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拖延心理学,关于拖延的5个心理效应

拖延几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通病,“先放一下,待会再行动”成为了拖延者最大的思想毒瘤,它无时不在,无刻不在,困扰着人心。很多时候,你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掉进了拖延的“漩涡”。就像坐在一辆过山车上,情绪随着它起起落落。虽然你希望事情有所进展,但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拖延了。

等待效应:思维呆板、行动迟缓

银行办业务需要排队,ATM机前取钱需要排队,乘坐公交、地铁需要排队,食堂吃饭需要排队,超市买东西付钱也需要排队……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相信没人对排队等待感到陌生。看着眼前犹如长龙般的队伍,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到自己,排队的时间是如此漫长,哪怕只不过等了10分钟,却感觉仿佛已经过了一个世纪。

等待容易让人陷入一种思维呆板、行动迟缓的精神状态。拿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说,银行里正在等待叫号的顾客们,根本无法安下心来做某件事情,哪怕是诸如看电视、电影,或者阅读自己最喜欢的杂志、书籍等,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万一自己一不留神错过了叫号该怎么办呢?正是因为抱着这种等待的心理,他们不等到目标出现就无法安静下来,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等待与行动效率之间的反比例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由于对某件事情的等待,人们往往会产生态度或行为等方面的变化,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等待效应。尽管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刻意关注生活或工作中的等待,但这种等待效应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你的生活和工作。

仔细回想一下:下班前的最后20分钟里你在干什么?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超过87.34%的人在接近下班的时间里都无心工作,他们大多思维呆板、行动迟缓,要么装模作样地“磨洋工”,要么以极其低下的效率来强制自己工作;还有一部分人会以收拾办公桌的方式来浪费临近下班的最后时间。

中午吃饭之前磨蹭一会,下午下班之前又拖延一会,原本定好的工作任务又怎么能完成呢?实际上,下班前的“放松”并不是没有代价的,它会给你带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为了减轻自己的内疚感和负罪感,你常常会自我安慰道:“马上下班了,就10分钟而已,即便是干活也干不了多少,明天上班再说吧!”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事事都要拖延,每天下班前都要给自己留个“尾巴”,那么长此以往,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如果不想成为拖延者,就不要总是等着下班、等着放假、等着周末。千万不要小看下班前的10分钟,尽管一个10分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如果把每天的10分钟都加起来,绝对算得上一大笔时间财富。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他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每天浪费10分钟,日积月累就是一大笔损失,也许就是因为这点时间利用率上的差别,就会让你失去职场竞争中的优势,从此沦落为浑浑噩噩之人。

下班前20分钟你在干什么

等待往往会使时间变得漫长,在等待的过程中人的内心也会饱受煎熬,既然如此,你为什么非要选择毫无趣味的等待呢?其实,无所事事的等待比有事可干的等待显得更漫长,内心也更容易烦躁不安。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眼巴巴地等着下班铃声响起呢?

你不妨把下班前的10分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这样既能消除等待效应所带来的思维呆板、行动迟缓,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令你免受内心煎熬、烦躁之苦,可谓一举两得。

赛文是一家大型公司的品牌策划,从专业角度来说,他绝对算得上是一名出色的品牌公关人员。然而遗憾的是,能力出色的他不仅从来没有获得过领导的赏识,而且常常成为各种会议上批评和教育的对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天啊,怎么还不下班?我刚才看表还有15分钟,过了这么半天,怎么还有10分钟才能下班?”这是赛文每天临下班时的口头禅,甚至有时候会反反复复说上好几遍。想继续工作吧,又工作不下去,因为心思早就“飞到”了别处。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怎么可能不让人行动迟缓呢?索性就干脆什么也不干,等着下班好了。

起初,赛文等得不耐烦了,就提前开始收拾办公桌,可收拾完了还不到下班时间,等得心浮气躁实在难受,于是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和周边的同事闲聊。因为这事,同事对赛文多少都有些意见:“啊?刚才你说什么?我太忙没听到,一会下班再说吧!”“赛文你这个闲人不要在我们眼前晃了,我们可没你这么有时间。”同事或不予理睬或话中有话的回应让赛文十分郁闷,但更令他郁闷的是领导的批评。“还有30分钟才下班呢?你现在不好好工作,还找人聊天,你上班时间不工作已经属于违纪了,居然还故意耽误别人!”“赛文你究竟是怎么回事?虽然快下班了,但现在毕竟还不到时间。你这么快就收拾东西,本职工作都做完了吗?”

因为等待下班,赛文每天都会提前进入下班状态。明明离下班还有30分钟,可就是没办法集中精神做事,工作效率低下;明明今天可以完成的工作,结果总是留到明天。久而久之,他的工作堆了一大堆,自然就引起了领导的不满。

要么被公司扫地出门,要么改变自我,赛文经过痛苦纠结的思考,最终选择了后者。此后,每到快下班时,赛文就反复告诫自己:忘掉还有多长时间下班。这个应对之策听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记得有人曾经说过:“除掉杂草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田里都种上庄稼。”

从等待下班的消极状态中摆脱出来,赛文开始等待季度总结暨表彰大会,并希望自己能够在季度总结大会上拿到数额不菲的奖金。有了拿奖金这个目标,赛文整个人都显得精神奕奕,哪怕是距离下班只有3分钟,他依然能够心如止水地忙着做自己的工作,而且工作效率一直处于高效状态。在不知不觉中,赛文告别了因等待下班而造成的思维呆板、行动迟缓,工作状态也有了一个相当大的改观。有付出就有收获,赛文的努力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认可,并被列为品牌策划部门的经理候选人。

等待下班与等待季度总结暨表彰大会都是等待,都暗含着等待效应,为什么所产生的结果却截然不同呢?通过赛文的经历你不难看出,等待效应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你如何运用。

现在就做,不要等待

很多人工作都习惯于等待:等一会再说,等到条件成熟再说,等到有了好心情再说,等到有了好的状态再说,这些都成了你的托词,你花费很多的时间好让自己能进入状态,却没有想到状态是干出来的而不是等出来的。

只要你好好想一想,你就能知道,除了现在之外,你较难把握住其他的时光。如果能使自己专心致志于现在,专心致志于经常被自己忽视并让它白白流逝的现在,那你必定能生活得比过去更充实、更幸福。

但很多时候为了将来,你不断地牺牲现在。有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死后在天堂中相遇。中国老太太不无惋惜地说道:“我辛苦了一辈子,刚刚建好了一栋楼房,可惜没有享受几天就死了。”美国老太太则舒了口气说道:“我住了大半辈子的楼房,前几天刚刚还完了住房贷款。”

为了想象中的将来,你忽视、牺牲了现在。

现在才是你的一切。将来只是当它来临时,才能成为你可以把握的时刻。你应该珍惜现在,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也不要老是幻想将来。好好把握住现在,它才是你的所有。

尽力让自己对现在的时光感兴趣,而不要等待将来。抓住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地度过这每一分每一秒,珍惜你现在的时光。把你的时光耗费在空想或后悔中,只会使你失去现在,从而也不可能把握住未来。

当你碰到较困难的工作时,经常会不知道从何处着手,迟迟无法采取任何行动。

这时,该怎么做呢?

