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末,当封闭已久的国门打开之际,中国报界人士看到了电子计算机在当代报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看到了报纸出版用冷排代替热排的发展趋势,看到了我国报业的技术和装备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80年代初,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的计算机编辑排版系统(以下简称照排系统),迈出了报业技术变革的第一步。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中国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在国产华光照排系统(全称为华光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又称华光电子出版系统)研制成功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又使产品不断升级。1988年,华光IV型以完善的性能大批量投入市场后,新技术的浪潮在我国报业形成大势。同时,照排系统脱离软盘操作,实现网络化,打破时空限制,实现版面异地远程传输;建立数据库,使信息进一步得到开发利用;采用彩色照排系统直接印制彩报;建立新闻采编系统,结束落后的笔和纸的文字工作方式等,一批项目在一些报社纷纷上马并付诸实施。
可以说,这一轮技术进步是以提升纸质报纸的印刷出版能力和技术装备水平为目标的。在个别报社的示范作用下,全国报业采取“跟进”的策略参与这一波技术改造,因为技术并未涉及报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在推广上也未见有难度。
一部报业印刷技术改造的历史,就是由“热排铅印”向“冷排胶印”过渡的历史。“冷排胶印”对于报业发展的意义,从回溯既往的角度来说,是甩掉了“铅与火”;从展望未来的角度来说,是将电脑技术引入报业,为报业发展使用多媒体电脑网络技术的综合信息服务产业打下了基础。
从报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历程看,每一次技术装备的进步都推动了报业的整体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更是为报业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在大约近百年的时间里,报纸印刷中的热排(铸字铅排)方式始终未变。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报社才开始进行几项重大革命:从热排到冷排(照相排版);从纸笔书写到屏幕打字;从蓝领印制到白领操作。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而这一过程在中国这一后发国家,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
以电子信息业的突破与迅猛发展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报纸印刷技术也受到了这场革命的洗礼,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信息技术改进了现代印刷业的生产工具,引发了印刷业的技术革命。计算机技术成为推动这场报业变革的关键因素,从早期报纸的产生,到机械式印刷,再到大规模作业、批量生产,都可以看到技术的身影。
而随着报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报纸出版、经营管理流程的方方面面;报业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就像空气与人那样,一刻也不能分离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报纸出版和经营管理赖以进行的基础,成为提高报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
早在公元600年,中国人就发明了印刷机。但受制于中国汉字特殊的字体类型,这项伟大的发明技术并未在中国发扬光大。后来这种技术传入西方,进入拼音文字的语境,得到了相关文化的支持。究其原因,是因为“表意文字与印刷机大批量生产文本是不可兼容的”。汉字与印刷机不可调和的现实一直难以解决,使得批量印制文本步履维艰,最终造成报纸这种大众印刷媒介常年蹒跚而行。直到现代,“计算机排印终于扫除了表意文字排版的障碍,给‘铅字’的选择赋予电的速度,使得数以千字的选字排印不费吹灰之力了”。 [33]
20世纪70年代,一项由国家支持的科技攻关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开始启动,成为汉字激光照排的诞生之始。这项由王选教授发明的系统将复杂的汉字笔画信息通过独特的压缩技术进行高倍率压缩后存入计算机,用计算机组版,用计算机控制激光照排设备输出制版,淘汰了铅排铅印的传统工艺,引发了中国印刷业的技术革命,推动了我国报业的跨越式发展。资料显示,使用华光型照排机,可以使一个大型日报印刷厂的排版能力,在人员减少30%-40%的情况下,仍可提高五倍左右。 [34]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计算机激光照排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报纸的制作告别了铅与火,采用了胶印,改变了报纸的制作手段,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报纸的印刷质量。但当时这种技术改造只涉及印刷厂。
