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若想改变,请即刻开始

掌握自己的命运,除非你愿意被别人支配;提出自己的计划,否则你只能跟着别人的计划走。

改变1%的当下,见证100%的焕新一新。

01 挣脱心灵的枷锁

有个长发公主叫雷凡莎,她头上披着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美。雷凡莎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雷凡莎长得很丑。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雷凡莎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要到这里来一饱眼福。雷凡莎从王子的眼睛里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睛中进而发现了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了出来。

其实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其实,人在很多时候不就像这个长发公主吗?人心很容易被种种烦恼和物欲所捆绑。那都是自己把自己关进去的,就像长发公主,把老巫婆的话信以为真,因此把自己囚禁起来。

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凡事都要考虑别人怎么想,将别人的想法深深地套在自己的心头,从而束缚了自己的手脚,使自己停滞不前。就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煞,认为自己无法成功;告诉自己,难以成为配偶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无法成为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父母、父母心目中理想的孩子。然后,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仔细想想,很多时候,在人生的海洋中,我们就犹如一条游动的鱼,本来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寻找食物,欣赏海底世界的景致,享受生命的丰富情趣。但突然有一天,我们遇到了珊瑚礁,然后自己就不愿再动弹了,并且呐喊着说自己陷入了绝境。这,想想不可笑吗?自己给自己营造了心灵的监狱,然后钻进去,坐以待毙。

人的一生的确充满许多坎坷,许多愧疚,许多迷惘,许多无奈,稍不留神,我们就会被自己营造的心灵监狱所监禁。心狱,是残害我们心灵的极大杀手,它在使心灵调零的同时又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既然心狱是自己营造的,人自己就有冲出心狱的本能,那么,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拆除心灵的监狱,挣脱心灵的枷锁,还自己一份亮丽的心灵吧!

02 用行动去争取好运气

很多人喜欢空想,把计划说得天花乱坠,而到了实行的时候,便没有了下文。

有一位美国老太太,她打算从得克萨斯到佛罗里达做个徒步旅行。要知道这个距离相当于从北京到香港的距离,很多人都不相信她能够完成,可是老太太凭借她的毅力成功地完成了旅行。有记者问她是如何办到的,她说:“我确定了目标,就一步一步地向前迈,就这样迈到了啊,这没有什么神奇的。”

计划放在那儿,永远只是计划,只有你的行动才能让计划变成现实。哪怕是再远大的目标,只要你迈出一步,距离目标就近一步,关键是你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前洛杉矶湖人队的教练派特雷利在湖人队最低潮时,告诉球队的12名队员说:“今年我们只要每人比去年进步1%就好,有没有问题?”球员一听:“才1%,太容易了!”于是,在罚球、抢篮板、助攻、抄截、防守一共5方面都各进步了1%,结果那一年湖人队赢了冠军。

有人问教练,为什么这么容易得到冠军呢?教练说:“每人在5个方面各进步1%,则为5%,12人一共60%,一年进步60%的球队,你说能不得冠军吗?”

有计划很简单,难的是每天都照着计划去执行,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收获。

是的,实现梦想的关键就在于这一步一步的行动。很多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在抱怨,而不为理想付诸行动。当周围立志当作家的朋友,已经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若干篇“豆腐块”的时候,当要创业的同学已经开始学习管理了,想出国的同学已经考过托福了……你才发现自己还在原地不动,已经被别人甩掉了一大截了。

“反正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事情,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呢?等忙过这段再做也不迟嘛。”当我们一次一次这样想的时候,这个计划在脑海里就渐渐模糊了。

如果我们有梦想,就该脚踏实地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当你开始行动的时候,或许还不能看见你所追求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样子,这时往往会感到困惑,感到目标的遥远,感到跋涉的艰难。但是,只要你毫不犹豫地做下去,坚持不懈地干下去,你就会发现目标在你的眼里越来越清晰。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去追寻、探询。努力过,才不会有遗憾,才可能会成功。