事实上,只要尽量“着手去做”就行了,并且从最简单、最容易下手的部分去做,而不要在乎次序。当简单的部分做完之后,你自然知道应如何继续较难的部分。

例如,当你撰写论文或书籍时,迟迟下不了手不能动笔,这时你就可以先从最熟悉的部分起笔。同时,如果你已养成了直接在计算机上写作的习惯,就可以完全不受先后次序的影响。

英国有句谚语:“开始做便就完成了一半!”其实工作往往不如你想象的那般棘手,因此,别还没开始就被自己心里的畏难情绪逼退了。

搁着今天的事不做,而想留待明天做,在这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精力,实际上早就能够将那件事做好了。

日本保险销售之神原一平为了实现他争第一的梦想,全力以赴地工作,早晨5点钟睁开眼后,立刻开始一天的活动;6点半钟往顾客家中打电话,最后确定访问时间;7点钟吃早饭,与妻子商谈工作;8点钟到公司去上班;9点钟出去销售;下午6点钟下班回家;晚上8点钟开始读书、反省,安排新方案;11点钟准时就寝,这就是他最典型的一天生活。从早到晚一刻不闲地工作,从而摘取日本保险史上销售之王的桂冠。

战拖有术:巧用等待效应趋利避害

带有积极目标的等待可以促使你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发生积极变化,而消极的等待则只会让你思维呆板、行动迟缓,这也正是造成你习惯性拖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哈佛商学院教授大卫·梅斯特在对等待心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研究后,专门提出了等待的8条心理原则:无所事事的等待比有事可干的等待感觉更长;过程前和过程后的等待比过程中的等待感觉更长;焦虑使等待看起来比实际时间更长;不确定的等待比已知的、有限的等待感觉更长;没有说明理由的等待比说明了理由的等待感觉更长;不公平的等待比公平的等待感觉更长;服务的价值越高,人们愿意等待的时间就越长;单个人等待比许多人一起等待感觉更长。

尽管这些都是纯粹的理论知识,但对你巧用等待效应趋利避害方面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实际意义。

那么,具体来说,你怎样才能避开等待效应的负面影响,并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呢?

1. 保持自身认知的心理平衡

你为什么会在等待中感到焦虑、烦躁,越来越按捺不住,甚至丧失自主有效的行动呢?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心理失衡的现象。所谓心理失衡,简单来说就是内心矛盾,在等待的过程中,你往往期盼时间能够变成一道光,一闪而过,但这与时间不紧不慢的现实是充满矛盾的,而这种矛盾感往往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的态度以及行为。

要想克服等待效应的负面影响并不难,只要消除这种矛盾感,你就能从思维呆板、行为迟缓的泥潭中摆脱出来。佛家常讲“心动万物皆动,心静万物皆静”,实际上所有外物都是人真实内心的外在投影,如果你能够保持自身认知的心理平衡,那么即便是泰山崩于眼前也能安之若素,又怎么可能会被毫不起眼的等待效应扰乱心智呢?

2. 悬念有助于你克服等待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

人人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于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或现象,会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悬念往往能够激发人的好奇心,开始思考,从而促使人立即行动。尽管等待效应很可能会使你陷入被动、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中,但有了悬念,这种负面等待效应就很难产生。

悬念具有充满矛盾、无法令人准确预料等特点,因此常常会令人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渴望与兴奋,由于想打破砂锅问到底,想尽快知道谜底,你往往会不自觉地立即行动起来,以求尽快揭开悬念。如此一来,思维呆板、行动迟缓的毛病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个人如果不能克服等待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必然会因为等待而陷入焦虑、烦躁的情绪之中,从而导致做什么都心不在焉,行动效率自然低下无比。

等待效应并非仅仅与你个人有关,对公司以及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来说,同样有着非比寻常的借鉴意义和作用。

公司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广大顾客的认可和青睐,就必须尽可能地减少顾客获得产品以及服务的等待时间。如果非要等待不可,那么为了避免因等待效应而损失顾客,就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在顾客等待的时候为其提供舒适的等待环境,避免对方因内心焦虑而离开,如专门设置简易小书架,用来放置顾客感兴趣的报纸、杂志等。

等待容易令顾客产生焦虑情绪,如果不能很好地疏导顾客的这种情绪,可能会使他们因为等得不耐烦而走开,这是公司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要想避免因此而丢失订单,就必须赶紧行动起来。

谁能让顾客在等待的时候更舒适、更轻松,谁往往就能够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

超限效应:快乐的痛苦代价

电视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对于其中形形色色的广告,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真讨厌,怎么又到广告时间了!”

“每天都在播这些广告,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看个连续剧也这么烦,广告比电视剧还长!”

