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英雄出世

欲从仁政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英雄于乱世之中必有用武之地。《云别传》记载:(赵云)“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带领家乡义兵走出常山,追随公孙瓒,辅佐刘备,开始了南征北战、叱咤风云的戎马生涯。赵云当时不会知道,他走上这个乱世的舞台,将在猛将如云的三国时代,会留下短暂而璀璨的光芒。

公孙瓒字伯圭,为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出身贵族。他年轻英俊,声音洪亮,机智善辩,涿郡刘太守对他很赏识,遂将女儿许配给他。后来公孙瓒和刘备一起拜卢植于缑氏山中读书,粗通经传,回家后公孙瓒被举为上等郡吏。刘太守因事犯法,发配日南。公孙瓒化装成侍卒,带上刘太守日用品,驾车护送,其孝行令时人无不感叹。公孙瓒靠自己的才能逐步做到骑都尉、降虏校尉、中郎将,所率领的骑兵称“白马义从”。他在幽州带兵和乌桓作战,一直主张以武力对抗北方游牧民族。他长期统领兵马,守护边境,勇猛彪悍,一时间也留下英雄之名。

公孙瓒参加了讨伐董卓联军。联军解散后,于公元191年10月,受朝廷指派,公孙瓒率领所属兵马,在东光一带两败青、徐黑山军。公孙瓒剿匪有功,董卓代皇帝加封他为奋武将军、蓟侯。《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此时)“冀州长吏无不响应,开门受之”,附近的郡县以及义勇、流寇很多自愿听从公孙瓒的号令,自此公孙瓒势力大振。

袁绍袁本初,出身望族。四代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亦居三公之上。讨伐篡逆之贼董卓时,袁绍就怀有不臣之心。当时袁绍以献帝年幼、不知所安为名,要拥立汉室宗亲、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妄想借皇帝自贵。袁绍希望获得曹操支持,曹操却以“一旦改易,天下其孰安之”为理由拒绝了;袁绍希望得到袁术支持,袁术“阴怀异志”,自己还想做皇帝,也不支持袁绍;袁绍“遣使奉章诣虞,虞不敢受”,刘虞非但不接受,袁绍还遭到刘虞痛斥。袁绍的如意算盘并没有如愿以偿。

天下大乱的年代,欲新立皇帝的不止袁绍一人。据记载,东平寿张人王芬(一叫王考)本来是中原清流人士,散尽家财救济世人,党锢之祸时被禁锢长达十九年。黄巾起义后,王芬被起用任冀州牧,四年间,他安抚叛乱,收纳流民,治军理政,冀州一时间民人殷盛,兵粮优足。王芬不满朝廷,联合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暗中谋废灵帝,事情败露自杀身亡。这样董卓进京后,冀州颍川郡(现河南禹县附近)人韩馥接任冀州牧。当时袁绍为勃海郡郡守,公元191年,袁绍听从谋士逢纪之计,与辽东公孙瓒取得联系,以平分冀州之利,诱使公孙瓒攻打冀州,妄想吞并冀州。公孙瓒不知袁绍背后用意,于是“引军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馥怀不自安”,韩馥对公孙瓒出兵无比恐惧。袁绍借机派说客前往冀州,说服韩馥将冀州让出。韩馥手下大将赵浮、程涣率强弩兵万人屯于河阳准备对抗袁绍,韩馥竟不许出兵。袁绍趁火打劫,几乎不战而全据冀州。随即韩馥的一大批谋臣良将一同归附袁绍,袁绍开始在冀州发号施令。这样冀州有袁绍,幽州有公孙瓒,两股势力势均力敌,战争一触即发。

袁绍统治冀州,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古冀州城又叫金鸡城。袁绍统治冀州的年代里,老百姓苦不堪言。今日敛,明日征,又抓夫,又抓丁,不是强迫挖壕,就是抓去给袁家筑墓室,修大冢,弄得四方怨声载道。这时,出了一个叫李三娘的仙女,她逢双日在城外湖里磨面,逢单日从傍晚到半夜里骑着神牛给各家各户送面粉。人们都对李三娘感恩戴德。袁绍为了让李三娘帮他兴兵夺取天下,有一天与妻子刘氏坐着龙车凤辇,到城外去请李三娘和神牛。但是神鸡给李三娘报讯后,她知道袁绍要来,于是骑着神牛,腾云驾雾,向泰山方向去了,以后再也没回来。看来袁绍在冀州,亦非明主,口碑很差,连天上的神仙也知道他做了很多坏事。

