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练好说话基本功,语不惊人誓不休

口才的作用和影响力不言而喻。一个外交家拥有良好的口才,他在人际交往方面必定是左右逢源、受人欢迎的;一个职场人拥有良好的口才,他的事业会蒸蒸日上;一个生意人拥有良好的口才,他会凭借这一资本赢取更多的财富。然而,好口才并非与生俱来,而靠后天养成。正如美国著名的演说家戴普所说:“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来。”

会说话是本能,说好话是本领

我们每天都在说话,但是,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使人听了全身的筋骨都感觉到舒服;有的人说起话来锋芒锐利,像是一柄利刃,令人感觉到十分恐惧;有的人说起话来,一开口就使人感觉到讨厌。所以,人的面貌各不相同,而所说的话和获得的效果也正像面貌一样各个不同。

说话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会说话是一种人的本能,而把话说好是一种高超的本领。“口齿伶俐”“三寸不烂之舌”这种赞词,完全是对于会说话的人的称赞。话说得好,小则可以欢乐,大则可以兴国;话说得不好,小则可以招怨,大则可以丧身。

近代美国诗人弗洛斯特从说话的角度,把一般人巧妙地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满腹经纶,却说不出来的人;第二类是胸无点墨,却滔滔不绝的人。弗洛斯特的观察非常深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看到一肚子学问而讷于言辞的人,也经常听见不学无术的人废话连篇。所以,交谈最根本的条件是:既要有充实而有价值的内涵,又要善于表达,使人听得痛快,而且回味无穷。所以“有话可说”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达到“言之有物”的境界,更要不断学习,力求充实自己。

在当今社会,社交场合交谈艺术已是处世的第一要诀,不可不细加研究。律师出身的美国参议员,也是美国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戴普曾经说过:“世界上再没有什么比令人心悦诚服的交谈能力更能迅速获得成功与别人的钦佩了,这种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培养出来。”

的确,能够在交谈中把意思有效地表达出来的人,走到哪里都可以出人头地。他们不但可借口才引起旁人的重视,也比一般人拥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一个人必须了解:如何探寻事物,如何说明事理,以及如何进行说服性的言谈,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和事业上的成功。

说话是一个人素养、能力和智慧的一种综合体现。具体地说,说话是在交谈、演讲和论辩等口语交际活动中,表达者根据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任务,切合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准确、得体、生动地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并辅之以适当的体态语表情达意以取得圆满交际效果的口头表达能力。

根据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和口才的含义,说一个人会说话,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 在交际中必须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即能根据交际意图和目的,熟练地运用语言技巧来展开话语,同时应具有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即对应情况而说话。《论语·选进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听到的事就马上做吗?孔子在回答子路时说:“有父亲、哥哥在,应听听他们的,怎能听到了就做呢?”在回答冉有时又说:“听到了就干起来。”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回答,使在座的公西华大惑不解。孔子解释说:“冉有胆量小,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说一听到了就干起来,是鼓励他,给他壮胆;子路胆量大得超过一般人,勇于作为,所以我说,有父亲、哥哥在,要压一压,使他有所退让。”这件事一向被用做孔子“因材施教”的例证,其实也是说话看对象、针对不同实际情况而选择不同说话内容的范例。

2. 在交际中始终具有明确的对象意识和语境意识

如果不顾场合,不看对象,夸夸其谈,滔滔不绝,这种“能说会道”的行为只会引起反感甚至厌恶,不能称之为有口才。荀子在《劝学》中曾明确指出:“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急躁),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瞽”,就是瞎子。这说明讲话应随境而发,相机行事。

3. 在交际中必须具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反馈能力

既能准确地接受和理解,又能作出恰当、必要的应付。这是与人交谈很关键的一条。在口语交际时,说话者不仅要表达,而且还要接受,即领悟对方话语或表情动作等体态语所蕴涵的意思,同时还要作出有针对性的反馈。

在美国外交家基辛格与前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就越战问题进行的一次会谈上,正当发言时,尼克松总统打来电话,谈了几分钟之后,基辛格对多勃雷宁说:“总统刚才在电话里对我说,关于越南问题,‘列车刚刚开出车站’,现在正在轨道上行驶。”老练的多勃雷宁试图缓和一下气氛,接过话头说:“我希望是架飞机而不是火车,因为飞机中途还能改变航向。”基辛格立即回答说:“总统是非常注意措辞的,我相信他说一不二,他说的是火车。”在这段对话中,基辛格从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出发,不仅明确地理解多勃雷宁变“火车”为“飞机”的用意,而且采取“借言”的方式维护了自己的观点,显示出机智的外交家风采。

4. 说话内容的深浅要与对方的接受能力相宜

《论语·雍也篇》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中等水平的人可以讲说高深的道理,对中等以下水平的人就不可以讲说高深的道理,说话的内容超过或低于对方的接受能力都不会收到好效果。

5. 慎言

所谓“慎言”,就是不说过头话。做事情要勤劳敏捷,说话要谨慎讲究分寸,做不到的事情,压根就不说,如果在言与行实在无法一致的情况下,宁可多做事,少说话,也绝不能说多做少,言过其行。