……

尽管人们对待广告的态度并不完全相同,但绝大多数人对广告似乎都没有什么好感,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实际上,人们讨厌看广告往往并不是因为广告不招人喜欢,因为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其中有不少广告是极具创意的,第一次亮相时也确实能让绝大多数观众产生赏心悦目之感;但哪怕是再好的广告,如果总是在短时间内进行大密度“轰炸式”宣传,也必定会引起观众的厌恶与反感,这种现象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过犹不及

所谓超限效应就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天天看到同一则广告会产生厌恶、抵触心理;天天被母亲唠叨,总是会忍不住想顶嘴;明明只是一件小事,但如果老师或领导三番五次地反复批评,结果不但不想改正,反而会破罐子破摔……适当的刺激是好事,但如果刺激过了头,往往就会过犹不及。

从本质上来讲,超限效应所传达的核心信息就是度,即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一不小心越界,说不定就会与自己所预定的目标南辕北辙,甚至会好心办坏事。电视中的广告宣传本意是为了提高产品知名度,给观众留下好印象,从而促使观众产生购买欲望。在适当的承受范围内,广告可以吸引观众注意自己宣传的产品或所提供的服务,但是一旦过度则会令人厌烦,也会连带着厌恶其产品或服务,结果不仅不能起到促进销售的作用,而且反倒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实在是得不偿失。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但为什么大家还是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呢?超限效应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掩藏在水面下的巨大冰山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在为人处世中自然缺乏换位思考,也不会十分注重方式、方法,于是便会陷入超限效应的泥沼而无法自拔。

超过限度适得其反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这种感受:“每天都在忙东忙西,但忙来忙去却不知道忙了些什么,看不到成果,也达不到目标,似乎做多少都是无用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没有偷懒,却拖延下了一大堆工作,这是因为你所做的都是超限行为。从工作效率的角度来看,超限部分的工作以及所付出的汗水、努力等都是“吃力不讨好”。如果不能避免这种愚蠢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你的工作只会越做越多,越勤快就越是南辕北辙。

所以,千万不要小看超限效应,只有建立在一定范围内的努力和付出才是有回报的,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适得其反。

王博是一家药品连锁门店的店长。在上级领导的眼中,他是个严谨认真的管理者;但在员工的眼中,他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黑面阎王”,其严肃和铁面无私程度称得上人见人怕。

药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一旦出错说不定就会闹出人命,因此王博为药店制定了十分完善且严格的新管理制度,并三令五申地要求员工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尽可能地满足顾客需求。

新管理制度下发之后,员工尽管嘴上没有说什么,但心中颇多微词。员工有了逆反心理和刻意的抵触,自然也就无法做到严格遵守新管理制度,于是很快就有一位女员工“撞到了枪口上”。这名员工在销售处方药时没有按照药店规定的“双人复核制度”进行再次核对,而是想当然地直接把药品销售给了顾客。但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小失误,给门店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回到家后,顾客发现自己买到的药品和当初购买时报出的药名根本不符,尽管外包装看起来十分相似,但确实不是同一种药,于是一气之下便找到药店要求退还,并向王博这个店长投诉了拿错药品的女员工。得知此事后,身为店长的王博十分气愤,处理完顾客投诉后,他专门把犯错的女员工叫到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顿,并按照药店规定,对该员工进行了罚款200元的处理。

员工犯错,领导进行必要的批评和教育本是无可厚非的,但遗憾的是,王博并不懂得什么叫“点到为止”,反而变本加厉。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每次早会,他都会把该名女员工作为“犯错的典型”批斗一番,并告诫其他员工在销售处方药时一定要引以为戒。女员工犯错后本就心怀愧疚,有悔改之意,但谁知道店长总是喋喋不休地“揭人伤疤”,作为员工的她又敢怒不敢言,最后破罐子破摔,选择了辞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领导,批评教育员工时一定要掌握合适的尺度,切不可让超限效应害了自己,如果王博能够早点意识到自己的批评“过了火”,也不会致使女员工辞职。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员不稳定往往会给药店管理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因素,这是领导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过错都可以通过批评的方式和手段来解决,自觉自省的员工即便犯了错也能够立刻积极改正,根本不需要进行刺激。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是想怎么批评就怎么批评,极有可能会给对方造成无法弥补的心理伤害。

要想笼络住人心,吸引住人才,就必须要避免自己的行为超限。有些人犯错只是偶然间的失误,并非明知故犯;有些人犯错则是因为第三方影响;还有一些人是以身试法,甚至是别有用心……不同的犯错原因自然要采用不同的管理对策,切不可采取“一刀切”式的粗暴批评。

上述案例中的女员工之所以会辞职离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作为店长的王博没有掌握好批评的尺度,才导致出现了超限效应,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战拖有术:恰到好处,避免超限效应

你还在做无用功吗?你还在因为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而苦恼、纠结吗?工作中拖拖拉拉固然不是一件好事,但过于勤快也不是一个好兆头。只有建立在适度范围内的勤快才是行之有效的,否则只能多做多错,南辕北辙,与当初的预期目标相差甚远。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因超限效应而造成的瞎忙呢?

1. 批评也要讲求艺术

对于领导而言,批评就好比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培养出一批富有战斗力的员工,用不好则很可能伤人伤己。

要想用好这把双刃剑,就必须要避开超限效应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超限呢?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被批评后,超过75%的员工会产生自卑心理,其中将近50%的员工会出现工作效率下降或工作情绪低落等不良表现。可是,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总是免不了犯错,如果总是听之任之,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既然批评不可少,那么领导就必须要学会并掌握批评的艺术。

不妨“打一个巴掌,再给一颗甜枣”,尽管这样的方式并不新鲜,但确实能够有效避免员工因领导批评超限而产生逆反心理。如果领导在批评之后能对员工进行一些安慰或鼓励,那么能及时并主动改进工作的员工比例可高达90%以上,由此也不难看出“给甜枣”的批评艺术确实可以避开超限效应。

2. 幽默的力量超乎想象

同样是批评,板着一张脸严肃训话与轻松幽默的调侃,哪种形式更容易被员工接受呢?结论不言而喻。因此领导不妨学会用幽默来化解批评中的尴尬,借助非正式的调侃来降低批评对员工心理造成的无形伤害。

很多时候,歇斯底里的批评只会令人产生惧怕、抵制的反应。响鼓何须重锤敲?如果采用幽默轻松的方式就能起到鞭策对方的作用,又为什么非要喋喋不休地批评,非要让对方厌烦不可呢?没有人愿意成为“全民公敌”,也没有人愿意成为被众人厌烦、孤立的人。在生活中要想事事都把控好尺度,几乎是不可能的,面对超限效应,那就学会借助幽默的力量吧!幽默能够融化人与人之间的“寒冰”,能够充当人际关系的润滑剂,能够使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不必怀疑,幽默的力量有时确实超乎你的想象。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超限效应多半是因为你以自我为中心,只要对方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你的所思所想,便会对其横加指责。古代先贤孔子曾经告诫人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但现实生活中,能够真正做到换位思考的人却并不多。

