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反语概述

一、反语的内涵与种类

(一)英语反语的内涵与种类

1.英语反语的内涵

反语是中西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姚俊,2003;Keenan & Quigley,1999)。

英语反语(irony)一词源于希腊语“eironeia”,意思是“伪装”。尽管后来对反语含义的理解各不相同,但是该原始意义一直是反语的基本要义(曹道根,2004)。

《牛津英语词典》(1989)将反语定义为:“1.A figure of speech in which the intended meaning is the opposite of that expressed by the words used;usually taking the form of sarcasm or ridicule in which laudatory expressions are used to imply condemnation or contempt;2.fig.A condition of affairs or events of a character opposite to what was,or might naturally be,expressed;a contradictory outcome of events as if in mockery of the promise and fitness of things...”(1.使用与字面义相反的语句表达本意,常见形式为嘲笑或嘲弄,即以褒扬语句表达谴责或蔑视之意;2.以对个体所承诺事件的嘲弄,来表达与期望或实情相反的本意)。

2.英语反语的来源

“irony”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意思是“一种油嘴滑舌、鬼鬼祟祟的骗人方法”(罗贤,2007)或“让人上当的圆滑而卑下的手段”(沈秋,2008)。

反语的最初用法源于苏格拉底。据说他在与自以为高明的对手舌战时,装出一副愚蠢无知的样子,故意不说真话,总是提出一些幼稚且无关痛痒的问题,诱使对手中圈套,这就是所谓的“苏格拉底式”反语,即佯装无知,故意提出貌似愚蠢的问题,实为暗中损毁对方,诱使他正视事实(曹婉君,1999;曹佳,吕一行,2004;罗贤,2007;沈秋,2008)。

公元1世纪,罗马修辞学家昆体良则把反语视为一种修辞格或叙述方式,认为反语是内含意义与所用词语表达的意义相反的语言现象(文旭,2001;沈秋,2008)。后来反语作为一种修辞格被引入拉丁语(罗贤,2007)。

英语中第一次出现反语始于1502年,18世纪初开始在书面语言中正式使用反语。一般认为英国人和欧洲人对反语修辞理论和概念的认识比较缓慢,远远落后于反语运用的实际情况。事实证明,1750年,著名的英国作家如德莱顿、斯威夫特、蒲柏、菲尔丁等使用反语表达思想和写作的技巧就已相当熟谙,但当时有关反语之论述与研究却远远不及反语运用之发达。嗣后,随着使用反语的作者数量的增加,才出现了反语分析家和反语理论研究者(曹婉君,1999;文旭,2001)。

在之后的200多年间,反语一直是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受到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的关注。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用学、心理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反语研究才逐渐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沈秋,2008)。

3.英语反语的种类

(1)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戏剧性反语。

一般说来,从语言形式上看,英语反语可分为词语反语(verbal irony)、情景反语(situation irony)和戏剧性反语(dramatic irony)三种类型(曹婉君,1999;文旭,2001;王金秀,2003)。

①词语反语。词语反语是指一种使用字词、语法手段表达明显相反意思的简单反语形式。例如,在句子“This hard-working boy seldom reads more than an hour per week.”(这位勤奋的小伙子每周读书很少超过一个小时)中,“hard-working”的隐含意义为“lazy”,这深刻地讽刺了小伙子的懒惰(薛利芳,2004)。

②情景反语。情景反语是指一种不仅仅借助字词、语法手段而是主要借助情景描述来传达某种事态违背常理的反语形式。它主要表现为由于事态的发展同某人原来的意料或期待相反而造成的一种嘲弄。例如,“He tried soldiering for two weeks with a motley band of Confederate guerrillas who diligently avoided contact with the enemy.Twain quit after deciding,‘...I knew more about retreating than the man that invented retreating.’”(马克·吐温当了为期两周的联邦杂牌军,这些杂牌军千方百计地避免与敌人交战。他决定离开时写道:“我学到的退却知识要比发明退却的人知道得还要多。”)句子中的两处反语,讽刺了南方联邦军贪生怕死、胆小如鼠的特点(薛利芳,2004)。