董卓篡政后,汉献帝想在汉室宗亲刘虞辅佐下东归洛阳。正好刘虞在幽州“选掾右北平田畴,奉使长安”,汉献帝“见畴等大悦”。于是献帝使田畴仍走老路回幽州联络刘虞,又派在京师为官的刘虞之子刘和潜出武关和刘虞联络。不幸的是刘和在南阳被袁术抓获,刘和把献帝交代去幽州的事情告诉了袁术。而袁术为使王命不达,将刘和扣留下来,使其写信请刘虞发兵。可是幽州的公孙瓒不希望刘虞建功,坚决反对刘虞出兵。刘虞痛斥公孙瓒,派了几千人的队伍去迎接汉献帝。公孙瓒又遣其弟公孙越去南阳,联络袁术,令袁术不要放掉刘和,截夺刘虞的军队。这个时候,袁术做了南阳太守,孙坚领豫州刺史,屯兵阳城(今河南登封县东南,因境内阳城山得名)。公元191年冬,孙坚出兵攻打董卓,作为盟主的袁绍不思出兵相助,却任命部将周昂为豫州刺史,借机袭取孙坚屯兵之地阳城。而“术遣越随其将孙坚,击袁绍将周昂,越为流矢所中死”。不想公孙越到南阳做说客,竟中袁军流矢而死。

公孙瓒被袁绍所骗,怒不可遏,只是因为有青州、徐州战事,暂时无暇西顾。兄弟公孙越死后,公孙瓒更是火上浇油,恼怒异常。公孙瓒把兄弟之死归咎于袁绍,在大破青、徐黄巾之后,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冬,不经幽州牧刘虞允许,径直率兵三万屯兵磐河,举大旗讨伐袁绍。公孙瓒上书朝廷细数袁绍的不忠、不孝、不仁等十项罪状,号召诸州郡共同讨伐袁绍,“冀州诸城悉畔从瓒”,纷纷响应公孙瓒。

袁绍开始非常害怕,为了取悦公孙瓒,缓和局势,他拔擢公孙瓒从弟公孙范为勃海太守,但公孙范一到勃海,立即带领勃海兵倒戈支持哥哥公孙瓒攻打袁绍。这样,袁绍不得已兵进广川县(今河北枣强县东北),屯兵界桥(三国古战场,今河北威县一带)迎战公孙瓒。

此时,公孙瓒和袁绍都兵至冀州,战争风暴笼罩着冀州大地。袁绍占据冀州,似乎政出有理;公孙瓒盛名之下,常山官吏纷纷归附。是听从袁绍呢,还是跟随公孙瓒呢?既然《云别传》说赵云投奔公孙瓒是“为本郡所举”,可以想见,常山郡守召集郡中官吏,作了一番商议后,才作出决定。

笔者大致叙述一下当时的情景。郡丞说,袁绍四世三公,折节爱士,家中累世高官,声名远播,连董卓也惧怕三分,应该听从袁绍的。此话一出,郡尉立即反对,说,董卓死有余辜,何以用董卓作比?况且袁绍诛杀宦官,令董卓倒持干戈,讨董卓,又不思用兵,使联军生变,志大智小,色厉胆薄,如何令人信服?接下来主簿响应说,袁绍在冀州“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包庇近臣,藏匿罪犯”,实在令百姓痛恨。袁绍没有在冀州留下好的口碑,反观公孙瓒,倒是很多人非常敬佩。诸曹掾史说,当年公孙瓒岳父被诬陷流放,他视岳父如己父,从辽河跋涉至洛阳,至孝至亲感天动地。郡尉又说,公孙瓒作战勇猛,当年和羌胡作战尽选白马,号称白马将军。白马一出,羌胡无人敢挡。其英雄之势,令人肃然起敬,应该遵从公孙瓒。议论来议论去,支持公孙瓒的一方占据了上风,郡守经过深思熟虑,采纳了这一方建议。郡守当即差赵云,率义军投奔公孙瓒,讨伐袁绍袁本初。袁绍占据冀州,不念尽忠王室,却想取而代之,居心不良;又不知稼穑艰难,老百姓“散尽家财,不足应命”。于朝廷、于黎民来说,赵云对袁绍非常憎恨。所以,郡守令出,甚合赵云本意。于是赵云辞别家人,择日率义兵向界桥进发。至于夏侯兰为什么没有和赵云一起投奔公孙瓒,那就不得而知了。两人再次相见,则是十年以后的博望坡战场了。