很多领导不理解员工的工作辛苦以及种种复杂情况,哪怕员工稍微出现一点失误便忍不住破口大骂,其实换个角度想想,哪个员工愿意被领导批评呢?尤其是在集体大会等公共场合,谁不希望领导能给自己留点面子?如果在批评训斥员工时不能换位思考,不能顾及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就直接劈头盖脸骂上一顿,结果可想而知。

员工不仅不会积极主动地改正错误,而且会产生逆反心理,专门与领导对着干,甚至以“击败”领导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所以,千万别让超限效应毁了自己。

懂得了超限效应的道理后,你完全可以运用它来指导日常工作和生活。如果你想用一场演讲来抓住听众,就不要说起来没完没了,用最开始的3分钟吸引住对方才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如果你想用谈话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也千万要把握好度,过长的铺垫只会让对方不断看表,从而丢掉最佳的销售时机。公司有做广告的想法,就更要着重避免超限效应,否则大笔的广告费砸出来的往往不是暴涨的销售业绩,而是自己产品的形象被毁的结局。

“欲速则不达”,你想战胜工作中的拖延,尽可能提高工作效率是好事,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恰到好处,掌握合适的“火候”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鸵鸟效应:逃避现实、消极悲观

公司招聘面试中有这样一道经典的题目:“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这些优点和缺点对你在公司的业绩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不同年轻人当然会有不同的回答。答案五花八门,也可以说是乱七八糟的。那么,你来看看比较符合标准的一个回答是怎样的:“我最大的优点是经过在大学里的4年学习,学会了用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能够在纷繁杂乱的工作中保持头脑清醒和有条不紊。我最大的缺点是对没有秩序的事物缺乏耐心。我渴望一个有组织、有条理的团队。我相信我的组织意识和才能可以帮助公司实现各种目标。”

这个回答之所以至今仍在不断被使用,被作为应聘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不是因为它的内容,而是它的组织逻辑。它一方面回答了求职者的最大优点,另一方面又不逃避问题,勇敢正视了自己的弱点。

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的回答也未免太厚脸皮和难为情了。但是,这实际是一种不拖延的表现和推荐自己的技巧。心理学通过研究发现,现代人面对压力大多会采取回避态度,明知问题即将发生也不去想对策,结果只会使问题更趋复杂、更难处理。

一只不敢面对现实的鸵鸟

就像鸵鸟在遇到危险,认为跑不掉的时候,就会把头钻到沙子里,以为自己眼睛看不见了就是安全,就成功甩掉了追赶者,结果反而因此陷入了更大的危险中。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钻到沙子里坐以待毙的话,是有可能躲避猛兽攻击的。后来,心理学家便将这种消极的心态称为鸵鸟效应。

鸵鸟效应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即因为不敢面对问题而导致了拖延。在微博上流传过这样一个段子:“如果你看到某作者、编辑或编剧一大早就开始在微博上刷屏,还哪儿有事哪儿就有他,就说明此人离交稿子、交专栏、交本子、交版面的‘死限’又要到了。”其实这就是鸵鸟效应的一种具体体现。

你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不想做这个工作,太难了”“这个工作的步骤好多啊,太烦了,明天再开始做吧”,这些话都明显地表明了对抗焦虑的心情,这时你就会不愿意马上开始这一项工作,只要还有时间就一定不去做,等知道不能再逃避的时候,也许自己也已经放弃了。所以,为了对抗工作中的焦虑情绪,你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例如,靠逃避、转移注意力等来对抗这种焦虑,从而使自己心里更舒服一点。

因此,遇到问题时,不要说“我办不到”,不要找借口,应该多想一想有没有解决的方案。结果是拼出来的,如果自己不去拼,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没办法把问题解决。

你到底害怕什么

人的心理活动总在变化,忽而兴奋、欢乐,忽而沮丧、消极。乐观的人也有不幸与烦恼,也有悲观的思想,或哀叹嗟悔、灰心丧气,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今天挨领导骂了,就觉得自己工作能力太差;明天和女朋友吵架了,就觉得世上没人理解自己;偶尔和朋友闹点不愉快,又觉得自己以前的真诚友好都白费了,结果心情都不愉快。

有时,你感到莫名的悲伤,世界变得那样灰暗,连嘴里都有一种苦涩。回忆往事却激不起内心一丝欢乐,生命竟如此无奈。明朗晴空,你走在满是行人和鲜花的街上,却丝毫感受不到勃勃生机,心中全是忧伤。夜深人静时,你辗转难眠,往事历历在目,心情却很低落。电视剧或新闻报道,都能勾起你对伤心往事的回忆;而别人洋洋自得的交谈闲聊,则会增添你的烦恼和沮丧。电台里播放的歌曲音乐节目,会在你的脑海中形成一幅画面,唤起你痛苦的回忆;某次宴会的点菜,某次朋友聚会,某个熟悉的场景,或者街上的陌生人、模特、衣服的款式、医院、公园、影院或学校都会让你触景生情。

为什么你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存在一些消极想法,并且会使你感觉到不快乐呢?这是由于那些悲观情绪把你的生活彻底扭曲了。刘洋经过高中3年的努力学习,考入了一所竞争激烈的法律学校。进入大学后,他又成了优秀学生。但他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他经常在拖延中挣扎,常常为了写案件小结或者应付考试不得不通宵熬夜。不过还好他的表现始终很好,大学毕业后,他带着无比的自豪,进入了一家颇具声望的律师事务所,希望自己最终能够成为事务所的合伙人之一。

工作后,刘洋兢兢业业,常常对自己负责的案件做很多思考。但是不久他就又开始延误起很多他该做的事情,例如,一些必要的背景调查、约见客户、撰写案件小结等。对于每一个案件,他都想让自己的法庭辩论无懈可击。但是面对那么多的线索,他又感到简直无法承受,不论早晚,他都会陷入僵局。

虽然他设法让自己每天都看上去很忙碌,但是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做成什么事情,深感无力。当庭审日期临近的时候,他就会变得极为恐慌,因为他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用来撰写一份适当的案件小结了。

刘洋说:“成为一名伟大的律师就是我最大的追求。但是我的时间似乎都花在了担心自己能不能成就伟大上,而没有实实在在地去做事。”如果刘洋关心的是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那么他为什么要通过拖延来回避有助于他成就梦想而必须做的工作呢?

