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真题解析

第一节 2003~2005年真题

一、2003年1月真题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著,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蜜蜂实验只是特定环境下的一个生物行为实验,不能简单地将生物行为类推到企业行为,更不能把生物行为实验的结果一般化为企业应对不确定性的普遍性原则。

(2)经济发展和技术发展总体上是有规律的。在具有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虽然企业用随机试错的方法可能取得成功,但企业理性决策成功的概率要远远大于随机试错成功的概率。不能用小概率的随机试错成功的特例否定理性决策。

(3)企业经营需要有明确的方向,在具有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方向;但方向的调整需要理性分析而不是随机试错,更不能否定企业朝着既定方向的执著努力。

(4)技术预测具有不确定性,不意味着技术趋势不可预测,不能说进行预测是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实际上,对未来的预测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可预测时间的长短也不能作为否定预测必要性的根据。

(5)不能把对规则的遵循和对规则的突破的区别绝对化。事实上,对规则的遵循和对规则的突破不是绝对排斥的。对规则的突破不意味着不遵循任何规则,而意味着突破或修改旧规则,创建并遵循新规则。

(6)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不能机械地遵循规则,这个正确的观点被偷换为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不遵循任何规则。

(7)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和有序的衰亡并不是两种仅有的选择。没有理由因为反对有序的衰亡而提倡混乱的行动。

其他逻辑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企业经营不要遵循任何规则吗

上文主要通过某次实验以及经营环境的变动不居,来论证企业不应该遵循任何规则。这样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把企业比作蜜蜂和苍蝇,有机械类比的嫌疑,因为人具有它们所不具有的理性。身处困境时,理性的人不会像苍蝇那样盲目地乱窜,而总是会根据一定的理论和经验预设某种规则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同样,也不会像蜜蜂那样即使碰壁也不做丝毫的反思和变通。因此,不能根据蜜蜂、苍蝇的行为来简单地类推企业的经营。

其次,上文不仅没有揭示试验环境和企业环境两者之间的真正相同点,而且竟然预先规定了试验的瓶口和光亮处的位置是确定不变的,但后来却又再三强调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动不居——这不能不说上文的论证已经前后自相矛盾了。

再次,假设瓶口一开始就对着光亮处,那么,遵循“对着光亮处飞”这种规则的蜜蜂很可能要比无规则乱飞的苍蝇能更早地逃生。所以,怎能仅仅因为某一次遵循错误规则而失败就以偏概全地建议企业不应遵循任何规则?

最后,环境变化不居是会导致某种程度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但哲学的原理也表明,运动和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会遵循一定的因果关系和客观规律的。所以,基于客观规律之上的理性预测对企业的成功经营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其成功的概率通常也要比没头苍蝇一样地混乱行动要高得多。

由于上述推理如此漏洞百出,所以我们担心,如果不加反思地就把这种理论奉为圣典,那么,无论对哪个企业来说,很可能都是一种致命的误导。

二、2004年1月真题

目前,国内约有1000余家专业公关公司。去年,规模最大的10家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30%,而规模最大的10家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15%;本土公关公司的利润率平均为20%,外资公司为15%。10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10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可见,本土公关公司利润水平高、收益能力强;员工的工作效率高,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国公关协会最近的调查显示,去年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比前年增长25%,达到了25亿元人民币;而日本约为5亿美元,人均公关费用是中国的10多倍。由此推算,在不远的将来,若中国的人均公关费用达到日本的水平,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从25亿元增长到300亿元,平均每家公关公司就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这意味着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成为世界级的公关公司。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在题干第一段的论证中,混淆了“公司规模”与“员工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员工的工作效率取决于两个因素:员工的数量和员工在单位时间所完成的总有效工作量。10大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雇员人数是10大外资公关公司的10%,只能说明本土公司规模小,而不能得出结论“前者员工的工作效率比后者高”。

(2)公司的利润水平与平均利润率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根据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比外资公司高,推断出本土公司的利润水平比外资公司高。即使本土公关公司的平均利润率高,但是总体利润水平仍有可能低于外资公司。

(3)收入增长速度与收入能力或收入水平是不同的概念,在题干中也被混用了。营业收入增长率只有在增长基数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才能说明收益能力的差异。本土公关公司与外资公关公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收入增加速度快并不意味着收入能力强(在小的基数基础上增加总是比在大的基数上增加容易),由本土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高于外资公关公司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不能得出前者的收益能力比后者强的结论。

(4)中国与日本的人口结构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尤其对于公关这样的城市化程度要求很高的行业而言,简单地将日本的人均公关费用推广到中国,是错误的类比。

(5)对未来市场总额的估计与现在市场中企业的总数不是同一时点的数据(前者是预测值,后者是统计值),不具有可比性。公关市场营业额的增长,极有可能伴随着公关公司数量的增长。上述论证使用中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将增长到300亿元的预测数据,计算出平均每家公关公司有3000万元左右的营业收入,隐含的假设是公关公司的数量基本不变。这个假设是很难成立的。

(6)论证根据中国公关市场营业额的增长,推算出每家公关公司的营业收入有大的增长。这里,受益于营业收入增长的自然同时包括国内和外资公司。因此,这不能成为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胜过外资公司的根据。即使中国的公关营业总额增加到300亿元的水平,即使平均到一个公司营业收入水平很高,但这些公司中既包括本土公司,也包括外资公司,无法得出本土公司必将击败外资公司的结论。

(7)当讨论本土公关公司中是否会诞生一批世界级公司时,采取平均的方法所推算出的每个公司的平均营业收入缺乏说服力。在某个行业中,常常是20%的企业创造了80%的市场营业收入,所以,这种根据平均值推断的方式存在很大的漏洞。

参考范文

美丽的空中楼阁

上文通过一系列不太相关的数据和一个有问题的假设,得出了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一大批本土公关公司将成为世界级的公司。

首先,本土公司的雇员人数少,不能真正说明,员工的工作效率就高。还有,如果本土公司前年的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基数很可能本来就比外资公司少很多,那么,即使去年前者增长速度高于后者,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前者的利润水平和收益能力很可能依然远远不如后者。

其次,一个国家的人均公关费用是和该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密切相关的。由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很难在短时间里迅速增加10多倍到达日本的水平,所以,我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不太可能不久就达到300亿元,因此也就很难拉动出一大批的本土公关公司迅速成为世界级的大公司。

再次,就算我国公关市场的营业额不久就增长到300亿,但很可能外资公关公司占去了90%以上;或者由于很多人看到了未来市场的激增,于是大家一窝蜂地建立新的公关公司。所以,同样很难说未来就会有一大批的本土公司能够达到3000万元的营业收入。

最后,仅仅基于去年一年的数据是否就能必然地得出未来如何的普遍性结论?外资公司将来的发展情况如何?“世界级的公关公司”的标准是什么?胜过外资公司,是否就意味着成为了“世界级的公关公司”?……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原文推理和结论的成立。

由此可见,作者得出的结论,只是一座悬浮于空中的美丽楼阁的幻影,既无横梁,又无支架。这种空中楼阁的幻影,只要理性的阳光一照,立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590个字符)

三、2004年10月真题

有两个人在山间打猎,遇到一只凶猛的老虎。其中一个人扔下行囊,撒腿就跑,另一人朝他喊:“跑有什么用,你跑得过老虎吗?”头一个人边跑边说:“我不需要跑赢老虎,我只要跑赢你就够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经营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战胜竞争对手,因为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者,所以只要在满足顾客需求方面比竞争者快一点,你就能够脱颖而出,战胜对手。想要跑得比老虎快,是企业战略幼稚的表现,追求过高的竞争目标会白白浪费企业的大量资源。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从题干中的故事推断企业经营,所依据的逻辑,是将故事中的两个人看作竞争者,而忽略了老虎本身也是人的竞争对手这样一个事实,因此破坏了整体的论证有效性。

(2)在企业经营中,“顾客不是选择你,就是选择你的竞争者”并不成立,这并不是顾客的两种仅有的选择。顾客有可能对你和你的竞争者都不选择,换言之,你们都无法满足顾客所提供的需求。

(3)满足顾客,并不只是比竞争者快一点,速度只是顾客所需要的一种因素。多、快、好、省,可能都是顾客在你和你的竞争者之间进行选择所需要比较的因素。

(4)企业经营并不是战胜竞争对手为主要目的,如果只强调战胜对手,会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最终企业也难逃失败的命运。

(5)人和人在竞争,人和老虎同样也在竞争。中国企业如果只是满足于战胜本土竞争对手,那么,即使你是中国企业冠军,也有可能被老虎——国外更强大的企业“吃掉”。所以,不能认为“跑得比老虎快”是“企业战略幼稚的表现”,是“追求过高的竞争目标”。

参考范文

似是而非的论证

上文通过一只老虎追吃两个猎人的故事,得出一系列关于企业竞争战略的结论。这种推理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在被老虎追吃这种特定情境下,一个人也不是非得要把另一个人看作竞争对手,并且只有超出“对手”,才能生存。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一起对付老虎。这就是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并不必然只是竞争关系,所以企业经营首先要考虑的不一定就是如何战胜竞争对手,而很可能是如何形成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

其次,上文认为在现实的商海中就像只有两个猎人在进行逃命竞赛一样,也只有两个企业在展开单一的速度方面的竞争。但我们知道,当今社会,绝大部分是多个企业之间的多方位的竞争。这样,如果你仅仅比最落后的企业在满足顾客需求的速度方面“快一点”,而没能提供比它更价廉物美的产品和服务,那么你很可能同样无法“脱颖而出,战胜对手”,而要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最后,上文根据“人不可能跑得比老虎快”推出企业也不可能走在顾客需求的前面,这样的类比推理也是难以成立的。我们知道,企业通过理性的预测和广告的宣教有时完全可以积极主动地创造和引导着顾客的需求,比如Intel的微处理器,所以企业的这种走在顾客需求前面的做法就不一定是幼稚的表现,甚至这种超前的战略目标,很多时候可以进一步激发企业去创造、寻找和发现更多更新的资源和市场。

由于上文在论证过程中存在种种逻辑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上文的结论也是难以令人信服的。(590个字符)

四、2005年1月真题

没有天生的外科医生,也没有天生的会计师。这都是专业化的工作,需要经过正规的培训,而这种培训最开始是在教室里进行的。当然,学生们必须具备使用手术刀或是操作键盘的能力,但是他们首先得接受专门的教育。领导者则不一样,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事实上,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领导和管理本身就是生活,而不是某个人能够从教室中学来的技术。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换句话说,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组织是一种复杂的有机体,对它们的管理是一种困难的、微妙的工作,需要的是各种各样只有在身临其境时才能得到的体验。总之,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糟糕的是,它是对管理的一种贬低。

【逻辑问题分析】

这段话有一定的道理。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艺术性的一面,确实具有一些可以意会但很难言传的内容,MBA教育应选择那些具有管理潜质的人加以培养。但是,本题题干的论证中也存在以下一些漏洞。

(1)“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这一前提值得商榷。人们从小到大,除了在学校学习,还从家庭成员和社会实践中学习,包括领导者素质的培养。考生可以质疑这一前提,也可以从这一前提出发,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即使“天生的领导者是存在的”,也不能由此推出“任何一个社会中的领导者都只能是天生的”。

(2)“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具有领导经验和生活经验的人提高到更高的层次,但是,即使一个人具有管理天赋和领导潜质,教育也无法将经验灌入他的头脑”,这种推断是不恰当的。MBA学生是具有一定的经验、知识、选择力、判断力和自主意识的个体,而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经验分享恰恰是MBA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3)“试图向某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传授管理学,不啻试图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这一推断缺乏有效性。即便是一个未曾从事过管理工作的人,只要他在组织环境中工作过,他就对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沟通、协调、组织、决策等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这与“向一个从来没见过其他人类的人传授哲学”是不能类比的。

(4)“MBA教育试图把管理传授给某个毫无实际经验的人”,是偷换概念。MBA学生并不是毫无经验的人。

参考范文

MBA果真一无是处吗

相对于外科手术或会计工作来说,管理确实具有更多的艺术性的一面,但我们就能因此说,MBA教育对于管理者的培养来说就一无是处吗?至少上文没有有效地论证这一结论。

首先,尽管某些天赋,比如浓眉大眼、伟岸身躯,可能有助于某些领导才能的构建和发挥,但并不能就此推出所有领导才能都只是天生的,试想一个具有所谓领导天赋的人,如果不接受后天教育,也只能是一个野蛮的原始人,这样的人又能胜任现代社会的哪个领导岗位呢?