③戏剧性反语。戏剧性反语是指书中或剧中人物所说话语本身是实话,受话者也信以为真,但是读者或观众由于对事件的前因后果了解更多,认识到其话语其实是与实际情况恰好相反的一种反语形式。它主要表现为当事人利用上下文或特定历史背景来暗示某段话是反意。戏剧性反语反映了情景反语所产生的戏剧性变化,它是对词语反语和情景反语的综合。例如,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女扮男装,假扮律师来到法庭,向认不出她的未婚夫巴萨尼奥要他的订婚戒指作为酬劳。巴萨尼奥不知道这位律师就是他的未婚妻装扮的,于是有了这样的道白:“Good Sir,this ring was given by my wife,and when she put it on,she made me vow:‘I could neither sell,nor give,nor lose it.’”(我的好先生,这个戒指是未婚妻给我的信物,她把戒指戴在我手上的时候,我曾发誓赌咒:“永远不卖、不赠、也不丢。”)鲍西亚和观众一听,当然忍俊不禁了。这种戏剧性反语具有一种幽默或悲切的效果(曹婉君,1999)。

(2)反语批评和反语恭维。

根据表达性质及语用功能,英语词语反语又可分为反语批评(ironic criticism)和反语恭维(ironic compliment)两种类型(Dews,Winner,Kaplan,& Rosenblatt,1996;Jeffrey,Philip & Kelly,2000)。

①反语批评。反语批评是指以积极话语表达消极意义。例1即为反语批评。

[例1](B的话语为反语批评)A说:“I am good at lifting weights.”(我擅长提重物)A没有提起重物。B评价道:“You really are good at lifting weights.”(你的确擅长提重物)(Jeffrey,Philip,& Kelly,2000)

②反语恭维。反语恭维是指以消极话语表达积极意义。例2即为反语恭维。

[例2](B的话语为反语恭维)A说:“I am bad at lifting weights.”(我不擅长提重物)A提起了重物。B评价道:“You really are bad at lifting weights.”(你的确不擅长提重物)(Jeffrey,Philip,& Kelly,2000)

一般说来,在口语交际中,反语批评比反语恭维更常见。

(3)直接反语和间接反语。

反语也可分为直接反语[direct irony或简单反语(simple irony)]和间接反语[indirect irony或复杂反语(complex irony)]两种形式(Bucciarelli,Colle,& Bara,2003;Channon,Pellijeff,& Rule,2005)。

①直接反语。直接反语是指反语评论的字面义直接与真实含义相反(Dews,et al.,1996)。例3即为直接反语。

[例3](B的话语为直接反语)当A从烤箱里拿出两块烤焦的面包,问B:“Am I a good cook?”(我是一个好厨师吗)时,B回答:“The best cook in the world.”(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厨师)

直接反语又可分为直接反语批评(如例4)和直接反语恭维(如例5)。

[例4](B的话语为直接反语批评)A说:“我做的面包味道好极了。”当A从烤箱里拿出两块烤焦的面包时,B评价道:“你做的面包的确味道好极了。”

[例5](B的话语为直接反语恭维)A说:“我做的面包糟糕极了。”当A从烤箱里拿出两块烤得色、香、味俱全的面包时,B评价道:“你做的面包的确糟糕极了。”

②间接反语。间接反语是指反语评论的字面义间接与真实含义相反(Dews,et al.,1996)。例6即为间接反语。

[例6](B的话语为间接反语)当A从烤箱里拿出两块烤焦的面包,问B:“Am I a good cook?”(我是一个好厨师吗)时,B回答:“I’ll hire you in my restaurant.”(我要雇你做厨师)

间接反语也可分为间接反语批评(如例7)和间接反语恭维(如例8)。

[例7](B的话语为间接反语批评)A说:“我做的面包味道好极了。”当A从烤箱里拿出两块烤焦的面包时,B评价道:“宴会中要是有这么好吃的面包那就太好了。”

