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诵读的语音发声技巧

掌握诵读的表达技巧能提高有声语言的表现力,训练语音的可塑性、适应性。学习语音发声技巧有助于表现诗文的音韵美,掌握诵读的节律技巧能使有声语言具备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学习特殊语言技巧能再现诗文的情境美,强化态势语言技巧能展现诵读者的体态美,其中,语音发声是诵读良好表达的基础。

诵读是诉之于听觉的语言艺术,良好的嗓音条件能更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文学作品的内容,塑造美好的听觉形象。嗓音具有先天性,但声音也具有可塑性和多样性,后天的用气发声训练可以美化与纯化声音,改善声音条件,发出清晰悦耳的语音,诵出诗文的音韵美。

徐恒在《播音发声学》中提到诵读对声音的要求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相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遵循一定的用气发声规律,从气息控制、共鸣运用、吐字归音和情声气和谐四个方面苦练基本功,还要掌握一些气息类和声腔类的特殊语言技巧。

第一节 呼吸技巧

气息和声音的关系非常密切,“气动则声发”,说明每个人开口说话都离不开气息的运用。有的人说话底气十足、声音洪亮,有的人说话有气无力、气喘吁吁,有的人声如洪钟,有的人气短声虚。学会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发出来的音坚实有力,音质优美,而且传送得较远。

一、呼吸方式

最常见的呼吸方式有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联合式呼吸。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是一种浅呼吸,又叫锁骨式呼吸,多见于女性。呼吸时主要是胸廓放大、缩小改变容积,由肋间肌及斜角肌的运动而产生。由于胸式呼吸时胸部向前上方挺起,可明显看到锁骨及两肩的耸动,所以又叫锁骨式呼吸。有的人在诵读时呼吸显得急促,甚至上气不接下气,这是因为他使用的是胸式呼吸,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呼吸。胸式呼吸呼入呼出的气量少、弱,声音尖细、轻飘、僵持、没有底气,而且由于声带一直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在需要提高音量或持久发言时常力不从心。

(二)腹式呼吸

主要由横膈肌的上升与下降改变胸腔的上下径来实现控制的一种深呼吸,多见于成年男性和孩子。外部特征主要是随呼吸运动,腹部明显凸起收回,胸部没有变化。腹式呼吸吸入气流多、深,呼气发声时呼出气流强度及流量有一定幅度的变化,气息较深,位置较低,声音往往显得低沉,缺少弹性变化,日常交谈显得从容、沉稳,演讲、诵读进入高潮部分需要高音时就无能为力了。

(三)胸腹联合式呼吸

又叫胸膈呼吸法。它的特点是胸腔、腹腔都配合着呼吸进行收缩或扩张,尤其要注意横膈肌的运动,不仅兼有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的优点,还有二者无法比拟的独特之处:首先能使胸、腹所有的呼吸器官都参与合作,呼吸更稳健,更有利于控制;其次,不但扩大了胸腔的周围径,而且扩大了胸腔的上下径,吸入的气量更多、容积更大;第三,有助于音色的美化。由于肋间肌的作用,控制膈肌升降的能力增强,呼出气流的强度变化明显,声音的弹性变化得以实现,音色不但坚实稳定而且响亮干净,在公众场所语言表达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声音的理想效果。

“气乃音之帅”,诵读需要充沛的气息保证良好的发声品质,所以大多采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早在唐代段安节的《乐府杂录》中就记载“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抗坠之音,既得其术,即可致遏云响谷之妙也。”这里所说的“脐间出”就是指民间唱法中的“丹田呼吸法”,近似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胸腹联合式呼吸,可以有效地扩大吸气量,保证各种发声状态下用气的需要,不仅呼吸稳健、有利于控制,而且容易产生坚实响亮的音色。诵读发声需要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来保证持久、稳定、充沛的气息,并能在相当大幅度内对呼出的气息做细致的调整、控制,使表达运用自如。否则,“气太少、太短,只凭着脖子喊,喊出来的声音不会好听,时间也不能长久。”

胸腹联合式呼吸的具体方法是:吸气后两肋扩大,横膈膜下降,小腹微收,呼气时平稳、均匀、持久。气息控制和运用是根据内容及情感的表达而决定的,要做到“吸气一大片,呼气一条线;气断情不断,声断意不断”,把气息的运用作为情感表达的手段。

下面用胸腹联合式呼吸方法诵读古诗《咏春四首》,注意情感变化,力求声情并茂。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早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晚春

(唐)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用气技巧

气息是声音的原动力,诵读过程中气息的灵活运用至关重要。戏剧家黄佐临说:“话剧所珍贵的,就在于这口‘气’,这口‘气’怎么用,用得好,这里面有着很大的学问,有着很高的艺术。”波兰戏剧家格鲁托夫斯基说:“每逢我首次接触一个演员,第一个问题要注意的是他的呼吸怎么样?”诵读艺术中的呼吸与生活中的日常表达有很大区别,它要求做到呼吸“深沉、通畅、饱满、自如”,否则会影响到音量的大小、音质的优劣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一)偷气

诵读时,常常会遇到一些节奏较为紧凑、情绪比较连贯的语句,这时不容许有明显的停顿,也不适宜有明显的吸气动作,此时,运用偷气可以达到换气效果。方法是口鼻同时进行,口腔动作小,吸气少,没有声响和换气的痕迹。

(二)续气

诵读内容语句较长,感情连贯,节奏逐渐上升,语势不断加强,需要一气呵成但不需要急促换气,可以运用续气的方法,将积蓄的气流反取上来逐渐消耗、不断补充。

(三)叹气

叹气是诵读中由对作品内容的感喟和哀叹而形成的一种气息状态。方法是先深吸一口气,然后长长地呼出,配合全身松弛、舒缓。叹气多配合言语表示不满、焦虑、思考等情感。

(四)托气

托气指诵读中屏住呼吸,形成“音断声停气不动”或“声断意不断”的状态。运用托气,可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人物的心理状态,渲染气氛,制造悬念,产生很好的艺术效果。

(五)抽气

俗称“倒吸一口凉气”,吸气时动作迅速,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伴随着齿缝动作发出“咝”的声音,表示突然、惊吓、意外等情感。