03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那已是他在一年里失去的第六份工作,他拥有英语六级证书,第一家公司却认为他口语不过关;他是电脑二级程序员,第二家公司却嫌他做事速度太慢;第三家他与部门经理不和,他主动炒了老板;接连的,第四家,第五家……他黯淡地说:“一次次全是失败,让我浪费了一年的时间。”

朋友一直耐心地聆听,此刻说:“讲个笑话给你听吧。一个探险家出发去北极,最后却到了南极,人们问他为什么,探险家答:因为我带的是指南针,我找不到北。人们说:怎么可能呢,南极的对面不就是北极吗?转个身就可以了。”朋友反问:“那么失败的对面,不就是成功吗?跌倒了不怕,只要你勇敢地爬起来,总会有成功的一天。”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又有了自信,他又开始了自己的求职之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找到了一家很适合自己的公司,他在那里发展得很好。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大部分人都不会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受挫折和不幸。其实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之后没有再爬起来的决心。成功者和失败者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失败者是摔了个跟头以后,就害怕再摔,所以就没有勇气爬起来;而成功者则会爬起来继续往前走,因为他们懂得哪怕多走一步,也是距离成功更近了。

美国百货大王梅西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他于1882年出生于波士顿,年轻时出过海,后来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卖些针线,铺子很快就倒闭了。一年后他另开了一家小杂货铺,仍以失败告终。

在淘金热席卷美国时,梅西在加利福尼亚开了个小饭馆,本以为供应淘金客膳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岂料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什么也买不起,这样一来,小铺又倒闭了。回到老家之后,梅西又满怀信心地干起了服装生意,可是这一回他不只是倒闭,而是彻底破产,赔了个精光。不死心的梅西又跑到新英格兰做服装生意。这一回他时来运转了,他买卖做得很灵活,甚至把生意做到了街上商店。头一天开张时账面上才收入11.08美元,而现在位于曼哈顿中心地区的梅西公司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百货商店之一。

梅西没有因为自己的几次失败就失去信心,不再去创业了,相反,他一直在努力尝试,失败了再来,跌倒了再爬起来,即使破产了,也没有动摇他的决心,最终他成功了,成了美国的百货大王。

04 来点儿干劲与激情

美国伟大的哲学家爱默生说:“不倾注激情,休想成就丰功伟绩。”激情是一种能把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都调动起来的力量,是不断鞭策和激励我们向前奋进的动力。

弗兰克·贝特格的最初职业是职业棒球员,但他被第一家公司开除了,理由是他打球时无精打采。因此,当他进入另一家球队时,就下定决心要成为最有激情的球员。

从此以后,他在球场上就像一个充足了电的勇士。掷球是如此之快、如此有力,以至于几乎要震落内场接球同伴的手套。报纸这样写道:“这个新手充满了激情并感染了我们的小伙子们。他们不但赢得了比赛,而且看来情绪比任何时候都好。”那家报纸还给他起了个绰号叫“锐气”,称他是队里的“灵魂”。

随之而来的是他的月薪从25美元涨到185美元。他认为自己并不是球技出众或是有很强的能力,而是激情让自己的工资暴涨了那么多。

退出职业棒球队之后,弗兰克·贝特格去做人寿保险推销工作。在10个月令人沮丧的推销之后,有人对他提出了忠告:“贝特格,你毫无生气的言谈怎么能使大家感兴趣呢?”

所以他决定以打球的激情投入到做推销员的工作中来。有一天,他进了一个店铺,鼓起全部热情试图说服店铺的主人买保险。店主大概从未遇到过如此热情的推销员,只见他挺直了身子,睁大眼睛,一直听贝特格把话说完,最终他没有拒绝推销,买了一份保险。从那天开始,贝特格真正地展开推销工作了。在12年的推销生涯中,他目睹了许多的推销员靠激情成倍地增加收入,同样也目睹更多人由于缺少激情而一事无成。

弗兰克·贝特格的成就除了自己的才能之外,更大的原因来自于他的激情。他的激情感染了别人,让自己走出了沮丧,给自己带来了辉煌的人生。一个没有热情投入工作的人是很难得到别人的肯定的,试想谁会希望一个整天看起来无精打采的人做自己的搭档呢?谁又会被一个毫无热情的人说服去购买他的东西呢?

