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脑血管“纵火者”——消极情绪

人的情绪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是指向上的、良好的心情感受,主要表现为快乐、喜悦、舒畅;而消极情绪则是指低沉的、不良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忧虑、悲伤、烦恼、焦急等。积极情绪能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增加抗病能力;而消极情绪则会导致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比较常见的如脑血管病,与消极情绪脱不了干系。

关于消极情绪引起脑血管病的原因,医学家做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临床研究证实,忧虑、愤怒、悲伤、烦恼和精神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及丘脑下部兴奋,促使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儿茶酚胺等脑血管活动物质分泌增加,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使已经变硬变脆的动脉内压增大,易在薄弱处发生破裂,而发生脑出血。也就是说,消极情绪会导致脑血管疾病。

不仅如此,事实上,脑血管疾病往往还会影响心情。根据临床观察发现,脑血管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易激动、急躁、妄想、抑郁、强哭强笑等情绪状态,有时甚至会出现性格、行为的改变。原来在人体的大脑内,有一个高级中枢专管精神活动情绪变化,而额叶皮质及下丘脑与这一高级中枢密切相关。如果大脑内的高级中枢、额叶皮层和视丘下部发生了病变,就必然会引起情绪的异常。脑血管病的发生,损害了大脑内的高级中枢,所以必然引发情绪的异常。倘若是额叶被梗塞,就会出现意志缺失、淡漠、缺乏主动性和注意力不易集中等情绪抑郁的表现。而顶、颞叶梗塞,则会引起妄想躁狂。

综上所述,脑血管病与消极情绪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就会走入一条恶性循环的怪圈中。首先坏心情促使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又会造成情绪更加反常,这样循环往复的作用,病情就会不断的恶化,从而严重地威胁到生命健康。

事实上,生活中有很多因为坏心情而引发脑血管病的例子,而脑血管疾病造成坏心情的案例就更多了。临床实践证明,急躁易怒、逞强好胜及性格孤僻、多愁善感的人,诱发脑血管病的几率要比一般人高得多。因此,平时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以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而对于脑血病患者来说,就应该及早地了解情绪和精神的异常状况。对于伴有精神障碍的脑卒中病人,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医疗护理,不仅要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患者因为情绪波动而伤人毁物或自伤,还必须加强必要的心理治疗。

预防脑血管疾病一定要防止“情绪中毒”,尤其烦闷濡热的夏季。到了夏天,天气热就容易烦躁,情绪波动比较频繁,而过度愤怒或紧张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于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每天适量饮水十分必要。

当感到疲劳,精神紧张或遇到不顺心时,不妨自我松弛调节一下:①选舒适的姿势坐下,闭上眼睛,并放松全身肌肉。②慢慢做深呼吸,10~20次。③在做深呼吸的同时,听一曲优美的音乐。按照此方法进行情绪调节可以受到迅速的效果,能在顷刻之间令人心神松弛,情绪稳定,不仅可以解除身体的疲乏,而且对于精神上的紧张感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平复作用。 e/iecclGZb14CbOfoTKABGSiPXArP0X6cBr3+IrV2ZK2MQfg0Pa4wR6jUCrQqob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