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 言

我为什么要写历史

2012年夏,我回到陕西关中老家。那时候,学校散放暑假,妹妹的孩子正读高中,经常和我在一起谈古论今。

有一天,家中来了一群高中生,看着电视上正播放的三国题材电影《赤壁》,话题自然就转到了历史上面,我们从电视上的内容谈到了《三国演义》,从《三国演义》谈到了历史人物。然而,我发现孩子们的认识有很多盲区,他们分辨不清电视剧中的戏说历史到底是真是假,分辨不清历史上的很多人物,分辨不清这些人物都做过哪些事情。尽管他们在初中阶段都学完了中国历史,但是除了记住一堆年号数字,以应付考试外,对那些年号数字时期的历史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都知之甚少。

我结合电影《赤壁》,给他们讲起了真实的赤壁之战,讲起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势和历史发展,讲起了三国时期的将领和其他朝代的将领,他们听得非常入神,都说:“比我们历史课本讲得精彩多了。”

接下来的好几天,这些孩子每天都会来我家,听我给他们讲历史人物。每次,他们都会说:“历史课本要是这样写,就太精彩了。”

我临离开家乡的前一天,和他们最后一次聊历史人物,他们意犹未尽,就让我给他们推荐几本可读性强、能够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好书。我答应了。

回到城市后,我用三天时间,在各大书店转悠,发现尽管每个书店都有好几书架历史题材的书籍在销售,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语言干瘪,不忍卒读;有的纯属戏说,误导读者;有的板着面孔,貌似严谨。转了三天,我没有找到一本可以供中学生阅读的好书。

后来,我把这个遗憾告诉了孩子们。有一个孩子的家长说:“听说你是作家,那你干脆给孩子们写一套适合他们阅读的历史书吧。”

于是,我开始动笔写这套书。

此前,我有过三十年阅读历史的经历,家中收藏有近千本各类古籍。我当记者近二十年来,经常外出采访,因为自小喜欢历史,所以每到一地,都会收集当地志书,寻访古战场,这样就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

因为这套书籍的主要阅读对象是青少年学生和历史爱好者,所以,我有意识地将书写得活泼生动、诙谐幽默,力求既要忠于史实,又要富有文思,还要将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处世等知识熔为一炉,让读者得到全方位的阅读享受和丰富的知识。

这套书拟分为战将传、谋臣传、帝王纪等多部,每部15人。通过这些分门别类的人物,串起整个中国古代历史,让读者既能够了解中国历史各个朝代、各个行业、各类人群的发展脉络和变迁轨迹,又能够通过了解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进而全面而详细地了解中国历史。

虽然这些年,历史类书籍很多,但是,有的拘泥于一个朝代,比如《明朝的那些事儿》;有的拘泥于一个或几个人物,比如《曾国藩》;有的只有宽度而没有深度,比如《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有的只有深度却没有宽度,比如广大的学术论文……所以,我想要写的历史,是用通俗优美的语言,来述说整个中国历史。

在写这套书的过程中,我做到了这样几点:①不受朝代制约,写这个人物,会写到另外朝代相似的或者相反的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类比,给人启迪;②不受人物制约,写一个人的命运跌宕,会写到周围多个历史人物,通过描写人物,来写他所处时代的命运,发人深省;③有宽度有深度,每一个人物的描写都要做到很好读很好看,脉络清晰,故事性强,分析入理;④这不仅仅是一套历史书籍,而且是一套百科全书,因为它写的不仅仅是历史,还有地理、文学、科技等内容。

这套书是历史课本的补充读物,或者叫历史课外读物。历史课本上出现的人物,在这套书中都能找到,但比历史课本更为详尽具体、有趣味;这套书也是成年人的必读物,帮助走出校门多年的人重温中国历史。

2013年9月 i3siLSXG5v8F88nLU3AkwvB0WwwiP44qU/thcwubOS089nXt5+TsXShM84Z3+s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