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chapter 1 去做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这世界上除了财富,健康,长寿,美德,还有安享晚年五种幸福外,其实还有第六种幸福,那就是跟随内心真实的感受,保持内心的安宁,做最真实的自己。

01 遵从自己的内心,找出真正想做的事情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早晨,一只山羊在栅栏外徘徊,想吃栅栏内的白菜,可是进不去。因为早晨太阳是斜照的,所以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很长很长。

“我如此高大,一定能吃到树上的果子,不吃这白菜又有什么关系呢?”它对自己说。于是,它奔向很远处的一片果园。还没到达果园,已是正午,太阳照在头上。这时,山羊的影子变成了很小的一团。

“唉,我这么矮小,是吃不到树上的果子的,还是回去吃白菜吧。”它对自己说,片刻又十分自信地说,“凭我这身材,钻进栅栏是没有问题的。”

于是,它又往回走。等到栅栏外时,太阳已经偏西,它的影子重新变得很长很长。

此时山羊很惊讶:“我为什么要回来呢?凭我这么高大的个子,吃树上的果子简直是太容易了!”

山羊又返了回去,就这样,直到黑夜来临,山羊仍旧饿着肚子。

这则寓言故事看似可笑,却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是很多人失败和痛苦的原因。而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遵从自己的内心,找出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

林澜在一家金融机构担任很高的职位,她有两个孩子和一个温暖的家庭。可是,她常常向我抱怨生活的种种不如意。她总是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安,认为自己的生活并不完美,像是丢失了什么重要的东西。

林澜每天的生活几乎都在繁重的工作和加班中度过的。直到有一天,她决定去做她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跳舞,至此她的生活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事实上,早在林澜16岁上第一堂舞蹈课时,就对舞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满怀激情地想要成为一名舞蹈家。

可是,她的父亲对她说:“要做就要做你能做得好的,如果你不能把某件事做得很好,就不要做。”

林澜虽然有跳舞的热情,可是她没有成为伟大舞蹈家的天赋。她一方面努力地开创自己的事业,另一方面,在她的内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心爱的舞蹈。

有一天,她偶尔坐到镜子前,心灵突然受到了碰撞,她看到镜中的自己,竟然看上去像个老妇人,也许她这一辈子再也不能在舞台上跳舞了。那个下午,林澜下定决心要去做她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

“我对自己发誓要不顾一切地坐上那辆车,重新开始舞蹈课程。坐在车里,我有很深的负罪感,因为我没有像往常那样加班,而是按时下了班。可是,自从有了那一次之后,我的心情渐渐开始平静了。”

在激情的鼓舞下,林澜找到了一位有名的舞蹈动作设计师和表演家,与他一起编排了一部舞蹈。让林澜惊喜的是,在那次排练过程中,她发现她不必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而放弃生活的其他方面,反而因为热情而让工作和家庭充满了欢笑。

她说:“我一直以为,如果我做一些需要付出很大努力的事情,就很难顾及其他的事情了,比如孩子或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其他工作的参与,让我在工作中取得了更大的成绩。我在工作中表现出了更大的信心和自我意识,和孩子们在一起也更有乐趣和更加自然了。孩子们和我一起参加到演出中,卖票、调度灯光,他们也非常喜欢做这些事。我们作为一家人所共同度过的时光也更美好了。”

现在,林澜在办公室和舞台上继续着两份完全不同的职业,她快乐地生活着,因为她倾听到了自己心灵的呼声。

许多人一旦面临命运攸关的选择时,往往会告诫自己:

“你不能因为冲动而背叛了父母亲这么多年来的培养,他们可不希望你将来走这样一条道路。”

“不要想入非非了,虽然你很想出人头地,可是手中的这碗饭也来之不易呀!轻易丢掉多可惜!”

