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管理者的胸怀与包容,还体现在对待部下的小过失、小错误的态度上。据《宋史》记载,某日宋太宗赵光义与两位重臣一起饮酒,结果这两位重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彼此的功劳大小来。他们越比越来劲,最终还斗起嘴来,好像泼妇骂街一样,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礼节。在一旁的侍卫实在看不下去,便奏请宋太宗,要将二人拿下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二人送回了家。

第二天上午,两位重臣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前一晚上的事情,顿时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却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发生了什么事。”

宋太宗的胸怀由此可见一斑,后来,宋太宗要用吕端为相,当时有人就反对,说吕端这个人为人糊涂。然而,宋太宗却大度地说:“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事实证明,宋太宗的做法是对的。

管理者的心胸要宽广、能容纳百川。当然,宽容并不等于是什么都不管,什么也不做,做“好好先生”。

宋太宗的行为,给所有的管理者上了一课:对于下属的小过失、小错误,若非原则性的大问题,大可不必斤斤计较。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鱼缸里的水,虽然清澈见底,但生活在其中的鱼,养不大,活不长,而江河湖海中的水虽然浑浊,却能滋养更多更大的鱼。这其中包涵的道理,值得管理者思考。

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讲日本有家动物园,有位饲养员特别爱干净,当然对动物也特别有爱心,所以他每天都把动物们生活的棚屋打扫得十分干净。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小动物并没有因为生活在更加干净的环境里而生长得更好,反而好像得了疾病一样,开始萎靡不振,有的厌食,有的生病,有的甚至死了。于是,请来专家调研,结果发现竟然是那些动物生活的环境太干净的缘故。

原来,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有的看到自己的粪便才会有安全感,有的喜欢闻着混浊的臊气,周围的环境太洁净了,反而让它们感到不安。

其实,人也和动物有着相似的体验。每个人的身上都会有不同的习惯,这些习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同样的,每个人都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这些小习惯、小错误、小过失,对于工作不会造成大影响,管理者应该抱以宽容的态度处之。特别是一些无心之失,管理者要注意包容,要适当地给对方一个机会,或解释,或补救,或改正。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没有人愿意犯错误,但是犯错误也不尽然都是坏事,如果当事者能力求改正,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奠基石。

您若能给对方一个改正的机会,不仅成全了对方,同时也能赢得对方的敬重,更重要的是,这是有关于管理上的重要课题。

但很多管理者,却常常对别人的小小过失和错误,紧抓不放,结果不但没有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反而使人产生不理解、不信任,造成激烈的人际冲突,让负面影响无限放大,最终导致人心离散,团队分崩离析。

其实面对一个小小的过失,只需要一个淡淡的微笑,一句轻轻的安慰,就可以使内疚、紧张的负面情绪赶走,把不愉快化为无形。

明宣宗时期,有位宰相叫夏原吉。他为人宽厚,对于别人的小过失,从来不求全责备,而是对他人总是包容备至。

有一天,有个老仆弄脏了皇帝赐给他的金缕衣,吓得准备逃跑。夏原吉知道了,便对他说:“衣服弄脏了,可以清洗,怕什么?”又有一次,有个奴婢不小心打破了他心爱的砚台,躲着不敢见他,他便派人向她传话:“任何东西都有损坏的时候,我并不在意这件事!”

当他告老还乡的时候,寄居途中旅馆,一只袜子湿了,便交给伙计去烘干。不料伙计不慎,袜子被火烧坏。伙计怕被责怪,一直不敢报告。过了好久,才托人情来向夏原吉请罪。他笑着说:“怎么不早告诉我呢?”说完,就把剩下的一只袜子丢进垃圾桶里。

正因为夏原吉的宽容,所以他的人际关系特别好。回到家乡以后,他还每天和农人、樵夫一起谈天说笑,谁也看不出他是曾经做过朝廷宰相的人。

管理者应该有大胸怀,而不会成日计较于鸡毛蒜皮,枉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生活中应该多理解,在工作上应多宽容,在待人上应多温和,在处事上应多大度。不计较他人的小过失、小错误,是有胸怀、有气度的表现,而有胸怀、有气度,才能得人心,并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6CQi4sfpWfdBprZlFsSZJJlQFfawBPi9COUk7atLevYHe7f+Ohzm2RIBmWeT1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