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为什么你的演讲还未结束,大家就开始散场?

对每位演讲者来说,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在演讲过程中,自始至终吸引听众听下去,而不是在演讲还没有结束时,听众就开始散场。那么,怎样才能够在演讲过程中吸引住听众呢?

中国著名的现实主义摄影家解海龙参与并组织发起了“希望工程”。有一次,他在北京21世纪学校演讲。因为北京21世纪学校是一所贵族学校,学生们大多来自条件优越的家庭,从小养尊处优。所以,解海龙还没有开始演讲,学生们就开始交头接耳、叽叽喳喳,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解海龙见此,大声喊了几句,想让学生们安静下来,但是没有人理他。于是,他挥手叫来一位老师,请这位老师帮忙关掉电闸,演讲会场突然变得漆黑,学生们终于安静了下来。解海龙立即打开幻灯机,只见会场的大屏幕上出现了一双大眼睛,演讲现场顿时鸦雀无声。

解海龙趁热打铁问道:“同学们,你们家里有没有照相机?”

“有!”所有学生大声回答。

“你们会不会照相?”

“会!”部分学生回答。

于是,解海龙随意点了台下的一名学生问:“请你说说,照相有什么意义?”

……

就这样,解海龙成功地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在后面的演讲中,他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在大屏幕上每打出一个贫困山区失学儿童的相片,他就分别讲述与这名失学儿童相关的故事,激发起学生们对贫困孩子们的同情心。

最后,解海龙顺利而成功地完成了他的演讲。

解海龙利用制造悬念的方式,成功地吸引了现场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的演讲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这个悬念一直贯穿整场演讲,相信在演讲结束之前,大家都想知道那双眼睛来自于谁,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般来说, 好的悬念不仅能够让演讲者成为听众注目的中心,也能够帮助活跃现场的气氛,并调动起听众认真聆听演讲的兴趣,促使听众在谜底揭晓前一直听下去。

在演讲中,还可以不时穿插一些与演讲主题相关的趣闻轶事,通过满足听众对趣闻轶事的好奇和打探心理,迎合听众对趣味性的渴望,来吸引听众。

1798年9月17日,当时美国著名总统华盛顿在即将卸任总统前,向他的内阁发表告别演说。在华盛顿的演说词中,有一段这样的话:

“美国人这个称号属于你们这些有国民身份的人,这个称号会提高你们爱国的光荣感,远胜过任何地方性的称号。你们之间除了极细微的差别之外,还有相同的宗教、礼仪、习俗和政治原则。你们曾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并共同获得胜利。你们所拥有的独立和自由,乃是你们群策群力、同甘苦、共患难的结果……”

一般来说,当听众发现演讲者所说的内容和自己无关时,就很容易冷场。所以,演讲者需要利用合适的方式来拉近和听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发自内心地称赞听众,用富有人情味的语言打动听众。在华盛顿的告别演说中,华盛顿就适时地对听众进行了赞美,成功引起了听众对他的共鸣和好感,使得他的演讲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并获得成功。

在演讲快要结束时,还可以通过提问、现场竞猜、有奖问答等方式,鼓励听众参与到演讲中来,从而激发听众的热情,吸引听众对演讲者和演讲内容的关注,有效避免出现演讲还未结束听众就开始散场的情况。

总之,吸引听众注意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演讲者可以根据演讲现场的情况进行灵活选择。请记住,只要你能够自始至终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你的演讲就一定能够成功! y2jUredRDqH2N1xQWinNvUXoyArKak24u0Zk3+9bEJp+hMtsjW62ZlKcbIQFBQ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