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不曾走过,怎会懂得

谁没在青春的路口彷徨过?谁没在人生的路途走岔过?

走过弯路也好,受过疼痛也罢,你要相信这些都是来磨炼我们的。既然我们已经落下了血泪,就让我们在这血泪中变得更好。

01 生命真正需要的,其实并不多

一心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自己已经拥有的丢掉了。别以为我在说笑,我们都做过这样的傻事。

利奥·罗斯顿——美国历史上最胖的好莱坞影星,他因演出时突然心力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医务人员用尽一切办法也没能挽回他的生命。罗斯顿临终前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

作为一名胸外科专家,哈登院长被罗斯顿的这句话深深打动,他让人把它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

后来,美国石油大亨默尔也因心力衰竭住进了这个急救中心。默尔工作繁忙,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称这里为美洲的石油中心。

默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但他出院后没有回办公室,没有继续他的石油生意,而是住在了苏格兰乡下的一栋别墅中,并且卖掉了自己的公司。他被医院楼上刻着的罗斯顿的话深深打动,在自己的自传中写道:“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都不过是获得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执迷不悟,任那欲望无休止地膨胀下去,以致让生命超载?人往往都是这样,只有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才能大彻大悟,才能认识到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芸芸众生,能坦然面对生命的少,能舍弃名利的更少,生活中不乏看重名利胜于生死者。人只有打透生死关,才能看破名利的虚妄性。其实,生活未必都要轰轰烈烈,平平淡淡才是生命的底色。

苏东坡有诗曰:“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人生如一场梦,生命中所有喜怒哀乐,所有荣华富贵,都不过是梦中之梦,何必执著不忍舍弃呢?生命是梦中最美的花朵,快乐和生命是我们最大的拥有,又何必乞求太多呢?

02 人生“七苦”,知足才能常乐

金庸先生曾概括出人生有“七苦”,生、老、病、死为“四苦”,其余“三苦”分别是:“冤家会”“爱别离”“求不得”。

生之所以是一苦,是因为一个人从呱呱落地起就开始了吃苦。成长过程中苦味会越来越浓。懂事以后先要尝“十年寒窗苦”,接着为成年而“苦闷”,为谋生而吃苦,为生计而奔波劳苦。年老以后,又会为去日无多而苦恼。病自然是苦的。生病时不但要忍受吃药之苦,还要忍受身体之病痛,心灵之烦恼。死代表着生命的终结,人生最苦莫过于死。如果不肯放下心中惦念的名与利,更是苦不堪言。

“冤家会”是苦的。冤家碰头,分外眼红,怒火中烧,岂能不苦?不是冤家不聚头,假如冤家刚好是你的邻居,那你将不得安宁。你要睡觉他练鼓,你要读书他练嗓,或是将垃圾丢在你家门口,或是任由爱犬把你家门口当厕所……如果你以忍为上策,心中自然是苦;如果你与之理论,激怒冤家,更是“苦海无边”。

自古多情伤离别,与心爱的人分手,哪有不苦之理?别离苦,分手后相思更苦。古人曾经写过大量有关别离的诗句,可以说每一句都充满苦味,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连离别时的酒都有苦味。

世人痴情于名利,不惜牺牲健康、人格去换取,如若“求不得”,肯定是痛彻肺腑。即使有幸得之,要么提心吊胆,要么不知足,这山望着那山高,自然也是苦的。

对待人生“七苦”,最好莫过于知足,知足才能常乐。任何事情都适可而止,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把生命的重心放在生活的过程中,而不是追求本身,在生活的大道上,一边观赏一边前行,而不是为了到达某一梦寐以求的终点,这样的人生便不再有苦味,便会有畅快淋漓、如沐春风之感。

有一位印第安人的酋长曾对他的臣民们说:“上帝给每个人一杯水,于是,你从里面体味生活。”生活确实是一杯水,杯子的华丽与否显示不了一个人是贫乏还是富有。但杯子里的水,清澈透明,无色无味,对任何人都一样。接下来你有权力加盐,加糖,只要你喜欢。

生活当中,该有多少人为了让自己的这杯水色香味俱佳而无谓地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佐料。诸如爱情、友情、金钱、喜、怒、哀、乐等,所以他们都感到自己活得非常“苦”;然而,只要你适度地、有选择地放入调料,你的生活便会过得有滋有味。

你有欲望,不停地往杯子里加水,或者加糖,但必须适可而止,因为杯子的容量有限。啜饮的时候,你要慢慢地品味,因为你只有一杯水,水喝完了,杯子便空了。

03 放下,是舍更是得

有位台湾作家说得好:“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头绪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仔细咀嚼这段话,你会发现,我们不就是因为“舍不得”吗?

