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安境护民

统领义军

常山郡所在的冀州,是中华民族最初的发祥地。这里土地肥沃,良田千里,应是富庶、繁华之地,但是皇帝昏庸,官府掠夺,豪强盘剥,盗贼蜂起,外族入侵,冀州局面和全国一样混乱不堪,人民遭受着离乱之苦。这一带亦是瘟疫流行之地。据《后汉书·五行志》载,从公元105年到公元200年的百年间,爆发大疫十一起。曹操诗歌《蒿里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描写出了百姓生活凄惨之象。曹植描写“家家有强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亦指瘟疫之祸惨烈。《后汉书·桓帝传》记述其中惨象,说“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冀州尤甚”。伴随着非止一端的祸患,冀州已经不是“天下重资,谷支十年”的富庶之地。

赵云学艺归来,已经到了黄巾起义的前夜,社会矛盾急剧激化,正处于东汉最黑暗的时期。赵云回到家乡,一家人生活困苦,度日艰难,但是全家团聚,却是动乱时期亲人最大的安慰。

《云别传》记载: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此时赵云少年长成,英俊潇洒,相貌不凡。回到家乡,赵云就像树立起一面旗帜,很多少年伙伴聚集在他身边。生逢乱世,七尺男儿空有一副身躯仍然任人欺凌,于是年轻人们推选赵云做师傅,赋闲之时在滹沱河滩,开始习文练武。正定籍作家王景瑞《赵子龙传奇》一书中,描写了青年们一起学艺练武的情景。书中写道:赵子龙与伙伴们真正做到了白天习文,夜间习武——他们穿插着在广阔的河滩里练习马术,既喂饱了马群,又练出了娴熟的骑术。他们都能在马上挥枪舞刀,拉弓射箭。弟兄们经过两年的刻苦操练,都练出了一身好武艺。赵云在传授武艺过程中,功夫亦大有进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从公元105年以后,东汉朝廷进入外戚、宦官交替擅权的时代。东汉朝政先后落入邓氏外戚、阎氏外戚、梁氏外戚手中,特别是梁氏外戚,专擅东汉朝政20余年,建立了东汉历史上最大的外戚权势集团。外戚集团把持朝政,诛戮异己,任人唯亲,为非作歹。安帝、顺帝和桓帝,利用宦官势力,发动兵变,诛灭外戚,一度夺回了皇帝生杀予夺的大权。但是皇帝却对宦官唯命是从,灵帝竟然称黄门郎为父母。宦官进入朝廷中枢,比外戚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结党营私,贪贿枉法,杀害忠良,与亲戚好友朋比为奸,互相勾结,祸害乡里,一直殃及到平民百姓。

但是东汉官场中为政清廉、为官正直,关心社稷苍生的官僚、士大夫和最高学府的太学生,同宦官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些人当时被称为“党人”。但是,宦官处于朝廷“手握王爵,口含天宪”的有利地位,党人和宦官的斗争常常险象环生。公元166年以后,连续发生了两次“党锢之祸”。黄门宦官献媚太后,掌控皇帝,先发制人,大肆捕杀党人。党人代表了封建朝廷中健康的、进步的力量,这一部分人或被诬蔑、杀害,或被流放、禁锢终身,正义的力量几乎被摧残殆尽。所以说赵云的青少年时代,是东汉朝廷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

天灾人祸,种种祸端,已使百姓在死亡线上挣扎,几乎无法活命。鲁迅所说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恐怕就是言及于此。在这样的乱世中,巨鹿郡张角兄弟,得《太平要术》,号为“太平道人”,散施符水,为人治病,普世救人。张角徒弟,假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今民心已顺,若不乘势攻取天下,诚为可惜”,于是私造黄旗,头裹黄巾,于公元184年,顺天从正,举兵起事,史称黄巾起义。黄巾军声势浩大,攻略郡县,斩杀官吏,所向披靡。

