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诵读的要求

第一节 诵读的基本要求

作为口语传播的艺术形式,诵读不仅承载着推广普通话的责任,还能准确、鲜明、生动地传播各类信息,这就要求诵读者的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具备纯正规范的语音、圆润明亮的嗓音和生动感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诵读者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素质。

一、语音纯正规范

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有80多种互不相同的语言,诵读作为一种传播的方式应该使用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的纯正语音宣传思想、启迪智慧。

(一)普通话发音规范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文学诵读语言面向社会大众,应该运用最准确规范、清晰纯正的语言表达,符合普通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范要求。要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角度考核一个音节的正确发音,纠正方言偏误,克服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边鼻音不分等系统性发音缺陷,注意轻声、儿化及上声、“一”“不”“啊”的语流音变,读准词语的重中格式,保持发音的规范纯正。此外,多音字要根据语境审义定音,通假字读所通文字的读音。

(二)古诗词古音今读

诵读面向大众、影响广泛,它一方面可以向全社会推广普通话,另一方面也不断丰富着普通话的词汇内容,古诗词古音今读就值得重视。古代的名篇佳作产生于语言未得到规范统一的年代,按现代汉语规范读音诵读古诗词无法准确表现出平仄、韵律,也就无法体现古诗词的艺术风格。是否要拘泥古音读法,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中“斜”的读音: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jiā)。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斜”(xié)和“家”(jiā)、“花”(huā)不是同韵字,但在唐代“斜”读siá(s读浊音),同现代上海方言中“斜”的读音一样,因此,《山行》的韵律在唐代是和谐的。今天我们诵读古诗,不必拘泥古音读法,但应了解这个现象,并尽可能保留古代格律的特点。

二、嗓音圆润明亮

诵读的任务是为了准确、鲜明、生动地传达并表现文学作品的内容,好的嗓音条件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塑造美好听觉形象的基础。诵读艺术语言对声音总的要求包括“准确规范,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刚柔相济,虚实结合;色彩丰富,变化自如”四个方面。要想改善自己的声音条件,主要取决于气息、发声和共鸣的生理条件,既需长期不懈地坚持用气发声的基本功训练,也应遵循用气发声的规律,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气贯丹田

“气乃音之帅”,发声的呼吸状态决定了声音的优劣。我国民族声乐中的“丹田呼吸法”近似于现代医学分析的“胸腹联合呼吸法”,可以有效地扩大吸气量,保障各种发声状态下用气的需要。所不同的是,“丹田气”强调的“收小腹”是指对横隔肌的控制能力,是用膈控制呼吸发出的声音。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保持稳健的呼吸状态,不仅有利于控制,还容易产生坚实、响亮的音色。

(二)控制喉肌

艺术语言的发声主要靠对喉部肌肉的控制,这需要掌握两个要点:一是保持喉头稳定;二是喉肌松紧适度,声带调节灵活。控制喉头上下位移幅度,保持发声时喉头的相对稳定,是获得变化自然、和谐通畅、润泽丰满的声音的有效方法之一。长期坚持练声会产生理想的效果,根据语图仪的测试分析:一般人的音高运动幅度只有七个半音左右,经过发声训练的专业人员可以达到十五个半音,发声能力提高了一倍。

(三)美化音色

语言共鸣的主要作用在于美化音色。艺术语言对音色总的要求是朴实大方、圆润集中。朴实大方的音色主要是以胸腔共鸣为基础,圆润集中的音色表现为以口腔共鸣为主的声音效果。所谓“打开口腔”、“唇舌力量集中”、“声挂前额”以及吐字归音的“叼住弹出”、“拉开立起”、“到位弱收”、“音节形成枣核形”等,都是口腔共鸣的控制方法。口腔共鸣使声音明亮结实,字音圆润清晰,因此也称为“中音共鸣”或“中部共鸣”。

三、表达生动感人

诵读语言的表达能力主要体现在“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话语魅力上,语言表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情趣和理趣是其核心内容。在与听众的双向交流中,让受众与诵读者产生情感共鸣、达成观点共识是语言表达成功的标志。

(一)注重情趣,以情感人

情感对诵读语言的三个作用是:联系想象、调动情绪、感染受众。诵读语言要想充分表现并传达原作的感情色彩,先要感动诵读者自己,才能感动他人。调动感情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般应遵循三个步骤:

}h6}1.理清头绪

根据原作语言、文字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形象,并梳理出情景的来龙去脉、主次轻重,在形象思维中描绘现实生活的生动场景。

}h6}2.设身处地

通过想象激发自身的生活体验,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诵读内容所涉及的情景未必都是诵读者亲历的,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加以描摹,阅历丰厚、观察深入、知识广泛、体验深刻,想象力就越丰富,现场感的描摹就越生动、细腻。

}h6}3.触景生情

触景生情是情景再现的核心和诵读语言的目标。丰富的想象触发情感的反应,情感的充盈又推动想象的进一步展开,循环推进,进入情景交融的境界。

最后,要有感而发。在诵读创作的情境中,诵读者应始终保持身临其境的感觉,以想象来再现此情此景的内容,以情动人,感染受众。

(二)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上》)文学作品的诵读要达到生动感人的艺术效果,必须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创作背景,对激发作者创作冲动的情感缘由了然于胸,方能走进作品所展示的时代,走进作者心灵的深处,感同身受,获得启发,才能诵出作品情的厚度、意的深度、韵的浓度。

比如徐志摩的名作《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康桥即剑桥大学,徐志摩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曾游学于此。不了解徐志摩的留英经历和对康桥特殊的情愫,诵读表达就很难达到真切感人的艺术效果。

在《猛虎集》序文中徐志摩提到,24岁以前,自己对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他初到英国学的是政治经济学,后来在林徽因家认识了仰慕已久的剑桥大学皇家学院著名学者狄更生,狄更生从徐志摩的谈吐、修养、气质中看出其诗人的内蕴,介绍他进入剑桥大学文学院学习。自此,徐志摩走上了诗歌创作的道路,并很快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的性灵,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诗人的天命。在《吸烟与文化》中,他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叫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他心中,康桥几乎和生命同等重要。1928年徐志摩故地重游后,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全诗七节,每节四行,每行2~3个音步,不拘一格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情感处理深沉热烈而内敛,语调生动溢美而不纵。诵读时若仅表现出对康桥自然景物美的赞颂或过度渲染低婉缠绵、哀伤离别都是不恰当的,这反映了对作品背景的解读不够。