新闻采编网络的建立,使作为报社主体的记者、编辑的工作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让他们丢掉了纸和笔。报纸的信息有两类:文字和图片。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采用实现了报纸信息采集的数字化。新闻综合业务网的建立,则实现了报社新闻采集制作和经营管理全面现代化。新闻数据库检索系统在一些大的新闻单位已建成运行,并开始为社会提供远程联机检索服务和新闻数据光盘。
照排技术、采编网络、新闻综合业务网等的采用,使传统的报纸制作方式和经营管理手段向数字化迈进,改变了传统的报纸制作手段。此后,计算机技术逐步深入中国报业越来越多的环节:光盘存储、远程传版、局域网络等系统在《科技日报》投入使用。这表明,报业印刷技术的作用和影响是一个大循环。在这一段时间里,报纸不仅实现了文字的计算机录入、排版,还实现了图像的数据化扫描,通过卫星和电话对报纸版面进行远程数据化传输,实现了网络化。之后,又逐步建立了数据库,解决了彩色报纸桌面系统的分色处理,把计算机引进编辑部,开发并不断完善了采访的编辑系统。同一时期,有不少报社对广告、发行、财务及日常办公等也实行了计算机管理。到1998年底,报纸出版的印前部分基本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报业的信息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20世纪80年代报纸出版采用计算机激光照排系统,印刷环节告别铅与火,这一过程被称为“印刷革命”;二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报纸出版引入综合新闻业务网络,新闻采编环节告别纸与笔,这一过程被称为“采编革命”;三是20世纪90年代末,报业的印刷、出版、发行、广告等经营管理业务的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有学者称这一过程为“经营革命” [35] 。这是报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它推动了报纸的广告、发行等活动走上整合经营管理的道路。
回顾这一阶段的报业技术史(见图1-3),可以发现这个时期报业在技术发展上独有的特点和规律;此外,仔细研读报业在三个不同阶段的实践与探索,还可分辨出每一阶段的技术变革各有特色、侧重点不同。尽管如此,报业经过这一时期的技术变革,整个报纸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图1-3 20世纪80年中国报业技术革新时间表
从早期中国报业技术变革发展的历史来看,第一个阶段是铅排改照排,这个变革发生在印厂的排字车间;第二个阶段是采编网络化,这个变革发生在作为报社主体的采编人员中;第三个阶段是报社经营管理的电子化,主要涉及报社的广告、经营、发行等部门。
1974年英国蒙纳公司研制成功激光照排印刷机,并于1976年向市场推出。虽然我国报纸印刷技术与国外技术在研发时间上有差距,但是自1981年王选教授研制出中国华光I型汉字编辑排版激光排版系统的样机后,中国报纸印刷技术已经与国外同步。激光照排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到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报纸可谓是我国最早在全行业普及电子技术的行业之一。
1988年至1990年的3年时间,中央各报和60%的省市报及少数地方报都配备了照排系统。至1993年,从中央到地市,全国报纸出版全面普及了激光照排系统,全行业淘汰了铅排作业。在用计算机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其普及面之广、速度之快,是其他行业少见的。报业完成的这次技术革命,为日后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这一特点主要表现为报社在印刷技术改造时,跳过了第一、第二、第三代照排机,而直接使用第四代激光照排机;另外,报社在建设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网络时,同样跳过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选用的Omninet网络和80年代中期选用的3COM和3+网络,直接选用了NOVELL网络。 [36] 以上种种,均反映出“瞄准先进,一步到位”的策略思维,而这一策略对于在技术改造中处于后起者地位的国家而言无疑是非常明智之举。
报业在这一阶段的技术革命非常完整,包括技术导入、技术普及、技术成熟。技术导入期:华光汉字激光照排机在《经济日报》的示范运行大大带动了报纸行业的技术应用;技术普及期:技术设备商带着《经济日报》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同时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完善华光设备;技术成熟期:激光照排印刷机在报业的应用进一步循环,从印刷环节向采编、经营环节的电子化等更具前瞻性技术应用延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样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过程,所以此次报业技术革命才能顺利完成。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报社的技术装备不断改进和提升,电子出版系统、新闻采编、报纸广告、报刊发行管理以及网上出版、检索系统、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已经成为大多数报社业务运作的必备工具。