古代帝王大多治国无方,但是镇压人民反抗却是自有一套。汉灵帝传檄各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调动全国军队,围剿黄巾军。汉灵帝又接受世代武官出身的东汉名将皇甫规建议,大赦被禁锢的党人,起用他们统兵镇压黄巾军。卢植、皇甫嵩、朱儁、孙坚等都是当时东汉朝廷派出镇压黄巾军的主要将领,当时广宗(河北威县境内)、下曲阳(河北曲阳一带)、宛城(河南南阳宛城区一带)、颍川(河南禹州一带)、汝南(河南平舆县一带)是官军和黄巾军作战的主要战场。最终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成千上万的黄巾军士兵或者被官军屠杀,或者不愿做俘虏,自溺于滔滔洪水之中,全国各地充满了血雨腥风。统治阶级只许农民当牛马而死,不许为求生而反抗,这是他所认为的“真理”。维持这个“真理”,就是对下层人民进行疯狂的大屠杀。

黄巾起义后,朝廷允许各郡国自主招募义兵充实军队,常山郡亦不例外。1992年《正定县志》“人物篇”中记载:东汉末年,豪强混战。郡人举荐赵云组织人马,卫护地方。按照当时情形,此“郡人”不会是老百姓,而是指官府,或是和官府沆瀣一气的豪强地主,而且组织的人马是“义军”,应该隶属于官府指挥。赵云所受教育为正统教育,而且武艺高强,自然成为义军头领,和赵云年龄相仿的很多年轻人,都参加了义军,赵云的少年朋友夏侯兰亦可能参加了义军。赵云所面对的是胡人、盗匪和黄巾军余部,既然卫护地方,就少不得战场上金戈铁马,刀光剑影。

先说常山国西部、北部的并州、幽州的胡人,其实是生活在今天山西、辽宁和内蒙古接壤地区的古老民族,西汉以前称作东胡。后来被匈奴吞并,其中一部分因居于乌桓山、鲜卑山,称作乌桓、鲜卑。他们为游牧民族,善骑射,经常猎取野兽,保留着浓厚的母系氏族遗风。东汉初年,强大起来的乌桓、鲜卑屡次南下侵扰边郡。光武皇帝刘秀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采取安抚政策,乌桓、鲜卑相继归附东汉朝廷,和平相处了几十年。但是汉安帝以后,东汉政府日趋腐败,对边境的防卫力量逐渐削弱,失去了对外族的威慑能力。乌桓、鲜卑奴隶主贵族野心开始膨胀,招降纳叛,扩张势力,对东汉边郡经常发动战争。《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记载:“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清代顺治年间,知县陈谦修《真定县志》记载,公元109年至110年间,南匈奴千余骑寇掠常山、中山,杀掠吏民。以后到鲜卑檀石槐时代,兵马更加强大。

2011年出版的《正定县军事志》记载:永初五年正月,诏令常山等郡筑坞堡,以备羌。汉安帝刘祜下令建造防御工事,加强边防,抵御外族入侵。至灵帝时,乌桓、鲜卑“大钞幽、并二州。缘边诸郡,无岁不被其毒”。常山国邻幽、并二州,临近边塞,因此常常遭到这些游牧民族南下劫掠。