其他文学作品的解读也如此。比如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许多人解读为爱情诗,认为是写给徐志摩的。但了解了创作时代和背景后我们得知,诗歌发表于1934年,是写给儿子梁从诫的。(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当时,年轻的母亲林徽因惊叹于面如朗月的幼子带给她全新的生命体验,如同充满希冀和新奇的春天,副题“一句爱的赞颂”饱含着对自然万物生灵的欣喜和感喟。诗篇意境优美、内容纯净,意象温馨美好、洋溢生机,而且诗歌的内在情感节奏轻灵欢快,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欢欣与喜悦。因此,诵读表达宜用慈母对幼子柔声细语、女性对自然美赞叹的语态,不宜用深沉、强烈、热情、奔放的表白语调。

(三)注重理趣,文约意丰

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是思想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诵读艺术面向大众,对语言的要求更高,但切忌从形式上单纯地模仿、矫情地笑泣,应该从内容出发,细心揣摩、触发真情,方能由己达人,诉出真情,晓以真理,以理服人。

艺术表达要注重理趣,从文约意丰的诵读作品中挖掘出意蕴深刻的思想内涵,用有声语言形象生动地传达给受众,使之得到感悟、受到启发、达成共识。诵读艺术不要停留在对生活直观印象的表达上,而要透过作品呈现的生活现象引发人们做出更深层次的思考,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高尔基的名作《海燕》不是普通地描绘大海风景的文字,而是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呐喊的激情檄文。迫于沙皇政府的暴政,作者没有锋芒毕露地发出战斗的号角,而是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加深了作品的意蕴,扩大了语言的张力,这就对诵读的理解和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燕》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就在群鸟的形象和海天气象变幻的象征意义上。一般的理解应当是:天低、云暗、风吼、雷鸣,是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的象征;海燕,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是1905年革命前夜俄国资产阶级自由派的写照。通过这样的解析,我们撩开了作品中象征艺术的面纱,作者笔下的形象还原了它本真的面貌,作品的思想脉络随之彰显,诵读处理有的放矢,作者的褒贬爱憎,尽可以借助有声语言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清代文论家梁廷在《曲话·卷二》中说:“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含蓄常给人文约意丰、余味无穷的美感,如果在艺术表现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自然就产生了神韵,体现了气质。许多著名朗诵艺术家创作的作品,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那种神韵与气质,如夏青朗诵的《早发白帝城》,并不仅仅是“绘景”,而是把诗人李白从流放到遇赦那种欢快、振奋、归心似箭的复杂心境表现了出来,注重理趣,寓情于景,体现了诗篇的意境美。

下面请大家诵读高尔基的名作《海燕》,准确把握不同意象的象征意蕴。

海燕

(俄)高尔基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蹿,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地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二节 诵读者的人文素养

诵读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诵读者具备广泛的艺术修养,主要包括语言修养、文学修养、礼仪修养、艺术修养四方面。

一、文学修养
(一)理解作品,把握内涵

诵读中对诗文作品内涵的把握至关重要,对作品主题思想、感情基调的准确理解体现了诵读者的文学修养。此外,“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品读经典,诵读美文,更应重视“知人论世”。重庆谈判时,蒋介石首次看到发表在《新华日报》副刊上的《沁园春·雪》,读到“惜秦皇汉武……”时,由衷地感喟:“毛泽东,有王者之气啊!”何为王者之气?《世说新语·容止第十四》记载了一个有关魏武帝曹操的有趣故事,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使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

王者的气度、气韵甚至气场都与众不同,难以遮掩其光芒。这些都说明由于胸襟、气度、经历的不同,王者之作会异于常人,诵读时要准确把握,尽量再现作品内涵。

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了这样一段内容: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闲(jiān,时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闲(jiān,时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闲(jiān,时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qí,颀)然而长,眼如望羊(yánɡ,洋),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我们钦佩孔子求学的精益求精,也为艺术作品内在的神韵感喟不已。“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王操”的神韵为执著的孔子顿悟到,曲作者文王的形貌、仪态、情感出现在孔子的视像中,孔子已走进了文王的心灵。孔子学琴悟道的探究态度,对我们在诵读中捕捉作者的情感、文气很有启发。

诵读下列政治家的诗作,根据其经历体悟不同的思想情感与胸怀抱负。

大风歌

(汉)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秋风辞

(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短歌行

(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燕歌行

(魏)曹丕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二)确定基调,理顺线索

诵读者的文学修养还体现在对作品基调的把握上。基调是指诵材的基本情调,即作品所包含的各种态度分寸、感情色彩混合后的总的趋向。文学作品的基调要视每篇作品的独特风格而定。每篇作品的基调是一种整体感,是部分、层次、段落、语句中具体思想感情的综合表达,即具体感的总和。诵读者必须事先深入、细致、认真地去理解、研究和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情调及其整体的精神倾向,把握基调即是把握作品整体的精神倾向。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态度感情可能是纷繁的,作为诵读者就必须分清作品内容各项情节的主次、轻重,不可被一些次要的枝节或局部的情节所惑,致使整个作品的思想感情轻重不分、主次不明,这样就会歪曲了原作。例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中对所谓“国家大事”、“子曰诗云”的憎恶、愤激,都是对总体感情色彩的反衬,它的基调是深沉的。诵读者要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即是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态度感情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这个转化过程可以说是诵读者的一种再创作过程。如果没有深入体会,无法把握作品基调,诵读也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

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感情基调不同,比如朱自清的《春》和《荷塘月色》感情基调不同,前者清新明快,后者含蓄舒缓;同一题材不同作家的作品感情基调也会有不同,如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感情基调就不同,前者孤寂清高,后者乐观坚韧。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文诵读还要注意理顺作品的情感线索,便于记诵和重音、节奏的处理。比如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从“听雨”的独特视角入手,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三幅“听雨”画面依次呈现,一生的悲欢际遇融汇其中,一个时代的变迁尽在不言中。少年欢乐、壮年漂泊、晚年国破家亡,南宋的灭亡给百姓带来难以名状的痛楚。