好口才必备的4种素质

1. 思想素质

言为心声。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生死观、苦乐观、审美观,常常支配着人的话语品位。“良好的口才”与“巧舌如簧”是两个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后者有时候可以用来作为贬义词。我们说某人具有“良好的口才”,尽管是侧重于语言技巧上的赞美,但往往也包含着对其说话所表达出来的正确的观念、信念和人格品位的赞赏。

正确的观念、信念、人格品位,是良好的口才不可或缺的深层基础,当它们从“水面”下显露出来的时候,很可能形成语言的气势、强烈的感情色彩以及话语的针对性。语言的艺术性完全是受正确的观念、信念、人格品位支配的,其中,信念又显得特别重要,它是使精彩演讲如响箭呼啸前行的一股强劲的动力。当一个人将自己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当作行为动力的时候,信念往往首先从语言上呈现出来。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曾经面对中外记者庄重地讲道:“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伟大的承诺,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被广大人民称颂不已。

2. 道德素质

一个人说话的美丑优劣,与其道德素养是分不开的。人们在评论一个人的文章时常说“文如其人”。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说话,更如其人。因此,说话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准。

有两户人家紧邻而居,东家的人和乐相融,生活幸福美满;西家的人经常争吵,天天鸡犬不宁。这种情形引起了一位社会学专家的兴趣。

社会学专家问东家的人说:“你们一家人为什么从不像西家人那样经常争吵,而能够和睦相处呢?”

“因为我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做错事的坏人,所以能够互相忍让相安无事;而他们一家人都认为自己是好人,因此争论不休大打出手。”东家的人如此回答。

社会学家又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东家人回答说:“譬如有一个茶杯被打破了。在他们家自以为自己是好人的情况下打破杯子的人不肯认错,还理直气壮地大骂:‘是谁把茶杯乱摆在这里的?’摆杯子的人也不甘示弱地反驳:‘是我摆的,你为何不小心把它打破了?’彼此间不肯认错,不肯退让,僵持不下当然会吵架了。可是我们家,如果谁不小心打破茶杯,就会抱歉地说:‘对不起,是我疏忽打破了杯子。’而放茶杯的人听到也会回答:‘这不全怪你,是我不应该将茶杯放在那儿。’像这样坦白承认自己的过失,互相礼让,怎么会吵架呢?”社会学家点了点头。

说话不仅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智慧,也能反映其素质和修养的高低。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说出的话也一定是文明优雅的。

3. 心理素质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虽无实体可触可摸,但却实实在在地决定着人的表达和反应。“心慌意乱,语无伦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情绪紧张,不善于控制和调节情绪,易受周围环境干扰,就很可能使本来准备好了的话发生障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被德军占领,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设立总部。荷兰总理不会说英语,有一次会见丘吉尔时,他伸出手友好地说:“Goodbye?”丘吉尔愣了一下,回答道:“先生,我真希望所有政治性会见都如此简短而且切中要害。”这里,表现了丘吉尔反应的迅速和善意的幽默,同时也看出了荷兰流亡政府总理的心情有一点紧张。

香港凤凰卫视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窦文涛,上初中时还很腼腆,曾被人误认为是女孩子,而且还有点结巴。后来经过刻苦练习,长大后居然成为著名主持人。他在《凤凰周刊》试刊号的一篇文章中说:“人要珍惜每一个当众出丑的机会。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教师让我参加演讲比赛,写了演讲稿,也倒背如流了,我让家里的人说任何一个自然段的头一个字,我刷刷地就把下面的给背出来了。上台的时候,底下黑压压的一片,我背了第一段,就想第二段开头的字,背完了第二段,我的大脑一片空白,冲着全校师生沉默了足有1分钟,吓得尿裤子了,全校师生目睹我跑出校门。后来我回学校总觉得旁边有女生笑我。老师对我说:‘虽然你没有讲完,在学校没有名次,但是你朗诵的那两段挺好的。你不要紧张,能背下来肯定能得一个名次,我推荐你去区里参加比赛。’我这次答应得比上次痛快,好像觉得无所谓了,结果背下来真得了一个名次。从此之后我就有自信了……卸下这个负担后,我觉得自己还行,也能经常在这种场合露露脸。再往后,我就慢慢总结出一个道理,只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就要设法进入一个心理上的自由王国和无我的状态。”

4. 艺术素质

如果说思想素质在“水面”以下,那么艺术素质则是直接露在“水面”上的一种素质。一个人说话的好坏,首要因素就是发音,这也是说好话的一个基本条件。一些演讲者的语言特色大多都是发音清晰洪亮、吐字清楚、声音美妙动人的。

我国老一辈舞蹈表演艺术家彭清一曾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有一次,他排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后,给青年演员做示范动作时,不幸摔伤左腿。从此,他由舞台走上了讲台,开始了自己的演讲艺术生涯。彭清一认为,演讲必须讲求艺术美,“入脑入心首先要入耳”。如果一味地宣讲大道理人们不愿听,必须要有较高的艺术性,才能打动听众。

“我在演讲时,根据报告的内容和听众的情绪,不时插入一段舞蹈动作,或引吭高歌,或朗诵几句古诗,把声音与态势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会场的气氛热烈起来,能使听众消除疲劳,在听众兴奋过后,再引发出一段道理,听众就容易接受。”面对众多喜爱他的听众,他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彭清一在全国的许多讲台上为国家干部、企业职工、大学师生进行演讲,听众达200万人次。他还被请到中南海给领导人演讲。

