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恃己能,必遭其辱

在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有骄傲之心,一旦做成了某事或者被别人赞赏为“人才”,就不免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有多了不起,常常自恃己能,狂妄自大,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财大而不气粗,居功而不自傲”才是做人的根本。

其实,有能耐、有本事就更要学会适当地收敛自己的行为,如果不知道收敛自己,就会显得盛气凌人,让人感到压迫,从而产生对抗之心,而他成功的梦想也很容易夭折。

贺若弼是隋朝著名将领,他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却因为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

临死前,贺若敦叮嘱儿子贺若弼说:“我因为说话不慎而死,你要引以为戒。”说完,还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希望他能记住这个教训。

隋朝初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称帝,为隋文帝。杨坚称帝后,就有吞并江南、统一中国的想法,他查问手下的大臣:“谁可以胜任镇守江淮的职务?”尚书左仆射高颎推荐说:“朝臣之内,论文武才干没有能比得上贺若弼的人了。”

于是,杨坚拜贺若弼为吴州总管,做灭陈的准备。贺若弼非常高兴地接受了命令,并给寿州总管源雄赋诗一首:“交河骠骑幕,合浦伏波营。勿使麒麟上,无我二人名。”诗中的傲然之气已经隐隐可见。

后来,贺若弼参与灭陈,立下了赫赫军功。灭陈以后,他更加显贵了,不仅自己进位上柱国,晋爵宋国公,还惠及家人,其兄贺若隆为武都郡公,弟贺若东为万荣郡公,并为刺史、列将。

然而,此时的贺若弼早已忘记了父亲的教训和教诲,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他自以为功名在群臣之上,常常以宰相自许。

当时,杨素为右仆射。贺若弼还只是个将军,因此心中很不平,他常常把对人的不满表现在言语和神色上。

隋文帝责问贺若弼说:“我以高颎、杨素为宰相,你每次都散播言论,说他们两个人是吃白饭的,这是什么意思?”贺若弼回答说:“高颎是我的故人,杨素是我的舅子,我清楚他们的为人,所以才会说实话。”

结果,很多达官都认为贺若弼怨愤过重,应该以死刑处置他。而隋文帝犹豫了好几天,考虑到他的功劳,还是决定免除他的死罪,削除官职贬为平民。

过了一年,隋文帝恢复了他的爵位,虽然由于不欣赏他的为人不再委任官职,但每次宴会的时候,隋文帝还是待贺若弼很好。

有一次,隋文帝赐宴王公。席间,隋文帝要群臣作诗,贺若弼作了一首五言诗,诗中充满了怨恨的意思。

其实,在隋炀帝杨广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曾经问贺若弼:“杨素、韩擒虎、史万岁三人都是有名的良将,他们的优劣在哪里?”贺若弼就说:“杨素有勇无谋;韩擒虎只会打仗,不会带兵;史万岁只会骑马,不是大将之才。”杨广又问:“那么,谁是大将?”贺若弼回答说:“那就看殿下您的眼光了。”言下之意,只有他贺若弼一人堪称大将。这番话不仅伤了同僚们的感情,也让隋炀帝杨广对他产生了戒心。

后来贺若弼狂妄至极,实令隋炀帝难容忍,最终将他杀死。

“才”大不可气粗,自恃己能只会遭受更多的打击。才干与智慧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智慧是才干,才干却不会是智慧。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到处张扬自己的能耐与功劳的,相反,他们会以谦虚的态度去面对世人,用自知之明去看待自己。可见,“才”大不气粗,居功不自傲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做人的手段,能有效帮助人开拓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Vaymgl72IP3bZh1PmlQMZgkYYqnC5Fh5JPayxXhBWbdzEKf5sL07pJ4szXoioW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