下面请诵读蒋捷的《虞美人》,注意“少年”、“壮年”、“而今”及“听雨”要重读。

虞美人

(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二、语言修养
(一)语音规范,吐字清晰

诵读是运用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语音的规范、纯正至关重要,要自觉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克服方言发音错误和语音缺陷,这是诵读的基础,也是关键所在。尤其大型诵读会面对着麦克风,扩音器会把平时不明显的语音缺陷夸大几倍,如果不重视发音规范性训练,就会影响表达的整体效果。同时,诵读要面对听众传播思想、启迪智慧,吐字发声一定要清晰悦耳,不能出现吃字、丢字及含混不清的现象。

诵读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哲理小诗《天真的预示》,注意平翘舌音及前后鼻音韵尾的区分。

天真的预示

(英)布莱克

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

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二)声音圆润,优美动听

诵读不仅能使语音更规范、纯正,还有美化语音、提升表达能力的功效。正确的发声方法、恰当的吐字归音技巧、圆润优美的嗓音、动听的语调都是诵读者应具备的语言修养。“珠圆玉润”讲的是声音的美感,“掷地有声”谈的是声音的力度,“响遏流云”夸大了音高的声效,“余音绕梁”体现了音韵的魅力。声音的世界有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只有具备一定的语言修养才能把握到、体悟到,并且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

20世纪60年代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就曾受休斯关于“梦想”的诗歌的影响。下面请声情并茂地诵读美国黑人文学家兰斯顿·休斯的诗歌《梦》,努力诵出情感和韵味。

(美)兰斯顿·休斯

梦,必须被紧紧地抓住,

因为它一旦消亡,

生活就如断翅的鸟儿,

永远不能飞翔。

梦,必须被紧紧地抓住,

因为它一旦远走他方,

生活就会像荒芜的土地,

冻结成霜野冰床。

三、礼仪修养

“衣食足而后知礼仪”,礼仪修养在诵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诵读者登台表演,他所传递出的信息量只有7%的言语内容,另有38%的语调呈现和55%的体态语言。按常规理解,诵读是有声语言表达,诵读内容应构成听众接收的主要信息量,然而作为辅助手段的无声语言,体态语(又叫态势语)在日常交流和演讲、诵读中举足轻重、不容忽视,西方有专门研究体态语的书籍,诵读者登台表演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礼仪修养。

(一)服饰得体,姿态优雅

首先,服饰要得体。作为一种舞台形象,诵读者的服饰一定要落落大方,重要的场合要庄重典雅,适宜着正装。专题诵读要与主题吻合,如五四诵读会可以着民国时的学生装,歌颂党、缅怀先烈的诵读会可以着江姐一样的长旗袍、红毛衣,讴歌新时代的诵读会,着装要体现出时代特色。此外,举止要大方,姿势要文雅,符合身份、符合主题、符合内容。

(二)台风稳健,手势自然

诵读需要通过舞台展示来锤炼技巧,登台表演展示的不仅是有声语言,还有态势语言。如何上下场?保持怎样的站姿、表情?如何运用目光语和手势语?这些都值得研究和探讨。总体来说,步履轻盈、台风稳健、表情端庄、眼神自然、手势大方,听众的接受度大,诵读效果好。这些都需要后天的观摩和训练才能做得更好,前提还是对作品的理解。

德国诗人海涅的《颂歌》以“剑”与“火焰”自喻,表现了诗人要为理想奋斗不息的精神。诗作音节铿锵、气势豪迈悲壮,诵读时应注意表现出深沉的内在力量,切勿声嘶力竭地空喊,第四节语气低沉、语速缓慢,第五节恢复激昂、高亢的语调。

颂歌

(德)海涅

我是剑,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们,

战斗开始时,

我奋勇当先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我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可是我们得到了胜利。

我们得到了胜利,

可是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在欢呼胜利的凯歌里

响着追悼会严肃的歌声。

但我们没有时间欢乐,

也没有时间哀悼。

喇叭重新吹起,

又开始新的战斗。

我是剑,我是火焰。

四、艺术修养
(一)配乐和谐,乐诗合一

作为艺术表达形式,诵读有音乐的配合会锦上添花,能够渲染气氛,增加感染力,加深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但一些诵读者缺乏音乐修养,对配乐的选择、剪辑,诵读中乐诗节奏的相和研究不够,随意地让二者配合,显得粗糙、不协调,比如古典作品配了西洋音乐,风趣的内容配了低沉的乐曲,等等。高水平的配乐要达到乐诗合一、浑然天成,需要诵读者平时培养音乐素养,对乐曲风格、器乐有一定的了解,可谓“艺多不压身”。

(二)布景贴切,烘云托月

“好马配好鞍”,诵读表演设计好布景,使其吻合活动主题或诵读作品的内容,能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这需要组织者具备一定的舞美策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这些方面的经验和理论都值得学习和借鉴。

总之,诵读是一门综合艺术,整个过程考量着诵读者的人文素养和综合技能,只有虚怀若谷、潜心学习,才能厚积薄发、取得成功。

第三节 诵读的感受

一、诵读的状态

诵读的状态指诵读者在诵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包括心理状态与生理状态两大方面,其中心理状态是主导方面。诵读状态正确与否是诵读成败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诵读者对作品的理解、感受、构思、设计等全部准备工作能否付诸实现,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张颂教授把诵读状态分为六类:

(一)信心百倍,积极主动

诵读者要由衷地感受到作品的深刻、丰富,引发出比较强烈的诵读愿望,尽力展现作品的面貌和魅力,诉诸有声语言,以事省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从中获得美感享受。“信心百倍,精神十足”,一方面体现了诵读者对内容十分熟悉,并且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表现出诵读者对诵读进程的驾驭,能声声入耳、字字含情、一鼓作气、善始善终。

诵读者出现缺乏信心、不够主动的状态,一是过分紧张,导致思想出现空白,看字念音不知所云,情感不到位,声音喑哑苍白,只想草草了事;二是过于懈怠,心不在焉,传达不出内在感情,不积极主动,敷衍应付,吐字松软,声音干瘪,“睁眼懒看字,念字懒张嘴”。克服诵读中紧张或懈怠的不良状态,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在诵读中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无人”,要认识到诵读并不神秘,人人都可学,有口皆能诵,通过反复训练、细心体会,就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二)全神贯注,进入作品