“还是老老实实做本分的工作吧,那些都只是曾经的梦想而已。”

……

可是,他们不知道,一个连自己的命运都背叛了的人,还有什么理由去谈恪守祖训、信守诺言、坚持本分?假如有一天他们真的选择了另一条可以给他们带来希望的道路,相信那时候的他们只会告诉自己:“你已经树立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今天的你,才是执命运牛耳的强者。”

生命赋予了每一个人平等的权利,包括选择生活的权利,我们没有任何借口让自己的生命在颓废和沮丧中耗尽,而应该走一条既能创造出辉煌的成就,又能让生命欣欣向荣的成功之路,而这个充满机遇的社会早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鱼”与“熊掌”可兼得的舞台。

我们应该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一种令自己的身心都感到愉悦的生活方式,找到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做的事情。

02 不要急着否定自己,失败只是暂时的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我有爱我和我爱着的亲人与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谁能想到,这段美妙的文字竟出自一位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高位瘫痪的残疾人。这位残疾人就是世界科学巨匠霍金。

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得太多了吗?”霍金显得很平静,他的脸上依然带着微笑,他用那根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敲击着键盘,打下了以上这段文字。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的苹果,只因上帝特别喜爱某些人的芬芳,所以才对他咬得特别重。 霍金就是这样一只苹果,上帝给了他残缺的肢体,却让他拥有了一颗芳香的心灵。

美国有一种家喻户晓的美食叫“琼斯乳猪香肠”,在它的发明背后有一段感人泪下的与命运作斗争的故事。该食品的发明人琼斯原来在威斯康星州农场工作,工作认真勤勉,不过从来没有妄想发财。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意外事故中,琼斯瘫痪了,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琼斯的身体虽然瘫痪了,但她的意志却丝毫没受影响,依然可以思考和计划。她决定让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她决定做一个有用的人,而不是成为家人的负担。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家人:“我的双手虽然不能工作了,但我要开始用大脑工作,由你们代替我的双手,我们的农场全部改种玉米,用收获的玉米来养猪,然后趁着乳猪肉质鲜嫩时灌成香肠出售,一定会很畅销!”等家人按她的计划做好一切后,“琼斯乳猪香肠”很快就成为人人知晓、大受欢迎的美食。

天无绝人之路,生活丢给我们一个难题,同时也会增长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琼斯能够成功,是因为她坚信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坚信冬天之后有春天。她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没有被挫折吓倒,而是另辟蹊径,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成功。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春日,一位作家邀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去郊外踏青,遇雨到一农户家躲避,和一好客的老农闲聊。

作家说:“早春虽多雨,不过有利庄稼生长。”

不料,老农却望着屋外绵绵的春雨说:“不一定!如果现在风调雨顺,庄稼的根只生在浮土里,大风一来就很容易把它们毁掉。而如果开始时天气恶劣,庄稼必然生出很壮很深的根,这样才能接触到地下的水分和养料。即使日后刮大风、天大旱,它们也能挺住,活下去。”

每个人无论成功与否,其人生都是从失败开始的。正是有了无数的失败做铺垫,一个人才有了点能力,怀有一些经验,做成一两件事情。 如果把成功比作登上摩天大楼的顶层和在顶层上观赏风光,那么失败便是摩天大楼顶层以下的所有阶梯和隐忍……

一位长者告诉一位渴望财富的青年,北海岸边有金贝壳,于是这个青年就不远万里,来到了北海岸边的海滩上,不顾一切地开始了寻找金贝壳的工作。

起初他耐心地拣起每一枚贝壳仔细端详,确定不是金贝壳后才将它扔掉。北海岸边寒风袭人,青年拾起的每一枚贝壳都是冰凉的。天气的寒冷,事情的单调,使青年渐渐失去耐心,渐渐地,他只感觉一下,就将贝壳扔掉了。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无数贝壳被青年拣起又扔掉,始终没有找到老者所说的金贝壳,青年人很颓丧,觉得自己已不可能找到金贝壳了。

但青年很执著很勤奋,一直不停地忙碌着,终于有一天,一枚金贝壳被他拾在手中,但无数次的失败使青年无形中形成了思维定势,他只是摸了一下那枚贝壳,看都没有看,那个想法就又冒出来:不可能,那么多的贝壳都不是金贝壳,这枚怎么会是金贝壳呢?于是,青年就这样把金贝壳随手扔掉了。

