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父母曾经也是孩子

1.飞越幼儿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2 告诫教育者:要感到和孩子交往是种乐趣,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不忘自己也曾是孩子。

父母曾是孩子,如果意识到这一点,家长将更容易和孩子沟通。

我的孩童记忆始于幼儿园,那时的伙伴日后大都还有联系,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直至成家立业,这群人一直没有离开我的视线,就算没有直接的联系,也时不时通过别人了解到他们的近况。这些经历对别人而言算不上什么特别,对于我却有不凡的价值,因为我毫不费力就拥有了一批宝贵的长期观察样本。

三十多年时间里,我亲眼看到一群人飞越幼儿园,由小毛蛋变成急于长大的学生,青春期沦为四面楚歌的失恋者,接着又为开拓事业寝食难安,然后陆续结婚买房,直至为人父母。当人生的历程告一段落,大家再次聚首,我发现大部分人的基本性格、对人对事的反应方式,仍然让我把他们与幼儿园的样子联系起来:霸道的还是霸道、忠厚的尽管忠厚、爱管闲事的继续传播谣言、泼辣不羁的那位已经离了两次婚……

当然,这算不上什么重大发现。社会心理学有“首因效应”的概念,即在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总是最深刻的,所以伙伴们给我的第一印象永远停留在幼儿园了。更何况,精神分析学派早就得出结论,童年期形成的人格特质将会终身相随,从现在的父母看到他们童年的影子,一点都不奇怪。

不经意间,我突然意识到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它却被我遗忘多年——父母曾经也是孩子。时至今日,有些人可能仍然是孩子,还有些人可能自己是孩子而不自知,却已承担起为人父母的重任。而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他的家庭教育状况恐怕就有些不妙了。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 3 写了一本书,叫做《童年秘密》,书中告诫我们:“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的教育一直是从成人的角度,而不是从儿童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因此,他们的结论必须从根本上予以重新审查。”父母教育孩子,首先应当认识自己的过去,教育应当回归到儿童生活中去。所以,做父母前不妨问自己:“我真的准备好了吗,我知道如何去准备吗?”

2.反应慢半拍的男孩

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家长如果还能记起自己的童年,会发现,孩子的每个想法、每个行为、每种心理活动,自己都曾体验和经历。反过来,每个人现在的想法、行为也都可以回溯到童年。一个来访者在他的成长报告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

某男孩,待在一所普通的幼儿园里,凡事慢半拍。

一次,班上组织春游,途经闹市,与他牵手同行的一个伙伴突然抽出手说要去找爸爸,接着离队而去。过了一分钟某男孩才想起向老师报告,此时,伙伴早已消失无踪,老师寻了一天才寻到。回来后,全园上下人神共愤,不为伙伴的离队,却为某男孩的失职。

这位来访者成人后,不比那时高明多少,他会在晚上临睡前猛然意识到,某人早上说的那句话原来是针对自己的,或当领导举杯很久还不知道敬酒时刻到了。

这些经历常使来访者怀疑自己智力低下,担心今后处境悲惨。随着年龄增长,他渐渐发现,自己并不是无药可救,虽然别人知道的道理,他可能不太清楚,但自己早已明白的道理,别人同样知之甚少,许多人甚至要等多年后才明白。某男逐渐认识到,从小到大发生的一系列遗憾事件与智商关系不大,究其原因,乃是天性使然。自小个性较为封闭,耽于沉思,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着丰富细微的感知,却常常忽略外部世界的变化,当外部刺激发生,反应自然慢半拍。

这样的人其实不少,许多学生写的成长报告都提到过类似经历。

3.追忆童年,找到自我

精神分析学大师荣格 4 说:“儿童的无意识的生活是今后一切意识生活的根基。”无意识即人们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做的事情。儿童生活对于许多人而言,记忆是模糊而遥远的,甚至已经变成空白,相对于清醒的现在,便是无意识。不能回忆并不意味着记忆丧失,就像我们可能暂时写不出某个熟悉的英语单词,但只要它出现在眼前,必定会有印象。

童年的经历虽然难以回忆,却深刻决定着成人后的行为,正所谓“从来不需回忆、永远不会忘记”。

荣格在自传里回忆自己的童年,也曾强调儿时经历对未来事业的影响。他从小即着迷神秘现象。一次,家里桌子突然自行崩裂开一条缝,令他百思不解,直到中年仍然记忆深刻。从事心理学研究后,荣格便把这种天生兴趣贯彻到研究中,将东方神秘学与西方现代精神分析学相结合,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新精神分析学派。

推己及人,大家大概可以想到,自己的个性里肯定也会存在一些与众不同的成分,这些成分促使我们的行为从小到大具有某种一贯性。

这种行为的一贯性带来许多客观的结果,不过,并不总是有利的结果,但也不会朝坏的方向走得太远,关键看自己如何把握,以及时运是否眷顾。比如,性情急躁的人既可以表现为积极主动、事事争先的竞争性格,也可能因为自己的急躁、缺乏忍耐力而断送长远的前程。人生正是由这些不变的行为一贯性,以正反交替的笔触,写就了输赢成败的奇妙篇章。

4.基因遗传的奥秘

从小到大,人们某些行为的一贯性,其实就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在《幼儿心理特征与家庭教育的任务》的讲座中提到,近来实验研究表明,孩子的胆子大小,从两岁开始就已经看出区别。实验中,妈妈带着孩子到实验室,桌子中间摆着玩具,有些孩子很快地离开妈妈去玩玩具;有的孩子在10分钟的时间里一直抱着妈妈的腿,不敢离开妈妈。研究发现抑制性的孩子(害怕、胆小)在中国有20%,在美国只有10%。从生理学上分析,胆小的孩子脑颞页的脑电波的特点和胆大的孩子不一样。有些孩子从小无法无天,兴趣也特别广泛,一两岁的小孩,能很长时间专注地盯着一样东西,这些行为的一贯性,都是基因遗传的结果。