据民间传说记述,胡人大规模劫掠于常山之时,县尉召集义军来到郡治和官军会合,组织兵马一起抵御胡人侵袭。当时各郡太守、各州刺史开始掌握兵权,可以代行本郡军事。郡守巡视即将踏上战场的将士,当看到赵云白马银枪素罗袍,而且“姿颜雄伟”,觉得非常惊奇,详细问过,才知是真定赵云赵子龙。郡守于是令赵云随前军一起出征。郡守征询前军将领意见说,贼势浩大,如我不胜,反遭其害,如之奈何?众将领略过胡人厉害,都不答话。而赵云毫无惧色,为郡守出谋划策。赵云说,虽然胡人能逞一时之勇,但是远来奔突,必是疲惫之师。擒贼擒王,折其头领,速战速决,一定会获得大胜。郡守大喜,令督军统领马军、步兵,于常山官道口布兵列阵。约莫两个时辰,马蹄声、呐喊声渐近,远远望见胡人策马奔袭而来。胡人黑脸身长,个个手提利刃,但是草野之民,不谙纪律,军马杂乱,不成队形。一尉官提刀出阵,大喝一声说:大胆胡人,无故侵我边境,杀我百姓,还不速速下马受死!胡人头目说,大汉朝廷昏庸无道,天下大乱,保他何用,跟着我单于耕种百谷,畜牧牛羊,纵马草原吧。说完,大嘴巴一咧,哈哈大笑起来。尉官不再答话,挥刀就砍。胡人头领举开山板斧往上就迎。几个回合下来,尉官力气不敌,拨马就撤,胡人举板斧追来。赵云看到胡人气焰嚣张,已是万丈怒火平地起,不等中军下令,挺枪纵马,截住了胡人。两马相交,战在一起。战过几个回合,赵云探知胡人依仗的就是一身蛮力。于是等胡人再举刀砍来,赵云让过刀锋,回马一枪,正中胡人咽喉。中军见此情景,挥动旗帜,指挥官兵、义军一齐杀向胡人。胡人折了头领,呼叫着望风奔逃。此时汉军军威大振,大小将士无不向前。经过常山官兵一阵追杀,胡人向西北山中逃窜而去。

赵云率义军抵御外族入侵

当时天下大乱,匪患横行,朝廷名存实亡,无力清缴。赵云武艺高强,英勇无敌。郡守令赵云做义军统领,统率常山郡义军。赵云按照兵法条例开始训练义军,首先宣布兵纪条令,比如不许兵丁酗酒,不许托伤作病,不许探听军机,不许不听约束等等。然后赵云统一号令,严格纪律,进行步兵、骑兵编组,进行实战训练,主要训练义军变换队伍和使用武器。先进行单兵训练,再不断增加人数,最后以全队用兵结束。郡守来到演兵场,看到义军精神抖擞,刀枪明亮,舞刀弄枪凛冽生风,杀气森严。上至郡守,下至百姓,都觉得赵云担此大任,能够抗击山匪流寇,震慑群贼,保官府、百姓安宁。

赵云操练义军,兵马饮水,正定流传下来一个古老的传说。当时兵马饮用的水全是从上游涌出来的泉水,由于距离遥远,流至此地,日晒时间长,水温高,饮起来不凉爽,另外可能遭受污染,军士饮用后经常生病。赵云非常着急,无意中他将亮银枪向地上一杵,不料竟冒出了一股清泉。赵云喜出望外,手持亮银枪翻身上马,纵马飞奔,边跑边杵,在他的身后冒出了几十眼清泉。这样,赵子龙第一次杵出的清泉被人们称为“大龙池”。此外还有小龙池、大鸣泉、小鸣泉、房泉、瓮泉等等。大龙池如同龙口喷吐,泉水涌出水面半尺有余,水蓝似靛,饮用一口,爽快无比。传说民国初年,曲阳桥人捉鱼时,有人从大龙池内摸到一个碗口大的铜铃,上面铸有“赵云”字样,传说是赵子龙在常山脚下挥枪习武,到大龙池放马饮驹时所弃。