很多时候,我们舍不得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舍不得放下已经很远很远的种种往事,舍不得放弃对权力与金钱的追求……于是,我们只能用生命作为代价,透支着健康与年华。

现代人都精于算计投资回报率,但谁能算得出,在得到一些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间溜走?而我们很少去思忖: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子是有限的,一旦失去,便再也捞不回来。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人生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

历史上永州人都特别善于游泳。有一天,河水突然暴涨,有几个永州人正乘坐在一条小船上。结果刚到江中心,船就漏水了。船上的人只好跳到水里往岸上游。其中最会游泳的一个人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但还是没有平常游得快。他的同伴很疑惑,于是问他为什么今天这么吃力。那个人回答说:“我腰里缠着太多的钱,现在重得不行,所以今天特别吃力。”于是同伴劝他快把钱扔掉,但是这个人说什么也不肯。

过了一会儿,这个人更加没有力气了。那些已经到了岸上的同伴又大声劝说他扔掉钱,他摇了摇头,最后沉入水中淹死了。

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扔掉很多累赘。这些累赘很多时候都会影响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扔掉。舍不得自然得不到。

得失心太重的人往往放不开手脚,不能做到忘我。人在得失心重的时候不妨问一下自己,得到了又怎么样?失去了又怎么样?如果回答了这两个问题,心态自然会平和起来。

佛家说“要眠即眠,要坐即坐”,是多么自在的快乐之道啊,倘使你总是“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眠时不肯睡眠,千般计较”,这样放不下,你又怎能快乐呢?

04 失去的都会得到补偿

人们总是说付出就会有回报,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对等的回报。甚至压根儿就没有回报,更糟糕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一片苦心会遭受打击和磨难。但是,请你牢记:失去的都会得到补偿。

著名女影星奥黛丽·赫本在年幼时遭遇父母离异,她跟随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战乱年代,她忍受着贫困、饥饿和担惊受怕。成年后,因为经济条件和身体条件不足,她的芭蕾舞演员之梦破灭。她还经历了两次失败的婚姻。她的人生如此坎坷,但从来没有一个人证明她曾经求助过心理医生。

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不由得感叹:“对于那个年代的演艺界的明星来说,赫本确实创造了一个奇迹。”这位医生在半夜经常接到许多著名主持人和影视明星的电话,请求他给予心理上的帮助。这些人富有、漂亮、英俊,拥有名誉、地位和众人的崇拜,他们应该是上帝的宠儿,但是他们却无一例外地遭受着无法自拔的心理痛苦。

“为什么赫本没有呢?她看上去是这么柔弱,更何况她还经历了这么多痛苦?”这不仅是心理医生的疑惑,也是大众的疑惑。

来看看有关赫本的报道——

赫本曾经悄然隐退出演艺圈,时间长达八年。对于一个在好莱坞大红大紫的影星来说,息影一年的损失相当于洛克菲勒家族在田纳西州封存一口油井。

赫本曾做过67次亲善大使。

赫本在1953年至1963年的十年时间里,坚持每个月到监狱、医院和贫民窟做义工或者护理服务。

赫本曾经谢绝贝尔公司一小时5万美元的庆典邀请,而去孤儿院看望可怜的孩子。

或许这些事实能够给出最好的解释。很多心理医生受此启发,建议他们特殊的病人参加公益事业,后来发现这些病人渐渐消除了烦恼和焦虑,他们变得豁达、乐观,很快就不用求助心理医生了。

虽然他们在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上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没有得到物质的回报,但是他们得到了精神的愉悦,其价值甚至远远超过金钱的回馈。世界上存在着一条定律:物质守恒。当你的付出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回报,并不意味着失去,即使失去也会得到补偿,不过是另外一种形式,一种更加高贵的形式。