刘洋的拖延让他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自己真的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吗?他长时间拖着不去写调查,回避去探测自己的潜能。他认为工作并不能反映自己的真实能力,如果他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他总是这样说:“如果再给我一个星期,我会做得好多了。”

可以这样说,失败的判决让刘洋非常害怕,以至于他宁愿拖拖拉拉,甚至有时候不惜面对灾难性的后果,也要避免自己的表现被人评价。他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甚至会对自己的表现得不到充分评价而感到非常恐慌。

无论是写一个律师小结、更新自己的简历,还是为朋友和亲人选购礼物,或者给自己购买一辆新车,为了防止自己在这些事情上被人扣上“失败”的帽子,刘洋越来越爱拖着不去做,也在自我挫败的路上越走越远。他因为害怕失败而压抑自己,当他对自己在一件事情上的表现感到失望时,他不仅认为自己在那件事情上失败了,而且还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你不断地和自己无声对话,解释情境或评判别人。这种自我对话,可能是一连串的自我怀疑和自我批评,例如,“我永远无法如期完成这计划”“我知道自己会说错话”“没有人是可以信任的”;也可能是积极信息的强化,例如,“事情有办法解决”“我能处理”“他可以帮我”。

悲观想法有时是一种认知的扭曲,它具备以下特征:

(1)夸大,“我没办法做任何事了。”在你高估问题的严重性的同时,也低估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你没任何证据就妄下结论。

(2)忽视积极面,“晚餐当然还不错,但我把饭烧焦了。”你较容易记住事情的消极面,或以消极方法看待积极的事情,用来证明你负面的自我印象是正确的。

(3)自我化,“我变胖了,所以开会时大家一直看我。”你喜欢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想,事实就难免被扭曲了。

(4)不是什么就是什么的想法。“我若没选上委员会主席,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5)过度类化,“没人喜欢我……我失去了所有的朋友……什么事都不对……”

(6)妄下结论,“他不理我,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

你该看得出来,消极的想法多半是夸大或扭曲事实,多半是自发性的,并非经过理性和事物逻辑所下的结论。事实上,就某方面来说,它们根本称不上想法。

无论怎样,有时你的确无法彻底驱除悲观的情绪。也许在一段时间的悲伤过后,你能更加看清自己内心的需要。但为了必然会失去的事情而没完没了地悲伤是没有意义的。纵然你失去了挚爱的亲人,失去了情同手足的朋友,或者失业了,梦想破灭了,也不必沉湎于悲观中无法自拔,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浪费青春和生命。

战拖有术:正确避免鸵鸟效应

拖延是一种坏习惯,容易引起焦虑和内疚,是一种自我心理折磨。许多拖延者都有个错误的认识,以为他们在重压下会表现得更为出色,其实这是自欺欺人。心理学家指出:“在压力下,人们的表现只会更差。”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拖延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恐惧。而战胜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迎向它,行动起来,尽早完成任务,才能脱离恐惧。所以,你要想避免鸵鸟效应,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战胜对失败的恐惧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认为,害怕失败的人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假设。这些假设,把为了成功而奋斗变成了一件令人恐惧的、冒险的事情。这些假设有:你做的事情直接反映了你的能力;你的能力水平决定了你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价值;你做的事情反映了你的个人价值。

很多拖延者宁愿拖延着也不愿意去努力做事,不愿意冒被人评价自己失败的风险,或者害怕自己的不足被发现,害怕付出最大的努力还是做得不够好,害怕达不到要求。他们的这些害怕反映了一种恐惧失败的心理,他们相信,拖延可以应付这种恐惧。

对于一些事,你还没有开始去做,就会先考虑到失败,而不是成功,会不断拖延那些必须通过社交才能搞定的事,只因为害怕跟别人打交道。抛开所有的顾虑,不要再拖延,大胆去做想做的事情,按照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是按照自己希望的样子来接受自己,以最有利于自己的方式来采取行动,而不是生活在拖延的无边阴影之下。

2. 不必自寻烦恼

你所处的环境中,某些事件可能直接导致压力的产生。但是,你的绝大部分压力来自于你自己。自我产生的压力并非来自于工作等外部事件,而是通过你看待和理解那些事件的方式产生的。

凯瑟琳·赫本在未成名时,有一次非常关键的演出,正是这次演出,令她一举成名。但在她准备正式登台前的10分钟里,她真正感受到了演出之前的压力。她感到恐慌,觉得自己无法演出,并且认定她的嗓子将会发生问题。她告诉医生,她觉得浑身难受,几乎无法移动双脚。

“怎么回事呢?”医生问道。

“我突然感到很恐慌。以前在演出前通常会感到紧张,但这一次有点不同。”

“不要担心,”医生说:“你是一位真正的演员,你一定能克服紧张情绪的。我袋子里正好有你所需要的东西,这是一种新药,效果又快又好。”

说着,医生从袋子里取出针管,打开一个装有蒸馏水的小玻璃瓶,并把瓶中的蒸馏水抽到针管中。

接着医生给她打了一针蒸馏水,并向她保证说,这种特效药马上就会生效。

“坐下来,”医生说:“放松心情。”

几分钟后,她已经很镇静了。

“这真是神药呀,我真该吻你一下,向你表示谢意,”她说:“大夫,我觉得很好,真是太感谢你了。”

她上了舞台,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演出。

后来在庆祝演出成功的宴会上,医生走过去向她道贺:“你知道吗,这是你最精彩的一次演出。”

“谢谢你。”凯瑟琳·赫本说。

“不,应该感谢你自己。努力的是你,而不是我。你知道我给你注射的只是一瓶蒸馏水吗?”