研究还证明一件有趣的事,当把孩子抱在妈妈的腿上,戴上各种测量仪,测量呼吸、心跳频率、皮肤电、皮肤汗腺分泌等指标,然后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讲到激动的时候,有些孩子心跳非常快,而且一直快下去,有的孩子变化就比较小。各类指标变化显著的孩子,一般富有同情心,但自我保护意识强,胆子比较小;而心跳幅度不大的孩子,往往胆子大,但对细腻情感的感受力却不敏锐。

5.庄子 5 对基因遗传的态度

《庄子·天运第十四章》有这么一个故事。孔子 6 拜见老子,讨论仁义。老子说:“海鸥不是天天洗白才变白,乌鸦也不是天天染黑才变黑,黑色、白色都是自然的本性,没有好坏之分。”意思是告诉孔子,不要太执著于用绝对的仁义标准来判断善恶,只有了解自然的本性,才可能发现真理。

无论从科学的角度还是哲学的角度,乌鸦并不代表恶,海鸥也并不更善,它们都是自然的造物。对待孩子,也不妨采取这种不预先设定好坏的态度。我们常常把孩子假设分为好孩子与坏孩子,标准很简单,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不听话的孩子就是坏孩子。这样的划分,往往把许多天性独立,不愿附和大人的孩子打入另册,造成教育上的失误。既然孩子的先天素质摆在这里,大人的当务之急,便是发现孩子的特点,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他们的长处得以发挥,而忙着划分好孩子和坏孩子,倒可能真把孩子“逼上梁山”,变成反抗社会的对立分子了。

6.孩子是否不可理喻

大人常苦恼,不知道孩子的小脑瓜里到底装了些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难以琢磨,就像不可理喻的小动物。有时,大人的苦恼来自另一方向,为孩子的不懂事而灰心丧气。其实,大人不懂的部分,可能是不了解孩子生而具有的一贯天性。比如有些孩子做一件事情时,总喜欢没完没了问“愚蠢”问题,令家长不胜其烦,但实际上,这恰好体现了孩子天性中具有细心严谨的特点,可能是做研究工作的好苗子。

而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不懂事,则可能是大人与孩子的个性相反,导致行为观念上的冲突。比如,艺术气质的孩子可能不懂世事艰难,追求虚无高远的人生目标,常常把循规蹈矩、现实功利的父亲气得半死;还有一些父母,虽然自己缺乏想象力,却生了一个富于科学幻想、爱看科学探索书刊的孩子,由于父母缺乏想象力,所以常把学习成绩当作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因而觉得自己爱幻想的孩子太过怪异,无法理解。

达不到父母要求的孩子,长期冤枉挨骂,尤其是性格相反时,在日常生活中就会出现各种冲突。例如父母节奏快,孩子节奏慢;父母脾气大,孩子没有脾气;父母轻而易举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表现得能力低下……这样的家庭,在教育上往往容易犯严重的错误。

7.巴甫利克的奇迹

现在看起来迟钝的孩子,并不会永远迟钝下去。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迟钝,是大脑发育尚未成熟的反映,当大脑小脑的控制能力成熟匹配,反应速度则可能突然变快。

巴甫利克,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著作中提到的一个孩子,在学习上被称作“思维迟钝的孩子”。同班同学已经能够把字母拼成音节并大声朗诵出来,他却连将两个字母区分开来都还要费很大的力气。同样的内容,他要学一遍又一遍,比别的孩子多两三倍的时间。一道习题,甚至最简单的一个从属关系,他都要考虑半天。但升入五年级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增加了一些要动手的课,给巴甫利克带来了乐趣,其中的植物课他最感兴趣。教师发现:“他的智慧就在手指尖上。”他不但能够巧妙地给果树嫁接,还提出不通过嫁接就直接培育树苗的想法,并自己建造了一个温室,培育出树苗,总结出从树的哪部分取下的枝条能活,哪部分取下的枝条不能活的经验……巴甫利克学习上的恐惧心理慢慢消失,他回答问题不用回忆书本上哪个地方写什么,而是一边回答一边思考,从他的见闻和体会观察中总结出自己的结论。几年过去后,他培育出了一些抗寒的果树品种,后来考上了农学院。

8.耐心宽容失败的孩子

其实,当年令父母伤心失望的孩子,日后创造傲人业绩的例子比比皆是,因为他们的某种一贯性在适当的时机被调动起来,使其潜在的禀赋转化为实现理想的才华。

台湾著名音乐人李宗盛以及著名漫画家朱德庸在少年时代都是差等生,他们的成绩都曾让父母无颜见人,其日后的成功很大程度得益于父母的宽容。同时,逐渐开放多元的台湾社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舞台,避免了跌落应试独木桥的悲惨命运。因此当他们自己做了父母,对孩子往往异常宽容,善于发现孩子的美和真。

李宗盛本人就常常提起女儿的憨态,并陶醉其中,也从不为看起来不够机灵的女儿的前程担忧。他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认识到,只要有自由和宽容的环境,孩子永远不会失去创造奇迹的力量。

父母理解孩子的前提就是追忆童年,了解自己,之后才能培育好孩子。等准备停当、一切就绪,剩下的就是储备耐心,耐心等待孩子的成熟,耐心宽容孩子的失败。 9uJtpDnZk4VSJsn0HKa0PRJ4YLvAeRJCJiplol3ff18aVrLOegmn29c76Z9XvIH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