[例8](B的话语为间接反语恭维)A说:“我做的面包糟糕极了。”当A从烤箱里拿出两块烤得色、香、味俱全的面包时,B评价道:“我祈祷宴会中不要让我吃到这么难吃的面包。”

(二)汉语反语的内涵与种类

1.汉语反语的内涵

《辞海》(1980)对反语的定义是:“反语就是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

成伟均等(1991)在《修辞通鉴》中提出,反语是“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语句表达本意,也称反话、反辞”。

《新华词典》(2001)将反语解释为:“修辞格的一种。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可以用正面的话表达反面的本意,也可以用反面的话表达正面的本意。如‘动不动就打人,多勇敢啊’。”

反语在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中早就存在。例如,《伐檀》中“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中的“不素餐”也就是“不白吃饭”的意思,既然剥削者“不稼不穑”、“不狩不猎”,还要霸占别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就是“白吃”无疑。可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反讽的修辞手法对剥削者进行讽刺和嘲骂(罗贤,2007)。

2.汉语反语的种类

汉语反语也可分为反语批评和反语恭维两种类型。用正面话语表达反面本意为反语批评,如例9中“吉祥话儿”实指“不吉利的话”;用反面话语表达正面本意为反语恭维,如例10中的“狠心贼”实指“心爱的人”(薛利芳,2004)。

[例9]大妈:“就怕呀,一下水就得抽一大块。”

丁四:“大妈!您专会说吉祥话儿!”(老舍《龙须沟》)

[例10]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自己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梨《荷花淀》)

二、反语的表达形式

从传统修辞学角度看,反事实陈述(字面意义与客观事实相反的话语形式)是反语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目前学者们研究得最多的一种反语表达形式。

Brown(1987)最早指出反语并不局限于陈述性言语行为(assertion),其他言语行为如祝贺语、感谢语、请求和道歉语等也可以是反讽的。

Kumon-Nakanura(1995)认为,从暗示和语用虚伪性角度看,反语具有以下五种表达方式:

(一)陈述性言语行为(assertives)

即对周围世界或个体的某些状态进行描述。

1.反事实陈述(counterfactual assertions)

(1)积极反事实陈述(positive counterfactual)。

积极反事实陈述可暗示期望落空和违背陈述条件(即人们不可能赞同他们认为虚假的东西),以此来传达讽刺意图。例如,当天气不好时说:“真是一个艳阳天。”

(2)消极反事实陈述(negative counterfactual)。

一般说来,消极反事实陈述不能传达讽刺意图,但如果消极反事实陈述存在某些可起暗示作用的对事件状态的期望或明显的先行词,便可以此来传达讽刺意图。例如,当面对一个对自己的厨艺不自信却准备了丰盛晚餐的厨师时说:“你的确不会烹饪。”

(3)中性反事实陈述(negative counterfactual)。

当对某一标准存在期望时,如果偏离这一标准,此反事实陈述即可传达讽刺意图。例如,老师对某个论文写得太短的学生说:“你写得可够长的。”

2.真实陈述(true assertions)。

当暗示违背了某种社会标准、语用虚伪或态度表达与陈述话语字面义相反时,这种陈述可传达讽刺意图。例如,对某个学识渊博但喜欢卖弄的人说:“你的确见多识广。”

(二)指令性言语行为(diretives)

指令性言语行为一般用来要求或提醒某人去做某件事情,主要包括两种形式:

1.设问(questions)

当一个设问不需要听者回答且暗示某个被违反的期望或规则时,这种话语可传达讽刺意图。例如,对某个行为举止与年龄不相符的人说:“你今年多大年纪了?”

2.过分礼貌的请求(over-polite requests)

请求可分为以下几种:

(1)祈使式的请求(an imperative)。例如,“关上窗户。”

(2)带“请”字的祈使式请求(an imperative“please”)。例如,“请关上窗户。”

(3)普通的间接请求(a conventional indirective request)。例如,“请你关上窗户好吗?”