激情让你时刻保持一颗年轻向上的心,激情让你斗志昂扬,激情让你有更好的人际关系,激情让你更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激情焕发的你更容易成为一个群体中的焦点。所以,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激情。

05 专注坚持,你可以更精彩

很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譬如健身,在进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阻碍你前进的脚步。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专注与坚持,只有这种力量才能让你一步一步朝前走,越来越接近终点。

西华·莱德先生是英国著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他曾在1957年4月的《读者文摘》上撰文表示,自己收到的最好忠告是“坚持走完下一英里”,下面是其文章中的摘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跟几个人不得不从一架破损的运输机上跳伞逃生,结果迫降在缅印交界处的树林里。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拖着沉重的步伐往印度走,全程长达140英里,必须在8月的酷热和季风所带来的暴雨侵袭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才走了一个小时,我一只长筒靴的鞋钉扎了另一只脚,傍晚时双脚都磨出硬币大小的血泡。我能一瘸一拐地走完140英里吗?别人的情况也差不多,甚至更糟糕。他们能不能走呢?我们以为完蛋了,但是又不能不走。为了能在晚上找个地方休息,我们别无选择,只好硬着头皮走完下一英里……

“当我推掉其他工作,开始写一本25万字的书时,心一直定不下,我差点放弃一直引以为荣的教授尊严,也就是说几乎不想干了。最后我强迫自己只去想下一个段落怎么写,而非下一页,当然更不是下一章。整整六个月的时间,除了一段一段不停地写以外什么事情也没做,结果居然写成了。

“几年以前,我接了一件每天写一个广播剧本的差事,到目前为止一共写了2 000个。如果当时签一张‘写作2 000个剧本’的合同,我一定会被这个庞大的数目吓倒,甚至把它推掉,好在只是写一个剧本接着又写一个,就这样日积月累真的写出这么多了。”

“坚持走完下一英里”的原则不仅对西华·莱德有用,对我们也很有用。专注并坚持做下去是实现任何目标唯一的聪明做法。人们常说,最好的健身方法是“一天又一天”坚持下去。我有许多朋友用这种方法坚持自己的健身计划,成功的比例比别的方法高。很多人总是一次次给自己制订详细的健身计划,但是一旦开始做的时候,就觉得难以坚持,能够成功的唯一方法就是每天坚持着跑一会儿,时间久了就会习惯这种方式,这样就能最终实现自己的健身目标。

英国作家约翰·克莱斯,可以说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多产作家,他一共出过564部小说,如果你以一年出10本来算,他花了将近五六十年时间在写小说。出了那么多书,你可能会以为他是百战百胜的作家,那你就错了,他曾经被退稿达753次!试问你承受得住753次的沮丧吗?这个过程是一种怎样的煎熬?但是他坚持下来了,所以他最终获得了成功。

专注与坚持的人更加容易成功,专注更能激发人的潜能,坚持能够创造奇迹。如果你还在自己的各种天花乱坠的想法中左右摇摆,那么,现在就停止吧!把自己最想做又最适合自己去做的事情当成现阶段的目标,然后就专注于它,坚持去实现它。

06 寻求帮助,合作成金

有一位叫做罗伯特·克里斯托弗的美国人,他想用80美元周游世界,并坚信自己能够实现。于是,罗伯特找出一张纸,写下他80美元周游世界的准备工作:

设法领取一份可以上船当海员的文件;

去警察局申请无犯罪记录的证明;

取得美国青年协会的会员资格;

考取一个国际驾照,找一份国际地图;

与一家大公司签订合同,为之提供所经过国家和地区的土壤样品;

同一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可免费搭机,但要拍摄照片为公司做宣传……

当罗伯特完成上述的准备后,年仅26岁的他就在口袋里装好80美元,开始了自己的全球旅行。以下是他旅行的一些经历:

在加拿大巴芬岛的一个小镇用早餐,不付分文,条件是为厨师拍照;

在爱尔兰,用4.8美元买了4箱香烟,坐船从巴黎到维也纳,费用是送给船长1箱香烟;