05 傻瓜才追求完美主义

没有哪个人是完美的。

不要陷入完美主义的圈套,要学会换一种角度看问题,给自己更多的宽容与谅解。

视觉上的美丽熟悉之后会变得平淡,感受上的美好却会日益长久。

一定要真心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并不是盲目自恋,而是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真心喜欢自己的人,懂得快乐的秘密不在于获得更多,而是珍惜所拥有的一切。你会觉得自己是那样地受上天的恩宠,是那样幸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份开放的心境,更是你快乐的起点。具有这样心境的人,对生活、环境、周围的人会自然流露出喜悦之情。

学会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缺陷,真诚地喜欢自己,喜欢自己的不完美,喜欢自己的个性。你会发现你不仅拥有愉悦的生活和人生,还会获得更多的魅力。

生命的本性是快乐的,如同绽放的鲜花,激荡的歌曲,迷人的芳香。我们应该善于发现生命的意义,走进自己的内心。有一句人们常说的格言:“爱你的邻人如同爱你自己。假使你不爱自己,又怎会爱别人呢?”

要学会爱自己,不要怨恨自己,柔软地、温和地关怀自己,学会原谅自己。

印度的奥修说:

“学习如何原谅自己。不要太无情,不要反对自己。那么你会像一朵花,在开放的过程中,将吸引别的花朵。石头吸引石头,花朵吸引花朵。如此一来,会有一种优雅的、美妙的、充满祝福的关系存在。如果你能够寻得这样的关系,那将升华为虔诚的祈祷,极致的喜乐,透过这样的爱,你将领悟到神性。”

06 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美妙

有一次,一位年轻人到关渡,看到有一群人手里拿着望远镜,对着蓝天,对着那一片泥沼,对着那整片红树林望着。他不禁好奇地趋前问他们:“你们在望什么啊?”

只见那些人理所当然地回答道:“我们在等啊!”

“等?等什么呢?”

“等鸟飞过来!”

又有一次,这个年轻人到海边玩,看见许多人手里握着钓竿,面向大海,把线放得远远的,每个人的眼神都充满了笃定。

他便问其中的一人:“你们面对大海,心里在想什么呢?”

那个人回答说:“我们在等啊!”

“等什么?”

“等鱼儿!”

于是,年轻人也开始在生活中学习“等”的感觉。等着红灯变绿灯,等着太阳升起,等着夜晚变白天,等一种“沉淀”,他开始享受等待的美好了。

古时候,人们曾用驴子推磨,但为了避免它懒惰不肯用力,就先把驴子的眼睛蒙起来,让它看不见,再将花生酱抹在驴子的鼻子上,驴子闻到香味,以为前面一定有好吃的食物,就会拼命往前冲。

在生活中,人们也常常在追逐着这个、追逐着那个,到头来往往都是空忙一场,这跟驴子又有什么两样呢?

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有了“等”的期待,有了停一停,等一下的美好。在下雨时,我们等着太阳出来;当阳光透出云际的同时,我们等到了彩虹。无论是等待时的希望,还是彩虹给我们的美妙,都是我们人生中的美好感受!但如果彩虹时刻挂在天空里,我们还会觉得它是那样的美丽吗?

正是由于有了等待,才会让我们在获得时感到了更强烈的兴奋和感激。不要再为等待的漫长而倍感焦急,让我们的心情逐渐平静,去用平和的心境感受等待和希望的美妙吧。

07 不念过去,活在当下

人生由三天组成,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果你在忙碌的今天为了昨天的失败或不幸而哭泣,那么你的今天就只剩下了泪水。试问,你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

一天,一位得道高僧休息前吩咐他的小弟子去给佛祖点上香火,这个粗手粗脚的小和尚不小心把香炉打翻了,香灰撒了一地,刚刚插好的香火也断了,差点儿燃着了整个殿堂。小和尚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偷偷地躲了起来。