其次,就算管理就是生活,管理的学习需要某些相应的经验;就算MBA学生不一定都具有高层企业管理工作的经验,但是,他们都肯定有些广义上的管理经验,比如自己的时间、家务、人际关系、班组管理的经验。所以按照上文的推理,MBA教育就可以帮助他们把自己的管理能力“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再者,正是因为组织是一种复杂的有机体,对它们的管理是一种困难、微妙的工作,所以,我们就更加不能仅仅凭本能、感觉和经验行事,而需要对这种复杂的有机体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这些分析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从课堂里学习得到的。

最后,就算从MBA的教室里无法直接培养出管理者,也不能说明MBA教育就是一无是处的。因为如果没有学习任何相关的管理知识,那么,他们在实际的管理中很可能难以获得真正有效的、深刻的管理经验。这就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所以,学习MBA对于有志于成为管理者的人来说仍然是有些帮助的,而不仅仅是浪费时间,更谈不上是对管理的贬低。(595个字符)

五、2005年10月真题

某管理咨询公司最近公布了一份洋快餐行业发展情况的分析报告,对洋快餐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当乐观的预判。

该报告指出,过去5年中,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每年以40%的惊人速度增长,而在中国广大的中小城市和乡镇还有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照此速度发展下去,估计未来10年,洋快餐在中国饮食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超过20%,成为中国百姓饮食的重要选择。

饮食行业的某些人士认为,从营养角度看,长期食用洋快餐对人体健康不利,洋快餐的快速增长会因此受到制约。但该报告指出,洋快餐在中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喜爱。显然,那些认为洋快餐不利健康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该公司去年在100家洋快餐店内进行的大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90%的中国消费者认为食用洋快餐对于个人的营养均衡有所帮助。而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

洋快餐长期稳定的产品组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迎合了消费者希望获得无差异食品和服务的需要,这也是洋快餐快速发展的重要优势。

该报告预测,如果中国式快餐在未来没有较大幅度的发展,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过去5年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网点数的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在未来10年仍能保持。更不能用洋快餐在大城市中的发展速度推断其在中国广大的二级城市和乡镇的发展速度,如果我们发现洋快餐针对的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城市中,甚至大城市的话,上述推断就会受到强烈的削弱。

(2)用在洋快餐店内进行的问卷调查来推广得出中国百姓的饮食营养观念,样本选择存在偏差,即在快餐店内的消费者大多是认同洋快餐的,而总体中从不去或很少进快餐店的这部分意见却没有能够在该样本中体现。

(3)未成年人到成年之后饮食习惯可能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不能轻易推断“已经喜爱上洋快餐的未成年人在未来成为更有消费能力的成年群体之后,洋快餐的市场需求会大幅度跃升”。成年之后更具消费能力,却有可能不再消费洋快餐食品。

(4)中国式快餐与洋快餐并不是中国饮食行业的全部,甚至算不上主要组成——正餐可能占到饮食行业90%的市场份额——即使中国式快餐没有发展,也无法自然就推断出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

(5)洋快餐长期稳定的产品组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迎合了消费者希望获得无差异食品和服务的需要,但是也可能同时失去了满足别的消费者追求新鲜感、追求服务多样化的可能。

(6)洋快餐在中国受到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少年儿童消费群体的喜爱,并不能消除饮食行业的某些人士对于“洋快餐存在长期食用对人体营养的不利影响”的质疑——毒品消费者可能都很喜爱毒品,但毒品却对人存在致命的伤害。

参考范文

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业的霸主吗

上述某咨询公司的推理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过去5年飞速增长,并不就意味着将来也会以同样的速度增长;网点数增加并不就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就会增加。还有,中小城市和乡镇居民和大城市的居民很可能在消费习惯、消费能力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所以,洋快餐未来不一定就能真的获得多少中小城市和乡镇的饮食市场。

其次,在洋快餐店内进行调查,这样的调查对象难有代表性。而且,受到少年儿童的喜爱,并不就意味着洋快餐无害于健康,很可能是由于他们现在还没有判断力。而一旦他们长大成人以后就很可能会发现事实真相,改变看法,从而不吃或者少吃洋快餐。另外,就算洋快餐对健康无害甚至有利,但如果它不能满足中国大多数人的口味,也难以推出对它的市场需求大幅跃升的结论。

再次,希望获得无差异食品和服务的需要,很可能只是某些消费者在某些特定场合的需要,在用餐时间比较充裕、比较讲究用餐气氛、情调或排场的时候,人们就不一定会选择它。

另外,洋快餐长期稳定的产品组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就算在一段时间内会吸引一部分的消费者,但时间一久这些消费者很可能就会厌烦,所以,洋快餐目前的这种优势很可能成为它未来发展的劣势。

最后,由于上文对中式餐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洋快餐现在在中国饮食业中所占的比例等问题也没有做出任何真正的考察,所以,我们就更加认为,“洋快餐一定会成为中国饮食行业的霸主”的结论未免有些草率。(590个字符)

第二节 2006~2008年真题

一、2006年1月真题

在全球9家航空公司的140份订单得到确认以后,世界最大的民用飞机制造商之一——空中客车公司2005年10月6日宣布,将在全球正式启动其全新的A350远程客机项目。中国、俄罗斯等国作为合作伙伴,也被邀请参与A350飞机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其中,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

这意味着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这表明中国经过多年艰苦的努力,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这也标志着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

由此可以看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参与国际合作将带来双赢的结果,这也是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文中指出“中国将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这里的5%概念界定不清,到底是飞机部件数量的5%,还是飞机价值的5%等,无法识别。

(2)从“承担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中,得出“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的结论明显错误。“A350飞机的5%”只是飞机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极少的一个部分,与5架完整的飞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3)中国参与“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可能只是参与少部分非关键的零配件的制造,并不必然意味着中国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更不能得出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设计与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的结论。

(4)空中客车公司邀请中国参加“A350飞机5%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可能意在获得中国市场,而不是因为对中国飞机设计和制造能力的认可。这种归因也存在偏差。

(5)从前面的陈述中无法推断出“参与国际合作会带来双赢的结果”,属于主观臆断,没有论据支持,而且参与国际合作未必带来双赢的结果。

(6)提高我国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多种途径可供选择,参与国际合作可能只是其中一条可供选择的道路,而不一定是“必由之路”。

参考范文

被无限夸大了的5%

上文根据空客将A350远程飞机的5%的设计和制造任务分包给我国这一事实前提,做了一系列成问题的推论。

首先,我国所承担的该项目的5%很可能不是整机,而只是不太重要的部件,所以,无法由此必然地得出结论说,未来空中客车公司每销售100架A350飞机,就将有5架由中国制造。

其次,空客分包给我国的5%,其真正的原因很可能是他们考虑到中国的市场很大,并且分包的这部分任务也很简单,而该项目的核心技术却仍然掌握在空客自己手里,所以,我们也不能就简单地认为,我国的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得到了系统的提升,并且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再次,就算我们的民用飞机研发与制造能力真的获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也并不能就此推出,中国已经可以在航空器上参与全球竞争并占有一席之地,因为我们或许除了A350飞机之外,我国其他的“航空器”,比如别的民用飞机、军用飞机以及航空热气球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能力都很差,根本就没有竞争力呢?

最后,这次合作的结果如何,仍然不得而知,或许是中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但是收益却很少。如果真是这样,就难说是“双赢”。况且飞机制造只是一个领域,别的行业领域合作的结果如何?“神六”没有国际合作,仍然获得了很好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国际竞争力,所以上文中的“必由之路”这样的结论并没有真正的根据。

由于上文的推理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以,它所得出的一系列的结论也大概只有5%成立的可能性。(566个字符)

二、2006年10月真题

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数量却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这充分说明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带来道德的进步。企业作为社会财富最重要的创造者之一,也应该为整个社会道德水准的提升做出积极的贡献。如果因为丑闻迭出而导致社会道德风气的败坏,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怀疑企业这种组织的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当公司的高管们坐着商务飞机在全球遨游时,股东们根本无从知晓管理层是否在滥用自己的权力。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企业丑闻也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是否该给大公司高管们支付那么高的报酬。企业高管拿高薪是因为他们的决策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公司业绩下滑甚至亏损时,他们却不必支付罚金。正是这种无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司高管们朝着错误的方向越滑越远。因此,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杜绝企业丑闻的发生。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美国比发展中国家曝光的企业丑闻更多,并不必然意味着其实际企业丑闻的数量比发展中国家更多,这一结果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媒体曝光度或自由度造成,也可能与其他文化背景相关,因此,也就无法由此推断出“经济的发达并不一定带来道德水准的提升”这一结论。

(2)媒体上丑闻迭出,并不必然导致社会道德风气败坏。即使如此,也不能否定企业组织存在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毕竟任何组织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影响都是复杂多元的。

(3)“公司的高管们坐着商务飞机在全球遨游”与“管理层是否在滥用自己的权力”缺乏因果关系。论述中将这两个事件以某种方式联结,暗示其因果关系,这是牵强附会。

(4)媒体上出现的丑闻公司并不一定是大公司,即使是大公司,也可能只占大公司总体很小的一部分。况且,出现丑闻的原因可能非常复杂多样,因此,将丑闻与支付给大公司高管的报酬联系到一起,在推理上并不成立。

(5)企业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原因可能很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消费习惯的转变、公司治理结构的缺失等,都可能导致业绩下滑或亏损,公司高管错误决策只是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题干中的推断存在归因谬误。

(6)即使公司高管的错误决策造成业绩下滑,也不一定必须支付罚金,否则公司高管就成了企业风险的实际承担者,这就将职业经理人的角色与股东的角色混为一谈了。因此,不能推断出这是一种“无效的激励机制”的结论。

(7)从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激励机制与企业丑闻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只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杜绝企业丑闻的发生”的结论不能成立。在实践中,再有效的措施恐怕也只能减少企业丑闻的发生,“杜绝企业丑闻的发生”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参考范文

都是激励机制惹的祸?

尽管企业也确实应该为社会的道德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但上文为此而提出的“杜绝企业丑闻”的解决办法及相应的论证,我们实在不敢苟同。

首先,就算美国的企业丑闻多,但未必是由美国现有的激励机制所导致的。更何况美国现有的企业激励机制在预防企业不道德行为方面很可能本身是非常有效的,只不过由于媒体的监督和揭发力度要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所以,美国的几乎绝大部分的、由别的原因所导致的企业不道德现象都得到了及时的曝光。如果真是这样,干吗还要改变目前原本有效的美国式的激励机制呢?

其次,加强股东对管理层的监控力度,不一定能减少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因为股东和管理层完全有可能为了共同的利益而沆瀣一气、狼狈为奸。

再次,媒体上频频曝光的企业丑闻很可能都是些小公司的,而大公司正是靠着自己现有的“高管高薪”的激励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它们在经营道德上的洁身自好。如果真是这样,又怎么能说当下的激励机制是无效的呢?