演讲吸引听众,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艺术素质起着最主要的作用。与彭清一同样追求语言的艺术性的还有我国著名美学家张道一教授,虽然年过古稀,但音色仍然浑厚、圆纯如男中音。有一年,在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的开幕式上,他的声音如乐声在会场内震响。其中有这样两句特别耐人寻味:“牛郎织女每年相逢一次,那是为了爱情,我们每年相逢一次,则是为了美学。”话语充满感情而又具有对仗、错综美,再加上音色非常好听,引来台下长久不息的掌声。

改掉不良的说话习惯

如果一个人的脸上长有疤痕,可以从镜中窥见,可以使用化妆品或药品加以治疗弥补。同样,谈吐方面的缺陷也可以改变,只要治疗之前,自己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这些缺陷。如果不清楚自己说话的缺陷,也可以试着拿一面镜子对照自己说话的姿态:是否手势过多,是否翘起嘴角,是否表情难看,是否过于冷漠、紧张、僵硬,是否强抑声调……

以下几点是我们说话中常有的缺陷,我们可以对照检查,并加以改正。

1. 鼻音过重

用鼻音说话是一种常见且影响极坏的缺点,当你使用鼻腔说话时,就会发出鼻音。如果你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子,你所发出的声音就是一种鼻音。如果你说话时嘴巴张得不够,声音也会从鼻腔而出。在电影里,鼻音是一种表演技巧,如果演员扮演的是一种喜欢抱怨、脾气不好的角色,他们往往爱用鼻音说话。如果你使用鼻音说话,鼻音对于女人的伤害比对男人更大,你不可能见到一位不断发出鼻音,却显得迷人的女子。如果你期望自己在他人面前具有极大的说服力,或者令人心荡神驰,那么你最好不要使用鼻音,而应使用胸腔发音。正确的方法是,平时说话时,上下齿之间最好保持半寸的距离。

2. 声音尖细

一个人受到惊吓或大发脾气时,往往会提高嗓门,发出刺耳的尖叫。一般女性犯此错误居多,要多加注意。因为尖锐的声音比沉重的鼻音更加难听。你可以用镜子检查自己有无这一缺点:脖子是否感到紧张?血管和肌肉是否像绳索一样凸出?下颚附近的肌肉是否看起来明显紧张?如果出现上述情形,你可能会发出刺耳的尖声。这时你就要当机立断,尽快让自己松弛下来,同时压低自己的嗓门。

3. 语速不均

一般来讲,说话的速度很难掌握,即使是一些职业演说家或政治家,有时也不容易把握好自己说话的速度。说话太快,别人就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而且听得喘不过气来。说话太慢,人们就会根本不听你说,因为他们缺乏一种耐心。据专家研究,适当的说话速度为每分钟120~160个字之间,当我们朗读时,其速度要比说话快。而且说话的速度不宜固定,你的思想、情绪和说话的内容会影响你表达的快慢。说话中把握适度的停顿和速度变化,会给你的讲话增添丰富的效果。

为了测量自己说话的速度,你可以按照正常说话的速度念上一段演讲词,然后用秒表测出自己朗读的时间。如果你说话的速度每分钟不到上面那个标准,就可以试着调整说话速度,看是否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4. 声音沙哑

如果不是因为感冒、抽烟和其他疾病,声音沙哑是不适当的呼吸造成的,说话时气流作用于声带强度过大,使声带很疲劳,声音就会沙哑。沙哑的声音有时会产生好听的效果,但终非长久计,须想办法调整。

5. 含糊不清或低语

有的人说话时嘴里像含了一个什么东西一样含糊不清,说出来的话就像黏在一起,有时整个字词都省掉了,这种人说话时嘴唇好像不大动,我们常常把这种咬字不清、发音低浊、语言含糊的说话者称为嗫嚅者。

低语即丧失了大部分语调和共鸣的声音。我们可将手指放在自己喉头上,以正常音量说一两句话,要完全没有颤动感,没有嗡嗡声,就是在用低语说话。无人时的自言自语,佛前祈祷都是低语的。但用低语说话,常会将语句中整个音节省略,听起来使人昏昏欲睡。

6. 单调乏味

说话声音单调乏味,像机器人说话,没有音调的变化,没有感情色彩。正常的声音包括12~20个音符的音阶,说话单调的音符大概不超过5个。

7. 口头禅过多

日常生活中,人们听到这样的口头禅,如“那个”“你知道不”“是不是”“对不对”“嗯”等。如果一个人在说话中反复不断地使用这些词语,一定会损失自己说话的形象。口头禅的种类繁多,即使是一些伟大的政治家在电视访谈中也会出现这种毛病。

当然谈话中“啊”“呃”等声音过多,也是一种口头禅的表现,著名演说家奥利佛·霍姆斯说:“切勿在谈话中散布那些可怕的‘呃’音。”如果你有录音机,不妨将自己打电话时的声音录下来,听听自己是否有这一毛病。一旦弄清了自己的毛病,那么以后在与人讲话的过程中就要时时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下面介绍几种克服口头禅的方法以供参考。