凯瑟琳·赫本大感惊诧,然后不禁哈哈大笑。

生活中能影响你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自己。为那些没有必要的事情忧虑、恐惧、沮丧并因此拖延而不敢去做,只能加重你的心理负担,影响你健康的情绪。事实上,你所担心害怕的事情,有99%根本不会发生。保险行业就是靠人们对一些根本很难发生的事情的担忧而赚进了大量的钱,实际上,估算概率的法则完全说明了,那些灾祸发生的机会并不像一般人想象得那么常见。

上学时候的你,是不是常常自寻烦恼呢?交完考卷后,常常半夜睡不着觉,怕考不及格;或者长吁短叹总是在想你说过的话,后悔那时你没有把它说得更好……你通常都能勇敢面对生活里大的危机,却总是被那些小事情搞得垂头丧气。你只要改变看法,转移重点就好了,这样你才会生活得更开心。

3. 学会感激生活

你的生活因为充斥了各种各样的矛盾而使你烦躁不堪,各种各样的坏情绪包围着本已疲惫不堪的你,你似乎就要把一切都耗费在低落、抑郁、不平的情绪里,不断地自我折磨。

学会感激,它是让你心情好转的良药。当你发现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值得你感激时,那些坏情绪也就不见了。当你心情低落、抑郁,脑中一片空白时,可以走到小河边,看天空怎样在水里倒映得蓝盈盈;看河边嫩绿的小草,顽强的生长着;看水中的石头,仿佛有灵气似的在讲述一个故事。再想想,你的一生注定了要永远痛苦、永远愤怒、永远错过这样的美景吗?珍惜你所拥有的一切,这将使你变成一个拥有好情绪的人。

你应该感激自己能拥有的一切。感恩的态度可以使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想要的东西上。你如果满足自己的生活,你就会越来越占据生活的天时地利人和,会越来越接近梦想。同时你会给予别人更多的爱心,你也会生活得越来越幸福,会发现一切都在良性循环着。

感激上天给你阳光,给你空气,也给你好运,让你在茫茫人海中遇见了生命中的知己;感激他人给你帮助,给你友情,给你温暖,就算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要先看到美好的一面,当你充满感激看待问题时,那些压力、烦恼和忧伤就会烟消云散了。

视网膜效应:对他人行为的模仿和学习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完全不同,这绝对算不上什么新奇的事情。普通人眼中一堆毫无美感的白骨,到了考古学家眼中很可能就会变成价值连城的宝物;同样是一模一样的衣服,有些人认为设计得实在漂亮,而有些人则认为土得掉渣……明明是同样的事物,为什么到了不同人的眼中,对其的评价以及认识却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呢?

英国文学家萨克雷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实际上,人们对于外界的认识都是内心的外在表现,你拥有怎样的内心,看到的就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现象确确实实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

看法怎样,世界便怎样

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很容易就能发现:性格内向严谨的人往往会无意识地和具有同样性格的人交朋友,而对于那些性格外向的人则会选择性“失明”或视而不见。实际上,这仅仅是视网膜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展露出的冰山一角。

那么,什么是视网膜效应呢?这种心理效应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影响你的日常言行的呢?简单来说,视网膜效应就是当你自己拥有某项特质时,就会比其他人更容易注意别人是否和你一样具备这种特质,并且更容易吸引那些和你拥有同一特质的人,进而与其成为朋友,建立起特定的小圈子。

对于时下热门的圈子哲学和人脉即财脉等新观念,相信绝大多数人并不陌生。实际上,不管是圈子还是人脉,归根结底都是视网膜效应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位销售饲料的业务员曾经十分自豪地告诉笔者:“一走进农村,我就能轻轻松松地找到哪里有养鸡场,哪里有养猪场;行驶在公路上,映入眼帘的到处都是饲料广告;去年我去西藏旅游的时候,竟然在大街上看到了饲料店;更不可思议的是,我居然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内看到了一家饲料包装袋厂!”

表面看起来,这位饲料业务员明显是得了职业病,到哪里都惦记着饲料,所以自然就能发现与之相关的信息。这就和导游比较清楚哪里好玩;教师知道哪所学校师资力量更强;吃货知道哪家饭店的味道更好是完全一样的。尽管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但很少会有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实际上这种视网膜效应正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的生活态度以及工作观念等。

你拥有怎样的特质,就会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如果你是悲观厌世的人,喜欢拖拖拉拉,平时总是马马虎虎,那么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去吸引那些同样有拖延症的人,久而久之,整个人就会充满负能量;但如果你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那么就会吸引那些同样充满阳光的人,时间长了自然浑身都是正能量。

但每个人都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任何一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没有浑身都是缺点无优点的人,也没有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这也就意味着视网膜效应的发生完全是可控的,它完全取决于你怎样定位自己的特质。

鸡蛋里挑骨头难得好感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缺点根本不是阻挡你建立人脉,拥有好人缘的绊脚石,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根本没有直接的关系。一个人要想人缘好,受人欢迎,就必须要养成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这是因为视网膜效应使得只有能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唯有能肯定并认可他人的优点,才更容易获得他人的好感,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你往往只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对优点却常常视而不见,对待自己如此,对待他人也是如此。有时候,正是因为你“鸡蛋里挑骨头”的处世方式,所以不管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赢得他人的好感。某大型公司的销售部经理高乐就是如此。

早在年初,领导就给销售部制定了全年的销售任务,作为部门经理,高乐身上的担子十分沉重。为了按时完成销售任务,高乐把部门的整个销售任务按照月份进行了平均划分,并具体下达到了每个销售人员的身上。

尽管高乐的工作做得很到位,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销售部已经连续3个月没能完成预定的销售目标。这令高乐十分着急,他每天都在想自己究竟是哪里没有做好?是不是管理不够严格?是不是价格权限没有放开?还是对竞争对手的销售策略不够了解?……这时,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只挑错”的思维方式根本是不对的,也根本没有预料到这样的思维特质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你身上有什么特质,就会比平常人更容易注意别人是否也具备这种特质。高乐不仅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且也开始注意到员工的工作失误。为了帮助员工减少工作失误,他专门轮流把每个销售人员都叫到办公室进行“谈心”,内容无非是指出对方哪里做得不到位,对方身上有什么缺点,等等。

实际上,像高乐这样总在关注“哪个地方做得差”的行事作风,几乎是公司领导的通病。他们在运作公司的过程中,关注的始终都是负面消息。哪个地方做得差,他们就到哪里去指导工作;哪件事情做得不好,他们就去重点抓哪件事情。但一直关注公司问题,关注员工缺点,总是在弥补不足、淘汰有问题的员工,这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在成功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改变缺点不会取得成功,发挥优点才会取得成功。”高乐要想提高部门的销售业绩很简单:除了关注自身的优点,还要关注员工身上的优点,并对其进行鼓励和有效支持,自然就能够激发出每个人的潜能,从而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遗憾的是,高乐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的挑剔以及批评很快就引起了员工的不满,但大家敢怒不敢言,只得纷纷辞职。结果高乐不仅没能顺利解决销售任务无法达成的问题,反倒损失了一大批精兵强将。由此,也不难看出视网膜效应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战拖有术:克服视网膜效应的影响

没人会主动和浑身都是负能量的人交朋友,卡耐基先生很早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他看来,每个人的特质都是由正、负两种能量构成的,其中大约80%属于优点,而剩下的20%属于缺点。这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人的优点都是大于缺点的,但为什么不少人眼中只有缺点,对优点却视而不见呢?