(4)复杂的间接请求(an elaborated indirective request)。例如,“我让你关一下窗户,你不介意吧?”

(5)暗示(a hint)。例如,“你又打开窗户了。”

一般说来,请求的礼貌程度要与讲话者的身份和地位相适应,否则,在语用上这种礼貌就是不真诚的。当这个请求同时暗示一个被违背的期望时,这种话语可传达讽刺意图(但不礼貌不仅不是反语,反而会被认为粗鲁)。例如,对在某个深夜仍大肆放音乐的邻居说:“很抱歉打扰一下,您能否考虑一下,将音量调小一点儿?”

(三)承诺性言语行为(commissives)

承诺性言语行为是指讲话者对某个行为的承诺。当讲话者给出承诺但主观上不期望这个所承诺的行为被接受并且他根本就没准备去付诸行动时,这个承诺在语用上就是虚假的。同时,如果这个承诺还暗示一个被违背的期望或规则时,这种承诺性言语行为可传达讽刺意图。

承诺性言语行为的典型表达方式是提议(offering)。例如,对一个自顾自地把一大块披萨全部吃掉的朋友说:“你还想吃吗?还想吃的话我再给你去买。”

(四)表达性言语行为(expressives)

表达性言语行为一般用来外显地表达讲话者的情感,当其暗示某个规则或期望被违背并且在语用上不真诚时(表达的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这种表达性言语行为可传达讽刺意图。

表达性言语行为的典型表达方式是褒扬语(thanks)。例如,对一个在危难时刻不愿帮忙的朋友说:“谢谢你的关心。”

(五)宣告性言语行为(declarations)

宣告一般是由权威人士来完成,当违背这个使用条件且暗示一个社会规则或期望被违背时,这种宜告性言语行为可传达讽刺意图。例如,对一个把衣服铺在地上给女朋友当地毯、以免她的鞋子被打湿的年轻男子说:“我宣布你是新时代的骑士。”

三、反语的语用功能

反语的语用功能往往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

(一)英语反语的语用功能

郑国龙(2003)认为,英语反语具有以下语用功能:

1.用肯定话语表示批评或不满

在英语文化中,反语通常用来表达对事物的否定态度。例如,在句子“I just adore mosquitoes.”(我非常喜欢蚊子)中,“adore”表明讲话者的不满。事实上,他很讨厌蚊子。

2.因仇恨或警告而进行讽刺和攻击

这类反语常用于文学作品中,以揭示社会的黑暗面或使人们注意到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a young healthy child well nursed is at a year old a most delicious,nourishing,and wholesome food,whether stewed,roasted,baked,or boiled;and I make no doubt that it will equally serve in a fricassee or a ragout.”(一个被细心看护至一岁大的年幼的健康的小孩,无论对其是炖还是烘烤或者煮食,均是最美味、滋补和健康的食品;而且我毫不怀疑,将这样的小孩做成炖肉丁或菜炖肉都会一样美味)该句提出了解决饥饿和人口过多问题的办法,也就是吃掉穷人的孩子。而事实上,他只是想撕下那些官居高位的伪君子们伪善的面纱。

3.增加人际交往的趣味性

英语反语或多或少含有幽默成分,使得语言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例如,“It would be a fine thing indeed not knowing that what time it was in the morning.”(早上不知道几点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该句把早上不知道是几点钟看作一件美妙的事情,语言风趣、幽默。可见,在英语中,反语是交际的有力武器。

(二)汉语反语的语用功能

郑国龙(2003)认为,汉语反语具有以下语用功能:

1.表达褒贬之意,但不具讽刺意味

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自以为聪明能干,但提起自己时却总是说“见识又短,口角又笨”,“心肠又直率,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这些话是对自己的明贬实褒。

2.表达讽刺、嘲弄之意

例如,“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这里的“慈祥”讽刺了老板的吝啬、苛刻、狠毒。从对待事物的不同态度来看,这种嘲讽既可用来攻击敌人,也可用来批评错误的或消极的事物。前者如“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后者如“(二寡妇弄虚作假,用草纸做军鞋鞋底)……有个巧嘴妇笑着说道:‘这么结实的鞋,怎舍得拿出来?’”