公孙瓒非等闲之辈,界桥开战,正是雄心勃勃之时。想必营寨如海,旗杆如林,气势如虹。赵云率义军投奔公孙瓒,正好赶上公孙瓒和袁绍在界桥开战。下面根据史料记载,细述赵云投奔公孙瓒的经过。

旗牌官引荐赵云先行来到公孙瓒大帐。公孙瓒端坐在大帐之上,华盔、银甲、赤罗袍,一脸傲气,气冲斗牛。严纲、单经、田楷、公孙范等将校位列两旁,大帐内整肃威严。公孙瓒率兵多年和北方胡人征战,士兵饱受战火淬炼。公孙瓒将旗指到哪里,哪里敌人就灰飞烟灭。公孙瓒兵临界桥,这一带一马平川,利于骑射,时值初春,马肥弓劲,公孙瓒此时自负地认为,袁绍小儿应该是掌中之物,擒来袁绍,冀州必然唾手可得。

《云别传》记载了二人初次相见时的对话。时袁绍称冀州牧,公孙瓒深忧州人之从袁绍,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归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汹汹,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鄙州议论,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公孙瓒问:听说冀州人都欲依附袁绍,为何你独与他们不同,难道是迷而知返吗?言下之意,公孙瓒想听到一番阿谀奉承之言,比如久仰大名、英名盖世啊等等,结果赵云不卑不亢,回答说我们投奔你,不是偏向你,轻视袁绍,而是从仁政而来。所谓“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也是赵云的人生理想。公孙瓒和刘虞共治幽州,刘虞“威信素著,恩积北方”,公孙瓒本来忌恨刘虞,现在听到赵云又讲“仁政”,心中肯定大为光火。自此公孙瓒不将赵云视为心腹,令赵云及众义军到后军听从调遣。

袁绍缺少用兵打仗的经历,所以战斗一开始,袁绍有些害怕。但是袁绍得了冀州,谋士有钜鹿田丰、魏郡审配、广平沮授、颍川辛评、辛毗等,武将有“河间四庭柱”颜良、文丑、张郃、高览以及西凉大将麴义、蒋奇、韩猛等,谋士如云,兵多将广,袁绍亦非屈人之下。而且凉州金城人麴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英勇善战,兵皆骁锐,军事力量其实和公孙瓒不分伯仲。

界桥之战终于在公元192年春爆发。公孙瓒和袁绍二军倾巢而出,列好阵势。但见旌旗铠甲,光照天地。绣着“公孙”和“袁”字的大旗层层叠叠,随风飘展,仿佛天上翻滚的彩云。公孙瓒把军队分为左右两队,令骑兵护住两翼,左右各五千余人,白马义从为中坚,严装待发。袁绍令麴义率八百精兵为先锋,强弩手千人布列其中,颜良、文丑再各带弓箭手一千人,分为左右两队;令颜良为左队射住公孙瓒右军,令文丑为右队射住公孙瓒左军。袁绍自己引马步军数万,于后接应。