默讲。出现口头禅的原因之一,是对所讲的内容不熟悉,讲了上句,忘了下句,此时就要用口头禅来获得一点思考的时间,以便想起下句话。事前默讲几遍,对内容、措辞十分熟悉,正式讲话时就能减少或不出现口头禅了。

朗读。克服口头禅的朗读法,就是将自己的口语,从不清楚变为清楚、流利的语言。如果内部语言流畅贯通,就不会出现口头禅。出声朗读老舍、叶圣陶等语言大师的作品,有助于用规范的语言来改善自己不规范的语言。

耳听。广播员、演员的语言,一般都较为规范,没有口头禅。平时听广播、看电影时,可边听边轻声跟着说。久而久之,你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口语精练了,口头禅少了,连普通话水平也提高了。

练习。听听自己的讲话录音,会对自己讲话中的口头禅深恶痛绝。这样,往往能使自己讲话时十分警惕,口头禅也会随之变少。

慢语。在一段时间内,尽量讲慢些,养成从容不迫地思维和说话的习惯,一句句想,一句句说,对克服口头禅有很好的效果。

8. 讲粗话

讲粗话是说话的恶习。俗话说,习惯成自然。随便什么事情,只要成了习惯,就会自然地发生。讲粗话也是如此,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讲粗话的习惯,往往是出口不雅,自己还意识不到。讲粗话是一种坏习惯,是极不文明的表现,但要克服这种习惯也并不是一件易事。比较有效的办法是,找出自己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集中力量首先改掉它。首先是改变讲话频率,每句话末停顿一下;其次讲话前提醒自己,改变原有的条件反射。出现频率最高的粗话改掉了,其他粗话的克服也就不难了。

请别人督促也很重要。当然,这里的“别人”最好是了解自己的人,这样督促起来可以直截了当。由于有时自己讲了粗话还不知道,请别人督促就能起到提醒、检查的作用。督促还有另一层心理意义,那就是造成一种不利于原有条件反射自然发生的外界环境,以促进旧习惯的终止。

9. 结巴

“结巴”是口吃的通称。对于极个别的人来说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是一种病态反应,他们也被称为口吃患者。口吃就是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的现象,要想治愈说话“结巴”的毛病,除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去除心理障碍。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少年时代就是口吃患者,为了克服这个缺陷,他常常朗诵课文,为了发音准确,就对着镜子纠正嘴形,后来他成了一个著名的政治家、演说家。有口吃的人不妨试一试这个方法,坚持朗读文章,只要坚持不懈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一定会产生好的效果。

10. 边说话边做小动作

说话时动作不要过于频繁。可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在说话时不断出现以下动作:坐立不安、蹙眉、扬眉、歪嘴、拉耳朵、摸下巴、搔头皮、转动铅笔、拉领带、弄指头、摇腿等。这都是一些影响你说话效果的不良因素。当你说话时,动作过于频繁,听者就会被你的这些动作所吸引,根本不可能认真听你讲话。

培养自己的说话风格

培养自己讲话的风格,使其独树一帜,对你的讲话将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人说话有自己的风格,说话才容易吸引别人,并产生应有的魅力。同样,如果你想成为说话高手,那么,你的说话风格必须有某种独特的地方,以便引起人们的注意,或者使人们容易记住你。你可以利用自己的长相,或身体某种特殊之处,来引起别人注意,但这只能是暂时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它只能帮助你引起人们的注意,而不能真正吸引人们。除非你有伟大人物的那种超凡的魅力,否则你必须培养自己说话的风格,这才是使你让别人信服和不忘的最好方法。

美国的依阿华州锡格尼市的凯欧库克旅馆是方圆几十里的流动推销员最爱去的地方,他们不管远近都想到那里去投宿。为什么呢?因为那里的店老板,人称“快乐的韦勒”,是一位笑口常开的人。他对谁都能说上几句好听的话,自从人们认识他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听到他对谁说过一句不顺耳的话。韦勒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说话有他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来他成功了,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

记住你谈话的风格,你与别人交谈的方式,都能为你的名声和你的成功做出重大的贡献。如果你对下级讲话趾高气扬,甚至有鄙视的口吻,那下级就会怨恨你。如果你对上级讲话过于谦恭,他们就可能认为你缺乏能力或者没有骨气,不敢委你以重任。你讲话的风格,不仅仅是你使用词汇的问题,而且是你使用词汇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从中也能反映出你的态度和修养。因此,要想树立自己的讲话风格,说话就不能忽左忽右变化无常,更不要试图去模仿别人,表现出不属于自己风格或不适合自己风格的东西。虽然学习别人是件好事,但不要故意去模仿别人的风格或者说话的口吻。这种道理很简单,不用多解释谁都会明白,谁都不想遇到一个装腔作势的谈话者。学别人说话,就像那种喝了大量酒的人,他隐瞒不了自己喝了酒的事实,因为人们一闻就明白了,“他把自己当成了别人”。

在谈话的时候,表现出自己自然的风格是上策,但要努力发展你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是去发展别人的独特风格。有些人,当他们与别人谈话时,认为自己有必要装腔作势,或者戴上一副假面具;有些人试图表现得很友善,有的时候甚至表现出媚态;有些人急功近利,就像做电视商业广告一样。这些人的失误在于他们表现的都不是他们自己的本色,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服。要有自己的个性,你看到的我是什么样,我就是什么样,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但你总会相信同你谈话的那个人是真实的,不是假冒的。无论对也好,错也好,都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因此,只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原则,总会受到别人的喜欢,从而慢慢养成自己说话的风格,因为你用真诚的自我与别人交流,你用自己的风格和别人说话。

改变说话方式6要素

有些人说话虽然在内容上不占优势,但他的说话方式却会给人一种非常迷人、令人舒服的感觉。毕竟说话者有其本性,每一次对话会因为说话技巧的不同而有各种不同的回响、反应。那么,使对方愿意听我们说话并把他步步引入对话的绝佳境地有什么技巧呢?