“全神贯注”指在诵读中注意力集中,排除干扰,全力以赴,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诵读上,倾注在诵读的作品上。“进入作品”指把作品内容、语言化为自己的理解、感受,化为自己的思维过程、心理活动。诵读者要去主动揭示语言本质及逻辑链条,要设身处地、寓情于景,加强形象感受,要尽力引发思想感情的运动状态,紧紧抓住与听众的对象交流,要在整体运筹之中具体加以把握。

在“进入”诵读内容时,要有足够的、适度的控纵能力,既不游离于外,也不陷入其中,真正掌握和行使诵读的主动权、自主权。注意避免出现三种情况:一是诵读者以主观随意性强加于诵读内容和作品形式;二是忽进忽出,全无主动性;三是强迫自己进入而不得,是为了进入而进入,丧失了内在的依据性。

(三)动脑动心,有感而发

诵读是一次再创作的过程,需要动脑动心,有感而发。在诵读的准备过程中,诵读者获得了对诵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具体感觉,但这并不能保证在诵读过程中也有相同范围、相同程度的思想感情和运动状态形之于声。这时“第二次唤起”是关键环节,如果在诵读时不能把那深刻的理解、具体的感受再一次唤起,不能在形之于声时既动脑又动心,不能句句情动于衷,有感而发,那么任何最充分的准备与钻研、体味与酝酿,也只能是功败垂成。

“第二次唤起”是诵读状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正确的诵读状态的标志,是进入诵读内容的必备条件。“第二次唤起”以全部准备工作为根基,取决于诵读者的语言造诣、语言功力。在诵读时应做到“见文生情”,既看到文字,又看到内涵;既再现场景,又引动感情;既产生表象,又把握本质……几乎同时涌现出来,在脑际萦回,有脑中激荡,在声音中流露。“第二次唤起”需要长期培养和训练,各人有各自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四)速看慢诵,由己达人

诵读过程中,当我们看到作品的字词,就反映到大脑里,而后就字出声。每当读出看过的字词时,我们的眼光又会落到下一组字词,在边看边读、边读边看的过程中存在着纵横交错、表里合一的复杂情况。正确的诵读状态,要求诵读者必须按照作品的文字序列,紧紧抓住“看、想、读”这个过程,正确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提高诵读质量,既不颠倒它们的顺序,也不应忽略、省略某一个环节。

“速记慢诵”是指由于听者是从声音上感受作品的,所以要求看和想非常迅捷,而读就要从容。“速看”包含着“速想”,并通过“想”把看和读化为有机的整体。速看,因人而异,因内容不同,没有绝对标准,但过细,“字斟句酌”会影响诵读的顺畅;过粗,“一目十行”则会影响诵读的深度。我们反对看的速度均等、缺少变化,脱离思想感情,忽视了“看是为想”、“想中去读”的重要性,混淆诵读的“看”同阅读的“看”,实际上阅读速度要快得多。“慢诵”,才能“由己达人”,“滚瓜烂熟”缺乏与听者的交流,缺乏体味的过程。为了让听者听清、感受、共鸣,“读”一定要比“看”慢,一般五百字可以读三分钟左右。诵读的速度主要由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来定,又受诵读者水平的影响,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太快嘟噜含糊,太慢散乱黏糊,使听者生厌。

(五)全身松弛,用声自如

“全身松弛”的诵读状态指能松能紧,需要松时即松,需要紧时即紧,而不是自始至终地全紧,或自始至终地全松,犹如排球场上的运动员,根据来球情况,可以马上跳起拦网、扣球,也能立即伏地抢接、救球。“用声自如”并不是完全像生活中说话那样用声,但也不是完全脱离自己说话时的用声,而是选取自如声区,选取最佳音域、最佳音量。

“全身松弛,用声自如”,目的是使诵读者在诵读过程中保持一种弹性状态,以自身最大的优势,表情达意,言志传神。弹性状态使诵读者保有一种潜在的能力,一旦具体思想感情产生某种需要,它可以立即供应适当的气息、贴切的声音形式,而不觉吃力,也不致发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在正确的诵读状态下,诵读者将控纵自如、心口相应地完成表达。

(六)克服固定腔调

诵读中,固定腔调是指使用固定不变的声音形式,把词语纳入一种单一的格式,以不变的声音形式应对万变的诵读材料。缺乏变化的诵读状态是造成固定腔调的直接原因。

一是念书腔:就是照字念音,或有字无词,或有词无句,词或词组没有轻重格式的正确区分,更没有具体感受的充实,听不出完整的句、段,毫无思想感情的流露。念书腔还保留着识字的明显痕迹,这在小学一、二年级中更为普遍,值得重视。

二是唱书调:唱书调节拍一律,连休止符、符点都极少见;音程变化不大,只是那几个音简单重复,在“唱”的过程中,表情达意的作用便被大大削弱了。唱书调的最大弊端是声与义隔,只闻声而不解意、不传情。

三是念经式:这是指那种用小而快的声音读书的方式,它可能是从“默读”、“虚声读”沿袭而来的,而且属于单纯为了背书的读法。

要打破固定腔调,使语流符合诵读规律,必须增强语感、注意状态,改变言不由衷、消极被动的诵读状态,加强思想感情的运动,切实把握语气的色彩和分量,注意气息、声音的变化,使有声语言充满活力。

二、诵读的感受

任何表达方法都是受诵读者心理状态支配的,诵读训练不仅要强调停连、轻重、快慢、抑扬等“外部表达技巧”,还要重视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内在语、语气等“内部心理状态”。

诵读的感受是指在诵读中通过词句的概念及运动的刺激引起我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的过程,它包括眼、耳、鼻、喉、舌以及时间、空间、运动的知觉,是一个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诵读的感受又分为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

(一)形象感受

诵读过程中,诵读者对作品的感受首先取决于形象感受,因此要学会在作品形象性词语的刺激下,感触到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以及事物的发展、运动状态,使表现情、景、物、人、事、理的文字符号在诵读者内心跳动起来。

