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篇 不可不知的十大博弈理论

第1章 囚徒困境,选择决定胜败

两难选择,合作还是背叛?

1950年,就职于兰德公司的梅里尔·弗勒德(Merrill Flood)和梅尔文·德雷希尔(Melvin Dresher)拟定出一种相关困境的理论,后来由顾问艾伯特·塔克(Albert Tucker)以囚徒方式阐述,并命名为“囚徒困境”。这也是关于博弈论流传最广的一个故事,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乃至生物学等学科中,获得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故事有很多版本,大意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位富翁在家中被杀,财物被盗。警方在此案的侦破过程中,抓到两个犯罪嫌疑人,并从他们的住处搜出被害人家中丢失的财物。但是,他们矢口否认曾杀过人,辩称是先发现富翁被杀,然后只是顺手牵羊偷了点儿东西。于是警方将两人隔离审讯。检察官说:“你的偷盗罪确凿,所以可以判你1年刑期。但是,我可以和你做个交易。如果你单独坦白杀人的罪行,我只判你3个月的监禁,但你的同伙要被判10年刑。如果你拒不坦白,而被同伙检举,那么你就将被判10年刑,他只判3个月的监禁。但是,如果你们两人都坦白交代,那么,你们都要被判5年刑。”

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那么,囚徒到底应该选择哪一项策略,才能将自己个人的刑期缩至最短?两名囚徒由于隔绝监禁,并不知道对方的选择;而即使他们能交谈,还是未必能够尽信对方不会反水。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试设想困境中两名理性囚徒会如何做出选择。

若对方沉默,背叛会让我获释,所以会选择背叛。

若对方背叛指控我,我也要指控对方才能得到较低的刑期,所以也是会选择背叛。

两人面对的情况一样,所以两人的理性思考都会得出相同的结论——选择背叛。背叛是两种策略之中的支配性策略。因此,这场博弈中唯一可能达到的平衡,就是双方参与者都背叛对方,结果两人同样服刑5年。

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5年的结局,被称为“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从这里可以引出一个悖论:从利己的目的出发,结果却损人不利己。两个囚徒的命运就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可以悟出一条真理:合作是有利的“利己策略”。

但它必须符合以下黄金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且前提是“人所不欲,勿施于我”。

现实中,无论是人类社会或大自然都可以找到类似囚徒困境的例子:

在政治学中,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两国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削减武器协议(合作)。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会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但结果却显得“非理性”(例如会对经济造成损害等)。这可视作遏制理论的推论,就是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遏制对方的进攻,以达到和平。

在经济学中,表现为关税战。两个国家,在关税上可以有两个选择:

提高关税,以保护自己的商品。(背叛)

与对方达成关税协定,降低关税以利各自商品流通。(合作)

当一国因某些因素不遵守关税协定,独自提高关税(背叛),另一国也会做出同样反应(亦背叛),这就引发了关税战,两国的商品失去了对方的市场,对本身经济也造成损害(共同背叛的结果)。然后两国又重新达成关税协定(重复博弈的结果是将发现共同合作利益最大)。

在商业中,以广告战为例:两个公司互相竞争,它们的广告互相影响,即一个公司的广告若被顾客接受则会夺取对方的部分收入。但若两者同时期发出质量类似的广告,则收入增加很少但成本增加。但若不提高广告质量,生意又会被对方夺走。

这两个公司可以有两个选择:

互相达成协议,减少广告的开支。(合作)

增加广告开支,设法提升广告的质量,压倒对方。(背叛)

若两公司不信任对方,无法合作,背叛成为支配性策略时,两公司将陷入广告战,而广告成本的增加损害了两公司的收益,这就是陷入囚徒困境。在现实中,要两个互相竞争的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是较为困难的,多数都会陷入囚徒困境中。

除了上述领域,在生活中,往往也有很多囚徒博弈的例子,有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旅行者麦克和约翰从一个以出产瓷器的著名旅游胜地回来时,他们各买了一个瓷花瓶。提取行李时,发现花瓶被碰破了。他们向航空公司索赔。