(六)揉气

诵读时吸气不太满,出气与字音糅合,利用气、声在口腔、咽腔、鼻腔等共鸣腔体中上下迂回运动,就像有某种力量在揉动,表示夸张的感情色彩。

(七)哼气

自然吸气,口腔闭合,气息从鼻腔哼出,可伴着“哼”声,还可结合轻度的嘲笑声和面部表情,表示对事物的鄙视、轻视和嘲弄态度。

(八)喘气

由于内心的冲击或形体的激烈运动而形成的急促呼吸方式,喘气一般呼吸量大,速度极快,俗称“上气不接下气”,表示慌乱、紧张、急促等感情色彩。

下面请声情并茂地诵读白居易的词《忆江南》三首,做到呼吸“深沉、通畅、饱满、自如”。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三、呼吸训练

运用胸腹联合式呼吸在吸气时要做到双肩放松、两肋张开、横膈膜下降、小腹内收,呼气时要稳健平实、均匀持久、变化轻松。

训练要领十五字诀:“活于腹、赖于腰、出于胸、蓄于口、立于颈。”五方面相互作用,腹肌是气息的支力点,气息靠腰围的力量保持稳定,胸肺稳定才能保证气息均匀,气顺咽壁提到口,均衡控气发出声,颈不立,则咽壁松弛,声音无力,因此各个部位都不能放松。

(一)慢呼慢吸训练

头正肩松,双目平视前方,深吸气,顿觉腰肺气满,气入丹田,保持几秒时间,然后轻缓地呼出,随着呼出的气进行相应的发声训练。

进行缓慢而均匀的呼吸训练,从中我们可以体会用腹肌控制呼吸的方法,注意心态平稳、精神饱满、长期坚持、持之以恒。

做嗅觉练习——如嗅丁香花,深呼吸,说:“真香啊!”吸气时,身体站直,双手自然下垂,头正、肩松。呼气时,伸出手臂,手心对准口腔,通过手心感觉呼气是否均匀。

数数字——一口气数“1、2、3、4、5、6、7、8、9、10”,循环往复,注意吐字清晰、气息平稳。

用上丹田气——呼气时均匀出声,练“啊”、“嗯”,先低声,再高声。练习时小腹收缩,胸腰扩张,舌、下颚均放松。发声时两手轻按两肋,如出声时感到两肋发胀,就是用上丹田气了。诵读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一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二)快吸慢呼训练

吸气深,呼气通畅。比如收到让人惊喜的礼物,你会迅速而短促地吸一口气,并保持气息,在喊一声“啊”以后,还保持着吸气的状态,这就是快呼慢吸,可以训练蓄气控气的能力。

吹蜡烛——模拟吹灭生日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喊人名——延长时值喊人名:“李 ”。

绕口令——一口气说完下面的绕口令,注意节省气息,吐清字音。

广场上,飘红旗,看你能数多少面旗,一面旗,二面旗,三面旗,四面旗……十面旗……三面旗,二面旗,一面旗。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前面一树枣。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枣,六个枣,七个枣,八个枣,九个枣,十个枣;十个枣,九个枣,八个枣,七个枣,六个枣,五个枣,四个枣,三个枣,两个枣,一个枣。上面是一则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三)换气补气训练

练习长句子或播报人名单,体会感受换气和补气。

练习下面的绕口令,体会感受换气和补气(有“∨”处换气,无“∨”处的顿号、逗号只做声音停顿)。

望星空,满天星,∨光闪闪,亮晶晶,∨好像那,小银灯,∨大大小小,密密麻麻,闪闪烁烁,数来数去,数也数不清。∨仔细看,看分明,∨原来那群星分了星座还起了名。∨按亮度,分了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六等一共分六等。∨谁最亮,是一等,谁最暗,是六等,∨一等到六等,∨总共不过6900多颗是恒星。∨星空中,∨还能看见那大行星,和卫星,∨小行星,和彗星,∨更有那无数无名点点繁星看不清。∨要想看清它,∨请你借助现代化的天文望远镜。

诵读《三字经》片段,掌握换气和补气技巧。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四)弱控制训练

弱控制训练是一种吸气深、呼气匀、控制气息、扩展音域的训练。

卜算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菩萨蛮

(唐)温庭筠

小山重迭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五)强控制训练

强控制训练要求吸气深并保持一定量,气不够喉咙会紧张,呼气均匀、通畅、灵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下面诵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综合运用气息控制的技巧。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慢呼慢吸)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快呼慢吸)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慢呼慢吸)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快呼慢吸)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二节 共鸣技巧

发音的关键是嗓子的运用。诵读者的嗓音应该是柔和、动听和富于表现力的。为此,首先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不要长期高声喊叫,也不要由于饮食高温或过于辛辣而刺激嗓子。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对嗓音的控制和调节能力。声音的高低是由声带的松紧决定的,音量的大小则由发音时振动用力的大小来决定,诵读时不要自始至终高声大叫。再者,还要注意调节共鸣,这是使音色柔和、响亮、动听的重要技巧。人们发声的时候,气流通过声门,振动声带发出声波,经过口腔或鼻腔的共鸣,形成不同的音色。改变口腔或鼻腔的条件,音色就会大不相同。例如舌位靠前,共鸣腔浅,可使声音清脆;舌位靠后,共鸣腔深,可使声音洪亮、刚强。

一、三腔共鸣

一般来说,声带发出的“喉原音”是单调乏力的,经过共鸣控制才会悦耳动听。声带所产生的音量是很小的,只占人们讲话时音量的5%左右,其他95%左右的音量需要通过共鸣腔放大得来。共鸣腔是决定音色的重要发音器官,直接引起语音共鸣的是声带上方的喉、咽、口、鼻四腔,此外,胸腔和头腔也有共鸣作用。

共鸣器以咽腔为主又可分为高、中、低三区共鸣。高音共鸣区,即头腔、鼻腔共鸣,音流通过该区共鸣,可以获得高亢响亮的声音;中音共鸣区就是咽腔、口腔共鸣,这里是语音的制造场,是人体中最灵活的共鸣区,音流在这里通过,可以获得丰满圆润的声音;低音共鸣区,主要是胸腔共鸣,音流通过该区共鸣,可以获得浑厚低沉的声音。