当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缺点,而看不到自身的优点时,视网膜效应就会促使你发现许多人身上都拥有类似的缺点,于是人际关系便无法改善,工作和事业也不容易得到提升。仔细观察你周围的人和事,那些常常骂别人骂得很凶的人,是不是自己脾气也不好?这就是视网膜效应的影响力。既然视网膜效应会给你带来这样的负面影响,那么你势必要有意识地远离这种负面影响。具体来说,你该怎么办呢?

1. 改变自我就是改变世界

一个人要想拥有好人缘,要想建立起“四通八达”的人脉网,就必须要培养欣赏自己与肯定自己的能力。从心理学角度而言,世界就是人真实内心的外在投影,如果你固执地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糟糕的人际关系,无法成为一个豁达开朗的人,那么只能说明你根本没有意识到改变自我的重要性。

同样是半杯水,悲观者只会遗憾地叹息:“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了”;而乐观者则会开心地高呼:“这里居然还有半杯水,真不错。”如果你总是在抱怨他人不主动和你打招呼,那么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否曾主动和他人打过招呼;如果你觉得同事处处都在和自己作对,那么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总是处处针对他人……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面镜子,你怎么对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人就会怎样对待你。如果你能笑着面对他人,他人自然会用微笑回报你。要想克服视网膜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要改变自己,学会包容自己的缺点,肯定自己的优点,并学会以一种欣赏的眼光面对周围的一切,只有这样你才能生活得更快乐!

2. 用模仿学习法打开一扇成功门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总是会有各种正面模范人物,同时也会有负面典型人物。实际上,对正面模范人物进行模仿学习,并远离负面典型人物,往往也能够帮助你克服视网膜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即造成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大的拖延。

模仿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模仿对象。在选取模仿对象时,你务必选择那些引人注意的、值得赞扬的、有声望的、有专长的和有能力的优秀榜样。此外,还要考虑到自身的需要,如果你想改善自己的口才,那么就选那些有着出色口才的人作为模仿对象;如果你想成为待人彬彬有礼的君子,那就选处处逢源的儒雅之人作为模仿对象。一般来说,选择模仿对象需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符合社会需要,属于正面积极行为;二是能满足模仿者需要,帮助模仿者进步。

成功学始终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成功是可以复制的。”模仿某人会促使你朝着模仿的方向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要想克服视网膜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必须模仿好的榜样,远离坏的典型。如果一味地把负面人物作为模仿对象,那么即便你是一个优秀且富有正义感的人,也会逐渐在错误的模仿方向中丢失自我,从而陷入无底深渊。因此,选择模仿对象是模仿学习法的关键,你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视网膜效应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所以你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反复提醒自己,对待自己或他人的缺点一定要宽容,切不可耿耿于怀,揪住不放。要积极主动地挖掘自己和他人的优点,既不要忽略了他人的优点,也不要纵容他人的缺点。只有这样你才能有效限制视网膜效应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并帮助自己建立一个好人缘。

最后通牒效应:搭上末班车

在日常工作当中,不论你所从事的行业是什么,也不管你是普通员工还是领导,几乎每个人都有畏难情绪。因为惧怕困难,所以遇事总是畏畏缩缩,只要条件允许便一拖再拖,可是拖延真的能缓解你的焦虑和内心深处的不安吗?

“这两天又要整理销售数据,烦死了,反正经理还没要,等他要的时候再说吧!”

“报告不是下周交吗?现在完全不用着急。”

“有压力才有动力,实在拖延不下去了,自然就能高效率完成工作任务。”

“这几天累死了,休息休息再说。”

……

职场中的拖延几乎随处可见,有些人甚至直接把休闲当成了工作,宁愿“装鸵鸟”,也不愿意直面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从而导致工作一拖再拖,以至于到了最后期限,不得不硬着头皮顶上去,匆匆忙忙完成工作。

积极主动地完成工作的人与总是拖到最后才临时抱佛脚的人比,究竟谁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赏识呢?

答案不言而喻。

尽管绝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对于不需要马上完成的任务,还是会不自觉地产生拖延倾向。在他们看来,拖延虽然不是个好习惯,可也没到需要上纲上线的地步。殊不知就是这种不在意的态度,导致了越来越严重的拖延症,从而引发了自我的心理折磨,让原本美好的生活逐渐陷入了恐惧、烦躁和无望的深渊。

了解最后通牒效应

明明可以提前完成工作,却总是习惯于在最后期限到来之时,才去努力完成,这种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最后通牒效应。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拖延绝不仅仅是一种坏习惯,更是一种引发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健康隐患,它往往会加重人的心理负担,使人长期处于担惊受怕或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甚至直接造成心理障碍或疾病。

如果有人认为这是危言耸听,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加拿大渥太华卡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蒂姆·彼齐尔博士曾经专门做过一份关于拖延的职场调查,他随机选择了100名自认为有拖延倾向的公司员工作为样本,并对他们在任务期限的最后一周进行了跟踪式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在他们还没有开始自己的任务时,往往会感到焦虑和内疚,为了缓解这种负面情绪,他们会安慰自己“晚一点也没事,压力就是动力,说不定压力之下反而能创造奇迹……”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不得不投入完成任务的工作中去。在工作中,他们会因为压力而闷闷不乐,也会因为困难而紧皱眉头。

著名作家金庸曾说过,“压力之下作出的东西往往不是最好的。”他本人对自己在交稿压力下完成的作品就不是很满意,为了弥补缺憾,他专门主动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多次修改。

尽管最后通牒效应会给人们带来很多负面情绪和困扰,但它本身并没有任何倾向,只要运用得当,最后通牒效应也能发挥正面作用,并帮助你一步一步走向成功,一点一点创造人生和事业上的奇迹。

临时抱佛脚

在环保行业的圈子里,很少会有人不知道孟总这个人,尽管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的老总,并成功带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行业老大,但5年前的孟琳还只是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选择了辞职创业?又是什么力量让他带领自己的公司后来居上,坐上了行业老大的交椅?

