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 序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时期,也是汉语大步走向国际、海外华文教育复兴的历史机遇期。曾几何时,在东南亚某些国家,华文书籍与毒品、枪支一起被列入海关查禁的范围,华人传承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要冒巨大的生命危险。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贸往来带动了语言的需求,汉语的国际交往价值显著提升。中国和平崛起的事实以及和谐外交、睦邻外交政策,使得汉语更为快速和稳健地在东南亚乃至全球得以传播。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经济往来密切,地缘政治和文化上的关系紧密相连,东南亚又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区域。落地生根的华人一方面积极地融入居住国的主流文化、投身所在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一方面也对保留和传承自身的民族性十分重视,他们对华文教育的复兴和发展充满了期待,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30多年来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复兴,在汉语的国际传播中是最为引人注目的。

海外华文教育的需求,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对外汉语教学院校、机构和专业人士的工作热情。仅在印度尼西亚,从20世纪90年代末暨南大学华文教育专家首度应邀进行大范围的师资培训,到如今已有全国众多高校,为印度尼西亚的汉语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国际形势的不断发展,也对中国高校协助、支持有需要的国家开展华文教育和汉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其中师资和教材的本土化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就师资而论,我们认为,要解决有关国家普遍存在的汉语师资紧缺问题,实现华文教育和汉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本土化师资的培养是关键。海外华文教育和汉语国际教育对师资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华文教育被禁锢几十年之后的复苏时期,短期师资培训是解决师资燃眉之急最有效的方法。从长远看,开展各种学位层次的学历教育,则是师资培养专业化、规范化的必由之路。海外一部分有志于华文教育工作的华裔子弟,有条件到中国留学并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而更多无法离开工作岗位的在职教师也迫切希望接受正规的华文教学、汉语国际教育的学历教育,希望中国高校能送教上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多层次、多类型培养海外华文教师的思路,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所谓多层次,就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其中学历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学历,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学位层次的华文教育师资培养;非学历主要是时间长短不一的各种师资培训班教学。多类型是指既有科学学位又有专业学位教育,既有全日制又有业余兼读制办学,既有面授教学又有远程网络教学,多种形式结合的组织教学方式,师资培养既“请进来”也“走出去”。为此,暨南大学在2005年向中国教育部申请开设了大学招生目录外新专业——“华文教育”本科专业,并建立了全国首个华文教育系,每年招收一批海外华裔子弟,接受正规的四年本科师范性教育;在研究生教育层次,除了在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招收科学学位“对外汉语教学与华文教育”硕士研究生之外,又在全国首批招收了“汉语国际推广”方向科学学位硕士,并成为全国首批招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高校。在学士和硕士培养的基础上,目前正在筹划目录外自主设立“海外华语研究与华文教学”的二级学科博士生培养学位点。在走出去办学方面,除了开设孔子学院之外,暨南大学先后在新加坡、美国、印度尼西亚设立了研究生培养海外教学点,在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德国、英国等国的20多个城市设立了华文教育本科教学点,在澳大利亚、德国、菲律宾等国建立了一批以推广教材教法为目的的海外实验学校。以这些海外教学点、实验学校为依托,暨南大学的海外华文教育工作在本世纪头十年得以在世界许多国家蓬勃开展。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国内许多高校也纷纷与国外教育机构签署协议,在当地教育机构的协助下就地办学,为海外华文师资的培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汉语教师不足的燃眉之急,并为海外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海外办学的开展,对教材建设提出了新要求。由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学习方式具有特殊性,国内全日制办学使用的教材未必完全适合于海外教学点。我们除了组织编写像《中文》这样的学汉语教材、《海外华文师资培训教程》等短期师资培训教材之外,也迫切需要编写一套海外教学点适用的本科、研究生教材。暨南大学的海外教学点本科华文教育、对外汉语专业从2001年在印度尼西亚开始招生,到目前办学已有10年之久。10年前,为了满足教学需要,我们编写了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并组织一批年轻教师编写了其中10多门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讲义。这些讲义经过多年的试用,不断修订和完善,目前已基本达到出版要求,在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拟于近期以“海外华文教育系列教材”的形式陆续推出。首批出版的教材涵盖汉语言文字本体知识、华语运用、华语修辞、华语教学、华文教育学、语言心理学、计算机辅助华文教学等几个方面。考虑到海外华人,特别是东南亚华人的习惯,各册讲义原以“汉语”命名的均改称“华语”。

这套“海外华文教育系列教材”的适用对象是海外兼读制华文教育、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汉语言等专业的成人教育系列本科生。教材在内容上力求做到符合海外学习者的需要。海外学习者一方面需要学习汉语言及其教学的基础知识,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第二语言教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学以致用。为此,我们要求教材尽可能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而言,在以下几个方面特别注意与国内全日制教材有所区别﹕第一,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文化的包容性,尽可能避免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冲突,淡化意识形态色彩。第二,在内容的深浅、难度把握上,在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常规性基础上,从海外教学对象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到难易适度。第三,强调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创新。更新表现在及时吸收相关学科常规知识化了的新的研究成果,淘汰国内教材中陈旧过时了的内容,对尚属探索性、学界还未取得共识的内容,尽量不编入教材或者不作为教材传播的主体知识;创新主要表现在针对海外学习者的特殊性,编写一些适合他们需要的内容,以收到释疑解惑的效果。第四,在知识的表述方面,尽可能做到具体易懂。我们特别强调教材多用实例说明抽象的理论问题,多采用案例教学方式,使教学内容具体形象。第五,在教材语言上,尽可能避免晦涩难懂,同时在遵循现代汉语规范的基础上,适当吸收海外华语有生命力的语言成分,使学习者在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受到标准汉语的熏陶,培养汉语语感。各册教材的编写者,经过多次讲授,在讲义的基础上修订完成这套教材,我们希望无论是教还是学,这套教材都能真正做到实用、合用,能尽可能符合海外华文教育师资培养的实际需要。

本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更是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在此特致以由衷谢忱!我们也恳切希望教材的海内外使用者能及时反馈有关信息,多多给予批评指正,以便我们日后修订完善,不断提高。

是为序。

贾益民
2011年7月28日 bzIytEZCjY5WUjCLPrAZNMmVW4TZdZYUSHsAd5RN7243Io9G+FrSa4V5HZLIV4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