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我国的传统主食,百籽也有不错的养生保健效果,吃五谷百籽养生是传统养生术的精髓所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
何谓五谷百籽?一般来说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菽”,稻指的是稻米、糙米;黍指的是黄米或玉米;稷指的是小米;麦指的是大麦、小麦、燕麦等麦类;菽指的是大豆、绿豆、赤小豆等豆类;百籽指的是除了五谷以外的杂食,例如南瓜子、薏苡仁、西瓜子、冬瓜子、核桃仁等。总的来说,五谷百籽是指粮食类的作物。
五谷百籽是天赐的长生礼物
五谷是我国的传统主食,百籽也有不错的养生保健效果,吃五谷百籽养生是传统养生术的精髓所在。早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医籍《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饮食调养原则,说明了吃五谷百籽的养生保健作用。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饮食日趋丰富和多样化,大量的精加工食品充斥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之中。虽然精加工的食品精致而且能够诱人食欲,但是加工过程使营养素过度流失,长期食用精加工食品,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健康小贴士
五谷百籽濡养五脏的作用各异
五谷百籽的“性”不同,适宜于不同体质的人,“味”不同则表明归于不同的脏腑,濡养五脏的作用各异。五谷百籽养生,要明了各种事物的性味,做到有的放矢,避免误用,以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五谷百籽类的食物是天然食物,既保留天然口感和味道,也保留自身的养分,对人体健康长寿能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比如谷芽可以开胃助消化,小麦、玉米可以保健抗癌,大麦可以调整肠胃功能,荞麦可以强心降压,黑芝麻可以补肾明目,黑豆可以滋补肾阴,赤小豆可以消肿补血,绿豆可以利尿消肿、清热解毒,蚕豆可以降低胆固醇。《周礼》中提到:“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在我国,五谷杂粮是每天饮食的基础,也是预防疾病产生的根本。因此,合理、均衡地摄取五谷百籽,是现代人养生保健最为实用的选择,是天赐的长生礼物。
五谷分性味——调养身体,需科学食用五谷
如同中草药有性味,能够作用于不同的脏器,五谷百籽也分性味,各有“脾性”,因此要了解五谷百籽的“专长”,针对不同的体质,科学食用五谷百籽,以达到防病延年的目的。小麦、莲子心、绿豆等食物性寒,能清热解暑、祛除热症,有热性症状或者阳气旺盛人可以多吃;薏米、大麦、小米、荞麦等食物性凉,能降火气,减轻热证,也适用于有热性症状的患者;核桃仁、燕麦、大枣、何首乌等食物性温,有祛寒补虚的功效,适用于有寒性症状的患者;有热性的肉桂等对于有寒性症状的患者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黄豆、芝麻、枸杞子、粳米、芡实、杏仁等食物性平,能补益虚损,开胃健脾,适用于各种体质的人。
健康小贴士
五谷百籽养生要顺天时
吃五谷百籽也要顺从节令,才能起到更好的养生保健作用。在不同的季节选择各自合适的食物来食用,顺天时而食五谷,这也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
比如黑米、大枣、黄豆、山药等味甘,能入脾,有调和脾胃、补虚止痛的作用;山楂、酸枣仁等味酸,入肝,有生津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大麦、小米、核桃仁等味咸,入肾,能泻下通便、消肿、软坚散结,用于防治大便干结、肿瘤等疾病;桃仁、杏仁、苦荞麦等味苦,入心,能清热下火、解毒、除烦;苏子、芹菜籽、葱籽等味辛,入肺,有活血行气、发散风寒的功效。
四季五谷——顺天时而食五谷的养生之道
中医传统养生向来讲究遵从自然规律,顺应气候节令来养生,比如我们常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中医上认为春为“发陈”,万物欣欣向荣,“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遵从春天的气息来养生,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春生”;夏为“蕃秀”,万物华实,处于繁茂的时期,“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如同我们平常所说的“夏长”;秋为“容平”,讲究“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最重要的是收敛;冬为“闭藏”,“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主要就是要藏,“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并且《黄帝内经》中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足见顺天时而养生的重要性。
