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计算机技术诱发印刷技术变革

现代报纸体系的形成是由各种各样的技术革新促成的。客观地说,19世纪的报业史是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的历史,其中有40年代的滚筒印刷机、80年代的纸浆造纸法、90年代的自动排字机以及由照相技术而使插图印刷成为可能的单色印刷法等。进入20世纪以来,技术同样诱发了报纸的发展变化,每一次突破性的进展都有着深厚的技术背景,都是对新技术的应用和普及的结果。在这些技术中,电子计算机技术才是推动各种技术改革——激光照排、电子采编系统等硬软件技术应用的真正动力。

一、报纸的技术革命缘起:铅活字印刷技术改造

在媒介传播历史上,平面媒介的诞生发展离不开活字印刷技术。作为最古老的大众媒介,活字印刷术在报业历史上曾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某种意义上说,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 [1] 而报业的技术变革历史也正是起源于对这一古老的印刷技术的改造革新。

(一)11世纪中叶,活字印刷术在中国诞生

公元7世纪隋唐时期产生的雕版印刷术,是印刷术的起源。公元1041年,毕升在杭州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即用细胶泥刻烧成泥字进行活字排版。后人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了木头、金属等材料制作成活字进行排版印刷。

活字排版技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伟大的里程碑,它既继承了雕版印刷的某些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印刷技术。当这种技术传播到西方后,立即受到使用拼音文字国家的印刷工作者的欢迎,并不断得到改进,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的印刷方式。但是当时的中国受冶金、机械等工业水平的制约,活字印刷始终没有能够取代雕版印刷的主导地位。

(二)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用铅字取代泥、木、铜活字,印刷业进入“铅与火”时代 [2]

15世纪40年代,德国工匠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和油墨技术的基础上,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术,并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了印刷机。在古登堡的时代,活字印刷技术早已存在,欧洲各国的冶金及合金技术也相当发达,各种基本形态的印刷机也广泛应用。古登堡对印刷界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整合了活字排版技术和合金铸形技术,在原有的泥、木、铜活字基础上成功地发明了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铸而成的铅活字,并改良了印刷机的部分结构,成功地设计出了第一套完整的印刷系统,采用机械方式进行印刷,使得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古登堡的印刷术标志着印刷时代的新纪元。” [3] 印刷机的出现迎来了近代报刊的诞生,机械印刷使手抄小报逐渐变成了印刷日报。

随着印刷业的日益发达,全世界第一批近代报刊终于在16—17世纪发轫于欧洲。15世纪下半叶已有印刷的新闻传单流行。16世纪后又开始出现印刷的小册子和新闻书,比原始的传单更进一步,不但信息容量大增,而且逐渐趋于定期发行。17世纪初,定期报刊开始兴起。最早的一批定期报刊兴起于欧洲西北部的尼德兰与德国,继而由此扩散开来。1665创刊的《牛津公报》是历史上第一张真正的报纸,即现代型报纸。

西方各国以此为先导,在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开创了以机械操纵为基本特征的世界印刷史上的新纪元,印刷业开始进入“铅与火”的时代,从此欧洲文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代。19世纪中期,西方的铅活字印刷技术开始传入中国,逐步成为中国印刷业的主宰,直到20世纪中期,铅活字印刷术始终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印刷方式。

对报纸而言,近现代报纸的诞生及其形态演变,都是与铅活字的发明及其技术进步分不开的。在500年的时间里,铅排作业在出版印刷领域始终居于统治地位。随着技术的进步,拼音文字在铅排中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字量庞大的方块汉字成为机械化的一大难题。新中国成立后,曾专门组织技术力量,从20世纪50年代起研制汉字铸排机,以期用机械方式取代手工方式拣字排版,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尽管多种汉字铸排机相继问世,但由于汉字排版需用的字数多、模库大而重,限制了铸排速度,经济效益低,很难推广使用。 [4]

19世纪初,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海外殖民地的迅速增加,对商情信息的迫切需要以及交通运输的变革和火车、轮船的发明,1814年英国《泰晤士报》采用德国人柯尼格设计的新式印刷机,将蒸汽动力用于印刷,使报纸的生产效率从每小时百十张一跃而达到了每小时1100张。 [5]

1855年瑞士人达林那兄弟俩发明了纸型,使铅版开始用于《泰晤士报》。1853年,美国人普诺特在纽约州的《布鲁克林日报》第一次运用双面印刷机,每小时可出2500张。1865年,美国人布洛克发明了卷筒纸印刷机,1867年,布洛克的专利为鲁伯尔特荷公司购买,改进成滚筒双面印刷机。1875年,美国工程师泰克尔对比加以改进并加上了折页机,每小时可出报15000份。1888年,莱诺成行铸排机制成。1889年,多滚筒印刷机试制成功。1892年,照相排字机开始试制。1904-1906年,胶印机制成。1938年,美国制成滚筒纸胶印机。 [6]