最后,企业业绩下滑或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一定就是由于高管们的决策有误或经营不善,而很可能是由于他们不可控的政治因素或股东决策的重大失误所导致的。如果这个时候要他们来支付罚金,我们担心只会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经营、赚钱,从而滋生更多的不道德行为。

所以,为了减少企业的不道德经营以及促进企业为社会的道德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究竟该怎么做,还需要三思而后行。(576个字符)

三、2007年1月真题

每年的诺贝尔奖,特别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后,都会在中国引起很大反响。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研究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每当看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被西方人包揽,很多国人在羡慕之余,更期盼中国人有朝一日能够得到这一奖项。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状却是,中国的经济学还远远没有走到经济科学的门口,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

真正的经济学家需要坚持理性的精神。马克斯·韦伯说:现代化的核心精神就是理性化,没有理性主义就不可能有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要向现代科学方向发展,必须把理性主义作为基本的框架。而中国经济学界太热闹了,什么人都可以说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什么问题他们都敢谈。有的经济学家今天评股市,明天讲汇率,争论不休,莫衷一是。有的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怎么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和物理学、数学一样,所讨论的都是非常专业化的问题。只有远离现实的诱惑,潜心于书斋,认真钻研学问,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家离这个境界太远了。在中国的经济学家中,你能找到为不同产业代言的人,西方从事经济学研究最优秀的人不是这样的,这样的人在西方只能受投资银行的雇用,从事产业经济学的研究。

一个真正的经济学家,首先要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必须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否则,不可能在经济学领域做出独立的研究成果。

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听起来刻薄,但只要去看一看国际上经济学界那些最重要的学术刊物,有多少文章是来自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就会知道这还是比较客观和宽容的一种评价。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概念界定模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真正的经济学家,不等于没有得诺贝尔奖的都不是真正的经济学家;真正的经济学家要坚持理性的精神,要认真钻研学问,要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要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这些界定都不能得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的结论。

(2)经济学家确实要坚持理性精神,但“经济学界太热闹”并不等于“不理性”,二者也没有因果关系。作者在这里偷换了概念。

(3)“经济学家热衷于担任一些大型公司的董事,或在电视上频频上镜”与他们“不可能做严肃的经济学研究”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与逻辑推断关系。

(4)保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是重要的,但是否“必须保持与‘官场’和‘商场’的距离”,要看“官场”与“商场”的明确定义。如果“官场”代表政府政策制定场所、“商场”代表企业的实践场所,真正的经济学家不但不能保持距离,而且还要参与其中,以便发展和验证理论。在没有明确定义概念的情况下进行推论,只能造成混淆。

(5)前文中提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获奖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里隐含命题是: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真正的经济学家”的研究不能脱离实际。“远离现实诱惑,潜心于书斋”,不是真正经济学家的为学之道。

(6)“产业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并不意味着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也不意味着必然是产业代言人。

(7)把“在国际上经济学界最重要的学术刊物发表多少文章”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的评价标准,与前文中提到的“坚持理性的精神,认真钻研学问,把经济学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保证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以及“研究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为人类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等都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把“发表多少文章”作为评价“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的标准,也没有证据断定“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况且,由于语言原因,将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多少文章作为评判中国经济学家水平的标准,其公平性也是值得质疑的。

(8)即使文中对一些中国经济学家的批评都是客观的,也不能以偏概全,轻率概括出关于中国经济学界的一般性结论。

参考范文

真正的经济学家中国真的不超过五个吗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论据和论证推出结论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推理是混乱而漏洞百出的。

首先,真正的经济学家应该都要坚持理性的精神,但问题是宣称自己是个经济学家、为促进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担任公司的董事、有理有据地谈论各种话题或在电视上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以引发更深刻更广泛的批判和自我批判、从而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术思想,难道这也不符合理性精神、有害于自己严肃的学术研究吗?

其次,经济学家为不同产业代言,这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已经与官、商沆瀣一气、丧失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严肃性?或许他们正是深切地认识到,经济学不同于数学、物理学书斋里纯理论式的专业化,所以,为了更好地寻找研究课题或收集第一手信息,才不得不走出书斋、走向现实的经济生活。试想,这岂不比书斋里的闭门造车更有助于他们做出独立的研究成果、从而成为真正的经济学家吗?

再次,以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多少作为衡量真正的经济学家的标准是否科学?或许这些刊物大都有其强烈的政治或民族的倾向性,有意无意地排斥我国主流的经济学家呢?

最后,“最多不超过五个”的结论,究竟是在哪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产业经济学是不是经济学?……所有这些问题,也都是上文逻辑上客观存在的明显硬伤。

由于上文在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问题,因此,它所谓的“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599个字符)

四、2007年10月真题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字典里,“终身制”和“铁饭碗”作为指称弊端的概念,是贬义词。其实,这里存在误解。

在现代企业理论里有一个“期界问题”(horizon problem),是指由于雇用关系很短而导致职工的种种短视行为,以及此类行为对企业造成的伤害。当雇员面对短期的雇用关系,首先他不会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投资,因为他在甲企业中培育的专业技能对他在乙企业中的发展可能毫无意义;其次,作为一个匆匆过客,他不会关注企业的竞争力,因为这和他的长期收入没有多大关系;最后,只要有机会,他为了个人的短期收入最大化而损害企业利益,例如过度地使用机器设备,等等。

为了解决“期界问题”,日本和德国的企业对那些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上的员工,一般都实行终身雇用制;而终身雇用制也为日本和德国企业建立与保持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这证明了“终身制”和“铁饭碗”不见得不好,也说明,中国的劳动关系应该向着建立长期雇用关系的方向发展。

在现代社会,企业和劳动者个人都面临着变化的市场环境。而变化的环境必然导致机会主义行为。在各行各业,控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唯一途径,就是在企业内部培养员工对公司的忠诚感。而培养忠诚感,需要建立员工和企业之间的长期雇用关系,要给员工提供“铁饭碗”,使员工形成长远预期。

因此,在企业管理的字典里,“终身制”和“铁饭碗”应该是褒义词。不少国家包括美国不是有终身教授吗?既然允许有捧着“铁饭碗”的教授,为什么不允许有捧着“铁饭碗”的工人呢?

【逻辑问题分析】

题干的论证中存在的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1)论证中“终身制”“铁饭碗”“终身雇用制”“长期雇用关系”这四个概念各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含义,上述论证中忽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差异。

(2)论证中证明“铁饭碗”合理的主要依据是“期界问题”所表述的短期雇用关系会导致种种职工短视行为。但是,“铁饭碗”和“短期雇用关系”这两种情况虽然不能同时存在,但否定“铁饭碗”并不意味着一定导致“短期雇用关系”。

(3)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终身制”和“铁饭碗”作为指称传统体制弊端的概念,有其特定的内涵。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终身雇用制一般适用于那些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与中国改革开放前国有单位普遍实行的“终身制”和“铁饭碗”是不同的,不能证明“终身制”和“铁饭碗”的合理性。

(4)日本和德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这里强调“终身雇用制”为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保障,理由不充分。

(5)即便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终身雇用制为日本和德国企业的竞争力提供了保障,也没有充分的理由说明“中国企业的劳动关系应该向着建立长期雇用关系的方向发展。”

(6)在“环境变化”“机会主义行为”“培养忠诚感”“铁饭碗”这一系列事件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环境变化”不一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培养忠诚感”并非“控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唯一途径;“培养忠诚感”有很多手段可供选择,给员工提供“铁饭碗”并非必需的;长期雇用关系不等同于“铁饭碗”。

(7)教授的工作性质与工人的工作性质有非常大的区别,将“终身教授”与“铁饭碗”工人简单类比是不恰当的。

论证有效性分析不要求考生穷尽题干中的逻辑错误或漏洞,一般能指出其中四点就可以了。除以上七点外,考生也可以指出论证中存在的其他逻辑错误或漏洞,或者肯定有关论点,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

参考范文

且慢为“终身制”翻案

上文试图通过层层论证来为“终身制”正名翻案,但这样的论证是难以成立的。

首先,非终身制雇用关系不一定就会导致职工伤害企业的短视行为,因为员工就算将来可能会跳离这家企业,但大多还会继续寻找同性质、所需专业技能基本相同的岗位,所以,员工仍可能有动力去投资自己的专业技能。

其次,如果公司把自己的经营状况和员工的现实利益紧密地挂钩或是加强对员工的管理,那么,短期雇用的员工,即使出于自身现实利益的考虑,也很可能会关注企业的竞争力,而不一定会损害企业利益。

再次,日本和德国对那些“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岗位上的员工实行终身制,并不能就此推出“终身制”适用于所有的岗位和所有的国家。美国等国虽然有终身教授,但终身教授往往是一个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他们的重要性远非普通工人可比。而且,终身教授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得到的荣誉,而是需要经过严格评审的,既然如此,我们又怎能推出要对所有工人都实行终身制?

最后,就算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变化都是混乱无序的。如果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且我们也掌握了这些规律,那么作为理性的人,就不一定会采取“只顾眼前、牺牲长远”的机会主义行为。还有,终身制或许只会让员工形成消极的长期预期:反正我是被终身雇用的,所以,我干吗要忠诚你呢?

由于上文在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我们呼吁:且慢为“终身制”翻案!(580个字符)

五、2008年1月真题

下面是一段关于中医的辩论。请分析甲乙双方的论辩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甲:有人以中医不能被西方人普遍接受为理由,否定中医的科学性,我不赞同。西方人不能普遍接受中医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乙: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但科学标准是相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因此,科学没有国界,科学的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将中医的科学地位不为西方科学界认可归咎于西方人不了解中国文化,是荒唐的。

甲:“科学无国界”是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误。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

乙:从科学角度看,现代医学以生物学为基础,而生物学又建立在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之上。但中医的发展不以这些学科为基础。因此,它与科学不兼容,这样的东西只能是伪科学。

甲: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治好了那么多人,怎么可以是伪科学呢?人们为什么崇尚科学?是因为科学对人类有用。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西医自然有长于中医的地方。但中医同样有长于西医之处。中医体现了对人体完整系统的把握,强调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就是西医所欠缺的。

乙:我去医院看西医,人家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给我检查一遍,怎么能说没有整体观念,系统思维呢?中医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在古代和近代都只有30岁左右。现代中国人平均寿命提高到70岁左右,完全拜现代医学之赐。

【逻辑问题分析】

题干中甲乙双方的论证都有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甲的漏洞主要有:

(1)“如果科学真的无国界,为什么外国制药公司会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这句话混淆了“科学”与“知识产权”这两个不同概念,把“科学无国界”偷换成“知识产权无国界”。

(2)“科学对人类有用”没错,但“既然中医对人类有用,凭什么说它不是科学?”这句话把“有用”不当地等同于“科学”;从科学皆有用,不能推出有用皆科学。

乙的漏洞主要有:

(3)从“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普适的自然规律”,推不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不受民族或文化因素的影响”。

(4)从“中医的发展不以生物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为基础”,得不出它与现代科学不兼容的结论。

(5)即便中医与现代科学不兼容,也不能推出它是伪科学。“伪科学”不是“科学”的补集。比如,京剧艺术不是科学,但也不能说它是“伪科学”。

(6)“西医用现代科技手段从头到脚检查一遍”,是在操作上覆盖了身体的每个部分,并不意味着整体观念、系统思维。

(7)现代中国人均寿命提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归因于一种因素,并不恰当。

参考范文

在论辩和狡辩之间

上述甲乙两人就“中医是不是科学”的话题展开了激烈辩论,但谁都存在一些逻辑问题。下面我们按照先甲后乙的思路做一番简单分析。

首先,西方人不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未必就能成为论证“中医是科学”的辩护性理由,因为很可能恰恰是由于中医本身严重不科学,才导致了西方人再怎么努力学习也不能理解中医,因此坚信科学思维的西方人才不能普遍接受中医。

其次,甲根据外国公司诉讼中国企业侵犯其知识产权,来反驳乙的“科学标准无国界”,这也是概念的偷换,因为很显然,某块黄金可以是你私人的,但评价这块黄金是不是真黄金的标准却也不可能是你私人的,而是公共的。

再次,甲根据中医的历史悠久、某些“疗效”和“强调整体观念,系统思维”来证明中医是科学,也不一定成立,因为迷信、巫术也强调系统思维,而且历史更悠久,有时也能安慰我们无助的心理,但它们显然不是科学。

另外,乙根据国人的平均寿命过去短、现在长,就推出西医比中医科学,也有逻辑漏洞,因为国人寿命长短很可能是由战争的伤害程度、生活水平的高低所导致的。

最后,乙依据的西医也做全身检查,不一定就能推出西医也有系统思维,因为系统绝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机械的相加。更何况就算西医也有系统思维,但也不能因此否定中医也是科学呀。

由于甲乙两人在论辩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严格说来两人无论有意无意都有狡辩的嫌疑。(570个字符)

六、2008年10月真题

有人提出,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理由是,一个没有孝心连自己父母都不孝顺的人,怎么能忠诚地为国家和社会尽职尽责呢?我不赞同这种观点。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我们的思想意识怎么能停留在封建时代呢?选拔官员要考查其“德、勤、能、绩”,我赞同应当把“德”作为首要标准。然而,对一个官员来说最重要的是公德而不是私德。“孝”只是一种私德而已。选拔的评价官员,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显然是舍本逐末。什么是公德?一言以蔽之,就是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自古道“忠孝难以两全”。岳飞抗击金兵,常年征战沙场,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却成了千古传颂的英雄。反观《二十四孝》里的那些孝子,有哪些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孔繁森撇下老母,远离家乡,公而忘私,殉职边疆,显然未尽孝道,但你能指责他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俗话说“人无完人”,如果在选拔官员中拘泥于小节而不注意大局,就会把许多胸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那些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

【逻辑问题分析】

题干的论证中存在的若干逻辑错误或漏洞,考生在分析中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错误或漏洞,或肯定有关论点。只要言之有理,都给分。

以下要点供参考。

(1)主张“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不意味着“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孝”不是封建时代独有的行为规范,“主张‘孝’作为选拔官员的标准”也不能作为“思想意识停留在封建时代”的判据。