健康小贴士
不同年龄阶段选择适宜的五谷百籽
人的年龄阶段,可以分为儿童时期、青少年时期、中年时期、老年时期,这些时期对五谷的选择各有讲究。每个时期选择食用适宜的五谷百籽类食物,会有更好的保健作用。
顺天时而养生,在饮食上是有讲究的。《黄帝内经》认为春“在味为酸”,可以吃山楂等一些酸性的食物;夏季“在味为苦”,可以多吃杏仁、桃仁等苦食;长夏“在味为甘”,可以吃大枣、山药等味甘的食物;秋“在味为辛”,可以吃苏子、芹菜籽等味辛的食物;冬“在味为咸”,吃一些大麦、核桃仁等味咸的食物比较好。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食物来食用,顺天时而食五谷,这也是养生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
群分五谷——不同年龄段,对五谷的选择各有讲究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过无忧无虑的童年,充满憧憬的青少年,勤勤恳恳的中年和安享天伦之乐的晚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选择食用适宜的五谷百籽类食物,会有更好的保健作用。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消化功能比较弱,中医认为儿童脾常不足,因此,多吃些有健脾益胃作用的小米、南瓜、山药等食物比较好。中青年男性工作繁忙,劳心费力,最易伤肾,那么黑米、黑豆等有滋阴补肾、益气强身作用的食物,是中青年男性理想的营养保健食品;中青年女性最注重美容养颜,为此自己永葆青春,选择薏米、黑芝麻、核桃仁等食物,既能调养五脏,又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老年人身体渐趋虚弱,消化功能也减弱,因此不宜多吃难以消化的食物,吃一些补脾、和胃、清肺的大米或者糙米,也可以选用其他养生保健效果好的食材如枸杞子、何首乌等,做成容易消化的粥品食用,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有很好的效果。
我国民间一直以来就有一种饮食习俗,就是把一些五谷百籽类食物研磨成粉末,然后用开水冲调成糊,趁热食用,不仅味道可口,还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这种食用方法颇受人们的喜爱。
现在超市里的食品琳琅满目,可是无论是酸甜的糖果、香浓的零食,还是酥脆的饼干,这些食品美妙的口感大多来自食品添加剂,长期吃这些肯定是不利于养生保健的。而食用纯天然的五谷百籽不仅不会有任何的危害,还会起到益寿延年的作用。可能有人会担心口感的好坏。
其实,在日常饮食中把五谷百籽做成不同形式的食品,就能够满足不同人的口味,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健康吃法。
方便快捷养生糊
我国民间一直以来就有一种饮食习俗,就是把一些五谷百籽类食物研磨成粉末,然后用开水冲调成糊,趁热食用,不仅味道可口,还有养生保健的作用,这种食用方法颇受人们的喜爱。中医上把这种做法叫作药糊疗法。养生糊加减灵活,制作方法简便。
健康小贴士
养生膏是有补益效果五谷百籽
养生膏是指我们所食用的膏滋,膏滋选用大有补益效果的五谷百籽类食物,来营养人体五脏六腑,相当于人体各个脏器的养料和雨露,以食物精华来滋养五脏六腑,使它们各司其职,发挥正常的功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就是黑芝麻糊,记得小时候,一碗浓香的黑芝麻糊承载着更多的母爱,母亲细心地把黑芝麻磨成粉,熬成浓香四溢的黑芝麻糊,而我们则迫不及待地想要大饱口福。黑芝麻性味甘平,入肝、肾、肺、脾、大肠经,有补肝肾、润五脏的功效,主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大便燥结、须发早白等症。芝麻外皮是一层难以消化的膳食纤维,如果直接食用就不能充分发挥养生保健的作用,因此,把它捣碎研磨调成黑芝麻糊来食用是一种最为实用的方法,像核桃、大枣、糙米、荞麦、黄豆等难于消化的食物,这些都可以经过研磨后冲成糊来食用,以让人们最大限度地吸收其营养成分。
滋补营养养生膏
在中国,历来就有“膏滋进补”的风俗习惯和“膏滋治未病”的传统观念。一般来说,膏滋选用大有补益效果的五谷百籽类食物,来营养人体五脏六腑,因此,养生膏主要是以滋补手段来达到养生保健效果的。