航空公司估计花瓶的价格在80~90元,但不知道这两位旅客购买的准确价格。航空公司要求两位旅客在100元以内,自己写下花瓶价格。若两人写的相同,说明他们说了真话,就照他们写的数额赔偿;如果两人写得不一样,那就认定写得低的旅客讲的是真话,按这个低的价格赔偿,但是对讲真话的旅客奖励2元钱,对讲假话的旅客罚款2元。

如果两人都写100元,他们都会获得100元。但是,假定约翰写100元,麦克改写99元,则他会获得101元。约翰又想,若麦克写99元,他自己写98元,比写100元好,因为这样他获100元,而自己写100元当麦克写99元时自己却只获97元。而给定约翰写98元,麦克又会写97元……这样,最后落得两个人只写1元的境地。

双输,这就是囚徒困境带来的结果。

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做一个实验:选定几个人,让他们都猜一个数字,必须是1或100之间的整数。条件是谁最接近所有实验者的所猜数字平均值的1/3,谁就可以得到100元。

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会想:如果一开始其他人都是随机地选择数字,50就会是所有人的猜测。这个时候,猜50的1/3也就是大约17可能会赢。然而,每一个人都会猜到17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家就会猜测17的1/3,也就是6左右。依此类推,这个游戏中的每一个人最终猜测的结果是唯一最小的数字,那就是1。

可以看到,在“囚徒困境”中,每一方在选择策略时,都只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而并不顾及其他对手的利益和社会效益。表面上看,这种策略组合是由当事双方各自认为的最佳策略构成。实际上,双方都选择拒绝招供才是真正的最佳策略,因为这样才会使两个人都无罪释放,双方都获得最大利益。但是,没有人会主动改变自己的策略以便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因为,这种改变会给自己带来不可预料的风险——万一对方没有改变策略呢?

这就是“囚徒困境”中的两难境地。

在人生过程中,既要勇敢地去追求,又要勇敢地放弃,及早定向,集中精力,沿着既定目标,义无反顾地前进。不要让你的思维转到别的事情、别的需要或别的想法上去,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才能有所得,“追逐两兔而不得其一”,生活的辩证法本来就是这样。

遵守游戏规则

“囚徒困境”这个问题为我们探讨合作是怎样形成的,提供了极为形象的解说方式,产生不良结局的原因是因为囚犯两人都基于自私的角度开始考虑,这最终导致合作没有产生。

个体的理性导致双方得到的比可能得到的少,这就是“困境”。当个体都做出有利于自己的“理性”选择时,结果却是整体的非理性。当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发生冲突的时候,每个人都以利己的目的为出发点,结果既不利己也不利人,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纳什均衡”,对双方都不利。

我们每个人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都有可能遭遇到这种困境。该怎么做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呢?道理很简单,对大家最合理和有利的做法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如果你选择背叛而对方选择合作,表面上看起来是你得到了最大利益,但实际生活中,我们会面临多次重复的囚徒困境。而在重复的囚徒困境中,博弈被反复地进行。因而每个参与者都有机会去“惩罚”另一个参与者前一回合的不合作行为。这时,合作可能会作为均衡的结果出现。欺骗的动机这时可能被受到惩罚的威胁所克服,从而可能导向一个较好的、合作的结果。所以,与其被迫在得到惩罚之后才选择合作,不如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

一次,有位中国商人和两个房地产公司的客户去澳大利亚墨尔本,与一家建筑设计事务所商谈项目设计的事情。这家事务所在墨尔本市中心,澳方咨询合作伙伴开车接他们去那里。到达后停车的时候,他发现一个穿制服的管理员拿着一支粉笔,在一些车的右后轮胎的上方划上一道横线。他问合作伙伴,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做?他解释说,墨尔本市中心的停车位非常紧张,所以每辆车在一个位置上只可以停留40分钟。停车管理员巡视整个街区,在每一辆新近停留的车上做标记,如果过了40分钟,某一辆车的轮胎上画的线还在上方的位置,那他就要抄牌了。