回首曾经的岁月,孟琳感慨万千,初入职场时他和所有年轻人一样,热切地希望能作出一番成绩来。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随着工作的年限越来越长,不少人都被琐碎的工作磨掉了激情与梦想,职业倦怠症开始初步凸显,孟琳也不例外。缺乏工作动力与热情,总是喜欢拖延,压力夺走了欢声笑语,每天都是唉声叹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眼看着“老油条们”总是被领导甩脸色,甚至是直接清理出局,孟琳再也无法消极拖延下去了,他决定改变。

为了克服最后通牒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孟琳针对自己的拖延症制定了严格的时间管理对策。例如,某项任务公司要求1周完成,他就把该工作平均分成5等份,然后自己给自己下最后通牒,无论如何每天都必须完成1份,这样一来自然就避免了临时抱佛脚的拖延状态。

实行时间管理对策后,孟琳惊喜地发现压在内心的大石头不再那么沉重了,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好了不少。摆脱拖延症的孟琳很快就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并被提拔为销售经理,半年后他得到老板的资金支持,决心在环保领域干一番事业。

环保公司成立后,前景并不明朗,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什么业绩。但孟琳是一个做事有规划的人,早在创业前期,他就给自己的老板(出资人)提供了1份详细的发展规划报告,在报告中有无数个小期限。如半年内公司规模达到20人,并开始盈利;1年内收回所有投资成本;3年内成长为一家中型规模的公司……不管是在创业起步阶段还是在公司快速发展阶段,孟琳始终都坚持着一个做事习惯和原则,那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固定的任务。正是这种给自己下最后通牒的做法,促使他带领公司成功走出困境,走向环保行业的最高峰。

拖延心理人人都有,但这并非是不能克服的“劣根性”,如果孟琳当初放纵自己的拖延和消极,就根本不可能会有日后的成功。有时候,划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界限很简单,你能克服拖延,就能步入成功者行列,否则就只能在无休无止的拖延中丧失自信、丢掉快乐,整日活在担惊受怕的灰色世界里。

既然拖延如此可怕,那为什么现实生活中的拖延队伍依旧相当庞大呢?人们为什么会拖延,又为什么会不自知地选择自我心理折磨呢?尼尔·弗瓦尔博士在《现在就干》一书中曾一语道破拖延心理的玄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拖延的主要原因是恐惧。”

因为害怕工作做得不够圆满,所以选择消极逃避;因为担心他人否定自己的能力,所以宁愿伪装出时间不足的假象。实际上,拖延的做法是相当愚蠢的,因为它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会让你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你距离成功往往也不过只有两三步之遥,但就是因为恐惧心过重,所以才总在拖延的圈子中打转,难以成功。

战拖有术:利用最后通牒效应激发正能量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能认识到拖延是一个恶习,但为了躲避痛苦,为了逃避困难,他们宁愿背着沉重的心理负担选择拖延。实际上,一味退缩只能“拖来拖去拖成愁”,克服拖延的办法有一个,那就是利用最后通牒效应去逼迫自己;克服恐惧的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勇敢迎向它,立即行动起来,越早行动就越能更好地完成任务,越早行动就越能摆脱心理压力。

你不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扪心自问:如果在最后期限到来之时没能完成任务,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你能否承担这个后果?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一旦拖延症威胁到了你的职场地位以及切身利益,你往往会毫不犹豫地快速行动,用“拳头”果断地击碎最后通牒效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后通牒效应并不是洪水猛兽,尽管它所带来的拖延症往往使你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不得不承受更多的心理压力,但如果你能巧妙运用这种心理效应,那么激发出正能量也并非不可能。

1. 分割时间细化任务法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拖延是内心恐惧的外在表现,庞大的工作量之所以会被人们打上“困难”的标签,其关键就在于“大块头”看起来实在吓人。这和跑马拉松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一开始就把无比遥远的终点线当作目标,那么难免会心生畏惧,但如果把漫长的距离划分成若干部分,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

要想克服拖延,就必须学会用微观的眼光看待问题。那么,具体来说,你究竟该怎样做呢?星期一是一周工作的开始,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你不妨抽出几分钟的时间来制定一个具体而详细的工作计划,汇总一周的工作任务,将其按照轻重缓急平均安排到每个工作日,然后强迫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

也许有人会说,每天都给自己制订工作计划,并强迫自己必须完成,可还是逃不过拖延的“魔爪”,上班时间根本完不成,结果天天加班到深夜,而且是一天比一天晚。夜里休息不好,第二天自然会打瞌睡,因此也就没什么效率可言。时间长了就形成恶性循环,不仅工作效率没法保证,而且睡眠时间也无法保证,身心俱疲也就不奇怪了。

尽管最后通牒效应确实能够提升工作效率,但这并不是百分百绝对的,只有将其建立在特定的前提条件上,才能产生特定的效果和作用。你在分割时间和细化任务的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尤其是在工作量的安排上要讲究科学合理。如果安排的工作过多,往往会打击人的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通牒效应不仅不能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而且会适得其反。

所以,在运用分割时间细化任务法来克服拖延症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对可支配的时间进行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最后通牒效应,让自己在约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

2. 正反两面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往往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当你处于负面情绪之中时,例如,“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我为什么非要愁眉苦脸”等心理暗示,可以起到很好的心理治疗作用,从而帮助你脱离负面情绪的影响,回归到正常的情绪和生活之中。

实际上,要想克服拖延带给你的焦虑、愧疚等负面情绪,同样可以采用心理暗示法。你不妨针对拖延从正反两个方面来采取心理暗示。

第一,正面心理暗示法。当拖延的心理作祟时,你可以这样激励自己:只要能按时完成这个任务,你就能赚到不少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物品,可以带领全家出游,还可以给孩子们买他们最喜欢的高级玩具;能被单位领导赏识,会赢得周围同事和朋友们的钦佩和羡慕,加薪升职也是有可能的。既能少承受压力,又能多收获成就感和快乐,自然就不会拖延了。

第二,反面心理暗示法。提前设想一下拖延的后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克服拖延的坏习惯。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如果因为拖延而导致工作不能按时完成,自己不仅有被罚款的可能,而且有可能丢掉工作,那么面对每月都必须还款的房贷以及日常开销,你真的能毫不忧虑地承担被辞退的后果吗?既然不能,那就立即行动起来,打破拖延的思维惯性,这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 dQRCiJDaL22SbyB0m2IuvZa370U3woDPaZZq0+OX8dLA7BepW/IcPzbvNEK4wzU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