后来青年又捡到一枚金贝壳,又被他扔掉了。后来他老了,无奈地回到家乡,他告诉年轻人:北海岸边没有金贝壳。

人生的道路虽然充满荆棘与坎坷,但生命是美丽的,生活是美好的。要相信,所有的失败都只是暂时的失败,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03 不要害怕和别人不同,你是独一无二的

现实中,往往有一些年轻人感觉自己太普通了,与那些成功人士比起来,他们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远远达不到“要求”。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这所谓的“要求”,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所做的事,别人不一定能做得来;而且, 你之所以是你,必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又是别人无法模仿的。

在中国歌剧界,有这样一位名人,他出生于农村,20岁之前根本不知钢琴为何物,从小跟着收音机、大喇叭学唱歌,22岁才开始接受正规音乐训练。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农民、建筑工,最后凭着执著和努力成为了中国第一男高音,同时成为世界著名歌唱家帕瓦罗蒂的首位亚洲弟子。他就是著名歌唱家戴玉强。

戴玉强出生在河北廊坊的一个小村庄里。小时候,他和大多数农家子弟一样,砍柴、喂猪、喂兔、干农活、挣工分……

戴玉强读高中时,学校大喇叭上天天放着《祝酒歌》《再见吧妈妈》《泉水叮咚》,他听得多了,也就跟着学。谁也不知道,在戴玉强年轻的心灵里,从那时起就埋下了音乐的种子。后来他考入北京煤矿学校学建筑。有一次学校搞文艺晚会,班里要出个节目,大家就把嗓子不错、平时爱吼两声的戴玉强推上了台。

那是戴玉强第一次走上舞台,当时是清唱,他紧张得两腿打抖,一开口就唱跑了调。但有了这次实战经验,他在日后的文艺汇演中竟然获得过京西矿务局文艺汇演的二等奖。

煤校毕业后,戴玉强被分配到太原古交矿区公司的建筑队,当了一名技术员,那时他的月薪只有32元。上班3个月后,几个同学凑钱买了台收录机,戴玉强从此就跟着收录机学唱。那段时间,他第一次听到了意大利歌剧《我的太阳》。

在建筑队,戴玉强扛材料、和灰浆、垒砖墙。可是,他一直告诉自己要像关贵敏、李双江、吴雁泽等歌唱家一样登台演唱。所以,他参加了山西省歌舞剧院委托中央戏剧学院代培学员的招生考试,并且顺利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歌剧表演。那一年,戴玉强已经22岁了。戴玉强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学业并回到了山西省歌舞剧院歌剧团。

1991年,戴玉强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继续深造。

然而,走向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路畅通的,1992年他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连初赛都没有通过;1994年他又报了名,在复赛中又被淘汰;在此之前的1993年,他得到一次公派自费到维也纳歌唱比赛的机会,当他终于凑够路费赶到维也纳时,却因劳累而意外失声……

不得志的戴玉强进不了音乐的殿堂里唱歌剧,只好在酒吧歌厅里,在酒店的大堂里,唱通俗歌曲、流行音乐、民歌民谣。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戴玉强学过美声,可是,在戴玉强的心里,他从来都没有忘记过歌剧。

戴玉强后来回忆说:“我在30岁之前,一到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参加大赛或重要演出前失眠,以致嗓音喑哑,无法演唱。抖裤子(腿打抖),唱劈,都时有发生。有老师断言我天生就不是唱美声的料,放别人早该改行了,可我始终没有放弃。我不断地和自己内心的脆弱交战,跌倒了,爬起来,在舞台上站得更自信。”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5年,戴玉强的机会终于来了,他成功考上了中央歌舞剧院排演的歌剧《图兰朵》的正式男主角,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当他唱到《今夜无人入睡》那一著名唱段时,整个剧场像要爆炸了,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一样向他袭来。不期而至的巨大成功,使他惊呆了,让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都是真的。他终于成功了!