1. 风格明快

生活中大多数人不喜欢晦暗的事物,即使草木也需要阳光才能生长。同样,给人阴沉感的谈话,会让人有疑虑感、厌恶感及压迫感。反之,说话简洁明快,则容易让人接受。

2. 声音独特

有的人说话的声音给人一种享受,因为他(她)的嗓音实在是很动人。他们(她们)谈话时,非常注意说话的声音,而选择说话的声音,完全依靠他们(她们)的天赋、个性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而变化。有条件的话,可把自己的话录下来再仔细地听,你可能会吃惊地发现,自己说话竟有那么多毛病。这样经常检查,发音的技巧就会不断提高。

3. 语气肯定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很容易因为某些微不足道的事就感到自尊心受损。如此一来,你若稍不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他(她)会立即反射性地表现出拒绝的态度。所以要让对方听你说话,首先得先倾听对方要表达些什么。所谓“说话语气肯定”并不是指肯定对方说话的内容,而是指留心对方容易受伤害的感受。

4. 语调自然

自然的声音总是悦耳的,在交谈中我们应该注意,交谈不是演话剧,无论你是什么样的语调,都应自然流畅,做作的声音只能事与愿违。当你交谈的对象不是一个人,而是许多人时,应采用以下的技巧:当前一个人声音很大时,你开始说话时就可以压低声音,做到低、小、稳;当前一个人音量较小时,你的开始句就要略提高嗓门,清脆响亮,以引起大家的注意。

5. 习惯用法

人类生存在当今的语言环境中,对于语言拥有自己的运用标准,一旦不符合标准,就会产生不协调的感觉,其中包括语气与措辞。在人际关系中,确实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或对方是谁而分别使用适当的语言。如果不分亲疏远近,一律以和同事谈话时的措辞来谈,那么对方将不会老老实实地听我们说话。

“太好了!”“好棒哟!”“真可怕!”这些都是一般女孩子说话时常会冒出来的感叹词。当然,这也是一种感情洋溢的表现。一句话若没有抑扬顿挫,则流于平淡,引不起对方的兴趣,若能添一些感叹词,则能增加彼此之间的谈话的气氛,但要适可而止,过多的感叹词,亦会抹杀言词的重要性,使对方不能分辨你的意思。

6. 思路清晰

当之前的谈话争论不休,而且没有头绪时,你站出来讲话,就要力求语句简短,声音果断,有条理。

在大众场合发言时,你要想清楚自己应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再者,最好不要夹在中间,要么赶在前面,要么最后再讲,这样才能使人印象深刻。

把握说话的节奏

说话不仅可以表现一个人的内在形象,更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

那些讲话磕磕绊绊没有任何节奏感的人,很少能够打动我们,这样的人,几乎说不出什么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东西。只有懂得控制说话的节奏、思路清晰的人,才会有活跃的思维。

掌握好节奏的最高境界是说话自然流利。

当然,恰当的停顿不属于不流利,因为我们经常利用停顿展开新的思路,或者从一个要点过渡到另一个要点,或者重复某个词以期给听众留下更深一层的印象。

磕绊的次数是可以数出来的,这也是熬过听那些令人生厌的讲话的有趣方法。在大多无味的讲话中都会磕绊。在你自己的讲话中,请别人统计一下,你发生磕绊的次数,具有很大的实际价值。

很少有人能够在即兴讲话中不出现磕绊情况。我们发现最多达到每分钟30处,有许多的教授也有20处之多。

那么,如何提高说话的流利水平呢?

1. 注意句读的停顿与连接

说话中的停顿与连接是为表达语句的意义和层次、思想和情感服务的,并不完全受标点符号的制约。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需要停顿;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有时则要连接。这一点应该牢记,但也不能死搬硬套。

停顿与连接在说话中起着重要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主要意义在于以下六点:

(1)保证语意清晰明确,不使听者产生误会。

(2)强调重点,加深印象。

(3)并列分合,使内容完整。

(4)造成转折呼应。

(5)体现思考判断,给听众的领悟提供依据和时间。

(6)造成意境,令人回味想象。

2. 强调字词的重音

重音可分为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语法重音是显示语句语法结构的,位置比较固定,有一定的规律。强调重音可分为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感情重音强调某种特殊的感情,如表露喜怒好恶等所使用的重音。逻辑重音是能突出语句目的、体现逻辑关系、点染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句,其具体表现较为复杂,应根据内容予以区分并把握。重音需在非重音的环境中存在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突出,二者必须有机地衔接和过渡,做到和谐统一。

在表达时,重音一般是重读,但也可根据不同的言语环境选择相应的语音变化来突出重音,如压抑气息、用轻声或低声表达,用短促有力的声音表达,用拖长的声音表达等,都可以显示重音并实现言语目的。

在言语交锋中,有时可以利用重音技巧摆脱对方所设计的圈套,取得有利地位,同时也陷对方于尴尬境地。例如:

一天,林肯低着头在擦自己的靴子,有位外国外交官看见,便嘲讽道:“喂,总统先生,你经常擦自己的靴子吗?”