从维也纳到瑞士,乘坐列车穿山越岭,只需要4包香烟;

给伊拉克运输公司的经理和职员摄影,结果免费到达伊朗的德黑兰;

在泰国,由于提供给酒店老板某一地区的资料,受到酒店贵宾式的待遇……

最终,罗伯特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80美元周游世界的梦想。

用80美元周游世界,这是一件怎样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罗伯特做到了,而且完成得很轻松。在整个过程中,他做得最多的就是寻求别人的帮助,让别人来帮助自己实现愿望,所以他用80美元实现了周游世界的梦想。

还记得那个寓言故事吗?天堂和地狱的区别在哪里?同样的锅里盛着同样的汤,同样长的汤匙,地狱里的人就是自己顾自己,即使汤匙长得无法伸到自己的嘴里,他们还是那样做,所以地狱里的人都是愁眉苦脸的表情。而天堂里则是另一种情景,他们互相帮忙,一个人喂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能尝到汤的味道,所以天堂中的人都是一副幸福的表情。这就是合作带来的天大差别。只有通过互相帮助,才能收获更多。

现代社会已经是一个走向合作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能够完成的事已经越来越少了,很多事情都需要通过别人的帮助,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完成。所以,放下“凡事自己来”的想法,学会走出去和人合作吧。

07 高收入让人活得更有尊严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尤其对于女人,需要钱来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实。女人不需要太多钱,但是,女人也不能没有钱。女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变得富有,变得富有的女人会更加感受到尊严的魅力。而通过自己的劳动慢慢变得富有的女人,不会轻易做拜金女。我们要的是根据自己的实力,凭借工作为自己创造出金钱,让金钱带给我们想要的幸福,让金钱改变我们的命运。

“我富过,我也穷过,因此我知道,还是有钱比较好过!”

朱蒂·瑞斯尼克是一家证券管理公司及投资银行董事长,她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这句话。这位女企业家的命运有着我们无法想象的坎坷:从有钱人家的千金到落魄的离婚女人;从生活阳光到酗酒嗑药;从亲情围绕到亲人们接二连三地残酷离去;从健康美丽到两次身患癌症。人生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就这样残酷地发生在这个有两个女儿的母亲身上。在她40岁那年,命运让青春不再的她失去了丈夫,没有了家庭支撑者,也没有了退路。

是“再找一个长期饭票”,还是“自己站起来”?几番挣扎后,她选择了后者,从证券公司的临时业务员开始新的生活。在曾经那个清一色都是男业务员的证券行业,她以女性独到的眼光与重视小客户的热诚,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此后,她的事业越做越大,仅仅十年,她就成为了一家著名投资银行的董事长。在回忆过往的经历时,她不止一次地感叹:钱虽然不能买来一切,却可以买来大部分的尊严和自由。

我们不能光用收入来定义朱蒂·瑞斯尼克的一生,但是,从她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事业的意义。事业让她有了遇到困难时继续生活下去的动力,让她的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她在失去所有之后,又重新获得了一切。她是一个用自己的经历鉴定了工作的意义的女人,也是一位勇敢、坚强、有担当的母亲。在她用收入为自己赢得尊严和自由的时候,我们怎么甘心因为没有收入而被人鄙视,给心底留下一块块难言的伤疤呢?

08 随时调整,阻止人生的苍老

远山曾在国外某音乐高校留学。一天,他走进练习室,发现在钢琴上摆着一份全新的乐谱。

“超高难度……”远山翻动着乐谱,喃喃自语,感觉自己对弹奏钢琴的信心似乎跌到了谷底,被消磨殆尽。

已经三个月了!自从跟了这位新的指导教授之后,不知道为什么教授要以这种方式整人。

远山勉强打起精神,他开始用手指奋战、奋战、奋战……琴音盖住了练习室外教授走来的脚步声。

指导教授是个极有名的钢琴大师。授课第一天,他给自己的新学生一份乐谱。“试试看吧!”他说。

乐谱难度颇高,远山弹得生涩僵滞、错误百出。

“还不熟,回去好好练习!”教授在下课时,这样叮嘱学生。

远山练了一个星期,第二周上课时正准备让教授测试。没想到,教授又给了他一份难度更高的乐谱:“试试看吧!”上星期的课,教授提也没提。

远山再次挣扎于更高难度的技巧挑战。

第三周,更难的乐谱又出现了。

同样的情形持续着,远山每次在课堂上都被一份新的乐谱所困扰,然后把它带回去练习,接着再回到课堂上,重新面临两倍难度的乐谱,却怎么都追不上进度,一点儿也没有因为上周的练习而有轻车熟路的感觉。远山越来越感到沮丧和气馁。