2001年4月,北京“三高”音乐会前,世界三大男高音经纪人公司到中国来考察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时,剧院安排戴玉强配合乐队演唱了两首歌剧的咏叹调。当他演唱完“男高音的试金石”《冰凉的小手》时,“三高”经纪人公司副总裁托马斯就对中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人说:“我要这个人的资料。”等他唱完《今夜无人入睡》时,托马斯早已泪水涟涟,他没想到,一个中国人竟然能把西洋歌剧唱得这么好。

当托马斯回国后将戴玉强推荐给总裁鲁道斯并让其听了戴玉强的声音时,鲁道斯无比惊讶地说:“我从来没听过这么像帕瓦罗蒂的男高音。”就这样,戴玉强顺利地成为帕瓦罗蒂的首位亚洲弟子,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第四高”“中国第一高”。

其实,像戴玉强这样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天赋,孜孜以求并最终走向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 即使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只要他有一天能够感悟到自己的价值,并且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他同样也能走向成功。

04 要相信,你是最好的自己

古希腊有一位哲人,在他风烛残年之际,为了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忠心耿耿的得力助手,便将其叫到病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助手悲痛地回答:“老师,我知道您不想让自己的光辉思想得不到传承……”

“可是,”哲人平静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直到目前我还没有找到,在我走之前,你帮我找到他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温顺而郑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哲人不置可否地微笑了一下,没有再多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并不明白哲人的心事,反而真的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当然,对于他所领回来的那些人,哲人总是婉言谢绝。

哲人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了,但那位助手还是没有完成他的心愿。有一次,当助手还想再去寻找的时候,已经病入膏肓的哲人硬撑着虚弱的身子从床上坐起来,无限感慨地对他说:“真是辛苦你了,可是,你不知道,那些被你辛辛苦苦找来的人,其实没有一个比你聪明……”

见哲人说话那么吃力,助手感到无比悲痛,他说:“您放心吧,我一定加倍努力,找遍城乡各地、五湖四海,为您找到一位最优秀的人,让他继承您的事业。”

哲人点点头,又躺下了。

就这样又过了半年,哲人已经处于弥留之际,但是那位助手依然没有找到令哲人满意的人。助手为自己的无能感到十分惭愧,他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没能完成您的心愿,辜负了您的期望!”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哲人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带着他没有传承下来的光辉思想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那位助手非常后悔,可是,他从哲人临终的遗言中得到了启发,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沿着哲人的足迹,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美国著名企业家迈克尔在从商之前,只是一家酒店里的普通服务生,他每天的工作,也就是替那些有钱人搬行李、擦汽车。不过,年轻的迈克尔并没有像他的同事们那样甘于平庸。

有一次,一位客人将他的劳斯莱斯轿车停放在酒店门口,吩咐迈克尔将车擦干净。当时的迈克尔还是一个没有见过多少世面的毛头小子,他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漂亮的汽车,所以,等擦完车子之后,他忍不住打开车门,想要坐上去享受一番。

谁知就在他屁股还没坐稳的时候,酒店领班正好走了过来,领班一看到迈克尔竟然坐在客人的轿车里,便大声呵斥道:“你疯了吗?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像你这种人,一辈子也不配坐劳斯莱斯!”

迈克尔虽然知道自己犯了错,可是他感觉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污辱,他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我发誓,这一辈子不仅要坐上劳斯莱斯,而且要拥有自己的劳斯莱斯!

信念的力量就是这样的强大,至少是在这种力量的鼓舞下,迈克尔后来并没有像其他同事一样一直替人搬行李、擦车,而是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当然也拥有了自己的劳斯莱斯。

现实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检视着自己的特性和特质,包括许多与生俱来的、根本改变不了的,例如身材、身高、性别、五官、种族和文化信仰,等等。

同时,更多的人则只是从周围世界所了解到的标准和印象来评断自己,例如对于体形——“苗条就是美”,青春——“你们是早晨八九点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学历——“文凭就是铁饭碗”……

然而,别人的评价说到底不能判定你的现在,更不可能预测你的未来,因为只有你自己才真正了解你的优点和弱点,也只有你才能掌握自己的未来,除此之外,别人都不可能真正左右你。