第二日,高僧找不到小和尚,便亲自来到殿堂探究原因,得知了事情真相后,他有些生气,但是很快就平息了下来。他派人去把躲藏起来的小和尚叫来。

小和尚因为害怕,哭了一夜,眼睛肿肿的,心想这次肯定被重罚。高僧看了一眼小和尚:“你耽误了今天的晨课,知道吗?”小和尚抬起头,很不解地望着高僧,然后低头主动认错:“师父,我错了。我昨晚打翻了香炉,你不生气吗?为何今日不责罚我,反而仅仅怪我耽误了晨课呢?”高僧语重心长地说:“昨天你犯的错误,我是很生气,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来追究谁的责任已无益处。昨天香灰已撒,香火已断已经是无法挽回的事情了,唯一可以做的便是今天马上换上新的香灰,重新点上香火,再把今日的晨课补回来。如果因为昨天的失误,把今天的光阴也赔进去的话,那才是不可饶恕的。你明白了吗?”小和尚恍然大悟。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这个小和尚的角色,我们为了昨天的失误而哭泣,甚至放弃了今日应该做的主题,明日再为今日的放弃而哭泣,日日相仿,人生就这样丢失了它的意义。当昨天的事情我们已经无力改变,那么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它,把握好今天才是最有价值的行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回忆是一种心理压力的来源。当然,回忆的滋味因人而异、因景而异。不过当回忆袭上心头时,总是别有一番滋味。不论是辉煌的过去,还是灰暗的昔日,回忆都很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是甜的已随岁月的流逝而变淡,是苦的更会由于翻老账而变涩。所以,少回忆不堪回首的往事,你的心理就会轻松许多。

不要为昨天流泪,但是要从昨天中吸取教训,避免今天成为第二个失败的昨天。

08 无论何时,都要珍惜与善待自己

珍惜和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它能让痛苦和烦恼远离一生,让人在恬静的生活中感知生命。

人生是没有后退的生命之旅,面对神圣和有限的生命,我们更要珍惜和善待它,寻找属于自己幸福的人生。我们要静静地思考生活,细细地品味生活,在淡然豁达中享受生活,让自己活得精致而有意义。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孩子,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孩子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孩子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高。回到孤儿院里,孩子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孩子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上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十倍。由于这孩子怎么都不卖,竟被人们传为稀世珍宝。

孩子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告诉院长,并问为什么会这样。

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竟被传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你自己的态度。珍惜独一无二的自己,珍惜这短暂的几十年光阴,然后再去不断充实、发掘自己,最后社会才会认同你的价值。

与浩渺的世界相比,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生命脆弱之至,有时仅在呼与吸的瞬间。所以,追逐幸福的人们,一定要珍惜自己,善待生命。

09 委屈往往不能求全

人常说,“委屈求全”,可事实如此吗?当我们委屈自己的时候,就能求全吗?

一位经济学家陪外国朋友去首都机场,打了辆出租车,等从机场回来,他发现司机做了小小的手脚,没按往返计费,而是按“单程”的标准来计价,多算了60元钱。这时候有三种处理办法:一是向主管部门告发这个司机,那么他不但收不到这笔车费,还将被处罚;二是自认倒霉,算了;三是指出其错误,按应付的价钱付费。

外国朋友建议用第一种办法,经济学家选择了第三种,他说,这是一种有原则的宽容,我不会以怨报怨,也不会以德报怨,而是以直报怨。如我仅还以德,那么他将不知悔改,实质上是在纵容他;我若还以怨,斤斤计较,则影响了双方的效率与效益;我指出他的错误,然后公平地对待他,则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被他人侵犯、伤害或妨碍,有的人可能是无意中冒犯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某种原因冲撞了你,有的人可能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让你反感。这些算不上大奸大恶,多是道德领域中的小事,未必能达到法律的高度,却让人咽下去,心有不甘;针锋相对,实在不值。

有人开玩笑地说:“以德报德是正常现象;以怨报怨是平常现象;以怨报德是反常现象;以德报怨是超常现象。”以怨报怨,最终得到的是怨气的双方;以德报怨,除非真的到达一定境界,否则只会让你心中不知不觉存积更多的怨。其实,做人只要以直报怨,问心无愧即可。

很多时候,我们委屈了自己却不能得到相应的结果,还可能出现更糟的情况。而且一再退让很可能导致人精神上的压抑,使自己的生活状况更糟。有时为了大局委屈自己是必要的,但是不论什么事情都想通过委屈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那么问题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解决。

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学会爱自己一些。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不委屈自己、爱自己,还表现在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上。 zIQ/GhO6yakGfs0jOPGHZZq5OVVvEFPn8WDu6+fawAWcz/Mre/bKHi0iOKMT0EG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