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奏

【帮你轻松识别穴位】

中医学认为,经络在人体内循行,在体表的一些部位气血容易滞留聚集,成为穴位。穴位,针灸学名词,又称“俞穴”。俞是输注的意思,穴是空隙的意思,穴位是人体经络、脏腑气血输注之处。每个穴位都与内脏有密切关系,由于它连属在一定的经脉通路上,因此又称为“穴”;没有固定位置,随压痛点和疾患部位而定的穴位称“阿是穴”。

穴位是脏腑、经络的气血,以及内脏在体表的反应点,同时,也是机体感受外部刺激的主要部位。穴位指压是应用一定的手法或借助工具,作用于人体体表的某些特定的穴位,达到保健养生或预防疾病的治疗方法。依据中医理论,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即所谓的“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而指压穴位可以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通过指压穴位时的经络传感效应,能够达到平衡阴阳、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及消肿止痛的目的。

穴位的识别也是比较容易的,掌握了穴位的定位方法,我们就可以准确地找到穴位,即取穴。以下介绍几种简单的取穴方法。

1.骨度分寸法

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位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

(1)头部:

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度;

眉心至前发际,3寸,直度;

后发际至大椎上,3寸,直度;

两前额发角(头维)之间,9寸,横度。

(2)胸腹部:

腋平线至季肋(11肋),12寸,直度;

两乳突(完骨)之间,9寸,横度;

歧骨(肋膈角)至脐中,8寸,直度;

脐中至耻骨联合上方,5寸,直度。

(3)背部:

两肩胛骨内侧缘之间,6寸,横度;

两骼后上棘之间,3寸,横度。

(4)上肢:

腕横纹至肘横纹,12寸,直度;

肘横纹至腋横纹,9寸,直度。

(5)下肢:

股骨大转子至膑骨下,19寸,直度;

膑骨下至外踝高点,16寸,直度;

耻骨平线至股骨内上髁,18寸,直度;

腔骨内侧踝下至内髁高点,13寸,直度。

2.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可分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固定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骨节凸起和凹陷、肌肉隆起等部位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两眉中间取印堂穴,两乳中间取膻中穴,腓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穴等。活动标志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作为取穴标志而言。如曲池穴必屈肘于横纹头处取之;取阳溪穴时应将拇指跷起,取拇长、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取耳门、听宫、听会等穴应张口;取下关穴应当闭口等。

3.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如列缺穴,以病人左右两手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当食指尖处有一小凹陷就是本穴。又如劳宫穴,半握拳,以中指的指尖切压在掌心的第一横纹上,就是本穴。又如风市穴,两手臂自然下垂,于股外侧中指尖到达之处就是本穴。此外,如垂肩屈肘取章门穴,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穴等,这些取穴方法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4.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此方法是在分部折寸的基础上,用手指比量取穴的方法,即“指寸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定为1寸,用于背部取穴的横寸和四肢取穴的直寸。

(2)拇指同身寸。以患者的拇指关节的横度为1寸,适用于四肢的直寸取穴。

(3)横指同身寸。即“一夫法”,患者的食指、中指、环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标准,四指横量宽度为3寸。

【常用穴位指压手法简介】

穴位指压手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法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穴位指压手法。

1.搓法

可分为拇指搓法和掌搓法。拇指搓法即把拇指放于施术部位,对称用力、交叉搓揉,顺经络为补,逆经络为泻。掌搓法则以双手分别合抱肩部前后,相对用力,一前一后,相对揉搓,边搓边下移至腕部,再自腕部搓移至腋下。掌搓法亦可以双手平放于腰骶部两侧腰肌上,做用力方向相反的上、下斜行的往返搓动。搓动时双手应用力均匀、深透,方向相反。搓揉动作要快,移动要慢。挟持肢体不可太紧。施术时腕关节要放松,使动作灵活、连贯。搓法是穴位指压的辅助手法,常在穴位指压结束前使用,可以疏经通络、调和气血、疏肝理气、祛瘀散寒、解痉止痛。

2.按法

即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的方法,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

注意,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3.摩法

以掌面或指面附着于穴位表面,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有节律的摩动。摩法又分为指摩法、掌摩法和掌根摩法等。

注意,在运用摩法时,要求肘关节自然屈曲,腕部放松,指掌自然伸直,动作要缓和而协调。频率宜每分钟120次左右。本法刺激轻柔缓和,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按摩手法。经常用摩法抚摩腹部及胁肋,可使人气血通畅,起到宽胸理气、健脾和胃、增加食欲的作用。

4.滚法

以手背近小指侧部分附着于治疗部位上,手指任其自然,肘关节微微屈曲,腕关节往返旋转活动,连续不断。此法应动作均匀协调,避免来回摩擦或跳动。此手法接触面积较广、压力较大,适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较丰厚的部位。

5.揉捻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治疗部位做均匀和缓的揉捻动作的手法。掌揉时,掌面保持水平,手指任其自然,指尖略微分开。指揉时,指关节放松,以腕关节牵动前臂,使附着部分做回旋移动。揉捻法适用于腰、背等肌肉面积较大的部位,以及颈肩部及四肢的软组织损伤。

穴位指压疗法可用于治疗除外科疾病以外的各种疾病,但其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穴位指压治疗时,应因人、因病、因部位而选择不同的手法和刺激量。

(2)老、弱、幼小者刺激量应轻,动作应缓。

(3)青壮年及身体健壮者刺激量应略重。

(4)背腰四肢刺激量可重、头面胸腹宜轻,刺激量的轻重应以患者有酸胀感为宜。

(5)结核及化脓性炎症者,局部不做手法治疗。

(6)癌症患者不宜按摩治疗。

(7)皮肤病患者局部禁用手法治疗。

(8)有骨折及脱位的患者,应在骨折脱位愈合后再进行手法治疗。

(9)孕妇及行经期女性,腰骶部及小腹部应禁用或慎用手法治疗。Q/E4yNu46ih4oQh15BrvhWzDwbMPSh1eYCEUmBuNga9GnFxkrgks+CcMSubjj4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