(一)鼻腔共鸣

鼻腔共鸣属于高音共鸣区,是通过软腭来实现的。当软腭放松,鼻腔通路打开,口腔的通道关闭,声音在鼻腔得到共鸣,就产生了标准的鼻辅音m、n、nɡ等。若鼻腔和口腔同时打开,产生的是鼻化元音,少量的鼻化元音可以增加音色的明亮度,但过多的鼻化会形成“齉鼻”音,是发声的大忌。鼻腔共鸣需要深呼吸,以保证发声时气息的强度和密度,同时稳住喉头,控制其上下频繁运动,通过自然舒适的呼吸状态保证喉头稳定。

下面诵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两首分别以鼻音韵尾n、nɡ为韵脚的诗歌,体会鼻腔共鸣的技巧。

无题二首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二)口腔共鸣

口腔共鸣属于中音共鸣区,是声音的制造场。有声语言表达以口腔共鸣为主,应当充分发挥口腔共鸣的作用,以提高声音的质量。口腔共鸣注意四点: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尽量扩大口腔容积。

提颧肌的作用是将上腭前部抬起,它对增强口腔前部的共鸣、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字音的清晰度都有明显的作用。开牙关的作用是把下颌保持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使上槽牙与下颌保持较大的开度,牙关打开,以增大口腔中部的容积,改善共鸣的效果。挺软腭的作用是将软腭向上挺起,它可以扩大口腔后部空间,使共鸣得以改善,缩小鼻咽的入口,使流向鼻腔的气流减少,避免产生大量鼻音。松下巴的作用是把下巴肌肉放松,即下巴轻松灵活、不着力,因为下巴用力会使舌根紧张、咽管变窄、口腔变扁,把字咬“横”、咬“死”,所以一定要松弛。最后,发声时做到唇舌力量集中,语音才能清晰、悦耳、动听。

下面诵读龚自珍的两首以开口最大的元音ɑ、ɑi为韵脚的诗歌,体会口腔共鸣的技巧。

己亥杂诗二首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胸腔共鸣

胸腔共鸣属于低音共鸣区,能量最大,发出的声音有深度和宽度,声音听起来深厚、宽广,会给听众以庄严、深沉、真实、可信感,是共鸣不可缺少的基础。胸腔是由肋骨支撑的胸廓,是不可调节的共鸣器,由于容积大对低频声波共鸣作用明显。胸腔共鸣不参与语音的制作,但可以扩大音量,增加低泛音,使声音听起来洪亮浑厚、结实有力。要想获得良好的胸腔共鸣,首先应该使声音在喉、咽、口、鼻各腔体得到很好的共鸣。由于发低音时声带是整体振动,且变长变厚,所以应尽量放松声带,在发音时感到声带在振动。发音时注意两肋打开、撑住,以保存胸廓的积极状态,产生较好的共鸣效果。

下面诵读杨慎的《临江仙》,体会胸腔共鸣技巧的运用(还可以听杨洪基低音演唱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二、共鸣运用

诵读时应以口腔共鸣为主,以胸腔共鸣为基础,同时也略带上一点鼻腔共鸣,这样发出的声音深沉、厚重、清晰有力。若只有口腔和咽腔共鸣的话,声音单薄、干涩,既没有磁性,也没有穿透力,长时间讲话还会口干舌燥,声带疲损。

控制口腔共鸣主要有两种技巧:

(一)“通”

“通”就是通畅、不阻塞,指整个发音的声道必须畅通无阻。发音时应让背部和颈部自然伸直,胸部自然放松,喉头放松,口腔打开到适当的程度,让气流可以十分通畅地流出,从而自如地发出声音。如果说话时喉头肌肉紧张,会使得本来就不宽敞的气流通道变得更加狭窄,声音硬“挤”出嗓子眼,显得单薄、干涩,听了很不舒服。

下面请用共鸣技巧诵读《画菊》的韵脚“穷”和“中”。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二)“挂”

“挂”就是不要让声音从声道里直直地跑出来,要充分控制气流,让它好像受到一股磁力的吸引,能挂在硬腭的前部,这样发出的声音响亮、清晰、饱满、厚重。比如《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领字“望”、“高”等,要用“挂”。

下面请用共鸣技巧诵读《虞美人》中的“何”、“往”、“月”、“问”和韵脚“风”、“中”、“在”、“愁”、“流”等字。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共鸣训练

诵读共鸣控制的主要作用是美化音色,要想使声音好听和持久,就要正确地运用共鸣器。运用共鸣器的关键在于处理好“通”与“挂”,也就是“畅”与“阻”的对立和统一关系,以便声音不“憋”不“挤”,形成一个声柱流畅地奔涌出来;并且不让声音直截了当地通过声道奔涌出来,让它通过共鸣器的加工、锤炼,变得洪亮、圆润、雄浑、优美、动听。

要处理好“畅”与“阻”的关系,必须进行共鸣训练,训练方法是:

第一,“哼”音唱歌。放松喉头,用“哼哼”音唱歌,把“哼”置于叹气的呼吸状态,哼唱时看嘴巴能否灵活动作,可以视为正确与否。

第二,学鸭叫声。挺软腭,口腔张开成一圆筒,边发ɡɑ、ɡɑ音,边仔细体会。共鸣运用得好的ɡɑ、ɡɑ音好听,共鸣运用得不好的ɡɑ、ɡɑ音枯燥、刺耳。

第三,学牛叫声。类似打电话的“嗯”(什么?)和“嗯”(明白了)。

第四,牙关大开合,同时发出“啊”音。

第五,模拟汽笛长鸣声。di既可平行发音,也可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地变化发音。

第六,做扩胸运动,同时尽量发高亢或低沉的声音。

第七,“气泡音”练习。闭嘴,用轻匀的气流冲击声带,使之发出细小的抖动声。

第八,音阶层练习。选一句话,在本人音域范围内,先用低调说,一级一级地升高,然后又一级一级地下降,再一句高一句低,高低交替,一句话由高到低,再由低到高。

第九,夸张四声练习。选择韵母因素较多的词语或成语,运用共鸣技巧做夸张四声的训练。如:“清——正——廉——洁——,英——勇——顽——强——。”

第十,大声呼唤练习。假设某人在离自己100米远处,大声呼唤:“张——师——傅——,快——回——来——!喂——,那——里——危——险——,快——离——开——!”

下面请用优美、舒缓的语调诵读《完美》,用共鸣音表现典雅、深邃的意境美。

完美

(黎巴嫩)纪伯伦

兄弟,你问我:人,何时才能完美无缺?

