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六节 台本加工讲述

有经验的节目主持人,经常在尊重编导意图的前提下,对节目的台本进行必要的修改或加工;有的编导也很重视发挥主持人的聪明才智,并不限定主持人一定要依据台本说话,而是给予一定的发挥空间。

例话

著名主持人加工性讲述举例

1. 原节目台本:“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基本工具,但是对于那些因患喉癌做了手术的人来说,他们最大的痛苦就是有口难言。”

敬一丹的加工性复述:“观众朋友,在我这样说着,你这样听着的时候,我们的交流就开始了。这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交流方式,对于那些因为患喉癌做了手术的人来说,却不可能,他们最大的痛苦是有口难言……”

2. 原节目台本:“年逾花甲的王姨为了别人而终日操劳,她要求的回报仅仅是一句话。然而在咱们中国老百姓中间,能让大伙儿都说:这个人不错,恐怕是对她人生价值的最高赞誉了。”

沈力的加工性复述:“王姨最大的愿望,就是当别人提到她的时候,能说一句‘这个人不错’她就知足了。这是一句多么朴素的语言!听了让人感动,让人心酸。这就是中国老百姓的质朴本色和高贵的品格。”

3. 原节目台本:“邻居是什么?邻居是互相帮助的朋友,是在你困难的时候可以向他求援的伙伴,是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友情,邻居是你生活中相互给予的人们。”

倪萍的加工性复述:“邻居是什么?是你正在炒菜,发现酱油瓶子是空的,于是你就敲门要点酱油的那家儿;是你出差了可以让他帮你看看门锁是否被人撬开的那家人;是你家房子冒烟了能第一个去打119的那些人……”

这几段修饰性加工复述,反映了主持人的创造性意识。她们将原来典雅的文学语言转化为生活化的口头语言,并根据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体验,注入自己的想象。比如第二条原台本有点书面化,沈力舍弃“年逾花甲、终日操劳、人生价值、回报、赞誉”等词语,换为更加口语化的说法,让人觉得亲切真挚。

所以“元语言”复述是对原台本的“二度创作”。优秀的主持人经常以此体现“更民族化、更通俗化、更易被观众接受”的艺术追求。

沈力在这个方面堪称楷模。她是我国最早以真诚感人的人格魅力获得观众拥戴的节目主持人,她反对在节目里“表演自己”。她认为主持人应该“言如其人”。她说:“在对待语言上,我始终坚持‘言为心声’,任何一句话都不能随随便便地说,这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我现在可以欣慰地说,在这么多节目主持中,对每个节目的每一词、每一句,我都从不马虎。这就是我的准则。” wiC0BpFmzbBGPWrr0yevdnaa72YTkmlXuDt9ciz8fH9+vACO+yoDT8+MxS+pr8V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