(2)主张“应当把‘孝’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不意味着“偏重私德而忽视公德”。把私德作为选拔官员的“一个”标准,并不排斥把公德作为另外一个更重要的标准。

(3)“忠诚职守,在封建社会是忠于君主,现在则是忠于国家”,概念使用不准确。“职守”同“君主”和“国家”不是同一性质的概念。

(4)《二十四孝》里孝子的孝行是众人皆知的,反问“有哪个成就了名垂青史的功业”,是将把“孝”作为选拔干部的必要条件歪曲为充分条件,再加以“批驳”。

(5)“孝”不仅指“孝行”,也指“孝心”。岳飞因征战沙场、孔繁森因工作远离家乡未能在母亲膝下尽孝,不等于没有“孝心”,也不等于“不孝”。质问“你能指责孔繁森是个不合格的官员吗”,隐含的前提是认定岳飞和孔繁森是“不孝”的,偷换了概念。

(6)将“孝”作为选拔标准,就会把许多怀鸿鹄之志的精英拒之门外,而让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占据领导岗位,这种论证背后隐含一个假设,即“怀鸿鹄之志的精英”往往不孝或者不屑于孝;而守望燕雀小巢的庸才有孝心、尽孝道,将“孝”与胸怀大志的精英相对立;将没有远大抱负的庸才与“孝”之间建立起必然联系。这是没有根据的。

参考范文

“孝”不应作为选官的一项标准吗

上文试图论证“孝”不应作为选官的一项标准。这样的论证可谓漏洞百出。

首先,就像诚实守信、仁者爱人一样,“孝”确实也曾被封建社会看作一种重要美德,但它显然不是封建时代独有的,而是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的。所以,主张孝,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思想意识就“停留在封建时代”。

其次,为官的确需要公德,但那是在做官之后才体现出来的美德。但为官要先为人,为人定然要讲究孝。很难想象,对父母都不孝的人,会有怎样的公德?所以,抓住根本、主张孝德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标准,怎么能说是舍本逐末呢?

再次,作者前面以封建时代的遗留为由否定了孝,后来却又以“忠孝难两全”的古语为论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因为这句古语不也是封建时代的遗留吗?而且,如果古语可以作为论据,那作者又怎么解释“以孝治天下”这句古语呢?

另外,岳飞、孔繁森的例子也不具有代表性。岳飞身处战争年代,交通不便,又遇昏君,所以不能常伴母亲;而孔繁森则在祖国的高原边疆工作。今天大部分官员的情况显然不是这样,所以,现在的官员既做好本职工作,又孝敬父母,完全是可能的。

最后,“孝”不仅指“厮守”,更重要的是“孝心”。就算岳飞、孔繁森未能终日陪伴父母,但如果他们也在时时挂念关心父母,我们难道还能说他们“不孝”吗?更何况,岳飞驰骋沙场、“尽忠报国”可是岳母的最大愿望!

由此可见,上文的论证是极不严谨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586个字符)

第三节 2009~2011年真题

一、2009年1月真题

1000是100的10倍,但是当分母大到上百亿的时候,作为分子的这两数的差别就失去了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使得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尺度已变得毫无意义。

现代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查询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有的大学毕业生因此感叹何必要为学习各种知识数年寒窗,这并非无道理。传授知识不应当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功能。学习知识需要记忆。记忆能力,是浅层次的大脑功能。人们在思维方面的差异,不是在于能记住什么,而在于能提出什么。教育的真正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知识与此种能力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否则难以解释,与爱因斯坦具有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有的是,为什么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硕士、博士等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正在遭受有识之士的质疑,就是这个道理。“知识就是力量”这个曾经号召力了几代人的口号,正在成为历史的空气回声,这其实是时代的进步。

【逻辑问题分析】

以下要点供参考。

(1)“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一断定的逻辑结论应当是:任何人包括学问家都应当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有限,而应当更加谦虚与好学;但没有理由是:在培养与选拔人才时知识的差异变得毫无意义。

(2)“现代网络技术可以使你在最短的时间内查询到你所需要的任何知识信息”,推不出“传授知识不应当继续成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功能”。网络是一种新的知识载体,传授知识不等于提供知识信息载体,否则大学只要有图书馆和网络就够了。

(3)“具备与爱因斯坦相同知识背景的人有的是,但唯独他发现了相对论”,只能得出结论:爱因斯坦所具有的知识背景不会自然地导致他发现相对论,而不能得出一般结论“知识与能力之间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不能忽视爱因斯坦的知识背景也是他发现相对论的必要条件。

(4)知识需要记忆,不等于知识只需要记忆。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与训练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知识不等于能力,不意味着知识与能力没有关系。

(5)能力平庸的硕士、博士是存在的,但同样不乏有创造性成果的硕士、博士。

(6)“知识就是力量”肯定的是知识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作用。上述论证充其量只是试图说明,对于受教育者或一般的认识个体而言,知识相对来说并不重要,而并不涉及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知识的作用与价值。因此,上文最后对“知识就是力量”的否定,是离题的结论。

参考范文

草率的论证,偏颇的结论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推理推出结论说,不再相信“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口号,其实是时代的进步。这样的推理是难以必然成立的。

首先,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只是沧海一粟,这并就不意味着知识尺度毫无意义。因为这是一个分工合作的时代,只要某人在某方面具有解决问题的相应专门知识,他就可以看作一个有用的人才。至于其余他不懂的知识或问题,完全可以交由别的专门人才去处理。

其次,网络技术的发达也未必能推出我们不需花工夫去学习各种知识。因为如何进行更快速有效地查询,查询到了相应的结果之后,如何甄别和选择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些无不都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脑子里没有一定的知识,许多信息就无异于一堆乱码。

再次,就算记忆并不等于创造,但毫无记忆和知识的人显然提不出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爱因斯坦的例子也只能说明知识并不就是批判与创造能力的充分条件,而推不出它们之间并没有实质性联系。试想,如果爱因斯坦是文盲,他还能发现相对论吗?

最后,硕士、博士等知识头衔的实际价值正在遭受有识之士的质疑,其真正的原因并不一定就是因为知识无用,而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出现了问题,让一些混文凭的人拿到了文凭,而他们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与这些头衔相称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由于上文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漏洞,所以,其论证的有效性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579个字符)

二、2009年10月真题

民主集中制是一种决策机制。在这种机制中,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本点。

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问题在于什么是集中。对此有两种解读,一种认为“集中”就是正确的意见;另一种认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第一种解读看似有理,实际上是一种误解。

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有两面旗帜,一面是科学,一面是民主。人们也许没有想到,这两面旗帜体现的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原则。科学强调真理原则,谁对听谁的;民主强调多数原则,谁占多数听谁的。所谓“集中正确的意见”,就是强调真理原则。这样解读“集中”就会把民主集中制置于自相矛盾的境地。让我们想象一种情景:多数人的意见是错误的,少数人的意见正确。如果将“集中”解读为“集中正确的意见”,则不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民主”,按多数人的意见办就不“集中”。

毛泽东有一句话:“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为少数人说了算提供了依据。如果这样,民主岂不形同虚设?

什么是正确的,要靠实践检验,而判断一项决策是否正确,只能在决策实施之后的实践中检验,不可能在决策过程中完成。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如何“集中正确意见”来做决策?既然在决策中集中正确的意见是不可能的,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当然就应该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

【逻辑问题分析】

题干在上述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上述论证断定:民主不外乎就是体现多数人的意志;同时又得出结论:“集中”就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由此可得:集中不外乎就是民主。这和“民主和集中是缺一不可的两个基点”矛盾。

(2)真理原则确实不同于多数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二者可能冲突,但这并不等同于二者相互矛盾,根本对立。一般地说,多数人的意见总是正确的,这是这两条原则协调的一面。

(3)决策过程中某种意见的正确性,与决策结果的正确性,是两个不同概念。上述论证混淆了这两个概念。一个决策所集中的意见,或者是正确的,或者是不正确的,二者必居其一。上述论证断定:“在决策中集中正确的意见是不可能的”,这会得出明显荒谬的结论:任何决策所集中的意见一定是不正确的。

(4)由“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推不出“把集中解释为集中正确意见,就会使民主形同虚设,最后还是少数人说了算”。

(5)对于两个互相矛盾的观点,否定其中一个,可以肯定另一个。但上述关于何为集中的两种观点并不互相矛盾,因此,不能由“第一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就直接得出结论“第二种观点是正确的”。

(6)其他逻辑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民主与集中

上文作者想要论证:集中不可能是集中正确的意见,而只能是集中多数人的意见。但这样的论证在逻辑上是有许多问题的。

首先,作者认为“民主”与“科学”是相互对立的。其实,民主恰恰要以科学为前提。试想,如果民主就意味着每个人的任性武断,而不是以科学、理性的精神为前提,那么,在这样天下大乱的社会里,显然不可能有任何人的民主。因此,大多数人的、普遍的民主必然要基于科学、真理和理性。

其次,作者将真理和大众绝对地对立起来。俗话说,纸包不住火,真理一旦被发现,它就必将传播开来,被大众所理解、接受,并成为人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哥白尼的日心说提出之后,教会虽然重重阻挠,但不久之后,日心说还是迅速广泛地深入了人心。

再次,毛泽东所说的“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是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的,未必适用于所有决策情景。而且,就算真理一开始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这些少数人也完全可以教育、说服大多数人,然后再由他们来集体决策。因此,民主、集中和真理三者不是绝对不相容的。

最后,实践确实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决策时我们对决策和行动的结果毫无预知的能力。通过参照以往的经验和规律,我们事先大体上还是可以确定一项决策的正确与否的,比如我们知道,拿鸡蛋去碰石头,肯定是要失败的。所以,决策还是可以集中正确意见的。

由于上文的论证过程如此漏洞百出,所以它的结论也很可能是不成立的。(580个字符)

三、2010年1月真题

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一书认为,全球化对当代人类社会的思想、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全球化抹去了各国的疆界,是世界从立体变成了平面,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之间的社会发展差距正在日益缩小。

“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是基于近几十年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的状况而提出的,互联网的普及、软件的创新使海量信息迅速扩散到世界各地,由于世界是平的,穷国可以和富国一样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最新信息。这样就大大促进了穷国的经济发展,而改善了它们的国际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所谓“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无不得益于它们的经济成就,无不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起飞,中国在世界上的崛起,无疑也依靠了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同时也可作为“世界是平的”这一观点的有力佐证。

毋庸置疑,信息传播技术革命还远未结束,互联网技术将会有更大发展,人类社会将有更惊人的变化,可以预言,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的经济格局与政治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世界最不发达的国家和最发达的国家之间再也不会让人有天壤之别的感觉,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同样也可以预言,由于中国信息技术发展迅猛,中国和世界一样,也会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将被填平,中国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美国学者弗里德曼一书《世界是平的》的观点或许仅仅是一家之言,反对之声还很多。另外,相关数据也表明,从1994年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乌拉圭回合”达成协议之后,世界贸易是大发展了,但是穷国、富国之间的收入差距,却由20多年前的30∶1拉大到现在的70∶1。

(2)全球化不能说抹去了所有的国界,只能说打破了传统的某些国界。如果说抹去了所有的国界,就不会有关贸问题了。所以,即使是在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比如日本、美国、欧盟之间,还有各种有形无形的疆界——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所以,全球化并不能让世界完全变平。

(3)即使世界变成了平面,也并不意味着差距就会缩小,平面的世界可能更方便和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人力、自然资源的掠夺和意识形态的奴役。

(4)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就能推出各国都将在同一平台上接受信息,因为各国还有各国的信息政策,为了应对美国等霸权主义强国的信息侵略,各国可能会有相应的信息保护政策。

(5)接受信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比如买得起电脑,能够支付信息使用的费用,否则就会造成马太效应:穷国和富国之间的信息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经济和社会的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

(6)就算各国都在同一平台上接受同样的信息,也不一定有利于缩小穷国和富国之间的经济差距,因为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靠信息这一个单一的因素。除了信息影响着经济的发展之外,还有资金、地理、资源、交通、教育、人口素质、文化传统、政治体制等各种因素也会严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未必就能大大改变穷国和富国之间的贫富差距。

(7)“金砖四国”国际声望的上升,不一定主要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就以中国为例。我们知道,中国1994年才获准加入互联网,显然中国经济的腾飞在时间上远远早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所以,关于中国经济腾飞的问题,我们倒认为,归因于我国1978年以来成功的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似乎更加科学。

(8)“金砖四国”中的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共同特点是国土面积大、人口多、资源丰富。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因此,金砖四国的发展或许主要是得益于这些因素,而非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