现在,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地去追求,最终我们会成就最好的自己。

05 敞开心灵的大门,拥抱幸福

电影《伤城》不是把自我毁灭看成是解决仇恨的唯一途径,而是通过对比两个同样怀有仇恨的灵魂如何终结仇恨的故事,深刻而细腻地表达了仇恨的对立面是宽恕和爱。

金城武饰演的阿邦是一位智谋兼备却又嗜酒成性的私家侦探。与刘正熙一样,阿邦也是突然间被丢进了命运的“伤城”中。女友的背叛让他深受打击,终日沉迷徘徊,借酒消愁。原来他深爱的女子怀了别的男人的孩子,并为那个男人割腕自杀了。女友的死让他无法轻松自如地继续从前的生活,痛与恨成为了阿邦存活下去的精神食粮与前进动力。

对那个男人的恨让阿邦同样走上了复仇的道路。女友死后,揪出这个害死他女友的男人成了他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和为女友报仇的唯一方式。他想亲手杀死对方来祭奠女友死去的亡魂,于是,他颓废而又努力地寻找着关于他的点点滴滴。

在阿邦想要杀死对方的瞬间,在他的拳头正要挥下去的瞬间,他心软了。原来阿邦的女友死前曾在酒吧里痴情地等过他,但他却在赴约的途中遭遇车祸变成了一个植物人。于是,一对有情人从此阴阳两隔,留下的只是他这个局外人混沌地挣扎着。看看躺在病床上一动也不动的男人,原来也如他一样深深地爱着她。阿邦恨了三年,到头来却是虚空一场。在那一瞬间,阿邦释然了,仇恨掌控了他让他差点失去随身的另一份幸福,所以在最后的一刻,阿邦痛苦却也轻松地放手了。

阿邦选择了宽恕,选择了心中的良善。面对病床上的植物人,阿邦不仅没有杀他,反而每周去照顾这个男人。多年的追逐其实是不断被延长的受伤的记忆和不断伤害自身的过程。杀了他能够偿还什么,杀了他又能够得到什么。

一切皆是因误会而引起。

在《伤城》中,同样身怀仇恨,同样“哀莫大于心死”的两个人,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结局。刘正熙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阿邦得到了灵魂的救赎。阿邦瞬间的良心苏醒让他脱离了仇恨的煎熬,走出了自己建筑的伤心围城,也获得了新的生命。

刘正熙和阿邦心中都有一座伤城,不同的是,刘正熙选择了铭记伤痛,而阿邦逐渐在痛苦中学会了理解与宽容。

背负受伤记忆的枷锁,心中的仇恨只会越积越多。刘正熙虽然得偿所愿,报了灭门之仇,但同时也失去了一切。阿邦虽然没有得偿所愿,但他挽救的不仅是自己,还有爱他的人,以及他爱的人。曾经他以为可以毫不在意的,在他将要失去的时候才发现无法割舍。仇恨一步步将他推向深海边缘。阿邦在痛苦的挣扎中,选择了淡忘仇恨。

他说:“以前想当警察,总想改变世界,到头来什么都没有改变,都不晓得自己在干些什么,后来渐渐发现是世界改变了自己。”

在痛苦中缅怀仇恨,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进步。用宽容的心化解心中的伤,是理智的上升,也是人性的回归。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个宽容的故事。

两个朋友结伴穿越沙漠,在旅途中因为一些小事他们突然吵了起来,其中一个朋友掴了对方一记耳光。被打的人感觉很受伤害,但他选择什么也不说,只是在沙地上写下了这么一句话:“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掴了我耳光。”

之后,他们继续前行。

当他们穿越绿洲时,被打的人不小心陷入了泥潭,并开始深陷,之前打他的朋友伸手救了他。当他从几近淹死的边缘中苏醒过来后,他在石头下刻下:“今天我最好的朋友救了我的命。”

他的朋友很是不解,问他:“为什么我伤你之后,你在沙子上写字,现在却把字刻在石头上?”

