是怎么教育孩子的,万一她的孩子被打得有什么后遗症怎么办,还说孩子是他们家的宝贝,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动一下等。
我知道是自己理亏,也就不做声,任她一个人在我对面叫嚷,可能是感觉到我没有什么气焰,那名母亲倒也渐渐消了气,语气也平和了许多。
这时,我问儿子:“鑫鑫,妈妈想知道真正的原因,你打架的理由是什么呢?”
儿子说:“妈妈,刚才我看见他拿着一把小刀在一座冰雕上乱画,我不让他画,他就偏要画,然后我们就打起来了。”
“那你为什么不让他画呢?”我有意看了一眼那个母亲和心虚的孩子。
“因为老师对我们说过,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那座冰雕是别人花费很长时间,用心做出来的,破坏它是不对的!”儿子看着我说。
我走过去拍拍儿子的肩膀,称赞他说:“儿子,你这样的想法非常好,但你做的方式是不对的!就算那位小朋友的行为不对,你也不能用打架解决啊!这是一种野蛮而又暴力的行为,我相信以后你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次的教训要记住啊!”
儿子沉闷的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得到我的肯定和称赞,他很开心,但同时他也知道了自己对这件事情采取的办法并不好。
我马上又要求儿子去给那位母亲和孩子道歉,儿子很听话地照做了。后来,倒是那位母亲有些不好意思了。
孩子打架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妥善处理好,很可能在日后造成孩子逞凶斗狠的性格,让他们以为打架是解决事情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还可以满足自己的好战欲。很多男孩都以为要做英雄,首先就要会打架、敢打架,结果不是学业退步,就是之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很多父母甚至无条件纵容孩子的这种“恶习”,更有甚者认为这是体现孩子勇敢的标志,殊不知正是父母的这种一再的认同和纵容,让孩子以为有了更充足的理由,变本加厉地做一些“坏事”。
假如父母能够在孩子“恶习”显露的初期就觉察出它的危害,并且加以正确的引导和解决,那么很多孩子的“恶习”都可以改掉,并且成为孩子成功路上的基石。
孩子的“恶习”并不是一无是处,全是危害,这要看孩子养成的是什么样的“恶习”,有的“恶习”经过父母的指导之后,反而会成为孩子取得成就的重要砝码。
我从报纸上看到过关于湖南益阳龚家两姐妹的事情,这两位来自普通家庭的女孩先后考上了哈佛大学,传奇的经历不禁令很多家长感叹,她们的父母是怎样把孩子教育得如此优秀的。
我对那篇报道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龚家的大女儿龚彦焱从小就痴迷看电视,对动画片更是情有独钟,每天放学后都是一边写作业一边看电视,有时候母亲催促她吃饭,她都听不到,为此家人严令禁止她写作业的时候看电视,害怕这种坏习惯会影响她的学习。
可奇怪的是,没有了电视吵闹的声音,龚彦焱写作业的时候竟然安不下心来,因为她的脑中都是动画片接下来演到哪里了,之后的剧情是什么,弄得她做作业的速度变慢了,还会出现错误。
于是,龚彦焱委屈地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情况,说是不看电视写不下去作业,看电视不但写得快效率也很高。
刚开始不相信的父亲通过之后几天的观察,发现事实果真像女儿说的那样,于是毅然决定让女儿边看电视边写作业。他觉得或许是女儿习惯了电视吵闹的环境,潜意识里对这种环境更适应,而看电视和大脑思考并不矛盾,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大,而且更容易让孩子获得知识,学习效率也很高,既然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我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很正确,看电视写作业在旁人眼里是孩子的“恶习”,但是孩子这样的选择既然利大于弊,为什么不按孩子的要求做呢?尊重孩子选择的同时,也让孩子明白他的选择要自己负责,这也无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生活中,我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而且我相信很多父母遇到的事情和我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孩子上网。
我一直不排斥孩子上网,因为我认为越早让孩子接触网络,解除网络在孩子心中的神秘感,对孩子的将来越好。不过,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做一个好的指引者和协助者,不能对孩子上网这件事情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或者只是说教打骂了事,要真正地去帮助孩子,了解他的心理,然后和他一同面对遇到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网络上的,“偷菜”游戏非常盛行,本来儿子对于网络聊天和打游戏都已经保持了一种很平常的态度,学习之余在网络上和同学聊天,打会儿游戏,这都很正常,可自从玩上了“”偷菜游戏,我发现他的生活作息出现了问题,有老师反映他上课也没有以前那么专心了。
网络每次出现一个吸引孩子的新玩意儿,做父母的心都跟着不同程度地大颤一下,唯恐孩子沉迷进去走不出来,我同样也有这种感觉。为此,我想了很多办法,把孩子的电脑网线拔掉,结果我们大吵一架,不欢而散;上课让老师盯紧他,结果一下回来又是满腹的怨言;和他朋友的妈妈结成联盟,结果母亲们和儿子们成了“公敌”。
最后,我决定给孩子的这种“恶习”两个月的时间,在此之前我们母子签订了一个协议,如果两个月后他的成绩不受影响,我就从此不再管他上网“偷菜”的事情。
孩子年龄毕竟还小,连有些大人都因为上网“偷菜”精神萎靡,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所以时间仅仅过去一个月,儿子就对这种“偷菜”游戏厌倦了,甚至认为很无聊,耽误了自己很多事情。
现在他偶尔也会看看他的“菜地”,但是放学后,他把时间都给了学习和打篮球,网络已经不是他生活中最重要的了。
孩子虽然内心脆弱,但他们并不是易碎的瓷娃娃,因为年龄小的缘故而养成一些“恶习”,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正常的反应,父母不必过于忧虑,但要防患于未然,及早地为孩子纠正这些坏习惯,把他们带到正确的道路上去。
孩子的“恶习”并不是十恶不赦、难以招架的,而是需要父母找到解决的好方法,即使是“恶习”也能吹响成功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