教授走进练习室。

远山再也忍不住了,他必须向钢琴大师提出这几个月来自己承受的巨大压力。

教授没有开口,他抽出了最早的那份乐谱,交给远山。“弹弹看!”他以坚定的目光望着远山。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连远山自己都惊讶万分,他居然可以将这首曲子弹奏得如此美妙、如此精湛!教授又让远山试了第二堂课的乐谱,远山依然呈现超高水准的表现……演奏结束,远山怔怔地看着老师,说不出话来。

“如果,我任由你表现最擅长的部分,可能你还在练习最早的那份乐谱,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程度……”钢琴大师缓缓地说。

如果把过多的精力与才华投入一个低水平的事情上,我们的能力就无法提高。想突破生活的瓶颈,不妨挑战一下那些所谓的难事。

09 你已经过了心里藏不住事的年龄

如果你已经过了叛逆的年龄,还继续在叛逆、特立独行的路上前进,就会遭致他人的轻视。还是告别稚嫩的张狂,给自己贴上稳重的标签吧。

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说:“如果一个人在别人眼里不显得过于聪明,他就已经相当狡猾了。”做人无须狡猾,也无须事事明澈,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便是糊涂主义的智慧所在:糊涂背后掩藏的是清醒。

某公司主任职位空缺,于是办公室为继承人选的问题议论纷纷。

乔森自信是一位很不错的职员,平时工作积极,表现良好。而此时,却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立不安,原因是他本人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也没接受任何正式的谈话。

这天,办公室主任问乔森:“什么时候请客呀?老兄,就要荣升了。”

“别拿我开心了,你给我发聘书呀?”

办公室主任得意地说:“这次,你的聘书还真有可能是我给你发。”

然后办公室主任将公司在人事改组上的考虑、老板的打算和前任对乔森的推荐猛侃一番。过了几天,财务部的主任又问乔森:“听说,从下个月起,公司的奖金又要调整了?”

这事乔森怎么没听说?可无风不起浪。乔森没有说不知道,而是回答:“怎么,反应很大吗?还没有最后决定的事已经传得这样厉害。”这时候,装傻其实就是装明白,这是一种很强的心理战术。

像乔森一样,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是一种极高明的策略。有时候,聪明反被聪明误,很多人不喜欢比自己聪明的人,越聪明就越招人恨、招人妒。所以,无须将每件事情都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适当的时候拿出“糊涂主义”的挡箭牌应对状况,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装糊涂有时是为了给自己留条后路,让自己可全身而退。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错误,做人办事也要“活”。把一件事情做绝,就等于自封了一条道路;把万事做绝,也就无路可走,一旦形势转变,自己就仅剩死路一条。我们要懂得“宁做傻中精,不做精中傻”的处世之道,凡事都要留个心眼儿,留条退路,以形势大变时能有转身的余地。

10 少一分书生意气,多一分入世心态

虽然人们常说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通,却又不同,正如北大法学院校长朱苏力告诫毕业生的:“社会更多是一个利益交换的场所,是一个市场,是‘平民政治’。评价的主要不是你的智力优越与否(尽管你的聪明和智慧仍然可以帮助你),而是你能否拿出别人想要的东西。这个标准不再由中心——教师确定,而是分散——由众多消费者确定。”

“尽管社会和市场的手是看不见的,但它讲的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不讲期货,讲也都是将之转为现货。你可以批评它短视,但它通常还是不会,而且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它把每一个进入社会的人都当做平等的个体,不考虑你刚毕业,没有经验。如果你失去了一次机会,就与这个工作擦肩而过;不像在学校,会让你补考,或者到老师那里求个情,改个分数。”