请听我回答:

当人渐臻完美之时,会感到自己是浩无边垠的苍穹,是横无际涯的海洋,是盛燃不衰的烈火,是璀璨夺目的光焰,是间或狂作、间或静默的风暴,是时而电闪雷鸣、时而大雨滂沱的乌云,是欢歌笑吟或悲泣哀号的流水,是春来繁花似锦,秋至枝叶凋零的万木,是耸入云霄的山峦,是深邃低沉的峡谷,是有时肥沃丰饶、有时荒芜贫瘠的大地。

当人感到这一切之时,也便到达了通往完美之路的中途。要想达到完美境界,那么他还应该在内省之时自感是依恋母亲的孩童,是责及后嗣的长者,是彷徨于愿望与爱情之间的青年,是奋战过去、苦挣未来的壮年,是独蹲禅房的隐士,是身陷囹圄的罪犯,是埋头书稿的学者,是不辨昼夜的愚夫,是缩身于信仰鲜花与孤独芒刺之间的修女,是挣扎在软弱獠牙与饥馑利爪之间的娼妓,是饱尝苦涩、逆来顺受的穷汉,是利欲熏心、谦恭下士的富翁,是漫游在晚霞烟雾和黎明曙光之中的诗人。

当人经历并且熟悉了这一切的时候,也便达到了完美境地,与上帝形影不离。

第三节 吐字归音技巧

吐字归音是学习诵读必须训练的重要基本功,它原来是中国说唱艺术在咬字方面的一个术语,把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归音”三个阶段。出字是指声母和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立字是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过程,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韵尾)过程。三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要求,如果达到要求,吐出的字就会清晰、饱满、有弹性。

吐字归音的基本要领是:出字要准确有力,有叼住弹出之感;立字要拉开立起,明亮充实,圆润饱满;归音趋向要鲜明,迅速“到家”,干净利索,不能有分解断接的痕迹。

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要求有头有尾,构成一个“枣核型”形式:声母、韵头为一端,韵尾为一端,韵腹为核心:字的中间发音动程大,时间长,字的两头发音动程小,关合所占时间也短。

一、吐字清晰

一个成分最完整的音节包括声母、韵头(又叫介音)、韵腹、韵尾和声调五个部分。习惯上我们把音节的五个部分分别叫做头、颈、腹、尾、神。

出字即吐字,指发声母(头)和韵头(颈)的阶段,要求发音部位一定要准确,并且弹发有力,主要体现在声母的发音上。吐字的技巧不仅关系到音节的清晰度,而且关系到声音的圆润、饱满。

一方面要熟练地掌握常用词语的标准音。诵读时,要熟悉每个音节的声母、韵母、声调,按照它们的标准音来发音。

另一方面要力求克服发音含糊、吐词不清的毛病,一是在声母的成阻阶段比较马虎,不注意发音器官的准确部位,二是在韵母阶段不注意口形和舌位,三是发音吐字速度太快,没有足够的时值。诵读跟平时说话不同,要使每个音节清晰悦耳,发音就要有一定力度和时值,每个音素都要到位,平时多练习绕口令就是为了打好吐字的基本功。

(一)口腔控制

清代徐大椿曾说:“欲改其声先改其形。形改而声无不改也。人之声亦然……所以欲辨其真音,先学口法。口法真则其字无不真实。”这句话道出了吐字发声的关键所在。

诵读时发音器官的总感觉是:“开口如半打哈欠,闭口如啃苹果”。

诵读时发音器官的准备步骤是:提颧肌→开牙关→挺软腭→松下巴→唇舌力量集中。

口腔控制应注意训练表达时口腔开合的自如、灵活,扩大容量。训练方法包括:

第一,提颧肌。颧肌用力向上提起,鼻孔略张大,面部略带微笑。

第二,开牙关。上下槽牙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第三,挺软腭。半打哈欠时,可以体会到软腭挺起的状态。

第四,松下巴。发音时,下巴自然内收放松。

第五,唇舌力量集中。唇的力量集中到唇的中部;舌的力量集中是指舌体取收势,把力量集中到舌的前部中纵线上。

试运用口腔控制方法诵读下面两首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二)唇舌训练

吐字的基本要求是:清晰、集中、饱满、自如、有弹性。

咬字的基本要求是:“叼字如叼虎”。

唇舌训练应注意练习表达时双唇和舌位的灵活性及力度。训练方法包括:

第一,喷崩法。咬字时吸足气流,双唇紧闭,然后爆破除阻,将字吐出。

运用喷崩法练习以下绕口令:

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向北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第二,弹舌法。弹舌就是利用舌头的弹力,将字音有力且富有弹性地弹吐出来。

运用弹舌法练习以下绕口令:

调到大岛打大盗,大盗太刁投短刀;推打叮当短刀掉,踏盗得刀盗打倒。

第三,开喉法。在吐字时,尽量使口腔后部打开,蓄足气流,吐送有力。

运用开喉法练习以下绕口令:

哥挎瓜筐过宽沟,过沟瓜筐滚宽沟;挎筐过沟瓜筐扣,瓜滚筐空哥怪狗。

(三)口齿训练

吐字速度与清晰度要想协调一致,发音就要有一定的力度和时值,每个音素都要到位。

口齿训练应注意克服方言障碍,纠正发音缺陷,训练发音力度与清晰度。

练习以下诗歌: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h6}1.正音练习

根据普通话的读音标准,校正自己的地方音和习惯音。正音练习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有:平舌音和翘舌音练习,鼻音和边音练习,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练习,前鼻音和后鼻音练习等。如平翘舌音词语对比训练可以纠正方言错误:

自主-支柱 栽花-摘花 木材-木柴

推辞-推迟 私人-诗人 司机-实际

}h6}2.绕口令训练

吐字时韵母发音要到位,有的人因图省事嘴巴没张到位,或者发音器官动作不够协调,于是就发生“吃字”、“隐字”、“丢音”等现象,如“政治家”念成“针织家”,“公安局”念成“官局”,发音不到位造成歧义,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绕口令训练可以提高吐字清晰度和语速。试练习以下两则绕口令:

长虫围着砖堆转,转完了砖堆钻砖堆。

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

}h6}3.诗歌诵读训练

诗歌诵读不仅可以锻炼语音的纯正性,还可以训练声音的音韵美、节奏美。如五代冯延巳的《长相思》不仅可以训练翘舌音,还有助于感悟词的音韵、节律及思想内蕴:红满枝,绿满枝,宿雨恹恹睡起迟。闲庭花影移。忆归期,数归期,梦见虽多相见稀。相逢知几时?诵读下面一首唐诗,训练语音纯正、吐字清晰悦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立字响亮

