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中兴之祖石田退三

上面提到了一个人,石田退三,在后面介绍丰田销售体系建立过程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经常提到这个人。神谷正太郎和石田退三,都不是丰田家族的人,他们是忠于丰田家族的外姓人,这两个人对丰田的发展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书很大部分围绕着神谷哲学、神谷在丰田的所作所为展开,所以这里有必要稍详细地介绍一下石田退三。

石田退三被丰田称为“中兴之祖”,1950年丰田公司最困难的时候,石田担当起了带领工业公司生存发展下去的重任,他与执掌丰田销售公司的神谷正太郎都是丰田的大当家。

石田退三

石田出生在靠近名古屋的常滑市,当地的风俗是节俭,珍惜金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外出旅行时,尽量不在外乡使用金钱,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才使用,商人彻底贯彻把钱花在自己地盘的原则,包括丰田佐吉在内,这些名古屋商人都有节俭、吝啬甚至显得贪婪的特征。佐吉翁、石田这些人虽然很节俭,但并不短视,他们都有积极进取,希望能与先进国家竞争的视野和坚强意志。

石田早先在从事纺织贸易的服部商店工作,后来进入丰田帮助丰田利三郎从事经营,利三郎委派他到大阪的事务所搞经营。石田进入丰田的时间是1927年,那时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

石田对于丰田家的人非常忠诚,可能是早期与丰田佐吉的接触,使他产生一种敬佩之心。石田回忆道,佐吉每次对石田就那么几句话:“喂,石田君,你是商人。赚了钱就转到研究方面来吧。”佐吉日思夜想,一心钻研技术的精神,他经常显得有些古怪的行为,对于搞商业的石田来说,既值得敬佩,又有些难以理解。

有几件事情能够帮助我们认识石田。

第一件事就是石田反对搞汽车业务。

石田退三进入丰田公司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汽车业务,那时的丰田是一家自动织机公司。石田与丰田佐吉有交往,为了感谢丰田利三郎的知遇之恩,他的所有努力都与织机业务相关联。他本人曾经回忆了公司决定开拓汽车业务的历史。

1933年喜一郎开始研究汽车时,丰田织机公司正准备扩建工厂,正是石田专程赶赴现场,做了大量购买用地的交涉工作。

然而,当他向利三郎汇报业务后,情况突发变化。当时丰田利三郎担任丰田社长,他是丰田佐吉的女婿,统管丰田集团所有事务。利三郎说,“石田,这次辛苦你了。但是,目前公司要取消织机厂的扩建计划。”

当时石田满心欢喜觉得自己又为公司立了一功,但公司的决定让他的努力付诸东流,心理上难以接受。

利三郎做出了解释:“这次主要是因为公司已经决定由喜一郎负责开拓汽车业务。父亲佐吉虽然拿出自己的专利收入为此进行了专门的投资,但是,倘若真的发展汽车的话,投资数额将是不可估计的。纺织业只好退居二线。”

石田直言不讳地说:“我不知道丰田公司目前到底有多强的实力。就连三井、三菱都不敢染指的汽车业,我们又能怎么样?这会影响到公司的老本行纺纱和织机,我们为何非做不可呢?佐吉先生的遗愿也许很重要,发明家有一代不就足够了吗?要是第二代、第三代都这样持续下去,千辛万苦积累下来的这点家业不就都折腾没了吗?总之,希望喜一郎不要再整天只顾摆弄汽车而不务正业了。”

涉足汽车业已经木已成舟,石田却始终喋喋不休:“汽车业真讨厌。”石田的这种观点代表了当时公司很多人的想法。丰田内部客观的现实是,所有的矛盾都指向了丰田织机的汽车部。

G1型货车设计完成之后,汽车部长喜一郎面对着整个公司的抵触情绪。G1车型诞生前总共花费了480万日元,完全没有任何收入可言,这笔钱是织机公司辛辛苦苦挣下的。G1车问世后的董事会上,喜一郎提出还至少需要500万日元作为今后的研究费用,这让董事们大为震惊。石田等人认为,喜一郎一心只顾着追寻父亲的梦想,对公司辛苦赚来的钱完全不放在心上。就算佐吉先生的遗训崇高神圣,可自动织机也不是摇钱树。石田是带头反对汽车业务的人,一有机会就旁敲侧击汽车部,让他们别不务正业,甚至利三郎一度只能将石田放置一边,给他挂个闲职,以防止他不停地阻止汽车业务发展。

喜一郎知道石田的态度,一次偶然相遇时他对石田说,“听说你反对汽车。别那么担心,以后制造出漂亮的汽车送给你一辆。现在最好先把驾驶执照考到手。”

多年以后,汽车业务真的做起来了,石田勇于承认了当时自己的目光短浅和小气:“可能你们不明白,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我没有把握住时代潮流的脉搏,感到很惭愧。”