“是啊,”林肯答道,“你是擦谁的靴子呢?”

林肯一句话就转移了对方说话的重音,使自己脱离被嘲弄的境地,而陷对方于尴尬之中。

3. 调整语速的快慢

快慢指的是说话的速度变化。在这里,快和慢是相对来讲的。

说话速度的快慢,与交际目的、表达内容、环境气氛、心境情绪有关。一般说来,说明叙述时,语速稍快;抒情议论时,语速稍慢。紧张热烈时,语速稍快;在幽静庄重或沉闷凄凉的气氛中,语速稍慢。心情激动时,语速较快;心情平静或忧伤时,语速较慢。说话速度的快慢还与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有关。一般来说,年轻人说话语速较快,老年人则相对慢些;地位较低或身份一般的人说话要快些,职位较高或身份显赫的人则相对慢些;活泼开朗、机智勇敢或鲁莽急躁、狡猾奸诈的人说话要快些,憨厚老成、沉着镇静或愚钝迟缓的人说话就慢些。

语速变化是表情达意的一种重要手段。速度快,会使人感到急促、紧张;速度慢,会使人感到安闲、平静。恰当地运用语速的变化并结合其他言语技巧,可以渲染场景,烘托气氛,增强言语的节奏和气势,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4. 注意音调的升降

人在说话时,声带拉紧声音就升高;声带放松,声音就降低。语调的这种高低抑扬变化,就是升降。人在说话中,同一语句的高低升降变化不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内容也就不同。试体会一下“我怕你”这句话因高低升降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感情与内容。

语调的升降变化贯穿于整个语句,但在句末表现得最明显。它可分为高升、降抑、平直和曲折四种类型。

高升调句子语势逐渐由低到高。一般表示惊讶、疑问、反诘、呼唤、号召等。例如: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表反诘)

我们一定要把经济搞上去?(表号召)

降抑调句子语势先高后低,逐渐下降,句末低而短。一般表示肯定、恳求、感叹、自信、允许、祝愿等。例如:

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成功。↓(表示肯定自信)

你瞧,多美的彩虹啊?↓(表赞叹)

平直调整个句子语势平稳舒缓,没有明显的高低升降变化。一般用来叙述、说明、解释,表示庄重、严肃、冷淡、迟疑、悼念等。例如:

他是一个很不错的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表叙述)

一根火柴可以毁掉整个森林。→(表严肃)

曲折调全句语势曲折变化,或先升后降,或先降后升,句末尾音特别加重、拖长并造成曲折。一般用来表示夸张、讽刺、幽默、嘲弄等。例如:

是很好,好得连说谎都有人谅解。(表嘲弄)

你是一个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表讽刺)

5. 迅速地讲话

当你迅速讲话时,你的心理便能更快地发挥功能,就像阅读一样,如果你能集中力量快速阅读,那么,在你只用于读一本书的时间内,你就能读两本书,并且获得更透彻的理解。

掌握好说话的节奏,使说话就像琴弦一样有张力,像流水一样缓缓东流。对此,我们应去积极地学习。

让说话的声音变甜美

嗓音是决定一个人说话效果的关键,善于运用嗓音的人,说话显得精力充沛,富有吸引力。悦耳的嗓音就像音乐一样会给人带来愉快的情绪。如果一位女性,她的声音清脆圆润,那不管她到什么地方,只要一开口说话,所有的人都会洗耳恭听,因为他们无法抗拒如此富于魅力的声音。那种真诚、爽朗、充满生命活力的声音就像从干裂的地面喷出的一股清泉,就像从静寂的山谷涌出的一道急流,在每个人的心头涓涓而流,恰似生命中最美的音符。即便这位女士的相貌相当普通,但因她的声音所带来的魅力是不可阻挡的,她高雅的素养和迷人的个性无疑会给人们带来最美好的享受。

那么,优美声音有没有标准呢?回答是肯定的。我们根据国内外口才专家的建议,总结出以下几条,以供参考。

1. 语调与所谈及的内容相互配合

语调能反映出一个人说话时的内心世界,表露其情感和态度。当你生气、惊愕、怀疑、激动时,你表现出的语调也一定不自然。从你的语调中,人们可以感到你是一个令人信服、幽默、可亲可近的人,还是一个呆板保守、具有挑衅性、好阿谀奉承或阴险狡猾的人。你的语调同样也能反映出你是一个优柔寡断、自卑、充满敌意的人,还是一个诚实、自信、坦率以及尊重他人的人。

不管你谈论什么样的话题,都应保持说话的语调与所谈及的内容相互配合,并且能恰当地表明你对某一话题的态度。要做到这一点,你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向他人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

(2)得体地劝说他人。

(3)倡导他人实施某一行动要有力度。

(4)说话果敢,不拖泥带水。

2. 节奏抑扬顿挫,才能打动人心

与口才出色的人谈话简直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们说话时,抑扬顿挫,引人入胜,就像一个出色的钢琴家,将语言的节奏当作钢琴的琴键而随意指挥,弹奏出一曲动人心弦的“高山流水”。他们对语言节奏的掌握可谓随心所欲。