立字指吐字归音过程中对韵腹的处理。韵腹是一个音节中最响亮的部分,音节的音色主要是由韵腹决定的,发音时要求做到韵腹饱满、拉开、立起。韵腹是韵母中的主要元音,口腔开度最大,泛音共鸣最丰富,声音最响亮。因此,要求韵腹发音圆润饱满,出字后就应该把发音部位放松,同时口腔尽量打开,这样才能使音节“立得住”。如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凉州词》,韵腹ɑ开口最大,发音要立起、拉开,音色才圆润、饱满。

凉州词

(唐)王昌龄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扩展音高、音域训练

依照训练幅度大于使用幅度的原则,诵读人员的音高能力应保持在一个半八度以上。开扩音域的训练方法有两种,可由单音练起到语句练习,按音阶式循序渐进。

第一,螺旋式上绕、下绕训练。用b或i的音,从日常说话的自然音高开始(日常言语声,男声110~145Hz,女声220~295Hz),持续发音,逐渐“环行上绕”,向高音扩展,直到力所能及的高音区,再逐渐“环行下绕”,周而复始,循序渐进。

第二,阶梯式升高、降低训练。用单一元音或音节,从日常言语中的一个音开始,一次次地接连发音,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逐次升高或降低,要用说,避免发出唱声。

(二)扩展音量变化范围训练

音量的变化范围要求在50dB上下,强调规则而细微的变化。扩展音量变化范围的方法是:设想不同的听众人数,设想不同的交流距离,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诵读训练可从格律诗入手,再向其他文体过渡。

(三)声音的虚实变化训练

声音色彩的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虚实变化。实声是声带闭拢时发出的声音,虚声是声带较为松弛、声门适度张开时发出的声音。诵读要遵循“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变化规律,声带张弛适度,发出的声音结实又不过于明亮,柔和又不显虚空。

}h6}1.体悟“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

在音高、音量比较自然和“宽窄”适度的情况下,发出实声的ɑ或i的长音。在保持基本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只稍稍放松气力,在少许“回音”感的情况下,再次发音,便是“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的音色。

}h6}2.对比训练

单元音对比:ɑ(实)-ɑ(虚)i(实)-i(虚)

ɑ(虚)-ɑ(实)i(虚)-i(实)

语词对比:啊(实)-啊(虚)啊(虚)-啊(实)

大海(实)-大海(虚)大海(虚)-大海(实)

大海啊(实)-大海啊(虚)大海啊(虚)-大海啊(实)

}h6}3.词语过渡训练

大(实)-海(虚)-啊(实)

大(虚)-海(实)-啊(虚)

}h6}4.综合训练

诵读感情色彩强烈的文学作品,体会虚实表达的色彩变化。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诵读散文名篇《岳阳楼记》,训练语音纯正,立字响亮悦耳、圆润动听。

岳阳楼记

(宋)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三、归音到位

归音指音节后部收尾的过程,也就是发完韵腹向韵尾过渡的过程。充当韵尾的都是开口度最小的高元音,归音时应该干净利索,不拖沓,不含糊。基本要求是对字尾的处理弱收到位,趋向鲜明。到位指尾音应归到的位置,弱收指字尾的发音渐弱趋正的过程,要在趋正的过程中保持发音的完整,保持字音结束的趋向。

常见的毛病有两种,一是拖泥带水,二是火候不够,归音不到位。普通话中能够做韵尾的只有四个音素:i、u、n、nɡ(ɑo的韵尾其实是一种误写,实际发音是ɑu),各自归音时要注意的问题是:

(一)展唇

凡ɑi、ei、uɑi、uei韵母的字归音时,应微展唇角,唇形扁平。(韵尾i)

诵读郭小川的《祝酒歌》:

花香啊,沁满咱心肺;祖国情啊,春风一般往这儿吹;同志爱啊,河流一般往这儿汇。党是阳光,咱是向日葵。

(二)聚唇

凡ɑo、iɑo、ou、iou韵母的字归音时,应聚唇。(韵尾u)

诵读《军港之夜》: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三)抵舌

凡是收前鼻音“n”的音节,字尾收音时要做一个明显的抵舌动作。(韵尾n)

诵读或演唱《父老乡亲》:

我生在一个小山村,那里有我的父老乡亲。胡子里长满故事,憨笑中埋着乡音,一声声喊我乳名,一声声喊我乳名。多少亲呢,多少疼爱,多少疼爱,多少开心!啊,父老乡亲,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四)穿鼻

凡是收后鼻音“nɡ”的音节,归音时,气息要灌满鼻腔。(韵尾nɡ)

诵读或演唱《小白杨》: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树叶闪银光。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

下面联诵四首唐代格律诗,训练语音纯正,归音到位,韵味无穷。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贾生

(唐)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四、情、声、气和谐

诵读是一门艺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诵读中声音和气息都受到情感的制约,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情感,一切艺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正确处理情、声、气的关系,是科学掌握诵读用气发声方法的前提。

(一)以情调气,气随情变

}h6}1.以情调气

情感是气息的源泉。以情调气、气随情变是诵读用气发声的一般方法,情感是指“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引起的心理反应,如喜欢、愤怒、悲伤、恐惧、惊讶、爱慕、厌恶等”。诵读要保证气息的饱满和畅通,必须先调动情感。

喜——气满声高 悲——气沉声缓

爱——气缓声柔 憎——气足声硬

怒——气重声粗 疑——气舒声缓

急——气短声促 静——气舒声细

冷——气少声淡 惧——气提声抖

}h6}2.气随情变

一方面,情感是气息的源泉,另一方面,气息运用得当与否也影响情感的表达。艺术表演讲究“精气神”,气息运用得当,诵读的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才富有表现力,从而准确表现文学作品的内涵。比如表现惊讶要用沉气,气“沉于胸”;表现大吃一惊,要气“沉于脐”;表现恐惧,要气“沉于肾”。“气用到,眼有神,声有情”,气息是重要的表达手段,是情与声之间必经的桥梁。

(二)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h6}1.以情带声

气息是情感作用的结果。气息是声音的依托,饱满的气息使声音圆润,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但气息也是情感作用的结果,是“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正如《礼记·乐记》中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h6}2.以声传情

