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的繁荣给传媒行业带来了空前的高速发展,引发了对广告业务管理的迫切需求,扩充版面和广告数量的大幅度增长,给手工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于是计算机处理广告预订管理、自动画版、自动拼版、费用清算等功能应运而生。以工艺生产为目标的生产型软件在报业出版印刷中的应用迅速推进,这些应用带动了报社经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将报刊社的全面数字化提上议事日程。这一阶段的标志是报社综合新闻业务网(NISN,News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的建立和运作,它构成了报社的数字化平台。这一自动化管理的网络系统实现了对报社生产和管理的全过程,即新闻采编、资料检索、电子报刊、财物管理、广告管理等全部流程的一体化控制。
报社印刷技术改造的成果——激光照排系统,在这一阶段发展为“印刷厂照排车间管理系统”或“印前处理系统”,包括文字录入、图片扫描、动态打印、组版、发排等多个工作环节,且各个环节在技术水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走向普及,以工艺生产为目标的生产型软件在报业出版印刷中的应用迅速推进,成为推动报纸出版业持续多年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报纸生产型软件主要有以下几类:色彩管理类软件,主要有数码打样软件、屏幕软打样软件等;印前类软件,印前软件已基本实现了印前工艺过程的软件化,使以前的排字、制版以及照排工序整合为印前工序,主要软件有组版软件、拼版软件、RIP等输出软件,以及整合了上述工艺过程的印前生产流程,如方正的畅流等;印刷生产型软件,包括印刷机内部的控制软件、自动套准系统、自动清洗系统等。 [30]
典型应用如色彩软件,实现了报纸从黑白到彩色的跨越。1987年到1991年基本上是黑白激光照排系统的推广应用时期。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由北大计算机研究所开发研制成功了彩色桌面出版系统,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1年在《解放日报》开始试用。1992年1月21日,北大方正彩色照排系统在《澳门日报》投入使用,每天出版4—6版彩色报,成为世界中文报业的首家。
生产型软件已成为生产的重要“设备”,它使得由人工和机械工艺的操作进步到软件流程的自动控制,改善了操作环境,增加了生产灵活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目前印前生产流程如畅流等软件的应用,则整合了整个印前各环节的工艺操作,将更多的人工操作转变为计算机操作。从这个角度上讲,印刷生产中生产型软件的应用不再是辅助性的,而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过程操作工具。
1996年是中国报业全行业实现激光照排的一年,而早在此以前,一些报社已经转入了建设报社内部计算机网络,对新闻业务进行综合性计算机处理的新技术改造阶段:自1993年青岛晚报社率先在采编环节上建成新闻采编网络,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编辑工作全面电脑化的报社之后,1995年,光明日报社开通连接170多台电脑的综合新闻业务网,报业技术改造及时进入建设新闻综合业务处理系统的新阶段。
所谓报社综合新闻业务处理系统(综合新闻业务网),实际上是报社内部的一个电脑网络,用来处理报社的新闻业务工作和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它是实现报社印刷、编辑、经营管理多个环节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大型高技术集成环境。 [31]
综合信息系统中的各个业务管理软件,是实现业务资源整合的有效手段。它将具有相同运作规律和模式的业务,如编采业务、广告业务、发行业务等进行整合,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因为编采业务是报社的核心业务,包括写稿、编辑、图片处理到排版等环节,因而报业综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就是从新闻采编管理系统开始的。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下的新闻采编系统对报社编辑部的业务工作实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完成了采编环节技术上的更新换代。
第一代新闻采编系统是以文件和文件夹的方式来控制稿件和流程的,功能和应用模式都非常简单;第二代是简单数据库的模式,但数据库仅用于存储文档;第三代是以数据库为平台的应用模式,有严整的权限体系和流程控制,但流程固定、功能刻板、运作模式单一;第四代是以具有强大管理和控制功能的大型数据库为核心的智能群组模式。
第一和第二代采编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为报社提供稿件生产的流水线,以实现对稿件处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大幅度提高编采的效率和质量。所以第一和第二代采编是报纸内容的生产工具。
而第三、第四代采编系统的重点则超越了稿件生产的范畴,不断地将越来越多与编采有关的管理职能融入软件系统中,如绩效考核、新闻线索管理、图片管理、采访管理、编采状况监控等。此时的采编系统已逐步成为报社编采业务的有效管理工具。
由于国内报社数量众多,且差异性较大,因此20世纪90年代国内报社采编系统的使用状况参差不齐,多数报社使用的系统以第三代采编居多,处在向第四代升级的阶段。