}h6}1.形象感受的类别

形象感受分为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时间觉和空间觉感受、运动觉感受。

(1)视觉感受

诵读时,诵读者会有一种非直观的视觉想象浮现于脑海,感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这就是视觉感受。朱自清的美文《春》中的一句话“瞧去,园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是视觉感受,要读得让听众有如临其境的感觉。

(2)听觉感受

诵读时从语言文字的形象描述中仿佛听到某些声音,展开听觉想象,使受众感受到听的意境,获得听觉感受。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里有一句话“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象声词“嗡嗡”让人如闻其声,获得听觉感受。

下面请诵读《红岩》的片段,体悟听觉感受,注意体现出由“哗哗”的声音引起的一系列听觉判断:从揣测“暴雨”到“冰雹”再到“雷声么”,最后判断出“听,炮声,解放军的炮声!”读出听辨感受,读出揣测心理感受,读出激动和狂喜。

一阵狂风卷过,寒风阵阵袭来,伫立在门边的余新江浑身发冷,禁不住颤抖了一下,屋顶上响起了哗哗的声音,敲打在人的心上。是暴雨?这声音比暴雨更响,更加嘈杂,更加猛烈。“冰雹!”余新江听见有人悄声喊着,他也侧耳倾听那屋瓦上的响声,在沉静的寒气里,在劈打屋顶的冰雹急响中,忽然听出一种隆隆的轰鸣。这声音夹杂在冰雹中时大时小,余新江渐渐想起,刚才在冰雹之前的狂风呼啸中,似乎也曾听到过这种响声,只是不如现在这般嘈杂,这般猛烈,因为接近,因为他专注地观察敌人,所以未曾引起注意,这隆隆的轰鸣,是风雪中的雷声么?余新江暗自猜想着,在这隆冬时节,不该出现雷声呀?难道是敌人在爆破工厂,毁灭山城么?忽然,余新江冰冷的脸上露出狂喜,他的手心激动得冒出了汗水,他忽然一转身,面对着全室的人,眼里不可抑制地涌出滚烫的泪水,“听,炮声,解放军的炮声!”

(3)嗅觉感受

调动生活积累,通过想象,对诵读作品中关于嗅觉的文字描写内容加以感悟,就是嗅觉感受。嗅觉感受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善于在想象中辨别,比如花的香味有很多种:荷花的淡雅、梨花的清新、槐花的幽香、丁香花的浓郁,春天的田野却是“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或“混着青草味儿”,这些都有助于形象、传神地表达内容,进行诵读艺术再创作。

(4)味觉感受

诵读中调动生活积累,展开味觉想象,通过想象,对诵读作品中关于味觉的文字描写内容加以感悟,获得味觉感受。“望梅止渴”是一则有关曹操的故事:长途行军,军士疲惫不堪,口干舌燥,曹操一看这种状态就激励大家说:“前面有一大片梅林,大家往前走,不久我们就到达梅林了。”这时,由于生理反射,军士们口腔泛酸,口不渴了,行军也有精神了。

(5)触觉感受

由文字语言引发的触觉感受在诵读中很重要,这种触觉感受会通过诵读者的有声语言流露出来,诵读中冷、热、软、硬、平、滑、刺、痛等感觉,就是由这类文字引起的神经末梢的触觉感受。比如《红岩》中的一句话“一阵狂风卷过,寒风阵阵袭来,伫立在门边的余新江浑身发冷,禁不住颤抖了一下”,会引发我们对寒冬腊月冷风刺骨的触觉感受,在口语表达中体现出来。而朱自清的《春》“‘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母亲的手”让我们联想到母亲的温暖、慈爱,“抚摸”是轻柔、亲切的感受,每个人都能体会到,在诵读过程中一定要把它表达出来。

(6)时间觉和空间觉感受

时间觉感受让我们体悟到“思接千载”,空间觉感受让我们认识到“视通万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千古风流人物”、“三国周郎赤壁”、“一时多少豪杰”等语句中都体现出悠远阔大的时空感,特别是下阕的领字“遥想”,引领我们亲临赤壁大战的战火硝烟中,目睹周瑜的儒将风姿,感喟其出色的军事才华。诵读这类语句要体现出时空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声音是虚幻的,语言是拖长的,有助于体现特别遥远、特别悠长的感觉。赵忠祥解说的《动物世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他对时空觉的把握和处理很独特。比如他把“在”拐着弯读,在汉语普通话里,“在”是四声,读得音短、干脆,但赵忠祥的声音是虚幻、悠长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在西伯利亚的草原上……”一个“在”字的独特处理,就有了时间觉和空间觉,声音是虚幻的,仿佛把我们带入遥远的国度和悠长的岁月。

诵读戴望舒的《雨巷》,体会雨巷“悠长”的时空感和“寂寥”的听觉感受。

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chìchù)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7)运动觉感受

运动觉指客观事物在一定的时间里进行有机的活动,运动觉感受是通过运动想象感受文本的,对诵读者的刺激更深。比如说“孩子落水了,马老师毫不犹豫地跳入水中使尽了全部力气把孩子往岸上猛地一推,孩子得救了,而我们的马老师却再也没有上来”,这里“猛地一推”的有声语言表达必须富有动作感才会传神,才能给人如临其境的感受。

20世纪80年代我国第一位广播体育解说员张芝就在上海虹口体育场现场利用运动觉生动传神地解说了朱建华打破跳高纪录的过程。他说:“虹口体育场上万人的座位已经坐满了,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全场一片安静,鸦雀无声。这时候,横杆已经伸到了2.3米的高度,朱建华吸了一口气,开始向新的纪录冲击……只见朱建华深吸一口气助跑,起——跳——过了!”“起”“跳”“过了”这三个动作在解说中有一个“起”的动作感,使听众好像在随着朱建华用力弹跳、腾跃起、过竿,现场感十足,当时张芝的嗓子都破音了,但听众浑然不觉,反而觉得特带劲儿,这段解说就充分运用了语言的运动觉。

}h6}2.形象感受的运用

诵读者的形象感受来源于作品中的词语概念对其内心刺激而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体会、思考,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而形成的。

诵读者要善于抓住那些表达事物形象的“实词”,透过文字,“目击其物”,好像“看到、听到、嗅到、尝到、伸手即可得到”一样,使作品中的情、景、物、人、事、理在诵读者内心“活”起来,形成“内心视像”。