3.表达风趣、幽默之意

此时反语往往没有讽刺意味,只是为了创造一种轻松、快活的气氛。例如,“要是再分给一个老婆叫咱也受受女人的罪才更好呢。”(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于一个光棍汉来说,娶个老婆不是遭罪的事,而是令人愉快的事,用了反语后,这些话语变得幽默有趣了。

4.表达强烈的感情

表达强烈的感情,特别是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的这类反语可称为“亲势反语”,其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恋爱中的女孩对她们的男朋友说“你真坏”、“你真讨厌”,父母称呼自己的孩子为“死丫头”、“淘气包”,妻子管自己的丈夫叫“冤家”、“死鬼”、“挨千刀的”等,均属此类。在文学作品中该种表达也常见。例如《红楼梦》第四十回,宝玉等在去铁槛寺途中于一村庄歇脚,他们玩纺车时,一个叫二丫头的上来阻止,并给宝玉示范纺车。秦钟深知宝玉的脾性,就暗拉宝玉说“此卿大有意趣”。此时,宝玉一把推开,笑道:“该死的!再胡说,我就打了。”此外宝玉的话语并不代表他真的生气了,而且是一种亲势反语,它在汉语中带有“打是亲,骂是爱”的感情色彩。又如,“我现在才认识你,你是顶坏顶坏的女人啊!”(王汶石《新结识的伙伴》)也带有这种感情色彩。

5.表达强调某事的特殊语气

这是汉语所特有的,英语中不存在这种现象。例如,“人来人往,好不热闹!”“见到你好不高兴!”

四、英汉反语间的差异

虽然英语反语和汉语反语都是一种讲反话的语言修辞手段,都存在字面意义与语境的反衬关系,但是两者在各自的语言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一)内涵上的差异

从内涵上看,英语反语内涵广泛,以语义脱节为特征;汉语反语内涵狭小,以语义颠倒为特征。英语中的语义脱节与汉语中的语义颠倒相对应,但两者并不相同,因为语义脱节包含了语义上的相反关系。例如,在倾盆大雨中,听说双方进行了如下对话:“What lovely weather!”(今天真是一个艳阳天)“It seems to be raining.”(看样子马上就要下雨了)“I’m glad we don’t bother to bring an umbrella.”(真庆幸我们没带雨伞)“Did you remember to water the flowers?”(你记得浇花了吗)其中第1、3句可被看作汉语中的反语,而第2、4句则不可,因为它们不存在语义颠倒特征。在第2句中,说话人突出了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迟钝反应,从而产生了诙谐之感。对于第4句,若假定听话人十分钟爱花卉,那么说话人就是在取笑听话人对浇花念念不忘的痴情(孙鹏,1998)。

(二)种类上的差异

从种类上看,英语反语主要包括词语反语、情景反语和戏剧性反语三种类型。汉语中绝大多数反语都属于英语中的词语反语,即以单个词语为单位,主要依赖句级语境来体现反语性质。英语中的情景反语和戏剧性反语在汉语反语中没有相应的修辞格,因为它们以整句或句群为单位,主要依赖句群语境、文化语境或背景语境来体现反语的性质。从这个角度来说,英语反语比汉语反语的涉及面要广(孙鹏,1998;郑国龙,2003)。

(三)语用功能上的差异

从语用功能上看,英语反语主要用以表达批评、讽刺、幽默之意,汉语反语还用以表达强调某事的特殊语气,这种强调反语为汉语所独有。用以表达强烈感情的亲势反语在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比在英语中要高,这可能与文化有关。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中国人总是想缩短彼此间的距离,获得一种亲近感,而西方人则注重保持彼此间的距离(郑国龙,2003)。 VrpHW5mrWzPqyFD4UvX5LjnAawgX56F2fd2Aw+vp+dvfYqdbmLiG/gvdRD76VkN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