(9)上文作者在无视非洲其他许多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得出的“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很可能使非洲成为另一个北美”的结论是很难成立的。我们知道,非洲水资源匮乏,土地贫瘠,教育、工业等基础也很薄弱,人口素质低,因此也无法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再加上由于历史遗留问题使得非洲直到现在战争不断……由于以上种种历史和现实情况的限制,在互联网时代,非洲也很可能难以改变落后的面貌,一跃成为所谓的另一个北美。

(10)同样的道理,中国西部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说,其地理条件、交通、教育、资金、人的观念、风俗传统等相对都比较落后。就算在信息方面,也明显存在差距,由于网络基础设施、电脑硬件和软件、信息的需求和信息的搜集能力等方面都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因此,网络化将迅速使中国从立体变为平面,中国东西部之间的经济鸿沟被填平,西部的崛起指日可待——题干作者这样乐观的结论,我们实在很难轻易接受。

(11)其他逻辑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且慢草率下结论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推理,预言非洲大陆将会成为另一个北美,中国西部的崛起也指日可待。这样的推理和预言,逻辑上可谓是漏洞百出。

首先,全球化只是突破了传统的某些国界,而并没有抹去所有国界,否则就不会有什么关贸问题了。所以,全球化未必就能让世界完全变平。而且,即使世界变成了平面,也并不意味着穷国和富国的差距就会缩小,相反,平面的世界可能更方便和加剧了富国对穷国财富的掠夺。

其次,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一定就能推出各国都将在同一平台上接受信息,因为接受信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穷国很多人很可能就买不起电脑,付不起信息使用的费用,因此,穷国和富国之间的信息差距可能越来越大,从而导致经济和社会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再次,“金砖四国”的突起,也未必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导致。比如很可能巴西靠的是它的“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靠的是它的“世界加油站”,中国和印度靠的是它廉价的劳动力。一旦这些优势丧失,其发展潜力很可能会大打折扣。

最后,经济的发展,除受信息因素的影响外,还受资金、地理、资源、交通、教育、人口素质、文化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由于非洲相对于北美、中国西部相对于东南沿海,在这些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甚至难以填平的鸿沟,所以,它们的崛起就未必是那么乐观的“指日可待”了。

综上所述,由于上文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错误,因此,它的结论也难免有草率、轻断之嫌。(585个字符,连标题在内,刚好占答卷纸的33行。)

四、2010年10月真题

科学家在一个孤岛上的猴群中做了一个实验。将一种新口味的糖让猴群中地位最低的猴子品尝,等它认可之后再让猴群其他成员品尝;花了大约20天左右,整个猴群才接受了这种糖。将另一种新口味的糖让猴群中地位最高的猴王品尝,等它认可后再让猴群其他成员品尝。两天之内,整个猴群就都接受了该种糖。看来,猴群中存在着权威,而权威对于新鲜事情的态度直接影响群体接受新鲜事物的进程。

市场营销也是如此,如果希望推动人们接受某种新商品,应当首先影响引领时尚的文化明星。如果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者对于某种新商品不接受,该商品一定会遭遇失败。

这个实验对于企业组织的变革也有指导意义。如果希望变革能够迅速取得成功,应当自上而下展开,这样做遭遇的阻力较小,容易得到组织成员的支持。当然,猴群乐于接受糖这种好吃的东西;如果给猴王品尝苦涩的黄连,即使猴王希望其他猴子接受,猴群也不会干。因此,如果组织变革使某些组织成员吃尽苦头,组织领导者再努力也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逻辑问题分析】

题干在上述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以下一些逻辑问题。

(1)如何判断猴子地位的高低?如果没法准确地判断,或者科学家不过是根据自己的主观标准而错误地判断了猴子地位的高低,那么,又怎么准确地得出不同口味的糖的接受速度是由于受到了最初接受者的地位、权威的影响呢?

(2)在猴子的糖实验当中,题干前面说的是猴子的“地位”,后来却推出猴子的“权威”。但“地位”和“权威”果然就是同一个概念吗?猴子很可能就像人一样,有些人地位高,但很可能由于他的能力、人品等实在低下,所以没有一丁点的权威。但另外有些人虽然地位低,但是却很可能靠自己的能力和品德在团队当中赢得了很高的权威呢。

(3)前后两种口味的糖,被猴群接受的速度的快慢不一定和最初接受的猴子的地位或权威有关。或许真正的原因是,前一种口味的糖说不准原本很难吃,所以猴群比较难以接受。另一种口味的糖说不准本来就是猴群所喜欢的糖,所以大家接受起来就更快些。

(4)猴群接受糖的口味的快慢还很可能是由别的原因所导致的。比如,第一实验的时候,猴群都处于食欲周期性的低迷时期,所以猴群接收起来就慢。而第二次实验的时候,猴群则处在食欲周期性的高涨期或者干脆是因为所有的猴子已经连续饿了好几天了,所以稍稍迟疑之后、第二天就很快接受了第二种口味的糖。

(5)两次实验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的影响?也许作为实验对象的猴子,它们原本从来没有吃过糖,现在科学家忽然给猴子糖吃,所以,猴子觉得很陌生、很害怕,自然也就很难接受这样陌生的东西。后来,第二次实验的时候,由于所有的猴子受到了第一次实验结果的影响,刚刚接受了糖果的猴子就会自然地认为,科学家第二次给的糖果也一样是可以吃,并且是很好吃的,所以,接受起来就比第一次快多了。

(6)就算猴群实验本身没有逻辑问题,其内部的推理也没有什么逻辑问题,但问题是,一次实验怎么就能推出一个普遍的结论呢?这样的推理是否有以偏概全的嫌疑?或许另外做一个实验或者改变实验的条件,比如改变实验顺序,先让地位高的猴子先吃一种原本很难吃的糖,而接着再让地位低的猴子吃一种原本就很好吃的糖,我们所得的实验结果就很可能是这样的:越是地位低下、没有权威的老百姓,越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因此更能接受他们接受的新事物呢?

(7)就算就如猴子实验所正确地揭示的,权威对人们接受某项新东西有一定的影响,但问题是,在我们人类社会当中,权威有很多种,比如有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也有文化明星或娱乐明星。所以,在市场营销当中,为什么非得首先选择那些引导时尚的文化明星而不选择相应专业领域的学术权威呢?

(8)在猴子实验当中就算我们可以推出“权威”的影响力,但是,“文化明星”是不是就是“权威”?如果在大家看来,“文化明星”只不过是生活的“佐料”而已,根本算不上什么“权威”,那么,“文化明星”能推动消费者接受某种新商品,这样的结论至少在逻辑上我们就不能必然得出了。

(9)就算位于时尚高端的消费者对于某种新商品不接受,也并不能必然推出该商品一定会遭遇失败。因为正如俗话所说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市场高端的消费者不喜欢的,普通的消费者不一定也不喜欢。比如市场高端的消费者更喜欢吃鲍鱼鱼翅,而不喜欢吃兰州拉面,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兰州拉面没有市场了呢?可不一定。终究,价廉物美的东西,对于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容易大受欢迎的。

(10)有些产品人们看中的不一定是时尚,普通的消费者购买它很可能是因为看中它的功能、质量或者安全性。这样的话,相对于混迹于时尚界的文化明星来说,相关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和专家,说不准能更好地引导和推动消费者接受该产品呢。

(11)题干从猴子接受糖的口味到组织变革,这之间的推理跳跃也太大啦,并且二者之间有着本质差异、天壤之别。组织变革影响的很可能是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或者大家的心理习惯,有些甚至是大家的切身利益,所以,就算某些高高在上的权威因为是变革的直接受益者而接受了某种变革,但如果这次变革严重伤害了一般民众或普通的组织成员的切身利益,毫无疑问,他们是会无视这些“权威”而反对这样的变革的。

(12)组织变革总是会伤害到一些人的利益的,也就是说,组织变革总会使“某些”组织成员吃到一些苦头,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推出,这样的改革肯定就会以失败而告终。试想,如果这次变革伤害的只是极少数的成员的利益,而且是他们原本并不该得到的利益,另外这些人在组织中也没有什么权力或影响力,那么,就算他们吃尽苦头,他们又如何有能耐让这样的组织变革以失败而告终呢?

(13)其他逻辑问题,只要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猴群实验及其推论

上文作者基于某次猴群实验推出有关市场营销与组织变革的一些结论。这样的推理存在诸多逻辑问题。

首先,上文推理偷换了“地位”和“权威”这两个核心概念。猴子很可能也像人一样,由于能力、人品等方面的差异,所以有些人地位虽高但毫无权威可言,而有些人地位虽低,却在团队当中赢得了很高的权威。

其次,前后两种口味的糖,被猴群接受速度的快慢不一定和最初接受的猴子的地位或权威有关。或许真正的原因是,前一种糖说不准原本比后一种糖更难吃,或者是第二次实验时,猴群已饿了好几天了,所以就很快接受了第二种口味的糖。

再次,就算权威对人们接受某项新东西有一定影响,但问题是,权威有很多种,所以,在市场营销当中,为什么非得首先选择文化明星而不选择学术权威呢?还有,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比如价廉物美的兰州拉面,市场高端的消费者不喜欢,但很多的普通消费者可喜欢呢。

另外,人是否接受组织变革和猴子是否接受一种新口味的糖,可有着本质的差异。组织变革影响的可能是人的切身利益,所以,某项组织变革如果有益于权威而有损于一般成员的利益,那么,就算权威接受,一般成员也会尽可能地反对的。

最后,如果某次变革伤害的只是极少数的成员的利益,而且他们在组织中也没有什么权力或影响力,那么,就算他们吃尽苦头,他们又如何有能耐让这样的组织变革以失败而告终呢?

由于上述推理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它的结论也是值得商榷的。(589个字符)

五、2011年1月真题

如果你要从股市中赚钱,就必须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这是人人都明白的基本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判断股价的高低。只有正确地判断股价的高低,上述的基本道理才有意义,否则就毫无实用价值。

股价的高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显现。一般来说,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但是,有人在判断当前某一股价的高低时,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因为股票的历史表现是一种客观事实,客观事实具有无可争辩的确定性;股票的今后走势只是一种主观预测,主观预测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怎么可以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呢?

再说,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它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我们只能借助概率进行预测,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大;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均不好,它的上涨概率就小;假如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的表现不相一致,它的上涨概率就需要酌情而定。

由此可见,要从股市获取利益,第一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二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第三还是要掌握股价涨跌的概率。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

【逻辑问题分析】

为了帮助大家打开找错、析错的思路,我们接下来比较详细地按照题干出现的先后顺序,列出了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所存在的一些逻辑问题。

(1)要从股市中赚钱,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只是诸多方法中的一种方法,而不是唯一的、必需的,因为我们也可以高价买进,只要后来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那么我们依然是可以从股市中赚钱的。

(2)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诚然可能是从股市中赚钱的方法之一,但是何谓低价?何谓高价?如果这两个概念不能清楚地界定,那么,本文的理论也就如本文所批判的对象一样都是“毫无实用价值”的,因为它同样根本不能具体地指导股民如何去赚钱。

(3)“要正确判断某一股票的价格高低”,这里的“价格”概念所指不清,它是过去的股票价格?现在的股票价格?将来的股票价格?……如果是过去的股票价格,那么,是过去的历史长河中的哪些时间段的股票价格?如果论证中的核心概念都这样充满着歧义或者模糊不清,那么,它的推理也就注定是混乱的、不严谨的,而由此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疑窦丛生的。

(4)按照常理来理解,似乎要判断的应该是某一股票的现在或未来价格的高低,以便决定接下来是买它还是卖它。但为了判断这样的价格高低,唯一的途径真的就是看它的历史表现吗?显然,历史表现只是个股研究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毫无疑问还要看看它未来可能的走向、它自身的价值以及该公司现在的经营状况、未来资产重组等各种因素。另外,和别的股票股价的比较,似乎也是个股研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5)不注重股票的历史表现,而只注重股票今后的走势,这果然就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吗?试想,一个股票现在是每股10元,如果我能准确地知道股票今后的走势,比如我从内部消息得知从明天开始之后的几天内某个强势庄家肯定会把它炒到20元,那么,我自然就可以完全不管它的历史表现,也能做到稳赚。所以,不能仅仅从只关注未来走势就必然地推出这肯定是危险的行为。

(6)就算我们应该关注某一股票的历史表现,但问题是,我们应该关注它什么时候的历史表现?几天前的?一个月前的?一年前的?五年、十年前的?另外,它的历史表现肯定有高有低、有涨有跌,对此,我们又该关注哪些具体的历史表现呢?以及该用哪些历史表现来衡量该股票价格的高低呢?用平均值?但用平均值是否真的就合理?上文作者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很可能就只会迷失在这无边无际的历史森林里。