他们在这家事务所谈了半个小时后,他的那个合作伙伴跟大家说:抱歉,我要下楼一下。十几分钟后,他回来了,轻松地说:没什么事,只是挪了一下车,在街上兜了一圈回来,又可以有40分钟的停车时间了。这位中国商人笑了起来:为什么要兜一圈车?你把粉笔道儿擦掉不就行了吗?他愣了一下,很严肃地说:你怎么会这样想?那不是撒谎吗?稍后,他可能看出了对方的尴尬,缓和了口气说:规则是要大家一起遵守的,我们已经习惯了,所以澳大利亚才会很有秩序。

同样,在新西兰,报亭既无管理员也不上锁,买报纸的人自行放下钱后拿走报纸。当然某些人可能取走报纸却不付钱(背叛),但由于大家认识到如果每个人都偷窃报纸(共同背叛),会造成以后不方便的有害结果,所以这种情形很少发生。

这个例子的特别之处是,新西兰人并没有被任何其他因素影响而能够脱离囚徒困境,并没有任何人特别去注意报亭,人们守规则是为了避免共同背叛带来的恶果。

这就是脱离囚徒困境的方法之一,要求每个人都诚实而理智。

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其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探索了摆脱囚徒困境、获得成功的几个必要条件。

1. 友善

最重要的条件是必须“友善”,这就是说,不要在对手背叛之前先背叛。完全自私的策略仅仅出于自私的原因,也永远不会首先打击其对手。

2. 报复

和上面的条件矛盾是吗?虽然要求友善,但是阿克斯洛德主张,成功者必须不是一个盲目乐观者。要始终报复。一个非报复策略的例子是始终合作。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下流”策略将残酷地剥削这样的傻瓜。

3. 宽恕

成功策略的另一个品质是必须要宽恕。虽然它们不报复,但是如果对手不继续背叛,它们会一再退却到合作。这阻止了报复和反报复的长期进行,最大化了利益。

4. 不嫉妒

最后一个品质是不嫉妒,就是说不去争取得到高于对手的利益。

因此,阿克塞尔罗德得到一种给人以乌托邦印象的结论,认为自私的个人为了其自私的利益会趋向友善、宽恕和不嫉妒。

看起来很不可思议,而且太理性化是吗?事实上也许不是不可能。

1944年的圣诞夜,两个迷了路的美国大兵拖着一个受了伤的兄弟在风雪中敲响了德国西南边境亚尔丁森林中的一栋小木屋的门,他的主人,一个善良的德国女人,轻轻地拉开了门上的插销。

家的温暖在一瞬间拥抱了三个又冷又饿的美国大兵。女主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圣诞晚餐,没有丝毫的慌乱与不安,没有丝毫的警惕与敌意。因为她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们只是战场上的敌人,而不是生活中的坏人。美国大兵们静静地坐在炉边烤火,除了燃烧的木柴偶尔发出一两声脆响外,静得几乎可以听见雪花落地的声音。

正在这时候,门又一次被敲响了。站在满心欢喜的女主人面前的,不是来送礼物和祝福的圣诞老人,而是四个同样疲惫不堪的德国士兵。女主人同样用西方人特有的方式告诉她的同胞,这里有几个特殊的客人。今夜,在这栋弥漫着圣诞气息的小木屋里,要么发生一场屠杀,要么一起享用一顿可口的晚餐。在女主人的授意下,德国士兵们垂下枪口,鱼贯进入小木屋,并且顺从地把枪放在墙角。

于是,1944年的圣诞烛火见证了或许是二战史上最为奇特的一幕:一名德国士兵慢慢蹲下身去,开始为一名年轻的美国士兵检查腿上的伤口,尔后扭过头去向自己的上司急速地诉说着什么。人性中善良的温情的一面决定了他们的感觉是奇妙而美好的,没有人担心对方会把自己变成邀功请赏的俘虏。第二天,睡梦中醒来的士兵们在同一张地图上指点着,寻找着回到己方阵地的最佳路线,然后握手告别,沿着相反的方向,消失在白茫茫的林海雪原中。

在上面这个故事中,美国士兵和德国士兵可以说是战争的死敌,但是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共同陷入了困境。庆幸的是,他们和女主人一起建立了一种和谐的相处关系,并最终一同走出了困境。

因为我们总是会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不那么友善。但是很多时候,在困境中,人们会摒弃自私的心理,共同合作,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在囚徒困境中,为了不两败俱伤,就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保持一种和谐信任的氛围,达到双赢的结果。