《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记述了这次作战过程。公孙瓒见麴义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幽州军)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幽州军马驰袁军阵前,被强弩射死一片。麴义纵马出阵,又将严纲斩首。公孙瓒见先锋受挫,立刻派左右两军,前去救援严纲。没想到左右两军,都被颜良、文丑引弓弩手射住,近身不得。颜良、文丑、麴义趁势一同并进,直扑公孙瓒大军。麴义一马当先,把公孙瓒中军执旗官砍死,一路追赶到后军。幽州军大败,步骑奔走,不复还营。但此时,赵云守住后军,前军虽乱,后军却稳如泰山。赵云挺枪立马,挡住麴义去路。麴义见此人身高八尺,姿颜雄伟,威风凛凛,不怒自威。于是麴义问道:“本将不斩无名之辈,来将何人,报上姓名。”赵云回答:“我乃常山赵子龙。”麴义闻所未闻,心想无名小辈竟敢螳臂当车,真是不自量力,便向赵云杀去。赵云初经大战,其势甚威。赵云迎战麴义,纵出为枪,横扫为棍,一杆枪左右翻飞,上下舞动,虚实变幻,尽枪法之精华,令麴义眼花缭乱。麴义暗暗夸赞,此人勇猛甚于羌兵,想不到公孙瓒帐下还有此虎将。此时赵云也觉得这是一名劲敌,非智取不能获胜。于是赵云虚晃一枪,回马便撤,麴义哪里肯放过,立刻驱马追赶。待麴义近身,赵云回头望月,反手一枪,将麴义挑于马下。麴义大叫一声,逃回本军。据《三国志·袁绍传》注引《英雄记》记载:“麴义后恃功而骄恣,绍乃杀之”。公元200年,麴义因居功自傲,被袁绍捕杀,又分兵扑荡麴义余部。

赵云将麴义刺于马下

随后赵云率领后军杀入袁绍军中。赵云一杆枪左右突冲,犹如虎踏羊群,纵横莫当。袁绍正在后军,探马回来禀报,麴义将军已经斩倒公孙瓒大旗,现在正在追杀幽州兵。袁绍很是得意,心想:公孙瓒这个无能之辈,必命葬于此,只要公孙瓒一死,我便立刻夺他幽州。随后袁绍和谋士便出营帐上高处观看,不料却看到一位白袍将领引幽州兵直杀到后军。袁绍吃惊地说:“何人有如此胆量,敢闯我后军?”别驾从事田丰欲扶袁绍退入墙下躲避,袁绍不满,说道:“大丈夫应战死沙场,岂可墙内苟活?”田丰只好调来大戟手百人挡住赵云攻击。此时颜良、文丑回援后军,赵云冲突不进,只好保着公孙瓒杀散袁军,向界桥大营奔来。袁绍驱兵追赶,幽州军后退不及,落水者无数。正在危急时刻,只听山坡后边喊声大起,一彪人马突然从斜刺杀出。为首三员大将,原来是刘备刘玄德、关羽关云长、张飞张翼德三兄弟。三人从高唐县探知公孙瓒和袁绍在界桥交战,特来投奔相助。袁绍将士抵挡不住,各自逃命。公孙瓒“白马义从”残部调转马头,奋力追杀,袁军士卒互相践踏,溃败而去。

界桥之战,公孙瓒没有取得完胜。《三国志·公孙瓒传》记载:瓒军败走勃海,与范俱还蓟(北京西南一带),于大城东南筑小城,与虞相近,稍相恨望。公孙瓒退回蓟县,兄弟之仇未报,军营又与刘虞驻地很近,公孙瓒心里怨气不小。不过学友刘备刘玄德带着关张二弟到来,公孙瓒非常高兴。公孙瓒表示,袁绍老儿,欺吾太甚,日后定当报仇雪恨。随即引荐赵云与刘关张三弟兄相见。刘备大耳垂轮,面如冠玉,举止之间尽显儒雅之风;关羽面若重枣,相貌堂堂;张飞燕额虎须,声若巨雷,一个个透着英雄之气。《云别传》记载: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资治通鉴》亦记载:刘备见而奇之,深加接纳。刘备见到赵云,英雄相惜,意气相投,很快结交为朋友。 ynL/MHEGxscYrg3bbgkn/w/I65LosnDU755IL1vwafSATDZoqNzyprtUmc6mA2g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