(7)就算个股的历史表现具有所谓的确定性,但是,我们知道了这样的确定性又有什么用呢?也就是说,关注股票的历史表现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为了关注它的过去?这又怎么能帮助我们赚钱呢?因此,关注股票历史表现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关注股票今后的走势,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我们从股市中赚钱。既然关注历史表现是为了更好地判断股票今后的走势,所以,我们就不能仅仅关注它的历史表现,而同时要研究它的今后走势。

(8)就算关注历史表现是为了帮助我们判断它今后的走势,但问题是历史是历史,将来是将来,如何从历史推知将来?如果这个推导环节在逻辑上不能顺利地过渡,那么,个股的历史表现研究得再多、再准确,也不过是故纸堆里的历史,对股民的股市赚钱毫无帮助。

(9)预测股票今后的走势确实只是一种预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不能因此就说它只是一种主观预测,因为它在具有一定的主观性的同时,也应该是有一定的客观依据的,比如年报、月报、公司最近披露的信息。所以,预测股票今后的走势不能叫“只凭主观预测而不顾客观事实”。

(10)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但世界的变化发展并不完全是随机的、毫无规律可言的。同样的道理,就算对个股今后的走势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但一般来说,不确定性中还是有些规律的。我们只要充分地把握预测的规律性、降低预测的不确定性(虽然不能完全消除,但还是可以做到有所降低的),那么,我们就还是很有可能在股市里赚钱的。

(11)借助概率来预测股价未来的走势,就算需要关注宏观经济、市场态势和个股表现,但是,这里的“个股表现”是什么意思?是最近股票价格的涨跌、成交量的多少?如果仅仅是指这些方面,那么,上述确定股票上涨概率的三个要素就考虑不周,因为它还忽视了其他重要的因素,比如公司的价值、公司所处的行业、经营状况、经营团队、公司接下来采取的重大经营举措……忽视这些因素,就不可能很准确地预测个股股价未来的走势。

(12)还有,为了预测股价涨跌概率,在关注宏观经济、市场态势、个股表现这三个因素有关之外,显然还不能因此就可以完全无视庄家的炒作。谁都知道,不管上述三个因素如何,强有力的庄家都有可能利用股民追涨杀跌的跟风心理,造成股价的跌宕起伏。

(13)上文作者前面说不应该关注股票今后的走势,唯一的途径是只看它的历史表现。现在又怎么要关注股价未来的走势,并借助概率来预测它呢?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吗?这样自相矛盾的推理,不仅其推理过程不能成立,其结论也不可能是可靠的。

(14)本文的结论“掌握了股价涨跌的概率,你就能赚钱;否则,你就会赔钱”,有自相矛盾之嫌,因为只是“概率”,那么它就具有或然性而不具有必然性,这也是作者在前面所强调的:“股价的未来走势充满各种变数,它的涨和跌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因此,随后又怎么可能得出如此这般就能赚钱、否则就会赔钱这样必然性的结论来呢?

(15)就算假设股价涨跌的概率就如作者设想的这么简单,但我们要追问的是,当所有人都遵循上文作者的结论时,是不是就意味着所有人稳赚不赔呢?如果是这样,在零和游戏的股票市场上,他们又在赚谁的钱呢?

(16)其他逻辑错误,只要是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且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如此股经

上述所谓的“股经”,在推理论证过程中存在诸多逻辑问题。

首先,“历史表现”难以成为判断股价高低的唯一途径,试想当上市公司本身、宏观大势以及股民心理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时,我们怎能仅仅依据该个股的历史表现来判断其股价的高低吗?

其次,我们应该关注什么时候的历史表现?几天前还是十年前的?高的还是低的?该用哪些历史表现来衡量该股票价格的高低?用平均值?但平均值是否真的就合理?上文作者没有告诉我们,我们很可能就只会迷失在这无边无际的历史丛林里。

再次,关注股票历史表现的目的还不是预测它今后的走势?否则就不过是故纸堆里的历史,对股市赢利毫无帮助。而且,科学的预测本就是基于历史的表现和现在的变化等客观事实之上的,因此也是有一定的可靠性、对股市赢利也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另外,股价涨跌概率确实与宏观经济、市场态势、个股表现这三个因素有关,但不能因此就可以完全无视影响股价涨跌的其他因素,比如庄家的炒作。谁都知道,不管上述三个因素如何,强有力的庄家都有可能利用股民追涨杀跌的跟风心理,造成股价的跌宕起伏。

最后,上文的结论也有自相矛盾之嫌,因为只是掌握了股票涨跌的“概率”,那么它就具有或然性,因此随后又怎能得出有关赚钱、赔钱的必然性结论呢?

综上所述,上述“股经”论证的有效性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555个字符,写在答卷纸上32行)

六、2011年10月真题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从1980年开始征收,当时起征点为800元人民币。最近几年起征点为2000元,个人所得税总额逐年上升,已经超过2000亿元。随着居民基本生活开支的上涨,国家决定从2011年9月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3500元,顺应了大多数人的意愿。

从个人短期利益上来看,提高起征点确实能减少一部分中低收入者的税收,看似有利于普通老百姓。但是,如果冷静地进行分析,其结果却正好相反。

中国实行税收累进率制度,也就是说工资越高所缴纳的税率也越高。请设想,如果将2000元的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虽然,极少数月工资超过30000元的人可能缴更多的税,但是绝大多数人的个税会减少,只是减少的数额不同。原来工资低于2000元的,1分钱的好处也没有得到;拿2000元工资的人只是减轻了几十元的税;而拿8000元工资的人则减轻了几百元的税收。收入越高,减少的越多,贫富差距自然会被进一步拉大。

同时,由于税收起征点上调,国家收到的税收大幅度减少,政府就更没有能力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医疗、保险、教育等公共服务,结果还是对穷人不利。

所以说,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人,或者是听到提高起征点就高兴的人,在捅破这层窗户纸以后,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一客观真理:提高个税起征点有利于富人,不利于一般老百姓。

如果不局限在经济层面讨论问题,转到从社会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就更清楚了。原来以2000元起征点,有50%以上为非纳税人,如果提高到3500元,中国的纳税人就只剩下20%了。80%的国民不纳税,必定会引起政治权利的失衡。降低起征点,扩大纳税人的比例,不仅可以缩小贫富差距,还可以培养全民的公民意识。纳税者只有承担了纳税义务,才能享受纳税者的权利。如果没有纳税,人们对国家就会失去主人翁的责任感,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公民意识,也就会失去或放弃监督政府部门的权利。所以,为了培养全国民众的公民意识,为了缩小贫富差距,为了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应该适当降低个税起征点。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逻辑问题分析】

本题题干的论证存在逻辑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1)“收入越高,减少得越多”是不完全归纳。文中也承认对于月工资超过30000元的人不但不减少,反而会增加。所以,不是“收入越高,减少得越多”。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由此推出的“贫富差距自然会被进一步拉大”也缺乏依据。

(2)税收起征点上调后,国家收到的税收并不一定大幅度减少,因为个人所得税只是国家税收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的如企业增值税、营业税、关税等。中国税收2010年达到8万多亿元,多年快速增加的事实也不支持“税收大幅度减少”的结论。

(3)即使对个人所得税而言,在起征点提高后,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和征收力度的增强,个人所得税的总量也不一定会大幅度减少。

(4)在没有充分论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上“客观真理”的名分,强迫他人承认。

(5)设想个税起征点提高到10000元,大大超过实际确定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由此推出的一些结论不能作为论据。比如,若设想起征点为10万元,可能没有一个人纳税。

(6)将“纳税”与“缴纳个人所得税”概念混同。即使有的人按个税起征点不缴个人所得税,也不能推断他们不缴税,在企业增值税、消费税、存款利息税等税种中也会有他们的贡献。

(7)“如果没有纳税,人们对国家就会失去主人翁的责任感”的判断缺乏依据。即使只看个人所得税,没有纳税有几种情况:有的是按规定应该纳税也有能力纳税,但是逃税或漏税,可以说他“对国家失去主人翁的责任感”;但是,对于按规定不需要纳税或没有纳税能力的公民,不能武断地说他们“对国家失去主人翁的责任感”。

(8)“如果没有纳税……也就会失去或放弃监督政府部门的权利”是错误的判断。世界上的现代国家的管理机制,都不像公司的股东大会那样按股份分配投票权。中国公民监督政府部门的权利是宪法规定的、人人平等,不是按纳税数额分配的。

(9)其他逻辑错误,只要是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且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第四节 2012年及以后各年真题

一、2012年1月真题

地球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关注的热点,这一问题看似复杂,其实简单。只要我们运用科学原理——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去对待,也许就会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颠覆了人类关于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揭示了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

既然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那么我们观察问题时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

假如我们变换视角去看一些问题,也许会得出和一般常识完全不同的观点,例如,我们称为灾害的那些自然现象,包括海啸、地震、台风、暴雨等,其实也是大自然本身的一般现象而已,从大自然的视角来看,无所谓灾害不灾害,只是当它损害了人类利益,危机了人类生存的时候,从人类的视角来看,我们才称之为灾害。

假如再变换一下视角,从一个更广泛的范围来看,连我们人类自己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既然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而类人猿正像大熊猫、华南虎、藏羚羊、扬子鳄乃至银杏、水杉、五针松等一样,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为什么我们自己就不是了呢?

由此可见,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即使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地改变了气候,也还是整个大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自然问题,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人类不必过多干预。

【逻辑问题分析】

本题题干的论证存在逻辑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1)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解为宇宙间事物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相对性,是对相对论的误解,不能作为论据。

(2)由“宇宙间万物的运动都是相对的”得出“观察问题也应该采用相对的方法,如变换视角等”,不能成立,类比不当。

(3)从大自然的视角否认自然灾害,与人类关注的气候问题不是同一个问题,偏离了论题,因此无法作为文章的论据。

(4)类人猿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由此推论出人类也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祖先”具有的性质后代未必具有。

(5)由人类是“整个自然生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推不出“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因为部分具有的性质,整体未必具有。

(6)通常所说的“人类”是相对于“自然”的一个概念,我们所知的大自然是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的,不能把自然和人类混为一谈。

(7)既然“人类的问题就是大自然的问题”,这和“人类不必过多干预”的结论相矛盾。

参考范文

揭穿诡辩

是可忍孰不可忍?!现在就让我们来揭穿上文的误导和诡辩。

首先,就算相对论真的揭示了事物运动的相对性,但我们又如何能从“运动的相对性”推出“看问题视角的相对性”呢?更何况各事物运动的相对性,也推不出运动本身就没有绝对性。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运动是绝对的,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之中。所以,看问题时就不能简单套用“相对主义”。

其次,“大自然无所谓灾害”推不出自然界里就没有“自然灾害”。自然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由各种具体的生物构成的。当某种不正常的自然现象导致某种或多种生物濒临灭绝的绝境时,这对这些生物来说无疑就是自然灾害。如果这些自然灾害直接间接地危及我们人类,难道我们还应该坐以待毙、不加任何干预吗?

再次,我们的祖先是类人猿并不意味着我们现在还是类人猿。现在我们掌握了类人猿所没有的各种威力巨大的科学技术,我们对环境和气候的破坏力已经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就不能对自己影响气候的行为放任自流。

另外,“人类在某一时期部分地改变了气候”,这恰恰说明了气候并不完全是一个听天由命的自然问题,我们人类对此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因此,我们也就不能简单地把气候问题归之于自然问题而束之高阁。

最后,“自然问题自然会解决”,也有偷换概念的嫌疑。人的衰老和死亡是自然问题,但是几百万年过去了,这个自然问题就自然解决了吗?相信刚刚去世的乔布斯如果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来揭穿这样的诡辩的。

二、2012年10月真题

某县县长在任职四年后的述职大会上说:“‘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今天可以坦然地说,我兑现了四年前在人大会上的承诺。”接着,他总结了四年工作的主要成绩与存在的问题。报告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几天后,关于“四不”的承诺在网上传开,引起多人热烈讨论,赞赏和质疑的观点互不相让。主要的质疑有以下几种。

质疑之一:“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是普通公务员都要坚持的职业底线,何以成为官员的公开承诺?如果那样,“不偷、不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闯红灯”都应该属于承诺之列了?!