人生不售回程票,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重来,人被裹挟于社会中,犹如置身于你不得不走上的舞台,你注定要扮演某个角色,虽非心甘情愿,却也无可奈何。知道树为什么会落叶吗?知道花儿凋谢后为什么来年又会开吗?知道小草为什么每到秋天就枯黄,春天就破土而出吗?知道大雁为什么要南飞吗?……太多的为什么,你知道吗?也许你并不十分清楚,但你要明白,通过这么多的为什么,人们学会了成长。

没有了先“死”后“生”的成长,你的人生不会精彩,更不会成长,就像蝴蝶一样,终有一天破茧而出,从令人厌恶的毛毛虫变成美丽的蝴蝶,你也不会从谁都不愿理的丑小鸭变成美丽无比的白天鹅。这是一个过程,是生命中不得不经受的历练,也许蜕变的过程是坎坷的,但只有在这种坎坷中,你才会成长,才会懂得与社会和谐相处。

11 珍惜别人给的每一次机会

知名编辑、社科类畅销书作家南田策划过很多销量在100万册以上的图书,也曾将很多无名的作者培养成畅销书作家。因此,很多梦想成为社科类畅销书作家的年轻人,想尽一切办法接触南田,哪怕让他提点几句,都会对社科类图书有一个新的认识。如果南田心情好,说不定随手给他们一个选题试着写一写。南田策划的选题,只要别写得太离谱,保证文字流畅,出版肯定是没问题的。

作为编辑,南田对年轻人作品的审读都非常细心,不想放过任何一个有潜力的作者。

有一个叫小毕的年轻人,读过南田的著作,也看过他策划出版的书,对他非常崇拜,便直接找到南田,想跟南田学习社科类图书创作。

那时南田正在接待一个作家,便拿出一篇文章交给小毕说:“这是一个作者的投稿,请你仔细看一下,把里面的错字挑出来,改成你认为是正确的。”

小毕一听很生气,心想我的梦想是做一名畅销书作家,不是挑错字的校对员。于是他很草率地把稿子看了一遍。

南田回来,问小毕把稿子看得如何。小毕说,我认真地看过了,里面没有什么错。他认为,只要交给南田看的稿子,应该都是作者校对过的稿子,不可能有错。再者,自己是来请教如何写畅销书的,能不能看出错字无关紧要。

其实那是南田自己写的稿子,写完后还没认真修改和校对过。他坐下来认真地看了一遍稿子,发现里面存在很多低级书写错误,只要是上过中学的人都能看出来,而他给小毕一个小时的时间,居然什么都没看出来。这绝对不是小毕的能力问题,而是对待这件事的态度问题。

南田委婉地对小毕说:“真的很遗憾,我不能帮助你实现你的梦想。因为社科类图书,主要是指导别人做人和做事的。作为社科类图书的优秀作者,前提是自己必须要知道该如何做人和做事。我想你应该走了。”

小毕听了非常生气,说:“你不是也从无名到有名的吗?连问我写过什么都不问,就这样武断地说我不合适,凭什么?还说我连基本做人和做事的道理都不懂,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就什么都懂了吗?都说你是文学青年的伯乐,我看你简直就是文学青年的杀手!”

南田微笑一下说:“你这样说,更证明我的判断没有错!年轻人,我送你一句话。既然自己有梦想,就应该珍惜别人给你提供的每一个机会,否则将一事无成!”

