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眼光的高度影响说话的深度

作为领导来说,把握说话的深度相当重要。一个人说话的深度,往往又与眼光的高度有关。看一件事情,如果看得比较深远,表达意见时,自然而然就会有深度。

秦朝阳城有一个叫陈胜的人,年轻时就很有志气。早年他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他对秦王朝无休无止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愤恨不平,就决心摆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因为看得远,所以说出的话也就很高深。陈胜的觉悟来源于长期受到压迫和剥削,因此产生了变革的思想。

其实,眼光有多高并不是看他说话的口气有多大。有些人喜欢口出狂言,但是对说出的话却不负责任,或者是无所行动,那么也终将不会有什么作为。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好说大话,秦国人都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向楚王陈说统治国家的方法。”于是,他飘飘然地向南方的楚国走去。

等他到达楚国的边境,把守边关的官吏拘捕了他。尊卢沙说:“当心!千万不要拘捕我,我是来当楚王的老师的。”边关守吏不敢轻举妄动,就送他到朝廷上。大夫把他安置在客栈里,问他说:“先生不轻视我们偏远的国家,不远千里来扶助壮大我们楚国,有幸和您接触的时间还不长,不敢倾吐自己的心里话。其他事不敢多问,暂且想听听您来做楚王老师的想法如何?”尊卢沙发怒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大夫打听不到尊卢沙的真实意图,于是只好把他送到上卿瑕那里。瑕也以宾客之礼接待他,像大夫那样地问他。尊卢沙更加恼怒,做出告别离去的样子。瑕怕得罪了楚王,急忙向楚王禀告了情况。

楚王催促尊卢沙进宫,派去的使者已经去请了三四趟,尊卢沙还没有来。后来等尊卢沙见到了楚王,只是拱手而不跪拜,并召唤楚王到他身边说:“楚国东面有吴国和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和晋国,这些国家都虎视眈眈地窥伺着楚国。我最近路经晋国边境,听说晋国要约同其他诸侯国图谋进攻楚国,楚王您还能安枕而睡吗?”

楚王听罢非常惊恐,忙站起来询问对策。尊卢沙指着天立誓说:“如果让我尊卢沙为卿,楚国不强盛的话,有太阳来作证!”楚王说:“不过冒昧请问,当先做哪一件事?”尊卢沙说:“这是不可以空口白说的。”楚王说:“对。”于是马上任命他为卿。

过了3个月,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但不久晋侯就率领各国诸侯的军队前来侵犯,楚王非常恐惧,召尊卢沙商量退敌之计。尊卢沙瞪大了眼睛,说不出话来。楚王逼着他讲,他才说:“晋国的军队锐勇无比,替楚王你着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割地,和晋国讲和。”楚王听了大怒,把尊卢沙关了3年,割掉鼻子后才放了他。

这种人在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很多人好说大话,不着边际,往往是想借助这种方法寻求富贵,尊卢沙就是其中一个。尊卢沙一路招摇撞骗、堂而皇之地走入殿堂并摇身一变成了君王的大卿,这主要归咎于一路上人们都没有追查他的真实学问,听信了他的狂言。这种人虽能说出有深度的话,但眼光并不高远。

眼光高远的人志向远大,会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如果一个口气不小的人说出来的都是搪塞之词,那么他无疑就是一位空想家。

作为一个管理者来说,成为空想家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不如努力去锻炼自己的眼光,说一些有深度的语言,来提升自己的形象和魅力。 jQi6FRA9xhTan70UVSrS+9QkexeQKrjbZ+Ia+0b8YDILP4+2dGFWrnoAQxSvPzm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