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情绪“失调”,引发月经失调

月经是妇女特有的生理现象,不仅反映了女性生殖器官功能的变化,也反映了经期女性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变化。月经周期中无论是性激素,还是垂体促性腺激素都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它们将通过一定的神经机制影响着妇女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引起一些情绪变化。而情绪变化和紧张也反过来会影响生殖激素的水平,有时甚至会导致排卵抑制和周期紊乱。

一般来说,女性在月经期内情绪不稳,容易急躁和冲动。此时只要有一点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让女性的精神变得紧张起来,从而产生易冲动或抑郁、畏惧等急躁不安。常为一点小事不愉快,发脾气,有时控制不了自己的冲动而说话不客气,尖酸刻薄。

尽管人们知道月经是女性朋友特有的生理现象,也知道女性在经期中的敏感心情,但是对于此时情绪变化与月经的关联却不甚了解。其实,女性经期的变化往往与其情绪有关。

医学专家认为,月经不调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从生物的角度来看,月经周期中含有固定激素的波动而影响情绪的波动。特别是经常服用避孕药的患者,在经期的时候总是会表现出期待、焦虑、情绪低落等等表现。如果这样的情绪长期存在,就会引起月经不调,而月经不调反过来又影响情绪,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病情的恶化。

众所周知,很多女性在月经周期中都存在情绪波动问题,尤其是在月经前和月经期。一般都会有情绪十分低落,主要表现为烦躁、焦虑、易怒,身体表现则有疲劳、头痛、乳房胀痛、腹胀、浮肿等。又有统计结果表明,很大比例的妇女暴力犯罪活动和自杀都发生在经期内。

造成女性此时情绪变化有多方面的因素。从生物学角度看,是由于月经周期中固有的性激素的波动。在经前期、绝经期、产后及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常见抑郁的发生。由此可见,性激素和抑郁二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联系。

事实上,有许多证据说明情绪与激素水平的关系。如痛经妇女的心理发展可能不成熟,表现有神经质的性格。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人中有70-80%具有情绪障碍和性生活的问题,这都是因为紧张情绪会促进自主神经系统活动异常,进而引起血管变化而大量出血。假孕则是更典型的事例,婚后多年未孕的妇女确信自己已怀孕时可见有类似妊娠的闭经、乳房肿胀和早孕反应。这种现象有雌激素的变化因素,而更多的是渴望怀孕和害怕怀孕的矛盾心理所致。

子宫内膜切片或阴道涂片研究发现,经前焦虑病人在经前一周内的雌激素量增高,黄体酮量减少,而经前抑郁病人的黄体酮则略低。由此可见,激素水平对于情绪波动具有一定的作用。

既然已经了解到不良情绪对于经期不利的状态,就应该在经期注意情绪与心态的平衡。在月经期间,可以利用多种方式调整身心,比如参加文娱活动,多读些健康类的书刊。同时,可以看一些轻松愉快的影视作品,多和朋友交谈等等,都是保持情绪稳定的好方法。在经期感到疲劳、困倦,全身酸懒体力下降,或者其他不适症状,如腰酸、腹部下坠、乳房胀痛等,应该注意不要思虑过多,也不必为此烦躁,以免症状加重。如果有失眠、兴奋不能入睡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食欲减退、心里躁热等,也属于正常现象。对此,就应该在经期注意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QUi/0pOkEvxrNBuhOzWU6g5eMgK5OioDVvF4O5Xx7siTSeK10HjGCZa7Y4+2JmW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