小毕后来做过很多事,没有一件事情做成功。直到现在,他也没弄明白为什么南田会拒绝他。

南田之所以拒绝小毕,是因为他没有把自己交代的很简单的工作做好。南田随手给他一篇文章修改,并没有要求他把文章改得如何好,而是看他对待简单工作的态度,也是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对一个不能把小事做好的人,绝对不能寄予厚望,这是南田从自己和众多年轻人交往中得到的深刻教训。

我们走入社会,会遇到很多很小却能证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事情。这件事不管多么无足轻重,多么无关紧要,只要我们答应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让人敬佩和尊重。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赢得做大事的机会。

12 战胜眼前的诱惑

公元14世纪,雷力德三世登上今天比利时所在地区的帝王宝座。他执政之后,心思没有用在治理国家上,而是广招天下各种菜系的顶级厨师进宫,为他做各种美味佳肴,以满足他的口舌之欲。

雷力德三世对美食的追求可以说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顿顿吃,天天吃,吃得膘肥体胖,无论体重还是体型都异乎常人。由于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美食上,导致朝政荒废,官员腐败,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

雷力德三世的弟弟爱德华曾多次劝谏哥哥不要这样,均遭到无情训斥,导致两个人的矛盾不断升级。最后爱德华率人发动政变,把雷力德三世赶下皇位。贪吃的帝王成为阶下囚,朝廷臣工对如何处理雷力德三世,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些人建议立即处死,一些人主张释放,双方人数相当,争持不下。

谁也没有想到,爱德华在一个城堡里建了一座豪华的宫殿,让哥哥住进去,并向天下承诺:如果哥哥能从那座宫殿走出来,自己就会放弃皇位,让他继续做君主。

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宫殿呢?其实和正常的宫殿无异,有门有窗,只不过比其他宫殿门窗略小一些。门窗都不上锁,殿外也无人看守,肥胖的雷力德三世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他走出这座宫殿的条件只有一个——减肥,减掉身上的赘肉,使身体能通过那道门。

爱德华宣布这个决定后,马上就遭到和他一起发动政变的人的激烈反对。在他们看来,只要雷力德三世坚持几天不吃饭,就能轻松从那座宫殿里走出来,继续他的荒淫无道。拥护雷力德三世的人,高兴得手舞足蹈,也认为不出半个月,一切都会因雷力德三世走出宫殿而改变。

雷力德三世虽然成为阶下囚,但爱德华并没有改变他的帝王待遇,依然让原来那些厨师想尽一切办法给他做精美的食物,甚至比原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然后悉数端给雷力德三世品尝。他要求的要满足,没要求的也一定要为他想到。

雷力德三世开始得知自己恢复权力的条件时,曾经窃喜过,认为弟弟在政治上还是太幼稚了,不就是减肥吗?那有何难?一天少吃或者不吃,半个月自己的身体完全可以跨出这道时刻敞开的门。

可是,当各种美食摆在面前时,他又抑制不住想吃的欲望,于是在心里对自己说,就吃这一顿,下次不吃了。减肥不是一两天的事,也不差这一顿,吃了也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就这样,每一次他都大吃特吃,吃完这顿想吃那顿,对各种美食来者不拒。

3个月后,雷力德三世的体重不但未减,反而增加了不少,比原来又臃肿了许多。

本想一个月就能走出无人看守的宫殿的雷力德三世,在那里一住就是10年,直到爱德华战死,才被人扩大房门放出来。然而,这时的雷力德三世已经百病缠身,出来后不到一年就一命呜呼了。

我们听到这个故事,都会觉得雷力德三世非常可笑、弱智,仿佛自己绝对不会这样做。事实上,很多人却一直这样做。

我们每天都面临着多种诱惑,其中一个诱惑是上网。我们谁会把看上网当成一种罪过?恐怕没有。看电视和上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甚至无法想象,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网络,给我们带来快乐甚至快感的同时,也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明知道这样会消耗掉我们大把时间,会耽误学习、工作,甚至是透支健康,可是我们依然乐此不疲。它们对我们来说,就像爱德华送到囚禁雷力德三世宫殿里的美食,我们难以拒绝,也不想拒绝。

在虚拟世界待的时间越长,对现实生活就越无奈;花在网络中的时间越长,对现实生活就越恐惧。无论虚拟世界如何精彩,也无法提供给我们生活所需的饭票和钞票。

我们的精彩,在人生的舞台上,不在虚拟的世界里。我们今生不是为了当一名看客,而是要成为人生的主角。 wayjVGP0ZgDU+mf9zv5LCWLeItU6u8aFAuuSzkYO8gGxXyNCEyhUafN2GCFCWg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