当然,现实生活的复杂程度也许会超出想象,我们不能也不敢单纯地信任别人。但要玩游戏,就得遵守游戏规则。这是不变的道理,否则早晚会被开除出局。

每一件事的运作都有自己的规则,办事也必须遵守规则。比如必要的手续,无论繁简,该办就必须去办;比如签订的合同,无论难易,当履行的一定要履行;比如商人做生意时,政府的法令法规无论如何都要遵守。照规矩来,实际上是使事情正常进行下去的必要保证,没有规矩,无论干什么都会乱套。

自行车赛的启示

在每年都举办的环法自行车赛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选手们在到终点前的路程常以大队伍(peloton)方式前进。他们采取这策略是为了使自己不至于太落后,又出力适中。而最前方的选手在迎风时是最费力的,所以选择在前方是最差的策略。通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大家起先都不愿意向前(共同背叛),这使得全体速度很慢,而后通常会有两位或多位选手骑到前面,然后一段时间内互相交换最前方位置,以分担风的阻力(共同合作),使得全体的速度有所提升,而这时如果前方的其中一人试图一直保持前方位置(背叛),其他选手以及大队伍就会赶上(共同背叛)。而通常的情况是,在最前面次数最多的选手(合作)通常会到最后被落后的选手赶上(背叛),因为后面的选手骑在前面选手的冲流之中,比较不费力。

能清楚地看出来,自行车赛事的比赛策略也是一种博弈,完全可以用囚徒困境的道理来解释。

这个赛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冲在最前面的人,得到的阻力无疑是最大的,最后还往往会被后面的人超越。

所以,可以这样说:当自己的力量不够强大时,可以选择共同合作走在前面或者是暂时退后,总之不要在前方厮杀;当自己的力量强大到可以抵御外来阻力时,就可以选择卓然出众(背叛)。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因为你的选择可能就决定了你的成败。

三国中的曹操可谓乱世枭雄,当世豪杰他没把谁放在眼里,“青梅煮酒论英雄”,更是预见准确,那些所谓“英雄”都被他琢磨透了。

“智者千虑,终有一失。”他这一疏忽,就被司马氏抢了江山。

据说曹操知道司马懿有大志,又听说他有“狼顾”之相。什么是“狼顾”?狼的头和脖子可以左右转180度,司马懿生有异相,身躯、肩膀不动,头可以向后转180度。曹操认为司马懿“狼顾”,就是狼心狗肺、心术不正。

尽管如此,司马懿依然每天勤于公务,废寝忘食;从公文到马匹,从内务到外勤,事必躬亲,吃苦耐劳,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对曹操更是毕恭毕敬,唯马首是瞻。久而久之,生性多疑的曹操也放下心来,认为他是一个胆小怕事的人。殊不知这些都是司马懿装出来的。

司马懿不仅骗过了曹操,也骗过了曹丕。他无论身居何职,都用各种方式不温不火地向曹丕表示忠诚。在他的努力下,曹丕一步步登顶,司马懿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曹芳继位后,曹爽掌权,为排挤司马懿,对司马懿明升暗降,剥夺了兵权。自此曹爽放心玩乐,后来听说司马懿有病,派人假意辞行以探虚实。司马懿老态龙钟,听不清说话,双手颤抖,进食困难(当然这又是装的),至此曹爽心中的戒备一丝都没有了。谁想当他在野外游兴正浓时,却被司马懿父子端了老窝,稍后又被夺取了兵权,曹爽后来被斩首。

密藏不露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它会减少遭到别人暗算或报复的机会。司马懿在自己的上司面前,巧妙地表现了自己的“懦弱”,从来没有功高盖主的举动,将自己的真实力量和野心都掩藏起来,最终赢得了天下。

古人云:“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任重道远的力量。”以弱点示人,既可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当条件成熟时,还可叫敌人防不胜防,一举成功。

隋末,因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帮助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京城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悉心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

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他的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自己迟早为隋炀帝所不容,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隐忍等待。于是,他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李渊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时机不成熟,所以那时候他不肯背叛。如果当初李渊听了隋炀帝的话,怒火中烧马上与之理论或采取兵变,很可能会因为准备不足,时机不成熟而失败。一旦失败,就永远没有机会从头再来了。