但技术装备在报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与报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变化相关联的,其间经历了从以硬件为主到以软件为主、从生产型到管理型再到经营型、从被动服从于生产和业务拓展的需要到主动服务于管理和经营提升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由活字排版发展到现在的电脑激光照排,大约发生在80年代末期,被称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只要购置了激光照排设备,培训一些操作人员,就可以投入使用。报纸的小样和大样都有专人操作完成,相对独立,编辑记者还是依靠笔和纸。
第二阶段是记者编辑开始使用电脑写稿和编辑,进入了电脑单机应用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关键是解决技术问题,主要是促使编辑记者接受技术培训,积累一些必要的电脑知识,有些“悟”性好的编辑记者开始尝试“换笔”。这个阶段是必不可少的,事实证明,企图跨越这个阶段,便可能带来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第三阶段是由单机运用扩展到局域网(Intranet),实现新闻写作、编辑、校对、排版、印刷的整体作业。这个阶段对编辑记者素质、报纸管理水平以及科技投入都有较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网络要求编辑记者整齐划一地采用电脑撰写稿件,哪怕只有一个编辑达不到要求,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在这个阶段,网络维护的费用加大,那种一次投入终身受益的观念开始动摇;与此同时,报纸管理流程和管理权限需要重新划分,这种重新划分的合理性又制约着网络运行,传统管理与现代管理的冲突达到白热化,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报社的管理水平。
发起于激光照排技术,计算机技术对报业的各个生产环节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报业的印刷系统、采编环节和发行环节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改造之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报业的产业价值链中,印刷是一个重要环节。激光照排技术确立了印刷环节的数字化工作流程。“数字化工作流程就是以数字化的生产控制信息,将印前、印刷和印后三个分过程整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包括从扫描输入、文件处理、打样、制版到印刷和印后等各个环节之间数据处理及交换的过程。” [37] 报纸出版管理的数字化流程以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流程为主导,包括印前图文处理、数据远程传输、色彩处理、印刷的版数控制、制版、打样、印刷机油墨预置、运行监控、印刷自动套准等报纸生产工艺流程。
在印刷环节,激光照排系统代替了人工铅字排版,平版技术和彩版技术相继兴起。以印务系统为核心的排版自动化、数字化工作流程的确立,带来了我国报业集团印刷工艺的巨大飞跃。报纸出版效率大大提高,发行量剧增。业界将这一转变形象地概括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在传统报业中,新闻采集、编辑与后期制作是各自独立的工作。记者负责采集新闻,编辑负责审稿、改稿和画样板,操作员负责打字和组版。由于三方各自为政,之间的矛盾十分明显。例如编辑指责记者字迹潦草,记者指责编辑吹毛求疵;编辑指责操作员做事马虎,操作员指责编辑瞎折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广泛运用于采编环节,采编关系理顺,内耗减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计算机技术介入采编系统是从报社建立新闻采编综合业务网开始的。新闻采编综合业务网主要包括文字稿接收系统、图片存储系统、采编网运行系统、采编网发排系统。这些系统将记者、编辑和操作员的工作融为一体,成为以编辑部为核心的新闻综合网络处理系统。记者采集新闻时,不再用笔和纸,而是用录音笔、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采集完毕即可在电脑上完成写稿工作,通过网络传到专用电子邮箱,无需再像以前那样先传真,再录入、校对、改稿。编辑则通过计算机方便地进行审稿和改稿工作。编辑通过专门的组版软件,能够轻松地按照自己的设想组版。过去通过操作员打字和组版的工作环节被省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后来报社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更大的新闻综合业务网。目前我国大多数报社使用的是北大方正新闻综合业务网。这个网络系统一般包括以下子系统:新闻采编子系统、集成组版子系统、信息检索子系统、远程图文传输子系统、记者站稿件传输子系统、图片管理子系统、稿酬管理子系统、发行管理子系统、广告管理子系统等。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综合业务网实际上是一个集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综合性新闻业务工作平台,是包含新闻采集、新闻编辑和新闻管理的一个整体办公系统。