诵读者自身的经历、经验和知识积蓄,是形成“内心视像”的重要条件,要善于发挥记忆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以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感染力。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不同文体诵读作品形象感受的运用方法。

(1)散文诵读

杨朔的《荔枝蜜》有这样一段文字:“……热心肠同志送给我两瓶。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这是嗅觉想象和味觉想象给予诵读者的感受。当诵读者读到“一开瓶子塞儿”时,由于生活经验的作用,会情不自禁地抽一下鼻子,深吸一口气,“觉得”一股甜香味儿扑鼻而来。当然,实际上我们什么也没闻到,只有白纸上几个黑字给我们的刺激、感受罢了。

(2)童话诵读

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些实词刺激着诵读者的视觉、触觉等感官,因此,诵读者不应仅仅把它们看成白纸黑字,而应透过这些表达形象的字词产生视觉想象,“看到”雪花、天黑,从而“感到”冷极了。

(3)议论文诵读

议论文同样需要形象感受,荀子的《劝学》运用了一连串具体形象的比喻,论述了“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里的跬步、千里、小流、江海、骐骥、驽马、朽木、金石等,都能通过诵读者的内心视像活动起来,是极为生动的。

(二)逻辑感受

诵读时,作品中的概念、判断、推理、论证,以及全篇的思想发展脉络、层次、语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诵读者头脑中形成的感受,就是逻辑感受。诵读者要学会将作品中的主次、并列、转折、递进、对比、总括等“文路”在逻辑感受过程中转化为自己的思路,进而形成内心的“语流”,以增强有声语言表达的征服力。

}h6}1.逻辑感受的类别

逻辑感受主要是指作品中的逻辑关系,体现在各个层次、各个段落以及各个语句的内在联系中,包括主次感、并列感、递进感、总括感、转折感、对比感六种。

诵读过程中,要注重逻辑感受,语言链条要清晰准确,要明白前因后果,复句“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等的主次感、并列感、递进感、总括感、转折感和对比感都不能够含糊,需要多看书,多研究。逻辑感受在诵读过程中很重要,需要细心体会,仔细分析,要把关联词读得清晰准确,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

}h6}2.逻辑感受的运用

诵读中的逻辑感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语言的目的要明确,不能似是而非。

语言的目的必须抓住语句、篇章的真正意义,挖掘实质。这一点,语句重音、篇章目的最能说明问题。

第二,语言脉络要清晰,不能模棱两可。

语言脉络指的是上下衔接、前呼后应。这里贯通文气、连接层次和语句、起着“鹊桥”作用的“虚词”,是获得逻辑感受的重要途径。诵读议论性文章时,抓住这些虚词,并理清它们的关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毛泽东《论鲁迅》中的一段话:

……我们纪念他,不仅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因为他是一个民族解放的急先锋,给革命以很大的助力。他并不是共产党组织中的一人,然而他的思想行动、著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

这段文字中,“为什么要纪念鲁迅”是论点,而贯通文气、给予诵读者强烈感受的是“不仅”、“而且”、“然而”几个虚词。“不仅……而且……”组成一个递进复句,指出纪念鲁迅的原因,接着又用“(虽然)……然而……”组成一个转换复句,把纪念鲁迅的伟大意义透彻地表达出来。因此,诵读议论性作品时,绝不能忽视在组成语言链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虚词。

诵读汪国真的散文,体会作品蕴含的哲理,表达出语言的逻辑力量。

友情是相知

汪国真

友情是相知。当你需要的时候,我还没有讲,友人已默默来到你的身边。他的眼睛和心都能读懂你,更会用手挽起你单薄的臂弯。因为有友情,在这个世界上你不会感到孤单。

当然,一个人也可以傲视苦难,在天地间挺立卓然。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面对艰险与艰难,一个人的意志可以很坚强,但办法有限,力量也会有限。于是,友情像阳光,拂照你如拂照乍暖还寒时风中的花瓣。

友情常在顺境中结成,在逆境中经受考验,在岁月之河中流淌伸延。

有的朋友只能交一时,有的朋友可以交永远。交一时的朋友可能是一场误会,对曾有过的误会不必埋怨,只需说声再见。交永远的朋友用不着发什么誓言,当穿过光阴的隧道之后,那一份真挚与执著,已足以感天动地。

挚友不必太多,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何况有不止一个心灵上的伙伴。朋友可以很多,只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与心愿。

友情不受限制,它可以在长幼之间、同性之间、异性之间,甚至是异域之间。山隔不断,水隔不断,不是缠绵也浪漫。

只是相思情太浓,仅用相识意太淡,友情是相知,味甘境又远。

诵读的感受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不仅体现为形象感受和逻辑感受,还有内在语和语气的不同运用。

内在语是为诵读目的服务的,给有声语言带来生命和光彩。诵读中要学会运用“内在语”的力量,赋予语言一定的思想、态度和感情色彩。内在语的运用要把握两点:一是诵读时,内在语要像一股巨大的潜流,在诵读者的语言底下不断滚动着,赋予有声语言以根据和生命。内在语的潜流越厚,诵读越有深度,越有“味儿”。二是作品中的某些词语和句子有时并不服从其直接含义或表面意思,比如用“恳求”的语气来命令,用“命令”的语气来劝告,“你真坏”也可以表达“你真好”。

语气,从字面上理解,“语”是通过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气”是支撑声音表现出来的话语的“气息状态”。诵读中,语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内在的思想感情的色彩和分量(也称“神”),二是外在的快慢、高低、强弱、虚实的声音形式(又称“形”)。所以说,语气就是诵读中“话语”的“神”与“形”的结合体。比如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中的一段话:“……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这是闻一多在极大的愤怒中说的,诵读时,感情应是憎恨的,气息是充沛的,声音是强硬的。

总之,感受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过程。清代叶燮认为:“遇于目,感于心,传之于手而为象。”感受可以把文字变为视像,领悟作者的情感定位,激发诵读创作的欲望。