选择冲在众人前面,也就是“背叛”,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如果你的羽翼足够丰满,当然也可以选择做强悍的囚徒。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最好的状态就是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的机巧聪明往往会将事情变得复杂。

向聪明的警察学习

在“囚徒困境”中,有两类角色,囚徒和警察。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面对某件具体的事情,你处于主动地位,那么你完全可以向故事中的警察学习,通过利用这个博弈理论,让竞争的双方陷入了困境,从而降低成本,实现你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政府项目,是公开招标选择网络公司建立政府网,某公司是投标者之一。对于这个公司来说,根据过去的经验能够预算出接手这个项目的真实成本是100万元人民币,然而这个公司并不了解其他竞争对手的真实成本。

该公司根据市场行情推断,其他公司的真实成本在50万~150万元之间。从概率的角度去看,在50万~150万之间的任何一个价格都有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我们简化这个问题,假设每个公司的成本只能是50万~60万元、60万~70万元……120万~130万元、130万~140万元、140万~150万元这样的整数,总共有10种可能,因此最终获得胜利的公司落在这10种价格区间中的任何一个的概率是1/10。

如果这个公司报价90万元,很显然,公司即使胜出,仍然要亏本10万元,看来100万元的报价是底线,低于这个价格的报价对于该公司毫无意义。当然这只是这一机制的理想状况。实际当中,如果价格低于成本,破坏了市场均衡,毫无疑问会影响项目质量,不但损害中标者利益,最终还会损害招标政府自身利益。

理论上该公司投标报价一定要高于100万元,不妨假设报价120万元,根据这10种价格的概率,其他公司报价低于120万元该公司惜败的概率是3/5,即使开价100万元,该公司不能中标的概率也有2/5。当然开价120万元胜出时可以赚取20万元利润,而开价100万元时即使胜出也仅仅是能够弥补成本而已。

由此可见,开出一个较高的价码是该公司的优势策略。每一个投标公司都这么考虑的话,所有公司的报价都会高于实际成本,结果就是所有的开价都被人为抬高。怎样才能让公司投标报价接近于真实成本呢?

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某种激励机制来驱动投标者不说谎。如果有这样一种激励方式:就是将合同判给开价最低者,但是却让他付开价第二低者的价格。

这个时候该公司如果开出的还是120万元的报价并且是第二低的价码,而另一家公司开出的价格比这个公司要低,比如是低于该公司成本价的90万元,该公司最终的价格120万元反而成了这个胜出公司的最终项目价码。在这种招投标方式下,任何一个公司的优势策略就是开出一个接近其真实项目成本的价格。

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具体分析招投标行为,我们还可以发现:就像博弈的参加者独立决策、独立承担后果那样,投标各方也如同分别隔离审问,不准串供,他们相当于处在“两难困境”中的“囚徒”,各家只能依据自身实力、期望利润和所掌握的市场信息,自主报价,独自承担风险。

不难看出,机制设计的关键是如何让每个公司的报价有利于集体选择,并最终达到“纳什均衡”。这里其实靠的是两个制度安排:

阻止公司之间的合作。

制定了一套“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赏罚规则。

由此可见,在招投标的机制设计中,通过博弈竞争使中标价接近成本价,达到均衡合理,为招标人节约投资,提高经济效益。通过优胜劣汰,使市场竞争力低下的投标人无力参与竞争而退出市场,让有实力的投标人脱颖而出,使资源达到均衡配置,市场秩序得以规范。

再有,假如你是一个事业部门的经理,手下有七八个业务员。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拼命干活呢?看完了上面的文字,你一定已经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他们陷入囚徒困境。一旦每个员工都觉得,拼命工作,无条件地加班加点是自己的最优选择,老板的日子就舒心了。

让员工们陷入这种困境的方法很多。比如:

威逼——按员工业绩给他们打分评级,告诉他们,得分最差的扣工资。

利诱——得分最高的给奖金。

煽风点火——对小王说:“小王啊,你知道我们公司要提拔一批新的管理人员,我是很看好你的。不过你看老张,都拖家带口的了,最近还经常干到半夜,也在较着劲呢。你现在没有家庭负担,可不能比他落后了,这样我也好在老板那给你说好话。”然后对老张说:“你看人家小王,天天工作到半夜,才毕业没多久,业绩已经有声有色了。你可是老员工了,如果成绩还比不上新来的,让我怎么向老板推荐你啊?”