从新闻采编综合业务网到新闻综合业务网,传统报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了新闻业务的自动化和网络化改造,不仅提高了报业的采编能力,也改变了采编业务的工作流程。业界将这一转变形象地概括为“告别笔与纸,迎来电脑和网络”。
长期以来,我国报纸统交邮政部门发行,实行“邮发合一”。但是陈旧的邮政发行系统效率低下、反应迟钝。1985年,河南《洛阳时报》在全国首家脱离邮发,开自办发行的先河。这一发行形式迅速在全国推广,尤其在省级报和地市级报,自办发行网点多、服务好、市场灵敏度高,极大地提高了报纸的销售业务。现在几乎所有报社都有自办发行渠道,不过,对全国性发行的报纸来讲,邮政发行依然是不可替代的发行方式。对地方性报纸发行而言,一旦超出本埠范围,也还是要借助邮政这一传统方式。20世纪末,一些报社开始尝试通过卫星传版、异地发行的模式 [38] 。卫星传输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跨地域发行的难题,也提高了新闻内容生产的时效性,在时空两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业界将这一转变形象地概括为“告别邮局,迎来卫星”。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历了市场经济改革,报业也参与到了市场经济中来。报业不再单单是宣传工具,还是市场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重大因素,其发展也进入了市场化的运转轨道。报业扬长避短,先后经历了广播和电视的竞争与挑战,很平稳地渡过了市场竞争,并发展得更加完备。
技术手段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报业经营模式的基础是发行量,而大量报刊的发行必须依靠印刷设备和技术的提升。古登堡在15世纪发明的人工印刷术在随后的3个世纪未有改进,这也直接限制了印刷品的传播和发行。直到19世纪两次工业革命,印刷技术才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机器印刷取代人工印刷,再加上印刷技术不断升级换代,为报业发行提供了技术支撑。
读者受教育水平的提升使得报纸大量发行和普及成为可能。报纸是传播文字信息的媒体,它对读者的识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工业革命时期,欧美大量人口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接受教育,开始了比较文明的城市生活,这使得报纸的读者范围大大拓展。中国从1986年颁布《教育法》,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降低文盲数量,提高国民素质,这在客观上为报纸的大量发行和报业经济的突飞猛进打下了读者群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报纸作为重要的宣传工具,在政策传达、舆情引导、知识传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办报水平也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20世纪90年代初晚报的繁荣和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崛起,中国报纸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开始了市场化的转型。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报业逐步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相当一部分报纸被“断奶”,报纸的生存主要依赖广告、发行和开办经济实体。到80年代末,报纸种数达到1496家,行业报、专业报特别是晚报占有不小的比例。单一的机关报体制得以突破,一个“以党报为中心,多报种、多层次”的报业体制开始形成。90年代中期,晚报达到鼎盛期:全国晚报1990年为44家,1992年为66家,1993年增加到100家,特别是上海《新民晚报》还率先将触角扩至国外,1994年开始在美国发行,1996年推出了美国版,甚令同行钦慕。
与此同时,中国报纸的发行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邮局发行转变为自办发行,报纸的发行量猛增。中国报纸蓬勃发展,连党报都迎来辉煌,80年代,《人民日报》的发行量创历史地达到了600万份。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报纸进入都市报时代。1994年,中国第一家都市报——《华西都市报》在成都问世。《华西都市报》定位于“市民生活报”,并开创了“敲门发行”模式,迅速占领市场,大获成功。随后,都市报风靡全国。在广州,《南方日报》创办了《南方都市报》;在福州,《福建日报》创办了《海峡都市报》;在石家庄,《河北日报》创办了《燕赵都市报》;在武汉,《湖北日报》创办了《楚天都市报》……在20世纪的中国,报纸始终主导着媒体市场,堪称“独领风骚”,无论是在社会效益还是在经济效益方面,报纸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
可以说,印刷技术的勃兴推动了平面媒体,特别是报业的诞生和发展,印刷技术在此后每一个阶段的进步也直接带来了报业新的发展和繁荣。