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发展带来了读者人数的飞跃性增长,铁路的发展带来流通空间的扩大,报纸的发行频度增加,从月刊到周刊再到周报,轮转印刷机普及。英国较早建立起全国统一的邮政制度且完成了铁道网的建设,全国性报纸随之发展起来。美国在1869年建成了横贯全国的铁路,随后全国性报纸也出现了。但即便是在这种需求的促动下,我们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一小时内能够自动印刷上万份的印刷设备的出现,全国性报纸的发展和平面媒体发行规模的扩大也是难以想象的。 [7]

(三)20世纪,计算机诞生,西方世界印刷技术率先告别“铅与火”

进入20世纪,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迅速发展。1946年,西方发明了第一代照排机,率先采用“电子照排技术”进行印刷。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由于汉字照排系统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圆满解决,中国的印刷行业还处在沿用近百年铅字印刷的阶段,仍是“以火熔铅,以铅铸字,以铅字排版,以版印刷”。铸字耗用的铅合金达20万吨,铜模200万副,当时价值人民币60亿元,能耗巨大,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印刷能力极低,报刊的数量品种也十分贫乏。 [8]

20世纪80年代,中国报纸印刷仍普遍采用热排铅印工艺,即手工拣字拼版、机械压纸型、浇筑铅版、轮转印刷。报纸印刷技术落后,装备陈旧,报纸时效性差。仅靠手工操作,拼一块版要70-80分钟,从发齐稿件到付印平均为180分钟。读者见报时间晚。以北京为例,市区投送到户要到上午10点以后,二环路要到11点,三环路附近要到下午,远郊县的个别地区根本见不到当天的报纸。各省省报当天见报率也只有50%多一点。 [9]

随着计算机的发明,信息时代来临,西方国家的印刷技术很快与计算机结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目共睹,文字进入计算机处理已经是社会普遍的共识,由此产生的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和文明进步将超过过去一千年的贡献。而在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的中国,由于汉字的特殊复杂性,却面临着文化传承的严重危机。如果仍停留在铅印阶段,怎么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这个问题困扰着当时的科技工作者、政府管理部门,成为严重的社会、政治、科技发展的难题。

二、信息技术革命使信息处理能力大大增强

支庭荣在《西方媒介产业化历史研究》一书中对信息技术革命曾有这样的表述: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人类到达了一个决定性的历史关头,即正在脱离建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初以国家为基础的工业社会,走向在新的技术影响下出现的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体制。这种大转变也就是世界的信息化和世界的全球化。 [10] 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席卷全球。

自1946年第一台电脑诞生以来,即开始了其从主要用于数据处理及信息储存和检索,到用于包括各种层次的传播活动在内的信息处理工作的发展历程。尽管最早的电脑是一个操作复杂的庞然大物,尽管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电脑的电子记忆及处理储存数据的程序编制还是“科学的奇迹”,但是电脑作为能帮助人脑工作的数字化机器,很快在其发展过程中因技术的进步和成熟而得到了优化,并实现了微型化,达到了能够用于全方位信息存储、处理、检索、发送和接收等工作的境界。

1981年8月12 日,IBM公司在纽约推出了全球首台个人电脑——IBM PC 5150,这是全球首款采用开放式架构的计算机产品,也是计算机发展方向由大型机转向个人机的里程碑。以PC为开端,20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媒体业的发展,并正在逐渐改变着传统的传受关系。 [11]

新闻事业发展史表明,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如纸张、印刷、电报、广播、电视等)都曾使当时的新闻活动形式出现一次新的飞跃。 [12] 现代计算机所具有的高效率的信息处理、存储、通讯等功能,正在对新闻活动的旧形式产生强烈冲击,必将取代传统的手工模式。计算机不仅能处理数字和文字,还能处理声音和图像,也就是说,新闻信息的不同形态(文字、声音、图像)都将转换成数字式电信号由计算机来处理。特别是随着智能计算机和“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新闻信息系统的智能化将大大增强。

20世纪70年代,电脑给美、日、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出版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国在80年代中后期才刚刚从铅字印刷中解放出来。这15年的差距,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渐渐缩短。 [13] 7OGJhuL9wW0JTGrKrqHRR/sQ8+51T3Z5JkZPqfeq6cD+qMeEUY+2I4qoepkleX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