第四节 诵读的准备

一、选定诵材,规范读音
(一)诵读作品的选择

用于诵读的作品有两种:一种是专为诵读而创作的,如朗诵诗专指为诗歌朗诵活动写作的新诗文体,满足听众当下的社会心理需求是其主要创作目标,而群众性听觉艺术接受需要的空间形式,决定了其大众化与民族化语言表演形式的鲜明特征。另一种是在已发表的文学作品中选择适合诵读的内容,作为公众人文活动的形式和政治宣传的工具。

陆澄在《诗歌朗诵艺术》中谈到朗诵诗的选择要遵循四项原则:上口、入耳、合情、生趣。作为口头传播的艺术,诵读内容应使诵读者易上口、聆听者易入耳、与听众有情感共鸣、有理趣和情趣。诵读作品的选择是眼力,也是品味,选择的基本标准有以下四点:

}h6}1.格调高雅,内容健康

诵读前注意揣摩甄别,选择主题鲜明、内容健康、格调高雅、适合诵读的作品。情感真挚、文采华茂方能具备生命力,方能在口耳相传中吸引、打动听众。比如表现爱国题材的诵读作品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王怀让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等,都是文质兼美、具有感染性和鼓动性的优秀诗篇。

}h6}2.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诵读作用于人的听觉,转瞬即逝,要在短暂的过程中唤起听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就应选择浅显明白、通俗易懂的作品。意境深邃、文辞优美的作品朗朗上口,便于感染听众移情入境,在审美的愉悦中得到启发。比如鲁迅的《〈野草〉题辞》深奥隐晦、含蓄隽永,除专题诵读活动外,不适合一般的诵读。

}h6}3.主题鲜明,符合要求

有特定主题和情景要求的诵读活动,选择作品要符合主题要求,不能离题;有时间、体裁等规定性的诵读活动,更要注意。如端午诗会,要切合纪念屈原这个主题;“中华诵”比赛就不能选外国作品,因为主题是弘扬中华文化。

}h6}4.贴近听众,量身打造

诵读作品要贴近听众,选听众喜爱的作品,投其所好;选适合自身特点的作品,量体裁衣,便于发挥优势。男性适合诵读语势变化大、情感激越、音域宽厚雄浑、格调豪迈奔放的作品;女性应选用语势变化小、情感平缓、平和亲切的作品。如高尔基的《海燕》适合有爆发力、语音浑厚的男声诵读;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适合成年人诵读,因为“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总之,诵读作品要选择具备诵读创作的优势、适合诵读者自身条件、符合诵读的主题和语境、切合听众心理期待的文学作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走出成功的第一步。

(二)诵读读音的规范

要使自己的声音优美动听,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诵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用普通话诵读,便于不同方言区的人理解、接受。因而,在诵读之前,首先要咬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等普通话知识。

}h6}1.读准字音,据义定音

我国文字一字多音、一字多义,诵读时把字音读错了,轻则破坏作品的“美感”,严重的会把作品的思想内容弄歪曲了。普通话读音有全国统一的审音标准,一般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作为根据,但是上述两部字、词典都在不断修订,我们要注意依据最新版本。此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诵读时,对于人名地名的读音、古音、外来语译音等也需加以注意。

}h6}2.分析修辞,把握平仄

一般诵材,都有一定的文学价值,要仔细分析它的一字一句和文学表现技巧,诵读时才能巨细无遗地表达出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句诗包含四种事物,即鹂、柳、鹭、天;有四种颜色,即黄、翠、白、青。这句诗是工整的对偶,两个、一行是数量词对,黄鹂、翠柳与白鹭、青天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对,鸣、上是动词对,这些词语都要重读,且注意感情色彩。如果兼论平仄,第一句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二句是“仄平仄仄仄平平”,基本上是符合平仄规定的。

}h6}3.区分关联词,语气得当

诵读复句时,如果能够对分句间的关联词的作用加以分析,也是有助于准确进行语气表达的,如“一边……一边……”是并列关系,“不但……而且……”是递进关系,“与其……不如……”是联合关系,“虽然……可是……”是转折关系,“如果……就是……”是条件关系,“因为……所以……”是因果关系。诵读要体现出这些词语在表达中的逻辑力量,语气上要加以强调。

二、理解诵材,把握主旨
(一)了解背景,理解诵材

诵读首先要了解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内容。诵读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清楚地表达诵材的内容,所以必须对所诵读的作品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理解及掌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地表达作者的意思,把听众带到作者所描绘的境界中去。诵读者对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事略、思想以及写作动机、意图等,都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领会,对文章的内容愈了解,便愈能运用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听众。要弄清文章到底是以写人为主,以写事为主,还是以写意见、感受为主,写人是写什么人,写事是写什么事,写意见、感受是写什么意见、感受。也可以结合文体特征分析,如果是故事、小说,要掌握人物性格,分清哪是主要人物,哪是次要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的态度如何;弄清所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注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使文章中所叙述的形象、细节在自己的脑海中产生清晰而完整的概念。如果是说明文,应留意分析它的层次、结构,怎样把知识、概念传达出来。如果是议论文,便看它的主要论点是什么,怎样通过引论、论证、论据、结论把主张展示出来。

(二)理解主题,把握基调

把握基调、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诵读必做功课。中心思想是作者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主要看法、主张、感情或倾向。研究写作的背景,通常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诵读者首先必须深入阅读作品,从层次、段落的分析入手,先找出段意,然后通篇考虑,分清主次,加以综合。论说文的中心论点就是中心思想,往往表达直截了当,易于把握。有些复杂的记叙文,特别是散文、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观点比较隐蔽,感情比较含蓄,如不细加揣摩,实在不容易领会。有些作品,标题与内容并不一致,需要细心分析才能把握它的中心;有些作品,文字浅显,而含义隐晦;有些则字词艰涩,而主题明确,阅读时不可一概而论。假若诵材备有前人的注释或近人的评论,则应该博采参考,以帮助理解。节录的诵材,除非独立成篇,否则必须结合原文,以了解它的上文下理,避免断章取义之弊。

(三)分析段落、篇章结构

诵读要抓中心句,概括作品段意、层意,梳理出主次轻重和脉络线索。不同的文体,诵读的要求便有所分别,如抒情文注重表现情感的流畅抒发,议论文注重表现辞气的承接转折,突出其议论精密的一面。所以首先要了解作品的体裁,然后再细致地分析段落。作品每个自然段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意思,只要抓住中心句,便能找出段落大意。段落可以由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组成,可以由总结和分说的关系组成,可以由因果关系组成,也可以由层递关系、并列关系组成,必须理清脉络,区分主次。研究了段与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后,便能掌握篇章的结构,理清全篇的脉络,这样诵读时便能步步推进,使听众也容易投入其中。