随着印刷与照排技术的革命,厚报和彩报成为可能。一方面,技术革命推动了厚报和彩报时代的到来;另一方面,厚报和彩报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大众对资讯的不同需求和对阅读享受的追求是这个时代的社会、受众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的必然反映。在资讯泛滥的年代,在互联网还未能普及的时候,厚报是唯一能够承载大众资讯需求的载体;而彩报的出现对于过去只能阅读黑白报刊的中国读者来讲则是另一大进步。
然而,阶段性的技术革命并不必然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恰恰相反,印刷和照排技术的革命虽然大幅度提高了媒体的生产效率和媒体产品的质量,并相当程度地削减了媒体的采编人力成本,但却大大提高了媒体生产过程中的硬件成本:纸张(对纸张质量的要求提高了)、印刷设备(极其昂贵)、照排系统、电脑普及。而且这些设备的折旧更新速度也是惊人的。加上从1990年代中后期中国一方面对进口新闻纸采取反倾销措施,一方面新闻纸价格却不断飙升,印刷企业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随着社会发展同样水涨船高,在实际生产中,单张报纸或者单个印张的成本大幅度提高了。相对应的是,报价虽然也提高了,但由于基数过低,在厚报和彩报时代,传统的报纸发行赢利模式在我国陷入了困境。这个时候,报纸发行量越大,报社经营亏损越大。 [39]
而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报业广告经营开始兴盛并飞速上升,经营大户从早年的机关党报、行业报转向新型都市报/市民报。比如,早年的报纸广告大户如《经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南方日报》《成都晚报》等逐渐让位于《广州日报》《华西都市报》《扬子晚报》等。
一方面是发行利润的急速下降甚至巨额亏损,一方面是广告经营额的高速飙升。报纸赢利模式从发行为主广告为辅到发行广告并行再到广告经营为主,这已经成了一个必然的逻辑结果。这是中国社会爆发式发展的产物。
在这个渐进的过程中,报社经历了观念的转变和工作重点的转移,报社的经营能力和水平也在市场的风浪中得到不断的提升:从不得不面对市场到主动出击;从加强管理堵漏洞到提升业务的运作能力和竞争力;从一张报纸的单兵作战到报业集团的规模化运作;从各个业务的相对独立到报社的整体经营。
报业技术改造的发展过程,也正是报社向经营方向转变与发展的过程。因此,从某种角度看,报业技术装备的发展历程正是整个报业变革和发展的写照。
社会经济的发展直接促进了报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欧美廉价报纸产生的19世纪正是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时期,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商业繁荣等催生了对信息和广告强烈而迫切的需求,作为当时主要信息载体的报纸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沟通读者和市场桥梁的责任,大量的广告信息成为报纸的主要经济来源。上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腾飞,也同样是经济建设提速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中国报业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技术改革成果有一个重要背景。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报业错过了20世纪电子技术初现端倪的60—70年代,但是从8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历史趋势有了深刻的把握并采取了积极应对的措施。通过改革开放,我国报业在国家政策导向、市场化经营探索等方面都为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虽然有种种波折,在自主创新研制的激光照排印刷技术的鼓舞下,在一些中央大报的示范作用下,中国报业的电子信息化开始起步并迅速成长起来,中国报业在市场化、集团化趋势的改革发展中同电子信息化有机地结合,加快了报业发展的进程,造就了中国报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1] 郭庆光:《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印刷传播时代》,《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本部分主要内容由〔日〕佐藤卓己:《现代传媒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美〕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1982年版;李彬:《全球新闻传播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书中相关内容整理写成。
[3] 〔美〕A.B.索恩、C.L.奥根、J.鲍里奇:《报业管理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 闵大洪:《我国报业技术的划时代变化》,《新闻研究资料》1992年第2期。
[5] 参见支庭荣:《印刷革命与信息产业》,《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 同上。