总之,这一套策略用下来,如果运用得好,员工都会攀比着加班加点努力工作。

不过也不一定!尤其是如果你接管的部门成立已久,员工们都非常熟悉,有一定交情的时候,这套手段就不那么灵验了。工资是按月领的,员工们在进行的是无法预期次数的多次博弈。有理性的员工很快就会发现,听老板的话只会让自己更辛苦。渐渐地他们就会达成默契,从囚徒困境中摆脱出来: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能偷懒就偷懒。奖金轮流拿;拿了奖金的要大出血,安抚住其他没拿到奖金的。

这时候,你会想到,找一个非理性的人来,扰乱员工们的默契。于是招聘一个任劳任怨,加班加点的“笨蛋”到办公室,如果别人不努力,每个月的奖金就都给“笨蛋”。但这样做,还是不见得有成效。因为其他员工会孤立“笨蛋”,作为对他的惩罚,这就大大增加了“笨蛋”的博弈成本。过不了多久,“笨蛋”就会发现,或者加入到其他同事的阵营里去;或者,到处树敌,得到的奖金还补偿不了损失,而且失去了大家的帮助,工作很难进行,奖金还是拿不了多久。于是,“笨蛋”开始变得理性,囚徒困境还是没出现。

让员工去跟不太容易与他们达成默契或合约的人博弈,就可以让他们在囚徒困境中多陷一会。比如,让员工以小组的方式相互竞赛,就比对个体的激励更有效一些。甚至可以让自己的部门和处在异地的同性质部门竞争,这样的两个部门人员因为没什么在一起相处的机会,是很难达成协议的。这样就可以帮你成功地制造出“困境”。

还有一种很特殊的情况,可以利用不在场的第三方设置困境,有一个故事:

春秋时楚国杰出的军事家伍子胥,有过一段逃亡生涯。因为政治原因,他的父亲和哥哥都被楚王杀害了,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在逃亡中,伍子胥在边境上被守关的斥候抓住了。斥候对他说:“你是逃犯,我必须将你抓去面见楚王!”

伍子胥说:“楚王确实正在抓我。但是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

斥候冷冷地说:“我没必要知道,你是逃犯,我就可以抓你去领功取赏。”

伍子胥从容自若地说:“不,你需要知道。因为有人跟楚王告密,说我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宝珠。楚王一心想得到我的宝珠,可我的宝珠已经丢失了。楚王不相信,以为我在欺骗他。我没有办法了,只好逃跑。”

斥候冷笑说:“宝珠丢了,至少我还抓住了人,我想楚王还是有赏赐的。”

伍子胥摇头说:“这,你又错了,现在你抓住了我,还要把我交给楚王,那我将在楚王面前说是你夺去了我的宝珠,并吞到肚子里去了。楚王为了得到宝珠就一定会先把你杀掉,并且还会剖开你的肚子,把你的肠子一寸一寸地剪断来寻找宝珠。这样我活不成,而你会死得更惨。”

斥候信以为真,非常恐惧,觉得没必要以命相搏去换取那一丁点的赏赐,于是赶紧把伍子胥放了。伍子胥终于脱险,逃出了楚国。

这个故事可以算是囚徒博弈的一个精彩注解,面对可能出现的潜在的危机,人总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以保证自己能够免于陷入困境。由此,伍子胥三言两语就改变了自己的劣境。他编造出一个故事,利用不在场的吴王,应用囚徒困境,成功地帮助他解决了逃跑中的难题。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争名夺利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有人为的圈套,也有自然的陷阱,它们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把无数人都卷了进去。对此,最聪明的做法是,迅速远离它。