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提出:“膏方者,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
对于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者、产后身体虚弱者等有各种虚证的人,都可以服食膏滋。这些人都属于“五脏六腑之枯燥者”,因此平日以养生膏来滋养机体,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养生膏还有美容养颜的作用,养生膏滋养五脏六腑,可以使女性气血充足、明眸皓齿、乌发红颜、身材匀称。像具有美容保健作用的阿胶羹、秋梨膏等已经成为女性养生养颜的佳品,极受女性朋友的青睐。当然,膏滋一般需要长期服食,并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事,要做到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健康小贴士
养生粥是中国传统饮食
五谷杂粮,都有各自的最佳吃法,从而把营养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中国传统饮食中,最为常见的是养生粥。一般做养生粥都离不开五谷百籽类的食物做原料。
源远流长养生粥
各种各样的五谷杂粮,都有各自的最佳吃法,从而把营养效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在我们传统饮食中最为常见的还是粥。中国人爱喝粥,在饮食上选用五谷百籽的食物熬粥,吃饭时喝上热乎乎的一碗,不仅美味,而且能够濡养五脏,防病养生。我国古代医学书籍中就记载着许多食疗粥品,比如《本草纲目》中收载了62款食疗粥,《老老恒言》中介绍了100种粥品,清朝末期的《粥谱》中记载粥方200多种。
比如最常见的山药粥,平时经常食用,有补脾胃、滋肺肾的功效,能治疗脾虚泄泻、虚劳咳嗽等病症,也适用于体质虚弱者的日常保健;枸杞粥有补肾益血、养阴明目的功效,既能用于防治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等肝肾不足的病症,也能起到抗衰老、延年益寿的作用,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食用;再比如有温阳益气、生津养血作用的荔枝粥,既能用于治疗五更泄泻,经过加减还可以用于女性的丰胸养颜。因此,选用五谷百籽类的食物做成粥来食用,适于各个年龄段的人们,此类粥能起到防病养生的功效,是一种比较好的饮食。
酥香软糯养生糕
我们常见的绿豆糕、赤小豆糕、八珍糕、黑豆糕、桂花糕等糕点,都需要配备五谷百籽类的食物,诸如绿豆、赤小豆、黑豆、糯米、薏苡仁、芡实、山药等,这些糕点不仅酥香软糯、诱人食欲,更重要的是有益于身体的养生保健。
健康小贴士
养生糕是大众乐于接受的饮食形式
在中国传统饮食中,人们也比较偏爱香甜可口的糕点。由于人们越来越关注五谷养生,所以把有营养价值的五谷百籽类食物做成糕点也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饮食形式。
绿豆糕适宜于在夏天吃,老少皆宜,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保肝益肾的效果;赤小豆糕味甜爽口,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还能用于高血压、便秘的辅助治疗。各种五谷百籽类食物还可以经过搭配,做成更为可口、保健效果更好的糕点,比如八珍糕,就是把八种五谷百籽类食物经过精心搭配制作而成,其中有山楂、麦芽、山扁豆、薏苡仁、芡实、山药等食材,诸味食材按一定的比例调和在一起,就能起到健脾益胃、益气和中的作用,适用于防治不同年龄段的人们食少腹胀、食欲不振等症,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健脾益胃的糕点。
感冒、咳嗽、口腔溃疡、腹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这些不大不小的常见病困扰了不少人。吃药吧,吃多了会“失灵”,还有不良反应。不吃吧,又实在难受。怎么办?
“欲疗疾,食为先”。得病之后,应以食疗为先,能不用药物就尽量不要去用。是药三分毒,而食物较之药物更为平和。《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药以祛之,食以随之”的食物疗法。意思是一旦病邪已衰,在用药治疗的同时,饮食营养必须及时跟上,以恢复正气,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可以说,无论是病初还是病后,食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