质疑之二:不管是承诺“四不”还是“八不”,承诺本身就值得怀疑。俗话说“会说的不如会干的”,“事实胜于雄辩”。有本事就要干出个样子让群众看看,还没有干就先来一番承诺,有作秀之嫌。有许多被揭发的贪官,在任时说的比唱的都好听。

质疑之三:作为一个县长,即使真正做到了“四不”,也不能证明他是一个好干部。衡量县长、县委书记这一级的领导是否称职,主要看他是否能把下面的干部带好。如果只是自己洁身自好,下面的干部风气不正,老百姓也要遭罪。

质疑之四:县长的总结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他说的“四不”全是小节,没有高度。一个县的领导应该有大局观、时代感、战略眼光、工作魄力,仅仅做到“四不”是难以担当县长大任的。

(提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要注意分析的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逻辑问题分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提出的四个质疑存在缺陷和漏洞,以下要点供参考:

(1)质疑之一说“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是普通公务员都要坚持的职业底线,这是对的。但是,要做到这些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是需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持之以恒的努力。

(2)质疑之一将“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与“不偷、不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闯红灯”并列,不妥。前面的“四不”对干部来说更有针对性,因为县长具有“贪”的机会,也有“整人”的权力。所以,“不偷懒、不贪钱、不贪色、不整人”不能等同于普通人的“不偷、不抢、喝酒不开车、开车不闯红灯”,前面的“四不”对领导干部来说更值得承诺。

(3)质疑之二认为“承诺本身就值得怀疑”,一概否定承诺,其理由并不充分。虽然有许多贪官曾经有好听的承诺,并不能证明所有作出承诺的都是贪官。从积极的意义上讲,公开承诺也是表示决心、表明态度的方式,以便接受下级干部和群众舆论的监督。

(4)质疑之三将县长做到“四不”与带好班子、带好队伍割裂开来,认为做到“四不”只是廉洁自好。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正”是带好队伍的必要条件,虽然还不是充分条件,但不是无关紧要的。

(5)质疑之四认为“四不”是小节,不应该成为评价一个县长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他所说的“大局观、时代感、战略眼光、工作魄力”主要指领导干部的“才能”。“才能”不是不重要,但“四不”所指的“德”更为关键。因为一个有能力但没有道德约束的干部给老百姓带来的危害更大,对党的威信造成的影响更坏。

(6)质疑之四仅抓住县长一个多小时的述职报告中的“四不”承诺就说县长的总结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没有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

三、2013年1月真题

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软实力是评判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要素之一,所以如何增强软实力就成了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决。既然一个国家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并向世人展示就可以了。

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普同性,一个是特异性。所谓普同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相似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如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都肯定善行,否定恶行;所谓特异性,是指不同背景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价值,东方文化固守集体意识。正因为文化具有普同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正因为文化具有特异性,所以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关注。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也即表明了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文艺作品当然也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一篇小说、一出歌剧、一部电影等,虽然一般以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艺术要素取胜,但在这些作品中,也往往肯定了一种生活方式,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这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不管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由此可见,只要创作更多的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那么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就是毫无疑义的,而国家的软实力也必将同步增强。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推理至少存在这以下这些逻辑问题。

(1)上文根据一个国家的文化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断然推出,要增强软实力,只需搞好本国的文化建设就可以了。这样的推理有错把局部当整体的嫌疑。就以我们的管理联考为例来说吧。我们知道,写作是联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你不能因此就说要想通过联考,你只需要写好两篇作文就可以了。

(2)一国的软实力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除了包括上文作者所关注的文化的影响力之外,还包括了作者所忽视的该国的人才、教育、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所以,如果这些方面的实力最近一直严重下滑,那么,就算该国的文化影响力再怎么扩大,该国总的软实力也不一定就是增强的。

(3)向世人“展示”本国的文化建设,不一定就能增加本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本国的软实力。因为你“展示”的内容和方式如果不能真正吸引别的国家的人的兴趣,你所展示的文化就不一定会受到他们的关注,这样当然就不能发挥出什么影响力、并进一步增加本国的软实力了。

(4)就算所有的文化之间都具有一定的普同性,但也不能因此就推出,一国文化就一定会被他国所接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又怎么解释这个世界上普遍存在于各国之间的文化冲突和矛盾现象呢?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相同或相似就相互接受,说不准“同性相斥”才是更加普遍的真理。

(5)虽然有些文化观念是排斥“异己”的,但事实上,也有一些文化观念本身就是排斥“同己”的。就像一个自私的人并不会喜欢和接受,相反会天然地排斥另一个自私的人一样,一种坚信“老子天下第一”、独裁专制、种族中心主义、原教旨主义的文化观念也是不可能接受“同己”的。

(6)文化的普同性既然意味着别国的文化里已经包含了和你同样的文化内容,那它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地接受一件同样的东西呢?比如,你已经有了一本陈君华编著的写作教材了,除非出于送人等其他考虑,否则你还会再要一本同样的写作教材来增加你书包的负担吗?

(7)文化的接受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文化的内容是否相同。文化的传播和接受,除了文化本身的因素之外,还会受到政治、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就像中日两国的文化观念大体相同,但是我们绝不会一概地接受日本的文化产品,因为我们不仅会担心被日本文化殖民,而且也不愿意为日本的文化产品支付太多的版权、专利费用。

(8)在考虑一种文化是否会被另一种文化接受的时候,我们不能只是看到文化间的普同性,而完全忽视了文化的差异和特殊性。如果两种文化(比如伊斯兰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太大,很可能就会完全抵消它们之间的微弱的普同性,从而导致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相互敌视和排斥。

(9)某种文化具有特异性,并不意味着这种文化就会受到别国的关注。世界上的信息这么多,而我们的精力又是这么有限,所以,我们不可能什么信息都会关注,而只会关注我们感兴趣、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如果一种文化虽然很特殊,但如果别的国家根本对它没有丝毫的需要和兴趣,那么,它也是不会引起这些国家的关注的。

(10)就算某种文化的特异性引起了其他国家和文化的“关注”,但“关注”它并不就等于接受它或者受其影响。就像我散步的时候,偶尔也会“关注”一下、看一看路上的穿着前卫的“时髦”小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接受他们的这种打扮,甚至受到他们的影响而把自己打扮得跟他们一样。

(11)“无论是接受还是关注,都体现了该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很遗憾,作为本文论证的基础,“影响力”这个核心概念在论证过程中一直模糊不清。我们知道,影响力一般是指自己身上一种正面的、积极的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导致别人按照你的意思走。但遗憾的是,上文作者多处简单地把某种文化的存在或展示、别人的关注直接等同于该文化的影响力。

(12)同样,“软实力”这个贯穿整个论证始终的核心概念,也从未得到明确的界定,相反,上文作者却简单地把它同于本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知道,一国的软实力除了文化的影响力之外,还包括了该国的人才、教育、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所以,一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不一定就意味着软实力的增强。

(13)“任何一部文艺作品都宣扬了一种价值观念,不管它是普同的还是特异的,都会被他国所接受或关注,都能产生文化影响力。”这样的推理也有严重的逻辑问题。我们知道,价值观念有好有坏,如果一国所有的文艺作品宣扬的都是迷信、黄色、暴力等落后、腐朽、反动乃至疯狂的诋毁别的民族的价值观念,这样的文艺作品恐怕难以被别的国家允许出版、传播,因此也就更谈不上对别国产生很大的正面、积极的影响力了。

(14)就算某种文艺作品所宣扬的价值观念没有什么反动的东西,但如果该作品的艺术性太差,激发不起人们阅读或观赏的兴趣,别的国家一般既不会去关注它,也就更谈不上接受它的影响。所以,为了提升本国的文化影响力,我们不能只看文艺作品的数量,而忽视了更重要的质量。或许,一本《阿Q正传》或《蛙》的文化影响力要胜过无数的三四流网络写手的垃圾小说。

(15)其他逻辑错误,只要是题干推理论证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且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让忽悠现形

赵本山的小品无数次地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充满着忽悠!可不,你看,我一不小心又碰上了一篇忽悠的文章。不过,还好,它逃不出我们逻辑的法眼。

首先,“国家软实力”并不简单等于本国文化的影响力。我们知道,一国的软实力除了文化的影响力,还包括了该国的人才、教育、政治体制等许多方面。所以,一国文化影响力的扩大并不就意味着该国软实力的增强。

其次,文化间的某些普同性未必能推出它们会相互接受,因为有时“同性相斥”啊。就像一个自私的人并不会喜欢和接受而会极力排斥另一个自私的人,一种坚信种族中心主义、原教旨主义的文化也是难以接受“同己”的。

再次,若非别国的需要和兴趣,文化的特异性也未必能赢得别国关注。更何况“关注”它也不等于接受它或受其影响。就像我散步时,偶尔也会“关注”一下穿着前卫的小伙,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受其影响而穿得跟他们一样。

另外,展示或被关注并不就等于影响力。真正的“影响力”是改变别人,让他跟着你走。所以,就算一国文化再被展示、被关注,但如果它丝毫没有改变和引导别国,别国一点都不受其影响,这怎么能说它有影响力呢?

最后,如果某国的文艺作品宣扬的都是迷信、黄色、暴力、疯狂诋毁别国的价值观念,或是艺术性太差,那么,这样的劣质作品再多,恐怕也难以在别的国家广泛出版、传播,因此也就更谈不上本国影响力和软实力的增强了。

相信上述的逻辑分析足以使这篇忽悠现形。现形的忽悠,忽悠的目的也就不可能得逞。(596个字符)

四、2013年10月真题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也是近百年流传下来的革命传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就是靠全国人民发扬勤俭持家、勤俭建国的艰苦奋斗精神,才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

时代车轮开进了21世纪,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实现了全面开放,与30年前相比,我们面对的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种变化,也要与时俱进。比如,“勤俭节约”的观念就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国家三个层面对“勤俭节约”的观念进行分析。

先从个人的角度谈起,一个人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就会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开源”就是要动脑筋,花气力,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能力合法赚钱,个人的财富不是省出来的,只靠节省,财富的积累是有限的,靠开源,财富才可能会滚滚而来。试想,比尔·盖茨的财富是靠省出来的吗?

再从家庭的角度分析,一个家庭如果过分强调勤俭节约,也就是秉持“勤俭持家”,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应该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能出去挣钱了,但对于尚在工作年龄的人,尤其是青年人,提倡勤俭持家有害无益,为了家庭的长远利益,缺钱的时候还可以去借钱,去抵押贷款,为了勤俭持家,能上的学不上,学费是省了,可孩子的前途就耽误了。即使是学费之外的学习费用,也不能一味节俭。试想,如果朗朗的家长当年不买钢琴,能有现在的国际钢琴大师朗朗吗?

最后从国家的角度审视,提倡“勤俭节约”弊远大于利。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演变为世界性经济危机,至今还没有完全走出低谷,2008年之前,中国的高速发展靠投资拉动。而今,发达国家一个个囊中羞涩。减少进口,甚至还“要再工业化”把已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再招回去,而且时常举起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旗,中国经济已经不能靠出口拉动了,怎么办?投资率已经过高了,只能依靠内需。

如何刺激内需呢?如果每个个人、家庭都秉持勤俭节约的古训,内需是绝对刺激不起来的,也就依靠不上了,结果是只能单靠投资拉动,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刺激内需,必须首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

只要在法律的约束之下,提倡“能挣”就是提倡“奋斗”,就会给经济带来活力,就不会产生许多“啃老族”,也不会产生许多依赖救济的人,就会激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国家的经济可以发展,科技也可以上去。提倡“敢花”就是鼓励消费,就能促进货币和物资流通,就不会产生大量的产品积压,从而也能解决许多企业员工的就业问题,使他们得到挣钱的机会,并进一步增加消费。试想,如果大家挣了钱,都不舍得花,会有多少人因此下岗失业啊?本来以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结果是祸害了他人。就在你为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津津乐道的时候,有多少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得不到工资而流泪。

综上所述,“勤俭节约”作为一种传统已经过时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继续坚持“勤俭节约”的理念,对个人,对家庭,特别是对国家弊大于利,甚至有害无利。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这样一些逻辑错误或漏洞:

(1)“形势在变,任务在变,人的观念也要适应这些变化,也要与时俱进”,由此得不出“勤俭节约的观念就到需要改变的时候了”这个结论,因为有些好的传统是需要继续保持和发扬的,比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可能就是和诚实守信一样的好传统,那为什么还要改变这个好的传统和观念呢?