三、内化诵材,领会感受
(一)调动积累,内化诵材

诵读者要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地内化诵读材料,吃透、领悟、把握准确。在一些诵读场合,细致地感受有些人的表达,粗听起来也有抑扬顿挫的语调,可就是打动不了听众。究其原因,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诵读者对作品的感受还太肤浅,没有真正走进作品,而是在那里“挤”情、“造”性。听众是敏锐的,他们不会被虚情所动,诵读者要唤起听众的感情,使听众与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须仔细体味作品,进入角色,进入情境。

(二)丰富想象,领会感受

感受是指诵读者由文字对于视觉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它是一种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体会的过程,它包括眼、耳、鼻、舌、身方面的感觉和时间、空间、运动方面的知觉,这是形象感受,还有要求语言链条清晰、不能模棱两可的逻辑感受,表达中应体现出主次感、并列感、递近感、总括感、转折感、对比感。当然,感受的作用在于把诵读者的思维引向情感,它只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我们看到“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样一些文字,仿佛看到了雪花片片、夜幕低垂,而且有寒意侵人的感觉,这便是视觉和触觉方面的感受。我们诵读一篇作品之前,必须重视文字刺激带给人的感受。

(三)揣摩态度,体悟情感

语言文字是思想交流的工具,但它的生命力却在于蕴含着态度感情。诵读时,态度感情是它的根基。诵读者经过对作品的分析、感受,必须作出评价和反应,他要揣摩原作者的态度和感情色彩,然后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以达到感染听众的目的。例如刘邦的《大风歌》既表现了他统一天下、成就霸业后衣锦还乡的自豪和气度,从另一个角度也隐约流露出对巩固政权的忧虑和求贤纳士的迫切心情,情感复杂,但气势恢宏。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方能准确表达。

四、试练诵材,案头处理
(一)想象丰富,视像逼真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这样才能使作品的内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动起来,就好像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一样。以陈然《我的自白书》为例,在对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可以设想自己就是陈然(重庆《挺进报》的特支书记),当时正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饱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把一张白纸放在我面前,让我写自白书,我满怀对敌人的愤恨和藐视,满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自豪地写下了“怒斥敌酋”式的《我的自白书》。这样通过深入的理解、真挚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使己动情,从而也使人动性。

(二)艺术处理,案头加工

艺术处理指从局部或整体对原作品加以内容或形式的设计。例如,柯岩的诗作《周总理,你在哪里》运用了呼唤式语体,通过人与自然环境的呼唤——应答,表达出了“万众放声、天地同悲”的感人情景。这首诗以往多以独诵的形式出现,在一次诵读会上被设计成集体诵读的形式,“我们对着高山喊”、“我们对着大地喊”、“我们对着大海喊”等领起句由单人领诵,“周总理”的深情呼唤,以及“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广场”的回应,则由群诵担任,并且每一声呼唤和回音都作由强而弱的处理,模拟成自然的声音回响效果。这一艺术处理,把书面的“声音”还原成了逼真的听觉形象,让诗作的艺术魅力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从而营造出强烈的语言震撼力。

案头加工除了诵读的形式设计、诵读的角色分配外,还有停连、轻重、快慢、语调及喷口、缓托等诵读技巧的标注处理,经过反复的试诵、调整,找到最佳的训练方案。

下面按照诵读准备的步骤试诵《游子吟》、《啊,母亲》、《慈母泪》。三篇作品同为歌颂母爱的诗歌,作者分别来自中国唐代、现代和日本,要区分把握其风格、基调。

孟郊的古体诗《游子吟》是家喻户晓的作品,也是我国古代少有的歌颂母爱深情的佳作。它用清新质朴的语言写母子情深,曾拨动了万千游子的心弦,引起广泛的共鸣。诗作通过描写线与衣表现母子关系,点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通过慈母的缝纫动作意态,表现母对子的深笃之情和拳拳爱心;最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热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舒婷的诗《啊,母亲》是怀念母亲的佳作,诗人借梦幻,通过慈母泪、珍藏的红围巾、童年幼稚的哭喊、成年后的不敢呻吟等,表达失去母爱的孤苦无依。诗人以“古井”形容“怀念”,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读后让人感到情浓、意切,难以忘怀。日本诗人福岛元的诗《慈母泪》从“泪”这一独特视角,谱写天下慈母深沉博大的爱心及其蕴含的巨大能量、价值和对孩子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啊,母亲

舒婷

你苍白的指尖理着我的双鬓

我禁不住象儿时一样

紧紧拉住你的衣襟

啊,母亲

为了留住你渐渐隐去的身影

虽然晨曦已把梦剪成烟缕

我还是久久不敢睁开眼睛

我依旧珍藏着那鲜红的围巾

生怕浣洗会使它

失去你特有的温馨

啊,母亲

岁月的流水不也同样无情

生怕记忆也一样退色啊

我怎敢轻易打开它的画屏

为了一根刺我曾向你哭喊

如今带着荆冠,我不敢

一声也不敢呻吟

啊,母亲

我常悲哀地仰望你的照片

纵然呼唤能够穿透黄土

我怎敢惊动你的安眠

我还不敢这样陈列爱的礼品

虽然我写了许多支歌

给花、给海、给黎明

啊,母亲

我的甜柔深谧的怀念

不是激流,不是瀑布

是花木掩映中唱不出歌声的枯井

慈母泪

(日)福岛元

汇集起

天下母亲的泪,

注入海洋,

海洋定将化出

美丽的樱贝。

汇集起

天下母亲的泪,

抛向天空,

天空定将撒满

明亮的星辉。

汇集起

天下母亲的泪,

洒向大地,

大地定将绽开

鲜艳的花蕾。

让天下的慈母泪啊,

都倾入赤子的心扉,

孩子们——

定将个个满怀挚爱

心地聪睿。 rB0w8qTR/p0EemjFi9fEB2TdjP3vIX0OZ0OK1Alo4mHUke77rBzUftfE4XSMaUB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