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最高明的管理是甩手掌柜

不少管理者在工作上喜欢亲自上阵,身先士卒,认为这样可以振奋士气,同时加强与下属的关系。这样的想法没错,这样做也确实对队伍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样做却有些舍本逐末的意味。为什么这么说?

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不是冲锋陷阵,而是居中策划,指挥部属,以决胜千里。真正有效的管理,不是事必躬亲,什么都要一把抓,而是适当地放权,给下属工作的自主权,让下属冲锋陷阵,而管理者应该做的,是管理好这支队伍,为队伍致命前进的方向。

日本著名的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提到管理,就想起自己当年创业十多年的时候,遇到一位和尚对他说:“领导是居中策划者,应该居于后方,外边的事要交给掌柜去做,这才是最好的办法。”起初,松下幸之助对这句话并不以为然,后来随着经验的累积,才慢慢地理解了这句话的涵义。

后来,松下幸之助讲起自己的管理经验时,就会想起这件事情,并提到一个例子:

话说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源赖朝,在崛起之初经过了不少的战斗,经常带领队伍冲锋在前。自从在富士川不战而攻破平家之后,他就野心大增,想趁机进袭京都。这时,有部下建议他,先巩固关东的基础,再力图全国的霸业。

源赖朝听从了建议,便把军队撤回了镰仓。自此以后,他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规划幕府体制的工作上,至于征服抗令诸侯的工作,则全部交给他的弟弟和其属下,他只担当居中策划的工作,不再领兵亲征了。这样的调整,让源赖朝真正地转变成为一名管理者、指挥者和领导者。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要做好管理,居中策划、适当放手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并不是说,管理者就不要委身士卒、冲锋陷阵。在有些情况下,若没有主将在场,就难以下定决心,可能因此而一败涂地,可见主将身临阵前,确实有其必要。只不过,管理者更要注意居中策划和放权的重要性。

纳达尔是个老板,精明强干,却因为患小肠疝气,不得不住院做手术。而他在住院期间,一天之内还打了50多个推销电话。不仅如此,纳达尔提出一个令医生瞠目结舌的要求:希望能在手术台上通过手机指挥员工工作。

如此事必躬亲、亲力亲为,也难怪纳达尔要生病!像纳达尔这种大权不松手,什么事情都要亲自干的工作方式,在中小型企业主管当中相当普遍。因为他们对手下人的能力总是表示怀疑。

西雅图心理学家罗宾逊访问了50名企业行政总裁,他发现企业家通常会低估雇员能力,而陷入一个“自我膨胀”的心理状态,觉得自己既然能一个人打天下,工作能力就一定比别人强,因此对雇员横挑鼻子竖挑眼。

然而事实证明,越能放权的老板,公司的经营也越有活力和生气。

放权体现管理者的胸怀,同时,也可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没有人愿意成为提线木偶,任人摆布,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些自主的权利,这在工作上也是如此。适量的放权可以有效地满足下属们追求自主的欲望,给他们以极大的工作热情。

管理学界认为,现代最好的管理方式,就是以己心来测度他情,以授权来代替干涉。简而言之,就是要懂得做甩手掌柜。

股神巴菲特可谓誉满江湖,但是他最杰出的才能并不是炒股,而是管理。让人难以置信,而又不得不信的是,巴菲特的管理哲学竟然是无为而治。

巴菲特很少召开会议,也从不要求经理们经常向他汇报工作。他从不直接干预42家子公司的经理们,而是让他们自行经营公司业务。他经常毫不掩饰地描述公司的日常情形:“这儿没有多少事可做。”他甚至有时间为《温柔地爱我》这首老歌填写新词,以便能为朋友比尔·盖茨的生日聚会助兴。

刚过75岁生日,巴菲特甚至当起了甩手掌柜,他一直远离电脑,同时让手下的经理们保持高度自主,但他却照样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

像这种情况,很多管理者是不敢想象,也无法效仿的。他们担心只要自己一放手,一松懈,团队就要散架,工作就会完蛋,事业也会就此垮掉。

因为他们总是不放心下属,而且担心被忽视。他们贪恋权位,怕自己一旦走开,就失去影响力,怕被团队成员孤立,成为孤家寡人。他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的,准确地说,他们过于相信自己在一线的作用,而忽略了自己在后线的重要性。

管理者果想把事业做大,没有容人的肚量是不行的,懂得适当放权的必要性,了解管理者居中策划的职责所在。 t0/TG2PPftZGHxoGYD65yv9kMFNnGSlYLEiIIz+OyC10GZ8YUV2Ltqq53gaJXP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