当时,常山真定县还有另外一名草莽英雄,叫张燕。张燕原姓褚,出身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一直艰难度日,虽然辛勤劳作,仍然不能保证吃饱穿暖,还经常受到东汉官府与当地豪强地主的欺压。他从小仇恨官府与豪强大户,平时喜欢练习拳脚武术,好打抱不平。由于他身手矫健,动作敏捷轻盈,有飞檐走壁的本领,所以人送绰号“褚飞燕”。黄巾起义爆发后,他联合当地一万多贫苦农民,聚众造反,铲除了真定县官府和当地豪强大户。由于河北官军势力强大,褚飞燕与博陵郡(治所博陵,今河北蠡县一带)人张牛角联合起来,推举张牛角为首领,然后率起义军出击廮陶(今河北宁晋县)。激战中张牛角中流矢重伤而亡,临终前张牛角要求部下:“必尊褚飞燕为全军首领”。褚飞燕为了继承张牛角的遗志,改姓为张成为农民军领袖。他与中山、上党、河内、赵郡等地农民军联合,人马很快达到一百多万,历史上称黑山军。《三国志·张燕传》记载:其后人众寝广,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黑山军主要活动地区紧靠太行山脉的山区和平原交界地带,背后是山区,前方是平原,退可守,进可攻,最有利于和官军开展游击战。《三国志·张燕传》又记载: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诏拜燕平难中郎将,领河北诸山谷事。张燕投靠汉室以前,黑山军出没于常山郡,攻城略地,杀富济贫,沉重打击了官府豪强。吕布投奔袁绍后,曾经帮助袁绍和黑山军大战于常山郡,各有输赢,不分胜负,可见张燕具有超常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才能。黑山军失利后,张燕失去信心,遣人向朝廷乞降,但仍率所部人马。张燕后来帮助公孙瓒和袁绍争夺冀州,兵败溃散。公元205年,曹操平定冀州之时,张燕又投靠曹操,拜平北将军。农民起义军在官府眼里为“匪”“寇”,居无定所,毫无保障,据记载起义军妻儿老小担心官府杀戮,都随队出征,生活战斗消耗巨大。赵云率领义军保护常山郡,很有可能多次与黑山军遭遇。在多次的征战过程中,赵云率领的义军保护了官府与地方,树立了很高的威望。很显然,儒生赵云和穷苦百姓张燕走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人生之路。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国库更加空虚,但是汉灵帝卖官鬻爵,声色犬马,荒淫无道,依然罔顾江山社稷,令忠臣贤良痛心疾首。而黄巾起义军余威尚在,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起义军此起彼伏,“并起山谷间,不可胜数”,继续扫荡着黑暗、腐朽的东汉官府,严重威胁着东汉的政权统治。为了镇压叛乱,进剿黄巾余部,公元188年3月,汉灵帝采纳掌管朝廷宗庙礼仪的官员刘焉(后任益州牧,刘璋之父)的建议,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拥有地方军政大权,加强地方实力。这样,地方军阀手握军权,拥兵自重,割据地方,开始互相征伐,逐鹿中原。

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朝廷又起狼烟。公元189年,汉灵帝死,杀猪起家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便令司隶校尉袁绍领五千御林军进了皇宫,在灵帝灵柩前面,立太子刘辩继承皇位。之前灵帝与宦官欲废嫡立庶,欲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何进与宦官之间矛盾激化,遂动杀机。袁绍献策于何进,“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何进假传圣旨,遣凉州军阀董卓带兵入京,诛杀宦官。当时主簿陈琳、典军校尉曹操、尚书卢植等进谏反对,但是何进一意孤行,引董卓入京。在与宦官斗争中,因何进犹豫不决,首鼠两端,被宦官张让等“十常侍”诳入宫中,斩杀于嘉德殿前。袁绍、曹操等闻听宫中发生事变,遂领兵进入宫中,杀尽大小宦官。

董卓进入洛阳,统领何进所属部曲,又使骑都尉吕布杀执金吾丁原,并吞其众,独霸京师。由此董卓势力大盛,得以据兵擅政。董卓废黜少帝,杀何太后,立陈留王刘协为汉献帝。董卓以皇帝自居,夜宿龙床,奸淫宫女,生活荒淫无度。董卓迁太尉领前将军事,更封为郿侯,进位相国,逼走袁绍、曹操等人,独揽军政大权。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中杀人放火,剽掳财物,淫掠妇女,又虐刑滥罚,肆意杀戮,惨无人道,以致人心恐慌,朝廷内外官僚顿感朝不保夕。