声音是情感的流露。张颂教授在《浅谈播音中情、声、气的关系》一文中对“情、声、气”的关系曾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气者,音之帅也;情者,气之根也,“情、声、气的内在联系离不开心理与生理的相互感应。情是心理过程,声、气是生理现象。心理过程必然引起生理反应,‘心平气和’、‘理直气壮’、‘痛哭失声’、‘语重心长’等。生理变化又可影响心理过程的兴奋或抑制。从因果关系说,是因情用气,以情带声;而从语言表达角度说,又是气托声、声传情。”

}h6}3.气、声是手段,情是目的

气息、声音的运用是艺术表现的手段,情感表达是艺术的目的。托尔斯泰在《论艺术》中明确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诵读表达中,在唤起感情从积聚到迸发的状态之后,再用有声语言来传达这种感情,让别人也能体验到这种感情——这就有诵读表达的艺术性了。

以诗文诵读为例分析:表现“喜”的文学作品有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前者表现了因“安史之乱”流落入川的诗人,闻听平叛结束,欣喜若狂,憧憬着返乡的旅程。后者表现了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遇赦,欣喜返程“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愉悦。诵读时要气息充足,语速较快,声音较实,发音靠前,体现“兴奋感”。表现“爱”的作品有叶芝的《等你老了》、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余光中的《等你,在雨中》;表现“憎”的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谭嗣同的《狱中题壁》、叶挺的《囚歌》等;表现“怒”的有陆游的《书愤》、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等;表现“悲”的有苏轼的《江城子》、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等,各依情用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三)情、气、声统一

因为情感是气息的源泉,气息是声音的依托,声音是情感的流露,“感有万端之异,言有万态之殊”,所以,情、气、声要统一和谐。

一般来说,喜悦、激动、亢奋、紧迫等情感可以运用快速、重音、升调、停顿、短句、轻松的方式来表现;悲伤、思索、从容、深沉、庄严等情感可以运用轻读、降调、慢速、长句、沉稳等方式表达。具体表现为:

表2-1 情、声、气的关系

诵读者要酝酿感情,运用情景展示法、音乐调动法、心理调节法调动情绪,准确表达作品内在的主题、情理、逻辑,充分展示诵读的艺术魅力。

下面请诵读配乐诗《大漠敦煌》。

大漠敦煌

旁白: “敦煌”,始见于《史记·大宛列传》,“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书·地理志》中注释“敦煌”:“敦,大也。煌,盛也。”敦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月氏人、乌孙人和塞种人。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此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女:我多想带上装满梦的行囊

牵一只骆驼去那风沙弥漫的远方

男:我多想沿着遥远又遥远的古道

寻找我梦中的大漠敦煌

女:穿过祁连山的六月飞雪

走进炎风吹沙的大漠

我寻一把先人遗留在那里的石斧

看它是否还能劈出四千多年的火光

男:追赶丝绸之路落下的夕阳

跋涉在曾经鼓角争鸣的河西走廊

我想找到三苗人留下的陶器

让它盛(chénɡ)满历史的冷热和苍茫

我想听到羌笛穿透千古的余音

在荒原的夜空里哀怨悠扬

女:借着大漠的冷月寒光

我多想找回乌孙人失散的牛羊

在漫漫狂野中赶路

我多想举起月氏(ròuzhī)人的宝刀将夜空划亮

男:我望见浩瀚的沙海、如血的残阳

远处传来铁蹄铮铮、烈马奔腾的轰响

一支剽悍的胡骑(jì)消失在流沙的尽头

远离了草原和毡房

女:我望见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的马队

马踏飞燕的嘶鸣声扬四方

男:我望见汉武的狼烟

扬起旌旗遮日的豪壮

飘逝在风萧萧路漫漫的边关

女:那鸣沙山千年不绝的鸣响

每一声吟唱

都是英雄泯血(mǐnxuè)长笑的悲壮

男:那月牙泉甘洌清澈的水塘

每一个眼神

都曾凝视过扬鞭的牧人

拓荒的农夫

女:玉门关的残垣断壁

望断多少远行的商队、往来的使者

男:阳关三叠的千古绝唱

又有多少故人

更尽一杯酒从此不见回故乡

女:我站在汉长城古烽燧遗址上

似乎还能听到

一腔长风万里的呼啸

男:我站在魏晋隋唐的古墓旁

似乎还能看到

边塞诗人雪山长云

孤城遥望的豪情和惆怅

女:几度春秋风与火

东来西往的驼队穿过大漠莽莽

男:曾经几载云和月

边城要塞通向了海纳百川的大唐

女/男:我的大漠,我的敦煌啊

女:你已不是金戈铁马、厮杀遍野的战场

男女合:你丝绸铺路

你名声远扬

男:追踪远古消失的绿洲

注视大漠不朽的胡杨

我寻着崖壁上的佛光

看见风卷僧衣的乐僔(lèzǔn)和尚

在石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在穷荒中点燃了第一柱香火

一代代虔诚的僧侣随他而来

创造出佛洞悬空的圣堂

女:天空移动的云彩

遮不住三危山的金黄

莫高窟这座千佛神奇的宝藏

在沙漠中沉睡了一千年岁月的寒暑

剥蚀了多少绚丽的画卷

珍贵的佛像

屈辱的年代

劫持了多少无价之宝流落他乡

男女合:尽管大漠景象如此苍凉

尽管丝绸之路如此漫长

女:神秘的敦煌啊

你玄妙神奇的经书壁画令人心驰神往

你举世闻名的丝路花雨让人沉醉难忘

男:美丽的敦煌啊

流光溢彩的故事有你大漠落日的悲怆

灿烂辉煌的历史有你光辉夺目的一章

女:我多想借反弹琵琶的神韵止住千年黄沙

男:我多想用飞天飘逸的梦想擦去百年彷徨

女:我多想牵来一股溪流为你栽上一排胡杨

男:我多想乘春风度玉门让梦露宿在你的身旁

第四节 特殊语言技巧

诵读时不仅要掌握呼吸、共鸣、吐字归音等技巧以及情、声、气的关系,还要了解气息类和音腔类特殊用声技巧,以强化情感、渲染情绪,生动传神地表现主题思想,用美妙的有声语言给听众创设出如临其境的情境美。