他回答道: “当有人伤害了我们,我们应该把它写进沙里,宽恕的风会把仇恨抹去;而当有人为我们做了好事,我们应该把它刻在石头上,没有风可以将它抹去。”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人与人之间的恨主要是指人们之间的恩怨情仇,是属于个人精神感情领域的范畴。要化解恨首先要明白是哪种性质的仇恨,是情仇还是物仇。

其实,不管是哪种性质的仇恨,都不要去恨,要学会谅解。只有学会了谅解,才能够彻底地摆脱过去的痛苦,开始崭新的生活。现在,让我们敞开心灵的大门,勇敢地去拥抱幸福吧。

06 找回不抱怨的自己

还记得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那位声情并茂地演绎原创歌曲《期待》的盲人男孩吗?他的模仿能力让每一位观众赞叹不易。曾有人这样评论“他模仿的曾志伟比曾志伟本人更像曾志伟”。

他是杨光,一位来自哈尔滨的北方汉子,是一位盲人,更是一位天才。他的原创歌曲赢得了无数人的欢呼与掌声。深情的《期待》打动了挑剔的春晚导演组,让亿万电视观众记住了他。他为残奥开幕式创作的《欢聚北京》成功入选,成为开幕式歌曲之一。他还是光荣的残奥火炬手。同时他也是一位非常棒的键盘手,他的竖琴吹得也相当有水平。

他是音乐天才,他更是一位模仿天才,他能非常精准地抓住每个人的声音特点,如歌唱家刘欢,著名的相声演员马三立,我们耳熟能详的影视演员文兴宇、曾志伟,说评书的单田芳,他把他们最有特色的声音提炼出来为他所用,所以他的表演比被模仿者的表演更逼真,更绝妙,更深得人心。

杨光是一位生活在黑暗世界的盲人男孩,在他出生八个月时便因视网膜母细胞瘤而彻底失去了视力,他的脑海中没有任何关于他生存的世界的影像记忆,也没有任何色彩斑斓的体验与感受。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杨光对声音特别敏感,与其说是他与生俱来的音乐天赋,不如说是命运给他的一份特殊礼物。

我们都相信,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他必定会给你留一扇窗。钱钟书老先生说过,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着享受,我们无须再到外面去寻找。

因为上帝的一次恍神,杨光从小就失去了观看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天空的机会,但上帝并不吝啬,她留给了杨光敏锐的听觉,让他享受春天风的自由,阳光的温暖,这何尝不是一种补偿呢?

尽管眼睛看不见,但杨光依旧坚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很小的时候,他就自己穿衣、穿鞋、上厕所,而且不用拐杖。刚开始的时候,杨光总是摔跤,但倔强的杨光从不放弃,他一点一滴地记忆着周围的环境,左几步右几步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他都要记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正常的人来说是绝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但杨光做到了。

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则是天的进出口。杨光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与坚持,告诉世人正常人能做到的,盲人同样能做到。

在现实世界中,被剥夺“天堂之门”的不只杨光一个,透过窗依旧能够触摸天堂色彩的也不只杨光一个。宋晓波,有着“沉默天使”之称的阳光好男儿,聋哑的生理缺陷并没有打垮他的人生,他精湛的才艺,他不屈的意志同样让亿万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看着他清澈的眼睛,看着他安静的笑容,看着他在听不见任何声音的情况下依然跟随节奏舞动,我们的眼睛静止了,我们的呼吸暂停了,我们的心跳暂停了,世界安静了……

钱老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用眼睛看到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看宋晓波的眼睛,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不是伪装,不是修饰,是天然。他舞动的身躯,传递着爱的信号。看着他干净的眼眸,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美好。杨光失去了美丽的双眸,但他的灵魂依旧闪亮。他用真诚热情的音乐唱出心灵的美好、情感的炙热、生活的真谛、生命的感悟。

卡缪在《异乡人》里写道: “仰望灰暗的天空,闪烁着星座与星辰,头一回,我的心向宇宙善意的冷漠敞开。”

宇宙善意的冷漠就在于关门开窗的人的不可控性,但星辰是一样的,光亮是一样的。什么时候拥有一个不报怨的世界原本就取决于你自己,开启的钥匙从来就不在上帝的手里。希望杨光、宋晓波的人生故事能够让我们警醒…… +40ZI4bg1pXrhNJeS6eM/LxOmXPHWRuxT+0FuTJymZ2fcz9r4qRns4ohTin47UJ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