公元190年,冀州牧韩馥与袁绍、孙坚等人联合关东各州郡兴兵声讨董卓,黄巾余部也陆续起兵关东。董卓挟持献帝迁都长安,临行把洛阳的金珠宝器、文物图书强行劫走,并焚烧城池,胁迫洛阳几百万居民一起西行,致使洛阳周围“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室屋荡尽,荒芜凋敝,无复人烟。公元191年,董卓又授意朝廷封他为太师,地位在诸侯王之上,车服仪饰拟于天子。董卓还拔擢亲信,广树党羽,宗族内外,并居列位,子孙年虽幼小,男皆封侯,女为邑君。董卓无视礼制和皇威,又筑坞于郿(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修筑了与长安城墙规模相当的坞堡,明目张胆地用“万岁坞”来命名。

董卓对百姓敲骨吸髓,天下尽归其有。董卓无耻地说:“事成,雄踞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据《三国志·董卓传》注引《英雄记》记载,董卓死后,收其郿坞所蓄,黄金数十万,白金数百万,珠玉锦绮奇玩杂物皆山崇阜积,不可其数”。可以想见董卓及其爪牙横征暴敛之严重。民间流传着一首儿歌,从洛阳一直唱到常山国。“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歌词中“千里草”“十日卜”合起来是董卓的名字,“何青青”、“不得生”意思就是都希望他早日死去。全国百姓对董卓恨之入骨,人人想得而诛之。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政局动荡不安,官府腐败不堪,强人也经常出没,打家劫舍,掳掠妇女,助纣为虐,老百姓像案上羔羊任人欺凌,任人宰割。赵云为人正直,又有侠义心肠,常常仗义出手,勇救被残害的乡亲百姓。小说《赵云前传——少年赵云》中叙述,临滹水不远有一飞龙寨,寨主名唤郑龙,自称混世大王。郑龙本家财殷富,可这人生性蛮横,爱使拳弄棒。每日里斗鸡走狗,惹事生非,父母俱被他活活气死。郑龙自父母死后,更是无法无天,每日里纠集一班酒肉朋友,花天酒地,时间不长便将家产败光。他周围具是一群强凶霸道之徒,又适逢乱世,他便自立旗号,聚寨为王。一天,夏侯兰找来说,师妹闻雁被郑龙强抢入寨。夏侯兰对赵云说,那郑龙一伙聚集四五百人,人多势众,救不出闻雁,唯有一死罢了。赵云虽然也很着急,却不莽撞,心下已有打算。送走夏侯兰,便穿上盔甲,携弓佩剑,看看天色已晚,提枪上马,直奔飞龙寨。寨内隐隐透出灯火,有人在聚众饮酒,不时传来吆喝哄笑之声。赵云转身躲在一株大树后,看一人提着食盒走近,赵云将其一把拉到暗处,亮银枪尖抵住来人咽喉,问清楚闻雁的关押之地,赵云便提枪往后寨楼上而去。上得楼来,赵云听到有女子在轻声啜泣,又听一个半老女人喋喋不休的相劝之声。赵云挺枪闯入,救出闻雁。此时飞龙寨有人发现,便大喊起来。赵云一看行迹暴露,索性拿起火折烧了山寨。赵云左臂轻搂闻雁,右手持枪,迎上涌来的家丁,一路往寨门口杀去。赵云一杆枪神出鬼没,那群喽罗一招也挡不住,纷纷毙命。赵云看全寨都已惊动,人越聚越多,但恐伤及闻雁,当即左臂一抄,将闻雁揽在身下,倾刻间驰马冲到大门口。赵云挡住寨门道:“你等助纣为虐,尽做伤天害理之事,再不思悔改,必死无葬身之地。”众人不敢近身。

郑龙听报有人闯进寨来,连忙披挂上马,领十余骑追来。赵云看闻雁身体虚弱,不想多生枝节,纵马便向来路驰去。那郑龙一伙却紧追不舍,高声喝骂。赵云两人一骑,眼看追兵越来越近。于是赵云弯弓搭箭,连珠箭法使出,一连九箭,郑龙和身后八人接连中箭,纷纷翻身落马。剩下的众人早已魂飞天外,不敢再追,眼看着赵云拨马转身,缓缓驰去。女人为弱势群体,乱世之中最容易遭到欺凌,赵云勇救弱女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那个豺狼当道的社会,不管赵云救下的是男是女,他胸中燃烧的那一腔热血,实在可敬可佩。

