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世事无绝对,无百分之百的好

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可能让百分之百的人都说好,总有人会感到不满意。所以,在对待事情和工作时,特别是针对下属的工作发表看法时,不能将“百分之百的好”作为评判的标准,只要能尽量让更多的人说好,就应该予以肯定。

有个有关管理的寓言故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话说有两个人A君和B君,借着改革的东风搞起了房地产开发。他们各自组建了房地产公司,并彼此作了一个约定:比赛谁的企业做得大,赚的钱多。

A君是个完美主义者,做什么都力求完美。他想,企业做大,首先必须有一套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于是他花了一笔钱,请来麦卡锡管理咨询顾问,引进了一套先进的绩效管理体系,有了一个宏伟的百年战略规划。每年年终,他根据绩效评估结果,奖励那些做事规范、工作完美的员工。

B君是个实际主义者,他做事以结果为导向。他想,企业最终必须靠业绩说话,而良好的业绩首先必须有良好的销售。于是他也花了一笔钱,买了一套销售和客户管理软件。通过分析客户需求建造并且销售房子,又通过销售结果分析客户需求的变化。他也设立了一套激励制度,重奖当月为销售作出重大贡献的员工。如果房子的销售总量高于上月,那么所有员工都将即时受到分量不一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双方比较比赛的结果,A君企业创造的利润不如B君企业的一半。A君大惑不解,花了这么多钱设立的管理体系怎么会不管用?

于是,他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到企业中去调查。他发现自己企业的员工都在很努力工作,早上准时上班,晚上还自觉主动地加班,不仅如此,在管理体系之下,所有的工作都受到层级严密的控制,同时所有工作也都依从上级的安排和指令,所以,每一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完美。当然,这里面也花费了惊人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他又发现员工们似乎总是一副沮丧的样子。他们往往由于出现一些意义不大的小错误,而备受打击。与此同时,在一个等级森严的体系中,员工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跟其他部门进行沟通,部门之间充斥着一股相互抱怨的语气……

他又到B君的企业中进行考察和交流,发现对方的企业制度虽然不尽完善但个个目的明确,行动迅速,应变灵活,员工比自己的少,但开发楼盘比自己还多。产品不算最好,但销量很好……这些都让A君感到无比困惑:完美制度竟然不如粗放的管理,无论如何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难道做完美的事情也不对吗?

其实,做事力求完美并没有错,但管理不宜过分要求完美。过分要求完美,会让成本无限增加,因为完美是没有止境的,这就意味着投入也将无止境。而作为管理者,必须对每一个经受的项目进行成本的控制,尤其是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为了追求完美,而大量地投入人力、物力,并且使项目交付期不断地延迟,这并不是合适的管理办法。除非您的公司实力雄厚,不仅有大量的人才,而且有大量的资金,像苹果公司、暴雪公司一样,正准备十年磨一剑。

但这只是极少数公司的做法,绝大部分的公司不会这样做,这其中包括微软。我们都知道,微软的操作平台已经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的PC桌面,同时,我们也知道,几乎每年微软都要为它的操作平台发布大量的补丁。这说明尽管微软的操作平台很受欢迎,但它并不是完美的,而微软明知它不完美,却依然早早将之推出市场,只是为了最快地获取效益,占领市场,同时,降低成本投入和投资风险。无疑,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

在管理中,力求完美没有错,错的是过于追求完美,而忘记了做事的目的。在单位当中,做事并不是为了完美,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成果、成绩。

举个例子:您想写一篇论文,您也许会在尝试几种、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方案之后才去动手写论文。这么做当然是好的,因为您可能在比较之中找到一种最佳的方案。但是,在您开始写的时候,您会发现您选择的那种方案依然有些地方不够完美(这是肯定的,即便是名著也会有瑕疵)。

于是,您只好将这种方案搁置,继续去寻找“绝对完美”新方案。但显然天下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完美”的,也就是说,您要寻找的这种东西是不可能存在的。这样的话,您也许要寻找一辈子,最终的结果也许不只是论文没有完成,恐怕还会一事无成。

不管您的理想有多么高远,计划有多么完美,没有结果,就没有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强调结果的重要性。“我不在乎结果,只是想要体验过程。”这是艺术家的思路;“不管您过程如何,我只要结果!”这才是管理者的口吻。

总而言之,管理者应该有宽容之心,不仅要宽容待人,因为世上没有完美之人,除此之外,还要宽容待事,因为世上也不可能有尽如人意的事,所以事情只要没有差错,做出来了就应该赞赏。 nd6O2l+5l55Xl8FBkscBjwRDUq6iABkJwF3F0/7T15C/nqJrW86W8LLySrIqkp2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