商战中的真假囚徒

“囚徒困境”的内涵在于,对大家最合理和有利的做法是大家都遵守游戏规则,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但是,在商业交往中,如果一家企业不遵守游戏规则,那么与它合作的企业依然遵守规则的话,自然就会蒙受损失。权衡利害,后者最后也会选择违反规则。这样,双方都选择了非理性的完全竞争模式,这种完全竞争的均衡就成为“纳什均衡”,一种“零和博弈”。结果如何呢?当然是你耍了我,我也得骗你,我不好,你也别想好。结果大家的交易成本大幅提高,形成“双输”的结果。

恶性价格竞争是“囚徒困境”的“非合作均衡”的现实写照。恶性价格竞争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低价倾销,即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利用自己在资金、技术、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长期独占市场,阶段性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第二种是低价混战,即有些中小企业,虽然不一定具有规模经济或技术上的优势,但却具有成本与经营上的优势,通过降低产品质量以迎合低消费的需求,或利用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易鉴别的特点,以次充好,进行低价销售,其他同类企业为了生存也只好加入价格大战,使价格一降再降,陷入怪圈。

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水平,无论是对提供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企业,还是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件好事。但是,在“囚徒困境”中,一旦某方选择了“非合作”而恶性降价,其他方再以同等程度甚至更为凌厉的降价攻势加以应对,各方均陷入持续的“非合作”僵局,恶性价格战不断升级,那么一场大战下来,我们就会看到,硝烟过后其实并无赢家。且不说会危害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扰乱市场的正常价格秩序,单是对卷入价格战的企业而言,获利能力下降,疲于采取降价策略,必会造成整个行业在产品研发创新方面的“贫血”。

处于价格战中的各个商家,当然是真的囚徒。如果要解开这个困境,需要所有的参与者把眼光放得长远些,积极参与行业自律,那样才能出现“共赢”的局面。

但是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聪明人总是有办法的。面对这个棘手的两难困境,有的聪明人竟然可以制造出囚徒困境的假象,让自己成为“囚徒”,从而解决自己商品销售的难题。他们是怎么做的?

费城西区有两个互为敌手的商店——纽约廉价品商店和美国廉价品商店。他们正好紧挨着,两店的老板是死敌,他们一直进行着没完没了的价格战。

“出售爱尔兰亚麻床单,甚至连有鹰一般眼睛的贝蒂·瑞珀女士都不能找出任何疵点,不信请问她;而这床单的价格又低得可笑,只需6美元50美分。”

当一个店的橱窗里出现这样的手写告示时每位顾客都会习惯地等另一家廉价品商店的回音。

果然,大约过了两小时,另一家商店的橱窗里出现了这样的告示:“瑞珀女士该配副近视眼镜了,我的床单质量一流,只需5美元95美分。”

价格大战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除了贴告示以外,两店的老板还经常站在店外尖声对骂,经常发展到拳脚相加,最后总有一方的老板在这场价格战中停止争斗,价格不再下降。骂那个人是疯子,这就意味着那方胜利了。

这时,围观的、路过的,还有附近每一个人都会拥入获胜的廉价品商店,将床单和其他物品抢购一空。在这个地区,这两个店的争吵是最激烈的,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因此竟很有名声,住在附近的每个人都从他们的争斗中获益不少,买到了各式各样的“精美”商品。

突然有一天,一个店的老板死了,几天以后,另一个店的老板声称去外地办货,这两家商店都停业了。过了几个星期,两个商店分别来了新老板。他们各自对两个商店前任老板的财产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一天检查时,他们发现两店之间有条秘密通道,并且在两商店的楼上两老板住过的套房里发现了一扇连接两套房子的门。新老板很奇怪,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两个死对头竟是兄弟俩。

原来,所有的诅咒、谩骂、威胁以及一切相互间的人身攻击全是在演戏,每场价格战都是装出来的,不管谁战胜谁,最后还是把另一位的所有库存商品与自己的一起卖给顾客。真是绝妙的骗局。

你可以看到,博弈理论在生活中还是很有实际价值的,囚徒困境居然可以如此灵活地运用。光怪陆离的商业社会中,在其中摸爬滚打的各个商家都会使尽浑身解数。如果你是消费者,面对别人表现出来的困境时,就应该想一想到底是真还是假。 +olNfhLz37oB47wzcSUWZc/CJvqeEz69XPfYWyt1IzvfduaB/mjiZjLCwDaL/2L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