由国家经贸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共同主持的“南方日报社釆编现代化技术改造项目”于1995年4月立项,历时3年,共投资7700万元,于1998年6月18日通过验收。这一项目使新闻采编、稿件传送、卫星传版、信息处理及报纸印刷、广告管理等技术实现了升级换代。尤其在采编环节,能够做到保留稿件修改文字痕迹,形成每篇见报稿件从一审至出大样的修改历史,编辑在改稿时能方便地对照上一审至前几审的修改情况,提高了改稿针对性。 [32]
随着国家报业政策的一步步变革以及市场化方向的基本明确,经营工作已经逐步成为报社工作的核心之一,而报业技术装备的发展也转移到为报社的经营和管理服务上来。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报社对广告业务管理和报纸发行业务管理的软件系统需求逐步显现,并逐渐成为报社技术发展的重点和主流。同时,报社对这些业务管理软件的功能要求,也随着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而逐渐变得严格和全面。除采编系统外,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可对报社广告部门的工作实行多方管理。
广告管理与制作系统的出现为报社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通过对业务流程和业务数据全面而细致的管理和控制,报社提高了对广告业务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随着报业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入,报业广告市场的竞争逐步显现并不断加剧,广告系统的核心、价值也随之发生转变,广告业务的重心从管好内部流程转变为应对广告市场的外部竞争,这就要求广告业务管理系统具有灵活多变的价格体系,能够适应多种渠道的不同销售方式,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销售手法,能够采取灵活机动的促销手段,能够提供适合不同客户的多种多样运作模式等。广告业务的数据也不再仅仅承担提供业务报表的功能,而是通过对业务数据的总结、挖掘、分析和提炼,为广告业务的经营决策提供量化的依据,进而实现对决策执行过程跟踪和监督。广告系统由此发展为报社广告业务的深度管理和经营工具。
报纸的广告价值是通过报纸的发行来实现的,报纸的自办发行是报纸广告业务市场化发展的产物。降低成本并不是自办发行的关键目标,追求更大的发行量和更好的发行效果是为了提高广告收益。可以说,自办发行是广告经营的组成部分,而服务于自办发行体系的报纸发行业务管理系统,从一开始就是要满足报社经营方面需要的。报纸发行业务管理系统不但要管理多达数十万甚至百万的客户,每天要处理数十万计的投递和零售业务,更为重要的是,它还肩负着提高发行量和提高发行质量的重任。
发行系统能够改善发行体系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读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能够采用各种促销手段,赢得更多的读者;能够对读者信息进行收集、汇总,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类和总结,了解读者的分布情况,进而通过调整发行资源优化读者的定位,提高发行的质量。
综合新闻业务系统除了采编、广告、发行等核心部分外,还包括远程图文传输系统、信息资料检索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
●远程图文传输系统——通过公用电信线路,包括电话网络、数据传输网络、通信卫星等手段实现报纸稿件、图片、版面的远程传输;
●信息资料检索系统——实现对数字化信息资料如过期报纸内容、资料、稿件、图片、版式的检索和再利用;
●财务管理系统——实现对全报社财务的网络化管理,此系统还可与人事(用于获取奖金发放等数据)、行政(用于审核各种行政开支)、广告(用于广告收费对账)、发行(用于获取发行量、纸张开销等数据)子网连通,进行有关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此外还有人事管理系统等。
经营的复杂性决定了经营型应用软件的复杂性,而经营又是整体性的,各业务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关联性。例如广告系统与采编系统的关联与协同,可以实现版面规划、画版和排版等环节独立与集中的交叉工作模式,不但提高了运作的效率,同时也给报社实施跨业务整合经营做了很好的铺垫。
各环节业务的关联关系以及对潜在关联关系的不断探究,使得报社不再独立地看待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的作用,开始关注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整体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系统的改良,使得综合业务信息系统逐渐从满足业务流程和基本经营管理的层面转向支持深度经营和管理的层面。
信息技术带来了报纸出版的技术性革命。激光照排的应用使报纸印刷告别了铅与火,新闻采编系统使采编业务告别了纸和笔,移动发稿平台使稿件编排告别了办公室。这些新技术提高了报纸出版的工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产生了极大的效益。
信息技术带来了报业经营管理手段和运行机制的变革。财务管理系统、广告管理系统、发行管理系统的应用,改进了报业经营管理的业务流程,提高了对各项经营业务的管控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各类经营数据进行阶段性对比分析和预测的决策支持系统,更有助于提高报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保持报社发展的竞争力。同时,信息技术不仅是报业发展的推动力,也是报业改革的催化剂。报业的信息化,是业务模式、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再造,反过来也促进了报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