[7] 郭庆光:《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印刷传播时代》,《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中国印刷年鉴(1989-1990)》,印刷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9] 参见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报纸印刷技术的历史发展》,《中国印刷年鉴(1991-1992)》,印刷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10] 支庭荣:《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 贾靖峰、刘博:《计算机技术的里程碑与中国传媒发展》,《中国记者》2001年第11期。
[12]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13] 〔美〕A.B.索恩、C.L.奥根、J.鲍里奇:《报业管理艺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4] 传统铅印工艺流程与铅合金熔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要熔化铅锭,铸制铅字;随后要拣选铅字,拼合成版,并在铅版上压制纸型;此后,又要熔化铅锭,在纸型上浇铸整块铅合金印版;整块印版上机印刷,制成印件。压制纸型后拆散的铅版中的铅字、铅条,废弃不用的整块铅版,都要重新熔化,浇铸为铅锭,供后续生产周期中铸制铅字、浇铸铅版使用。铅合金的熔铸温度高达400-500度,因此被称为“热排铅印”。
[15] 基于感光照相原理,配合现代高速滚筒纸胶印机的高效率,报纸印刷与铅作业完全脱离了关系。照相排版在室温下进行,相对于需要熔铸铅合金的“热排”,这种照相排版被称为“冷排”。
[16]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中国印刷年鉴(1984-1986)》,印刷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21页。
[17] 任伟泉:《方正与现代传媒技术创新之路》,《中国传媒科技》2004年第11期。
[18] 盛玉麒:《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 盛玉麒:《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 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 Blanchard,Margaret, A History of the Mass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1st ed.Chicago,Fitzroy Dearborn,1998.
[22] 尹德刚:《方兴未艾的中国报业技术革命》,《新闻大学》1996年第2期。
[23] 根据闵大洪:《我国报业技术的划时代变化》,《新闻研究资料》1992年第2期整理。
[24] 闵大洪:《我国报业技术的划时代变化》(续),《新闻研究资料》1992年第3期。
[25]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编:《中国印刷年鉴(1989-1990)》,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26] 闵大洪:《我国报业技术的划时代变化》(续),《新闻研究资料》1992年第3期。
[27] 《1984-2003年中国报纸出版发行简目》,《中国新闻年鉴》(2003卷),中国新闻年鉴社2003年版。
[28]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 印刷术见证科技创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9-09/19/content_12079379_3.htm
[29] 汤代禄、孙晓滨:《报纸采编流程变革中的技术身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6/02/content_8299220.htm
[30] 李保强:《生产型软件,报纸生产数字化的核心》,《印刷技术》2010年第7期。
[31] 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32] 闵大洪:《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33] 〔美〕保罗·莱文森著,何道宽译:《软利器:信息革命的自然历史与未来》,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34] 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35] 石磊:《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36] 屠忠俊、吴廷俊:《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37] 苏钟:《我国报纸印刷发展概略》,《印刷世界》2007年第2期。
[38] 基本原理是先将报纸电子版传输到租用的卫星信道上,再由在异省市或异国设置的地面接收小站接收电子版,通过印刷系统实现异地多点同时印刷和发行。
[39] 朱学东:《有效、精确发行之谬(续一)——平媒困局反思之一》,[EB/OL].http://blog.voc.com.cn/blog_showone_type_blog_id_32789_p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