一、气息类技巧

“气是声之本,万音气为尊。”诵读中可以运用气息技巧更充分地传情达意,表现主题。下面主要介绍“偷吸”、“倒抽”、“深叹”、“喷口”、“反取”、“缓托”六种技巧。

(一)偷吸(N为偷吸符号)

偷吸指吸气时速度较快,而且轻巧,在人们还未察觉时已偷偷地吸好了气的换气方法。偷吸与停连有关,诵读中经常用到。一般在句子中碰到停顿较短、连贯性较强、不可能采用正常换气但又必须换气的情况时需用到偷吸,这是诵读者必须掌握的重要技巧。偷吸要求吸气必须轻快,口鼻并用,不露痕迹。如爱情诗《再没有更好的花朵》,诗人用不同的语句强调看见恋人、听到恋人声音的强烈感受,越说越兴奋,形成一气呵成的推进节奏,语意紧密,正常换气会造成节奏上的拖沓、舒缓,应表现得深沉热烈,要求换气迅速轻快,用偷吸最恰当。

当我把你看见和听见——/我浑身便激动起来了,/N我整个的心灵在发热,/N我整个的心灵在燃烧。

(二)倒抽(∧为倒抽符号)

倒抽指渲染言语中骤然紧张的气氛,表现紧张、吃惊、焦急、激动的心情时采用的一种吸气技巧。与偷吸相反,倒抽要求换气急促并把吸气声有意表现出来,类似“倒吸一口冷气”,但随情而出的气息要清晰干净,不能粗拙带杂音。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在诵读“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时要表现出卖炭翁知来者不善、看清“黄衣使者”后的惊恐万状。

再如莫泊桑的《项链》结尾部分,当玛蒂尔德经过十年艰辛劳作终于还清了债务,在公园偶遇好友珍妮并主动打招呼时,珍妮认不出她衰老的容颜: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没有错。我是玛蒂尔德·路瓦栽。”她的朋友叫了一声:∧“啊!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怎么变成这样了……”

(三)深叹(≮为深叹符号)

深叹指用气息的呼出来修饰或渲染言语中感叹、赞叹、悲叹、惊叹、咏叹等“叹”的意味的一种技巧。具体方法是:先深而慢地吸一口气,然后带着呼气声表达语句。如诵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以用深叹表现对康桥的难舍难分、满腔惆怅。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如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采用深叹的技巧诵读“我的歌啊,你飞吧”这一诗句,显得深情、深邃,也使得这部分的表达在结构上形成强弱、放收的跌宕变化。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四)喷口(∠为喷口符号)

喷口指诵读中无法控制激动的心情,需突然爆发,将句子中某个或相连的几个音节喷吐而出,加强其言语表达的情感力度的一种技巧。具体方法是:先将口腔的气息蓄满,而后突然有力地喷出,由此可大大加强语言力度,强化感情色彩。如诵读陆游的《示儿》,“但悲”之后,不忍道出“不见”二字,因此在此停顿片刻,蓄足气流,饱含着渴望收复中原而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之情,有力地喷吐出“不见”二字,强化作品的感情色彩。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再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标题是贯穿全篇的思想主线,在每节文末出现形成抒情小高潮,表达时每次句首“祖国”二字均使用喷口,能产生激情澎湃、回环咏叹的艺术效果,情感抒发饱满而浓烈。当然,每句的语气处理会有层递性的变化。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五)反取(ω为反取符号)

反取指在诵读的某一过程中,不吸气而将体内的剩余气息从容不迫地取上来,形成较强的气流,从而使句中某些音节获得较强、较高、较响亮的声音的一种技巧。例如诵读《三门峡——梳妆台》的一节富有激情的诗句需采用反取的技巧给予突出。黄河女儿面向东海呼问“青春何时来”,这里“何”字加重与延长,用反取表达了她希望早日恢复青春的急切心情。“盘古生我新一代”在“新”前用反取做突变,使“新一代”三字声音更高、更响、更重,力度更强烈,从而表现诗人在改天换地时代到来时极其兴奋的心情。

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ω何时来?!/何时来啊,何时来……/——盘古生我ω新一代!

再如诵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为了表现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热爱和期望,作者在文末用富有鼓动性的呼告语言歌颂了少年和中国,适宜用反取的技巧将情感抒发推进到高潮。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ω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ω无疆!

做到反取需要较强的气流,当诵读到“不老”、“无疆”几个字时,应将渐趋复原的收敛的两肋用力展开,感到气息似乎是从胸部下沉到丹田,实际上是将气息的通道彻底打开,让余气不受阻塞,顺利地呼出,使需高强音的词语获得原动力。有了这个原动力,声音就畅通响亮了,所需要的高强音就自然获得了。

(六)缓托(︶为缓托符号)

缓托指在诵读中极力控制住某种情感,使表达看似异常平稳,却使人感觉到内在情感剧烈奔涌的一种技巧。一般是情到深处,却不作直露宣泄,而是敛气屏声,极力控制情感,将丰富的情感埋在内心深处。缓托多用于表现凝神注目、忆往追昔、生离死别等情状心理。

缓托的方法是:不能大呼大吸,而要适当少吸,控制住,以较均匀的不多的气息慢慢将后面的言语托出,音量限制在一定的尺度之内,略感憋气,让听者感到似乎一切都静止了,而在这静止的后面似乎又蕴藏着一种巨大的力量。例如,诵读魏巍的散文《依依惜别的深情》,志愿军将离开朝鲜回到祖国,临行前与朝鲜人民告别,为了不使志愿军难过,朝鲜人民努力控制住自己随时可能爆发的惜别之情,这里可以用到缓托。

部队集合了。妇女们打开竹篮,分赠着礼物……他们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昨天晚上,战士们告诉他们说不要哭。里干部们也告诉说,为了不使志愿军难过,让他们不要哭。︶他们很听话,︶他们真的制止住了,︶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统统没有哭。

下面请综合运用上述六种气息类技巧,诵读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

我是贫困,

我是悲哀。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二、音腔类技巧

情、声、气是诵读成功的要素,诵读时除掌握气息类技巧外,还可以通过音色和语调的变化丰富“声”的形态,形象生动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

(一)虚声( 为虚声符号)

虚声又叫“气声”或“气音”,即控制住声音,以气音为主,似耳语说话。一般在静谧、紧张、惊恐的氛围及自言自语、模拟高声讲话或诵读到有人大声呼叫的语言时采用。

方法是:吸气时放慢速度,加强深度,吐字时除实音外可伴随一定的气音、虚音,将气缓缓送出。例如:

这地方太可怕了。

运用虚声可以渲恐怖氛围,加强神秘感,但要注意“真声”与“虚声”的逐步过渡,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心理停顿,自然过渡。《雷雨》中鲁贵给四凤“说鬼”,就使用了虚声。

“我这才看到那个女鬼呀…… 是我们的太太 。那个男鬼…… 就是大少爷。”

此外,自言自语会运用气声,大声说话、高声呼叫也会用到虚声。诵读《草船借箭》,当孔明趁雾诳曹兵“借”到满船箭镞,至日高雾散满载而归时,用拉长音的虚声体现双方的距离感。

至日高雾散,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 谢丞相箭 ……”

《雨巷》是诗人戴望舒的内心独白,为了准确表现静谧、空灵的艺术氛围,运用虚声可强化惆怅、凄婉的抒情色彩,使语言表达含蓄、委婉、动人。

(二)颤音( 为颤音符号)

颤音指语言表达中某些音节或词语的声音强弱交替,在颤抖中发出声音,一般用在感情激动、兴奋、愤怒、悲痛、惊愕,情绪难以抑制而又极力抑制的情况下,特点是气息较强、情感强烈、声情合一,又称为“颤动的气声”。例如叶芝《当你老了》的最后一节: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 ,/在头顶的山上它缓 ,/在一群星星中间隐 。//

诵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十四个叠字可采用颤音,表现老年漂泊孤寂的词人的内心世界。

陆游的《钗头凤》最末的“错、错、错”和“莫、莫、莫”,表现了词人难以抑制而又极力抑制的复杂情感,宜采用颤音处理。

颤音也可以表现激动和骄傲的情怀。例如诵读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置身奥运赛场,当亲眼目睹中华健儿为国夺冠的时刻,每个炎黄子孙无不为之骄傲自豪,用颤音表达能准确地表现这种深厚的情感。

当掌声把中国的旗帜送上蓝天,我希 我是中

(三)拖腔( 为拖腔符号)

拖腔指为了突出强调或更细致、形象地表现心理、神态,揭示作品内涵而采用的一种在言语中的某一音节或词语后有意延长其韵腹,拖长其声调的技巧。换言之,就是有意把字音拖长,即延长发音时间,可表示回忆、领悟、气弱、惊讶和呼唤等感情。诗词中的领字后常用拖腔,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下阕: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遥想”唤起的是回忆,用拖腔表现历史的悠远感。

拖腔还可以表示呼唤,如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中分别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及在天安门前大声呼唤“周总理”,要用拖腔增加感染力。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四)笑言(m为笑言符号)

笑言是使话语带上笑意,多用来表示愉快、欣喜、兴奋的心情,也可表示嘲讽、鄙夷、揶揄的冷笑、嘲笑、讥笑、狂笑、憨笑、惨笑等,但一定要表达真情实感。方法是:口腔、喉、胸要放松,小腹、膈肌弹动,气息直射软腭,随之发出“哈”、“哼”等笑语。表达时要气息饱满,送气集中,顺畅轻快,大笑时最好不要发“哈”的声音,这样容易一下子把气漏尽,可以从“ɑ”、“i”的顿音练习开始,引发出笑声。例如诵读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文末把“笑”字轻柔地点诵,便把梅花的形象“笑”活了,歌颂了腊梅凌雪傲霜、乐观高洁的品格,这是表达亲切喜爱的笑言。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m笑。//

还有表达嘲讽和惋惜的笑言,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为了表达“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逊色之处,在“只识弯弓”语句用了笑言,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领袖气度。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m只识弯弓射大雕//

杨牧的《我是青年》则表现了揶揄苦涩的笑,“十年浩劫”使得人才匮乏,36岁的诗人无奈被划入“青年”的梯队,诗歌语意沉重,语含反讽,充满酸涩,所以对诗中“我是青年”的诵读应运用笑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人们还叫我青年……/哈……m我是青年!/m我年轻啊,我的上帝!

此外,音腔类技巧还包括泣语(§为泣语符号)和拟声(z为模拟符号),多运用在小说、剧作及童话、寓言中,在诗歌、散文诵读中运用较少。

泣语:诵读中为了表达痛苦、悲伤的感情,可使声音带上哭泣、呜咽的色彩。用倒抽气的方法,鼻和嘴有节奏地吸气发出短促的颤音,呼气时仍保持紧张状态,使呼出的声音发出颤抖声,然后用剩余气息诵出泣语内容。

拟声:用口语甚至口技的手段形象地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响,如虎啸、猿啼、马嘶、雷鸣、枪响、汽车声等。《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就应该运用带动物音色的拟声发声。

综合运用音腔类技巧诵读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王怀让

在无数蓝色的眼睛和红色的眼睛之中,

我有一双宝石般的黑色的眼睛,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在无数白色的皮肤和黑色的皮肤之中,

我有着大地般黄色的皮肤,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黄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脯,

黄河流水是我沸腾的血液,

长城是我扬起的手臂,

泰山是我站立的脚跟。

我是中国人——

我的祖先最早走出森林,

我的祖先最早开始耕耘,

我是指南针、印刷术的后裔,

我是圆周率、地动仪的子孙。

在我的民族中

不光有史册上万古不朽的

孔夫子、司马迁、李自成、孙中山,

还有那文学史上万古不朽的

花木兰、林黛玉、孙悟空、鲁智深。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在我的国土上不光有

雷电轰不倒的长白雪山、黄山劲松,

还有那风雨不灭的井冈传统、延安精神!

我是中国人——

我那黄河一样粗犷的声音,

不光响在联合国的大厦里,

大声发表着中国的议论,

也响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

大声高喊着“中国得分”。

当掌声把五星红旗托上蓝天,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那长城一样巨大的手臂,

不光把采油钻杆钻进外国人

预言打不出石油的地心;

也把通信卫星送上祖先们

梦里也没有到过的白云;

当五大洲倾听东方的时候,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

我是莫高窟壁画的传人,

让那翩翩欲飞的壁画与我们同往。

我就是飞天,

飞天是我们。

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FYEtI5zwbSqxOLDXr46IuI7GT3/A76hNT6GEcJU1D1jloNNMl6+cWg41sG4K5Kg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