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领导喜欢和下属谈心,隔三差五就找个下属谈一谈。每次谈话开始,领导总是问下属关于某问题的意见。下属还没展开陈述,领导便接过话茬,开始滔滔不绝。结果很多下属发现,在走出领导办公室以后,他们根本没有将要说的意见说出来。相反,领导却发表了不少意见,对工作又提出了一些要求,等等。
久而久之,领导再想找下属谈话的时候,下属们就开始找各种借口进行躲避。领导觉得很奇怪,不知道下属为何会如此。
其实,这并不是稀奇的事情。相信有很多的领导,在实际操作的时候,都犯过这样的错误。有时,因为急于表达意见,往往忽略了下属的意见,让下属不能轻松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无法知道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
语言是一张藏宝图,懂得倾听的人往往可以找到无尽的宝藏。因为通过下属的语言,领导可以分析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抓住其中的薄弱环节,然后对症下药,这对领导展开工作是非常有利的。
所以,想要抓住下属的心理,领导要懂得耐心和礼貌的倾听。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下属的真实需求。然而,很多领导在倾听客户谈话时,常常是只摆出一副倾听的样子,内心里却迫不及待地等待和寻找机会,想要说自己说的话。这样的倾听,不但听不出下属的心里,而且最终可能连自己要说的都忘记了。
所以说,耐心和礼貌,是倾听中必不可少的两个元素。只有这样听,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提出开放式问题、对谈话者进行鼓励、对谈话者的观点表示赞同或异议、对谈话者的话语进行总结等。
有耐心才能求得“真经”,但除了耐心外,倾听还需要良好的修养和品性:你得有礼貌,以礼待人。只有这样,别人才愿意告诉你完整而正确的信息。
古时候,有个年轻人骑着快马赶路,很久都没有找到住处。忽然,他看到路边站着一位老农,他在马上远远地就高声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客栈还有多远?”
老人随口说道:“无礼!”年轻人却以为这位老农告诉他是“五里”,于是策马飞奔,向前驰去。结果,一连跑了十多里地仍不见人烟他恨恨地想:,“这老头真可恶!”并自言自语道:“五里,五里,什么五里?”猛然间,他醒悟过来,“莫非他说我‘无礼’?”于是他调转马头,往回赶去。再次见到那位老农,他还在路边耕耘。这次年轻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连忙翻身下马,亲切地叫了一声“老人家”。还没等他发问,老人就说:“你已经错过了客栈,如不嫌弃,可到我家住一宿。”
有礼有节可以求得“真经”,人人都喜欢谦逊、懂礼貌的人。在倾听的时候,要掌握正确而完整的信息,礼貌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衡量一个人品性和道德的标准。如果你所听取的信息是非常有价值、有分量的,你就应该用最起码的尊重表达你的谢意,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也就不能指望别人会对你倾囊相授了。
在生活中这种无礼的行为也确实处处存在,很多人也许有着执著求知的毅力,能吃苦,却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时常有人听不得别人的“絮叨”,直接让别人说出他想知道的结果,一副很不客气的样子;也有人觉得获得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要求,于是出言不逊,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这些没有礼貌的行为最终会使自己受害,因为想要别人以礼相待,告诉你想知道的信息,你首先就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
听话的艺术确实是一门多方面的修行,不仅需要你能听,还需要你会听。没有耐心和礼貌的人是无法得到完整的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