语言的节奏,大致可分为高亢型、低沉型、凝重型、轻快型、紧张型和舒缓型,若能有效地掌握,便能起到打动人心的效果。

3. 发音精准而清晰

发音是说话的关键,我们所说出的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是由一个个最基本的语音单位组成,然后再加上适当的重音和语调。正确恰当的发音,将有助于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你心想事成。只有清晰地发出每一个音节,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才能自信地面对你的谈话对手,达到你想拥有的谈话效果。

4. 控制好音量

说话应适当控制音量,当你内心紧张时往往发出的声音又尖又高。当你意志消沉时,说话往往会让人觉得有气无力。彼得是一家大型金融机构的投资研究部经理。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表现得异常活跃和激动,为了让大家听到他所说的话,他总是大声叫喊。每当他打电话时,隔几个办公室也能听清他所说的每一句话,同事们对他的这些行为很反感。

其实,语言的威慑力和影响力与声音的高低是两回事。大喊大叫不一定能说服和压制他人。声音过大只能迫使他人不愿听你讲话。这与音调一样,我们每个人说话的声音大小也有其范围,你可以试着发出各种音量大小不同的声音,并仔细听听,找到一种最为合适的声音。

5. 用声音表达情感

声音是感情的外部体现,声音与感情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当人心情愉快时,声音是明朗的,而抑郁不欢时,声音就较黯淡。若没有这种对应关系,就不可能用声音传递情感信息,也就无法引起对方情感上的共鸣。如果失去了感情的运动变化,声音便没有内在依据,声音也就失去了活力,成了空洞僵滞的东西。感情的变化丰富细致,因而与它相适应的声音的变化也必须是生动丰富的。响亮而生机勃勃的声音给人以充满活力与生命力之感。当你向某人传递信息、劝说他人时,这一点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当你讲话时,你的发音、音调、音量、情绪、表情同你说话的内容一样,会极大地带动和感染你的听众。

带着自信来说话

通常失败感和沮丧感是由于受到打击或害怕承担风险所导致。而人性中普遍存在着冒险的“动力”本能,在正确发挥作用时,它能驱使我们信赖自己,并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在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地行动时,它才有机会发挥出来。因此,那些拒绝创造性的生活,拒绝勇敢的行动,使这种自然本能遭受挫折的人,过去无一不是整天无所事事的。有的人不能坦率地面对自己的弱点,所以,不愿意亲自尝试的人只好拿别人的东西当赌注;不愿意勇敢行动的人则往往靠酒来壮胆。此时,唤醒自信和勇气是人的自然本能。记住,当你认同自己的专业能力、聪明智慧时,别人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你、相信你。

1. 语气坚定

大部分女性都有说话过于急促、细声细气的毛病。说话的诀窍在于音量适当、语调平稳,速度不缓不急,此举显示你对说话的内容信心十足,利用呼吸换气时断句,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嗯啊等语病,内容显得流畅有条理。切忌用疑问句结束陈述事实的语句,以免影响语气的坚定。

2. 仿效学习

学习你所仰慕的人具有的美好特质,可以是影星张曼玉或周润发,也可以是某著名政治家或外交家,只要他具备你所希望拥有的特质,均可模仿和学习,但要保持自己的风格。

3. 大胆练习

把自信心视为肌肉,需要定时持之以恒地锻炼,如果稍有懈怠,它很快会松弛。和不期而遇的人进行一对一交谈,是很好的开始。

4. 想象完美

这是许多名模、影星在表演之前惯用的技巧,同样适用于工作场合。面对大客户或提案,先静坐,从心中默想曾有的愉悦感觉,比如曾经聆听的悠扬乐章,愈具体效果愈好。

5. 想象拥有

走路的姿态常不自觉地泄露你的秘密,昂首阔步,抬头挺胸,仿佛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中,想象你拥有这个空间,当你举步时,回想过去曾有自信满足的感觉。

6. 塑造印象

选择适合你气质的服装、发型、化妆,甚至香味,展现完美精确的专业形象。特别在颜色上多注意,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语言,可以善加运用。深色系代表权威信赖;亮色系则引人注目;暖色系则传达温柔且易于亲近的讯息。如果你想增加自信与亲和力不妨选择深色服装,搭配浅色丝巾或围巾等。

7. 克服焦虑

掌握害怕的根源。害怕时会有生理反应,如冒冷汗或呼吸急促等。当你知道所有可能会有的征兆,就可以透过一些放松的小技巧克服它。

8. 接受恭维

大部分人有自我贬抑倾向,总是习惯性地将别人的赞美向外推拒,如此一来,很容易将自己由主动参与者转换成被动接受者,这是很不明智的。下次当有人恭维时,记得以“谢谢”来代替“你太客气了”或“那其实很简单”这类的客套语,太谦虚会有损你的自信。

