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更好的意识

从一开始,年轻的叔本华就不仅读康德的著作,还读柏拉图的著作,而正是从后者那里他接触到认识现象与“真实存在”之间不同之处的另一种方式。在柏拉图看来,“真实存在”是一组被称为理念或形式的不变的实体。个体事物是不完美的,它们来去匆匆,但这并不影响宇宙中的基本秩序,即由绝对和永恒的形式所构成的秩序。柏拉图认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莫过于获得对这些永恒形式——如正义本体、善的本体和美的本体——的认识。这样,人类的灵魂将被提升到一个超越一己之见和凡俗欲望的层次,达到对绝对价值标准的领悟,并从冲突和痛苦中获得解脱。在其思想发展的关键阶段,叔本华所臣服的就是这样一种远见。虽然康德的物自体本非人类知识所能企及,柏拉图的理念却是人类知识的最佳对象,但叔本华将二者的观点加以综合,形成了一种关于透过现象洞察物自体的柏拉图式见解。多年来他认为这是自己的一个重要发现:“柏拉图的 理念和康德的物自体……这两者如出一辙,此结论虽闻所未闻,却肯定无疑。”(《叔本华手稿》第一卷,377)尽管叔本华尚未看出这两位大哲学家的立场其实并不相同,但其思想中产生的融合已经获得了自身的能量。他相信,经验意识受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的局限,是一种低级意识,如有可能我们应该渴望从中逃离出来。只有进入一种“更好”的意识,人类才能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更好的意识”一词仅在叔本华早期未出版的手稿中出现过。它并未得到集中的阐述,后来被他弃而不用。但是他后期有关艺术的价值和以隐忍精神超然于世的思想却与其早期观点一脉相承。例如,1813年他曾在笔记本上写道:

一旦我们客观地考量,既冥思世间万物,那么在这一刻主观性也即一切苦难的源头便彻底消失了。我们自由了,感官对物质世界的意识停在我们面前,似乎是某种陌生和外来的东西,不再使我们感到疲惫和厌倦。并且我们不再潜心于思考空间、时间和因果关系这个连结的系列(对我们的个体性有用),而是能看到客体的柏拉图式理念……从世俗的意识中解放出来,也就获得了更好的永恒的意识。(《叔本华手稿》第一卷,50)

普通意识被看成是“苦难”的依附对象;只要我们能够突破把知识局限于表象的康德规则,就能进入一个使我们自身及我们“冥思”的直接对象都变得永恒的王国。叔本华认为这种“解放”可以在艺术中,以及在他称之为“圣人”之道的处世态度中找到。艺术天才和圣人均被认为是从一个超越普通的经验认识的立场来沉思现实的。近来有很多评论者贬低柏拉图的影响,把叔本华作为一个不甚正统的康德派哲学家对待。但是“更好的意识”却显然并非康德式思想;叔本华自认为康德和柏拉图在其哲学中合而为一,这个评价更为确切,虽然二者的体现方式颇为不同。

事实上,叔本华倾向于列举三方面的影响:“若不是《奥义书》、柏拉图和康德同时把光芒照进一个人的头脑,我想我的学说就不可能产生了。”(《叔本华手稿》第一卷,467)这第三个影响的情况如何呢?当叔本华邂逅《奥义书》的时候,他已经熟知柏拉图和康德的哲学思想,并形成了有关“更好的意识”的观念。他在1814年获得这些印度圣典(一个译自波斯文、取名Oupnek'hat的拉丁文版本),并在晚年称它们为“我生活中的慰藉”(《附录与补遗》第二卷,397)。我们可能注意到,在叔本华研读的印度典籍中有两个主要思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一是Mâyâ或虚幻,其二是包含在强大的梵文格言“tat tvam asi”(“此即汝”)中的个体与宇宙的同一性。叔本华在谈及我们的普通经验时往往指其未能穿透“虚幻的面纱”。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怀疑思想,即我们不可信赖感官作为了解物质世界的途径,而是指我们经验的物质世界不具有永恒性,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终极信任之所在。叔本华认为,与艺术家和圣人所特有的不受时间制约的想象力相比,我们所经验并能以科学手段研究的物质世界没有真正价值,必须抛弃。悬置或否定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区别(“此即汝”)是这种永恒想象力的特征之一。叔本华需要解决一旦人们抛弃普通经验意识,他们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将如何转变的问题,而在此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观念就是丢弃视自我为单独个体的意识。他的部分思想与佛教有亲缘关系,这是他后来强调的一点,虽然它们之间是一种殊途同归而非影响的关系(《作》第二卷,169)。 7cLXOZHa4vbGYBWg18sO0ygwXAK7FTf9KbMB4KZfRhfvDrQNbDMR/VEIaeXB4cz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