董卓倒行逆施,天下英雄无不想除之而后快。《三国志·董卓传》记载:河内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阳津,将以图卓。王匡率先发难,但是被董卓击败。朝廷中“西园八校尉”的骁骑校尉曹操、司隶校尉袁绍不为董卓收买、利用,从京师逃出,招募义兵,作檄文昭告天下讨伐董卓。公元190年正月,曹操假授奋武将军,袁绍自号车骑将军,引来十七镇诸侯起兵纷纷响应,各镇诸侯率领文官武将,奔洛阳方向杀来。因为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为汉朝名相之后裔,声名远播,被各镇诸侯推为盟主。

和董卓西凉军作战的主要是孙坚和曹操。《三国志·孙坚传》记载:坚复相收兵,合战于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胡轸、华雄等。公元191年春,长沙太守孙坚在阳人(河南汝阳东北)大战西凉兵,斩杀董卓大将,挥师进军京都洛阳。《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曹操军至荥阳汴水(今河南荥阳西南),与西凉军遭遇。因为力量悬殊,曹操被徐荣、李傕西凉军战败,徐荣射中曹操,其坐骑也中枪而倒,幸得堂弟曹洪倾力所救,才幸免于难,后引兵回到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

袁绍虽为众望所归,其实很不孚众望。作为盟主,他既不率先杀敌,也指挥不了这支数十万的大军。《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太祖到酸枣,诸军兵十余万,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太祖责让之。曹操回至酸枣,各诸侯宴饮取乐,不思战事。各镇诸侯各怀异心,互相观望,甚至互相掣肘,相互打压,反而结下不少仇怨。因为袁绍为婢女所生,袁术从幼年就看不起袁绍,兄弟二人结下冤仇,最先挑起内讧。南阳孙坚攻进洛阳,偶得传国玉玺,遭袁绍索要,二人差一点兵戎相见。袁绍忌恨孙坚,指使荆州刺史刘表截住南归的孙坚,刘表先行和孙坚交恶。袁术坐镇南阳,因为刘表和袁绍相近,于是袁术指使孙坚攻打刘表,结果孙坚遭伏击而死。兖州太守刘岱向东郡太守乔瑁借粮被拒,于是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收其众。盟军指挥部酸枣粮草用尽之后,联军化作鸟兽散,一场讨伐无果而终。各路诸侯由一起对抗董卓,变为不需要假借任何借口的公开杀伐,三国军阀混战、弱肉强食的局面从此开始。

汉室多难,前门驱狼,后门虎至,诛杀了宦官黄门,董卓又篡政专权。原本指望袁绍、曹操等剿戮群凶,扫清华夏,迎来汉室复兴,结果讨伐有始无终,草草收场,汉室依然孱弱,鬼魅仍在横行。赵云受儒家思想影响,治国平天下是儒子的最大理想,眼见时局危难,赵云一定想高举义旗,以有道伐无道,以有德伐无德,率正义之师赴京城讨伐董卓。但是董卓擅政后,举颍川郡人韩馥为冀州牧。韩馥胆小怕事,懦弱无能,虽然随诸侯一齐出兵讨伐董卓,然而他以诈佯为,虚张声势,居心叵测。所以常山英雄们只能埋没于草野之中。赵云如同笼中雄鹰,想到师父教诲,只能望天兴叹。再想那西汉霍去病英雄不问出处,少年请缨,漠南之战,横空出世,河西之战,战神无敌,令匈奴闻风丧胆;赵翁孙(名充国),年少时仰慕将帅学习兵法,通晓军事谋略,十八岁随武帝征讨匈奴,历经三代帝王,经营边塞居功至伟。岁月不居,而赵云只能感叹已过弱冠之年,空负一身武艺,却不能斩将夺旗,建功立业。 1EHuRkn1LBZt0XJiOopMWv/rF2A8PRrOcwlgSuuaiX+AVZFLpO6UpuTD7bdWeFH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