石田虽然固执,坚持己见,经常与利三郎、喜一郎发生冲突,但他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立即改正,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

第二件事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刚刚结束后石田如何努力逆境求生。

石田退三有句名言:“自己的城堡要靠自己来守卫。”他认为自己的公司要由自己充满责任心地来守护,不能依靠其他人,要凭借自己的力量。这可以理解为自力更生的精神,丰田的无贷款经营等许多做法,都源于这种精神。石田还是一位意志坚强,善于在逆境求生的人。

二战日本宣布战败投降后,丰田公司与日本社会一样,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公司前景很不乐观,日本军队解散,以前的欠款没指望了,原材料缺乏,产品销售不理想。如此困局之下,要求辞职的人达到5200人,愿意留下的基本都是原来织机厂的老员工,他们是被佐吉精神所感动过的一代人,只有1600多人。

公司没有大客户,石田反复思考后产生了出口的想法。二战前,丰田织机在世界市场上是抢手货。他马上来到通产省,要一个出口许可证,得到的答复是,政府连自主权都没有,要的话去美军总部吧。

石田又去了美军总部,他说道:“连同我们家族在内,公司总共有5000名员工。为了保证这些人的生活,我们唯有出口一条路。给我们个批文吧。”

负责批文的年轻少校斯奇普回答道:“你是不是疯了啊?你该不会不知道出口禁令吧?何况,你们这样一个三流国家有什么东西能出口啊?战败国还这么嚣张!”

石田感到这是终生难忘的耻辱,也是非常大的打击,反抗心油然而生,毫不客气地说,“你在讲什么?是谁把我们归类为三流国家?这只不过是你个人的妄加评论而已。如果不允许出口的话,那你就给我5000人的口粮吧。没有大米,面粉也可以。”

“你说什么呢?没有见过你这样荒谬的人。你说的事情绝对办不到。”

“我知道这很荒谬。但是,是谁逼得我们说这些荒谬的话的?难道你不允许我们这些三流国家的人吃饭吗?”

此后两天,石田从早到晚泡在美军总部,美军少校到第三天傍晚终于同意了。之后,关于出口价格问题,石田又坚持比较高的价格出口。颇为不满的美军少校最终批准了600台织机的出口额度。

有志者事竟成,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态度,石田的赌博成功了,使丰田公司在困难时期获得了喘息的机会。不久,300台织机被英国买走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也纷纷购买。这是二战后日本的第一次国际贸易,石田为此引以为傲。

第三件事情是石田被推举为丰田工业公司的负责人。

1950年,丰田汽车公司面临危难,丰田喜一郎被迫辞职。

公司召开了由丰田利三郎、喜一郎、冈本藤次郎、丰田英二和石田退三的董事会。在考虑公司新的领导人时,丰田喜一郎却偏偏选择了这位早期极力反对制造汽车的石田退三。

喜一郎对石田说:“石田,这话我很难说出口。但是现在,公司决定由你来经营丰田汽车。现在这个领导班子将会集体辞职。会长、社长、副社长也都辞职。我们也整理了其他担当重要职位人员的辞职信。这一切都是股东全会做出的决定,我们希望你能答应做下一任的经理,重建处于濒临破产状态的丰田汽车。我们大家再三协商,觉得除你之外没有人能够胜任。受累了,拜托!”

石田心目中的大恩人是丰田利三郎,此时,利三郎也发话了:“已经没有时间了。另外,丰田有丰田的传统精神,也有丰田的面子。不管汽车行业如何陷入困境,也不能轻易交给丰田以外的人。这并不是件轻松的工作,你可能会不愿意,但除你之外实在没有别人了。拜托了,你就接受吧。这里在座的各位也都是这个意见。”

于是石田答应了担任丰田公司当家人的职位。他忠诚于丰田家族,尤其被丰田佐吉老一代的精神感召着。他在就职演说中清楚地表达了希望重新迎回喜一郎的愿望:“大家都知道,丰田汽车是前任总经理喜一郎一手创立的。丰田总经理辞职,由我来担当新一任总经理,主要是出于时事不利和经营不善的原因,这也是向各位股东和债权人表示衷心的歉意。因此,鄙人石田退三,愿粉身碎骨努力使公司业绩好转,在公司能按照各位的期待发展时,我一定欢迎丰田喜一郎先生再次成为总经理。这一点,我想事先得到大家的同意。”可惜,石田的这一愿望没有实现,丰田喜一郎和利三郎于1952年先后离世了。

但石田并不是应声虫,他在同意接手之前直接说道:“既然交给我,那我希望你们不要从旁插嘴。这样的关键时刻,最忌讳局外人说三道四了。只要你们答应这个条件,让我干也行。” RrMQfmUq3DbCnqw0vcT8ZVEXSsHsbZh9dFGLscgR+ZGQCBh3OgKJn0rOuLisbPi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