(2)一个人过分强调勤俭节约,并不一定导致过度关注“节流”,而不重视“开源”,因为勤俭节约中的“勤”,就意味着要努力工作,和“开源”可以并行不悖。事实上,很多企业家、富豪,比如巴菲特、李嘉诚等,都是既努力“开源”,又努力“节流”(节俭)的人。

(3)个人财富的积累既要靠开源,也要靠节流,不能因为强调一个就否认另一个。试想如果创业时期的比尔·盖茨不注意节俭,花的比赚的还多,那他如何有钱进行公司的进一步投资,从而把公司做大、做强?更如何能拥有现在的亿万家产?

(4)勤俭持家和合理消费并不矛盾,勤俭持家并不是说要将孩子上学的费用都取消,勤俭持家是量入为出,不能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5)要刺激内需,真的就必须首先揭示“勤俭节约”之弊端,树立“能挣敢花”之观念吗?这样的推理非常不严密。刺激内需的方式有多种,比如减税、降息,多放法定长假,放开房地产限购政策……如果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刺激内需,那为什么非要反对“勤俭节约”呢?题干在这里犯了强加必要条件的逻辑错误。

(6)敢花说不准是能在短期内刺激内需,但是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很可能反而会抑制内需,因为口袋里的钱都被一时冲动乱花掉了,将来哪里还有钱花?又如何能刺激内需呢?

(7)如果所有的企业和企业家都很敢花,从不努力节约企业的经营成本,这样的企业很可能会更快地倒闭。当一个个企业都因敢花而纷纷倒闭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很可能会顿然消失,失业问题恐怕也只会更加严重。

(8)“就在你为提倡节约每一度电津津乐道的时候,有多少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领不到工资而流泪?”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来说,不可再生的资源紧缺是长期的制约因素,节约使用尤为重要。如果敢花导致了整个社会能源的巨大浪费,并因此加速了能源的枯竭,到时候很多能源企业倒闭了,岂不是会有更多的煤矿和电厂的工人因为领不到工资而流泪?

(9)其他逻辑问题,只要是题干推理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且言之成理,同样可以得分。

五、2014年1月真题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设计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是权力的制衡与监督。只要有了制衡与监督,企业的成功就有了保证。

所谓制衡,指对企业的管理权进行分解,然后使被分解的权力相互制约以达到平衡,它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至于监督,指对企业管理进行严密观察,使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处于可控范围内。既然任何人都不能滥用权力,而且所有环节都在可控范围之内,那么企业的运营就不可能产生失误。

同时,以制衡与监督为原则所设计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有一个固有特点,即能保证其实施的有效性,因为环环相扣的监督机制能确保企业的内部各级管理者无法敷衍塞责。万一有人敷衍塞责,也会受这一机制的制约而得到纠正。

再者,由于制衡原则的核心是权力的平衡,而企业管理的权力又是企业运营的动力与起点,因此权力的平衡就可以使整个企业运营保持平衡。

另外,从本质上来说,权力平衡就是权力平等,因此这一制度本身蕴含着平等观念,平等观念一旦成为企业的管理理念,必将促成企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

由此可见,如果权力的监督与制衡这一管理原则付诸实践,就可以使企业的运营避免失误,确保其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日常运营的平衡以及内部的和谐与稳定,这样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功。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推理至少存在这样一些重要的逻辑问题:

(1)权力分解可以使任何人不能滥用权力,未免是主观臆断,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能相互勾结,一起滥用权力。

(2)严密观察推出企业运营不可能产生失误,明显是论据不足,因为观察者和控制者本身的理性是有限理性,也可能会犯错误。

(3)就算大家都不敷衍塞责,但就此推出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有虚假预设的嫌疑,因为它预设了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可以不受外在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4)企业的权力平衡推不出企业的运营平衡,运营平衡还取决于其他很多因素,比如企业的内部要素和企业的外部环境之间的平衡。

(5)把权力制衡等同于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无疑是混淆概念。比如杠杆上的两个力可以相互制衡,导致谁都动不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个力在大小上就是相等的。另外,平等也未必就能导致和谐和稳定,夫妻平等但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呢。

(6)其他逻辑问题,只要是题干推理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且言之成理,同样给分。

参考范文

权力的监督制衡真的如此灵验吗

上文通过一系列成问题的推理得出结论说:权力的监督与制衡原则能确保企业的成功。这样的推理存在诸多逻辑问题。

首先,权力一分解就能杜绝所有的权力滥用,这未免是主观臆断,因为被分解的权力还可能相互勾结,一起滥用权力。这种狼狈为奸的权力滥用岂能被权力分解彻底根除?

其次,严密观察推出企业运营不可能产生失误,也明显是论据不足,因为任何人的理性都只是有限理性,观察者和控制者本身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不可能不犯错误,当然也就不可能奢望他们可以杜绝企业运营的所有失误。

再次,就算大家都不敷衍塞责,但就此推出权力的制衡与监督能确保实施的有效性,有虚假预设的嫌疑,因为它错误地预设了人类的实施行为和结果竟然可以不受客观条件的影响。事实上,“大跃进”般违背客观条件的蛮干和盲动,注定是要失败的。

另外,企业的权力平衡也推不出企业的运营平衡。比如某企业所有的权力拥有者都一致同意今年企业多生产某种产品,但也许这种产品在市场是供过于求的,这样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的企业岂能称之为运营平衡?

最后,把权力制衡等同于权力平衡和权力平等,无疑是混淆概念。比如支点上的杠杆左右两边两个向下的拉力可以相互制衡,谁都不能再动,但杠杆未必就是水平的,两边的力的大小也未必就是相等的。另外,平等也未必就能导致和谐和稳定,夫妻平等但还经常吵架甚至离婚呢。

综上所述,上文的推理是不严密的,结论也是很难必然成立的。(陈君华于2014年2月25日)

六、2015年1月真题

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

有一段时期,我国部分行业出现了生产过剩现象。一些经济学家对此忧心忡忡,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以免造成经济浪费,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这种建议看似有理,其实未必正确。

首先,我国部分行业出现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真正的过剩。道理很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只要生产企业开拓市场、刺激需求,就能扩大销售,生产过剩马上就会化解。退一步说,即使出现了真正的生产过剩,市场本身也会进行自动调节。

其次,经济运行是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产品的供求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平衡状态,因而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既然如此,那么生产过剩也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最后,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政府的干预使生产过剩变成了生产不足,问题就会更大。因为生产过剩未必会造成浪费,反而可以因此增加物资储备以应对不时之需。如果生产不足,就势必会造成供不应求的现象,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那就会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总之,我们应该合理定位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管好民生问题。至于生产过剩或生产不足,应该让市场自动调节,政府不必干预。

【逻辑问题分析】

上述题干在推理论证过程中至少存在这样一些逻辑错误或漏洞:

(1)企业开拓市场,就能化解生产过剩,这样的推理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个虚假预设: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是无限的。事实上,某种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可能是有限的。如果这种产品在市场上本来就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那么,生产企业再怎么努力开拓市场、刺激需求,也未必就能扩大销售,马上化解生产过剩。

(2)当某种产品出现生产过剩时,就算市场会自动调节,但一般来说,市场调节在时效上总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时可能已经给企业本身或整个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3)就算市场会自动调节生产过剩,但因此就能推出不需要政府干预吗?也许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并不矛盾,完全可以双管齐下。这样,可能会更快、更好地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因此也能大大地减少由于生产过剩而可能造成的经济浪费。

(4)在题干中,作者前面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过剩实际上只是一种假象,后来又说生产过剩是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这不是前后自相矛盾吗?自相矛盾的论证是自毁式的,因此结论当然也是难以成立的。

(5)作者把“供求关系不平衡”等同于“生产过剩”,明显是混淆概念。供求关系不平衡,有可能表现为生产过剩,也很有可能表现为生产不足。所以,生产过剩未必就是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客观规律”。

(6)“常见现象”不等于“客观规律”,客观规律是必然会发生的,常见现象只有上升到必然发生的程度时,才能称之为客观规律。比如年轻夫妻吵架甚至离婚是常见现象,但我们不能说吵架、离婚就是年轻夫妻婚姻生活的必然规律。

(7)作者在前面说,市场可以调节生产过剩。但是,作者后面又说,生产过剩就是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既然生产过剩是“客观规律”,而“客观规律”又是必然的、无法改变的,所以,合理的结论就应该是,市场也是没法调节生产过剩的。这不是前后又自相矛盾了吗?

(8)就算生产过剩是经济规律,也推不出结论说政府不要干预市场,因为政府干预市场,也可以遵循并利用经济规律,不见得非要会违背经济规律来干预生产过剩。

(9)作者对“生产过剩”这个核心概念的理解和使用都存在问题。一般来说,只有当某种产品过剩到一定程度,造成了经济浪费,影响到了企业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时候,才能称之为生产过剩,否则就不是。对一种产品来说,如果“供”只是稍微大于“求”,这样的供求关系不平衡是不能称为生产过剩的。

(10)仅仅根据生产过剩可能增加物资储备也推不出它就比生产不足好。试想,如果生产过剩储备的都是没用的物资,它又如何能应对不时之需?或者原来储备的是有用的物资,但可能因为储备时间过长,产品都变质、过时了,这样的储备又如何应对不时之需?这样的“储备”纯粹只是浪费。

(11)就算某种产品生产不足,但它也未必就会导致长时间的供不应求。因为市场上很可能还有相应的替代品,人们也许马上就会转而购买它的替代品了,因此对它的需求就会下降,供不应求的局面或矛盾就会随之得以解决。

(12)按照作者前面的逻辑,出现生产过剩时市场会自动进行调节,那么,同样的道理,出现生产不足时,市场也会自动进行调节,更多的厂家看到这个商机就会转而生产这种产品,所以,生产不足的局面也会随之得到改善。这样又怎么会“势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更何况政府也可以及时采取某些措施。

(13)根据某些产品的生产不足,就断然推出势必会导致人们缺衣少食,这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试想,如果只是某些网络游戏产品或某些奢侈品生产不足,不能满足有些人的需求,这对他们的生活又有多大影响呢?又怎么会“势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

(14)政府干预市场导致生产不足,是小概率事件;作者再以此推出的“让人们重新去过缺衣少食的日子”,也是小概率事件;进而又以此推出的“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是“滑坡谬误”。这一系列小概率事件虽然有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将这种小概率的可能性夸大为必然性。

(15)作者对“生产过剩总比生产不足好”的论证,也可谓漏洞百出。生产过剩很可能会导致物资、资金等方面的浪费,但生产不足就未必会造成什么浪费,而且市场和政府往往可以马上调动各种力量加班加点,迎头补上。所以,我们毋宁反过来说,生产不足似乎对社会经济的消极影响要比生产过剩小得多。

(16)就算政府应该合理定位自己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不能因此就推出不必干预生产过剩问题。如果这些过剩刚好会导致严重的民生问题,如产品卖不出去而迫使许多工人下岗,这时难道政府还应该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吗?政府这样的不作为很可能只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7)其他逻辑问题,只要是题干推理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并且言之成理,同样可以得分。

参考范文

政府真不该干预生产过剩吗

上文推理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却是漏洞百出。现择其要点分析如下。

首先,只要企业开拓市场,就能化解生产过剩,这一推理错误地预设了市场需求是无限的。试想如果华为今年生产了1000亿部智能手机,估计这两年它再怎么开拓市场,也化解不了自己的生产过剩。

其次,单凭市场会自动调节,就断然推出政府不需要干预生产过剩,也明显是有漏洞的。因为市场的调节总有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市场调节时经济浪费可能已经很严重地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

再次,把“供求关系不平衡”等同于“生产过剩”,明显是混淆概念。供求关系不平衡,有可能是生产过剩,但也有可能是生产不足。所以,生产过剩未必就是经济运行的必然规律。而且如果“供”只是稍微大于“求”,这也是不能称为生产过剩的。

另外,仅仅根据生产过剩可能增加物资储备也推不出它就总比生产不足好。如果生产过剩储备的都是没用的物资,它又如何能应对不时之需?还有,并非所有的生产不足(如某些奢侈品)都会导致人们缺衣少食,因此又怎么会势必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呢?

最后,就算政府应该合理定位自己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也不能因此就推出它不应干预生产过剩问题。如果这些过剩刚好会导致严重的民生问题,如产品卖不出去而迫使许多工人下岗,这时难道政府还应该袖手旁观、无所作为吗?

由于上文存在诸如此类的逻辑问题,所以,其论证的有效性和结论都是值得商榷的。(580个字符,陈君华于檐下书斋2015年3月5日) PEtDxd3zCvIQOE+vdqZ/Xif4Greb3y3GVnZAoYfr9sJfDyThPJ6iK+MKIiMAzBX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