9. 鼓足勇气

不要等到出现重大危机时再去勇往直前,日常生活也需要勇气——在小事情上锻炼勇气,才能培养出在更重大的场合勇敢地行动的力量和才能。

10. 激发潜能

你每天都必须有勇气承担犯错误的风险、失败的风险和受屈辱的风险。走错一步总比在一生中“原地不动”要好一些。你一向前走就可以矫正前进的方向;大部分人不知道他们实际上有多勇敢。事实上,如果知道自己潜在的能量,那将有助于我们产生解决问题甚至克服巨大危机的自信心。记住你有这种能量,但若不付诸行动,不给它们释放出来为你服务的机会,你永远不会发现这些能量。

说话要简短有力

说一个人口才好,并不是指他怎么在人前侃侃而谈,或者同样一件事经他嘴一说就天花乱坠。而是说他每一次说话都能起到说话的作用。古语讲,“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说话也一样,不着重点的废话连篇,往往抵不上一句有根有实的话所能发挥出的作用。俗语“豆腐多了都是水,话多了都是唾沫”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许多人在谈话过程中琐碎得令人讨厌。例如,讲述自己的经历本来是最容易讲得生动、精彩的,很多人也喜欢听别人讲其亲身经历。但是,许多人讲自己经历的时候,一味地不分主次地平铺直叙,觉得自己所经历的,样样都有味道,都有讲一讲的必要,结果反而使听者茫然无头绪,杂乱无章,索然无味。讲经历或故事,要善于抓重点,善于了解听者的兴趣放在哪一点上,少用对话。在重要的关节上讲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其他地方,用一两句话交代过去就可以。

1903年12月17日,是人类第一次驾驶飞机离开地面飞行的日子。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完成了这一历史创举后,到欧洲旅行。

在法国的一次欢迎宴会上,各界名流庆祝莱特兄弟的成功,并希望他俩给大家讲讲话,再三推托之后,大莱特走向了讲台,而他的演讲只有一句话:

“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

这句精彩的话,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莱特可以详尽地介绍自己科学发明的经过,也可以谈论科学家的实干精神。但他的一句话,已高度地概括了创造的艰难和埋头苦干的精神,就是这样一句话,已足以留给观众十分深刻的印象。

要想说话简练,一语中的,引起对方的警觉和注意,还必须注意,所说之话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宋赵益王赵元杰在王府中造假山,花费银子几百万两,造成之后,便邀请宾客同僚尽兴饮酒,一起观赏假山。大家都酒酣耳热,兴致勃勃,唯独姚坦低头沉思,他对假山连看也不看。这引起了益王的注意,益王强迫他看。

姚坦抬起头来说:“我只看见血山,哪来的假山?”

益王大吃一惊,连忙问其原因。

姚坦回答:“我在乡村时,亲眼见到州县衙门催逼赋税,抓捕父子兄弟,送到县里鞭打。这座假山都是用民众的赋税造起来的,这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

姚坦把假山说成“血山”,看似耸人听闻,但他是以耳闻目见的事实为根据,才有如此强烈的效果。若他是信口胡言,或许便大祸临头了。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如果一个人说起话来长篇大论,这就说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说些什么。

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滔滔不绝,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自然令人钦佩;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浓缩成几句话,犹如一粒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同样值得称道。换个角度说,如果简短更有力,或同样有力,又何必长篇大论呢?

说话简短有力,不拐弯抹角,旁生枝节,必须抓住精髓,巧作对比,才能一语中的。

必须要克服的语病

有的人在说话过程中相同的词会反复地使用,时间久了,不知不觉就成为语病。某大学的讲师,在讲话中老带“嗯——”这一口头语,有人用心数了一下,30分钟内共有60多个“嗯——”。连传道授业的人都如此,何况是一般的人了。

口头语最多的恐怕是连接词“嗯”“这个”等,虽然听者对带口头语的人不一定会起反感,但是会觉得语言啰唆。

除此之外,还有“所以”“总而言之”“尤其是”“可是”“也是”“绝对”“必须”“不”“岂有此理”等口头语,上述口头语中不管哪一种均很强硬、刺耳,也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一位销售业绩很好的经理对他的员工就这个问题专门强调过:“我就曾经有过,‘追根究底地说’‘基本上来说’‘我还是想冒昧问您一下行不行’等口头语。比如有一次,我与某客户商谈得很愉快,快结束前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说:“追根究底地说您买还是不买呢?”那位客户原本笑着的脸一下变了,绷着个脸冷笑着说:‘对不起,尽管我们谈得很好,但我的结论是No。’这一些口头语一是显得目的性太强,二是含有责备对方或大吹大擂的口气,因此很容易得罪对方,一旦得罪了对方,要消除对方的反感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了。”

像“是啊”“的确是那么回事”这种肯定对方意见的口头语是容易被对方所接受的,一般来说也不会引起麻烦,但像“可是”“不”“岂有此理”等否定性的口头语或像“总而言之”“无论如何”之类吹毛求疵的口头语就很容易被对方误解。

有的人喜欢把同一件事唠叨地说个没完,本人虽想把意思表达清楚,但听的一方则早已厌烦了。好话说三遍也会令人生厌的。

所以,说话啰唆、不必要的口头语过多是不合格的,应该彻底地纠正过来。治疗这种毛病,开始的时候需小心,哪怕讲话生硬了点也没有关系,要抓住要点反复练习。 k7tp56B5ZkGeuq3enQu/U+tYee7oHBedaGdFevNPOYahRcyCs87UTIFB9OXPlju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