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时刻不忘修炼“内功”

虽然每天过着食不果腹、争权夺利的日子,但是曾国藩知道,在谋求官职的同时,一定要潜心深造,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坚实的基础。否则,一个满肚无墨的家伙,即使可以一时得势,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

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

这绝对是一句至理名言。

想当年,在长沙岳麓书院的时候,曾国藩就天天读书。如今进入了翰林院,守着这么一个国家图书馆,曾国藩还不玩命读书。

对于读书这个问题,曾国藩曾经这样教育自己的子孙:

念老年读书,如旱苗叶已枯槁而汲井灌溉,虽勤无益。古人所以戒时过而后学也,然果能灌溉不休,则禾稼虽枯而菜蔬或不无小补耳。——《曾国藩家书》

老了以后再读书,就如同灌溉已经枯萎的旱苗一样,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要读书,一定要趁着年轻的时候,否则等自己老了,就什么都没了。

从生到死,曾国藩就一直扎在知识的海洋中,他贪婪地品读各种名家著作,疯狂地吸收里面的各种知识,从残酷无比的法家学说,到仁爱治国的儒家学说,最后到统治思想的程朱理学等,曾国藩都如痴如醉地学习、泛读、死背着。

因为天天往图书馆跑,久而久之,曾国藩就结交了两个改变他一生的好朋友。

第一个人,叫作唐鉴。

一般来说,如果你不知道唐鉴这个人,一点不觉得奇怪,但如果你的专业是国学,那就赶紧回家补课吧。

唐鉴不仅是中国“最后一位”理学大师,他的蜚声更是响彻天下。

作为当时的一代大儒,道光帝都曾亲自接见他,而当时的曾国藩,就是道光帝的陪同人员。在这次见面中,曾国藩目睹了唐鉴的博学多才、谈吐不凡,他认定此人绝不寻常,在以后的时间里,曾国藩拿着自己可怜的银两,专门去拜访这位大师,希望与此人搞好关系。

由于两人都是湖南人,是名副其实的老乡,而且曾国藩记忆力超群,面对唐鉴的问题,曾国藩都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地回答。因此在会面后,他们两人言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随后便顺理承章地建立了师生关系。

在未来的岁月中,唐鉴的指导令曾国藩受益匪浅。唐鉴建议曾国藩重新读书,从《朱子全集》入手,先专一经,力行修身,再循序渐进,以读史书为主,批判吸收其他著作,最后与自己的心交流,慢慢达到圣贤的地步。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唐鉴的这番话,让曾国藩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在《曾国藩家书》中激动地写道:“听之,昭然若发蒙也”,这根本不是昭然若发蒙了,而是之前几十年的书算是白读了。

在唐鉴的指导下,曾国藩立下了“修身十二款”的规条,并且始终坚持。这十二条规章制度,为曾国藩以后成为“一代完人”,创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一、主敬,整齐严束,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

二、主静,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小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三、早起,黎明即起,醒后不沾恋。

四、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五、读史,廿三史每日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

六、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为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写日记,须端楷,凡日间过恶皆需一一记出。

七、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

八、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

九、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十、保身,谨遵大人手谕,节欲、节劳、节食欲。

十一、作字,早饭后作字,凡笔墨应酬,皆当作功课,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十二、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nH4VC/UIQYN9x5T4o7MPC1d9SGEIHZ+0E6JqJ4kT+INO58i+fkLRh969XysPKmj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