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国古代各民族在祭祀仪式中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和使用各种脸谱,有画在脸上、布上、兽皮上的脸谱,也有木雕面具。最初的脸谱色彩简单,构图简朴。随着戏剧的产生和发展,各种能显示剧中人物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的脸谱不断被加工丰富,到明代形成了中国戏剧脸谱。在中国戏剧中具有独特地位的京剧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京剧中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京剧脸谱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符号的代表,它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是民间审美的升华。京剧发展到现代,京剧脸谱也随之不断改革,更加符合剧情,更能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项浪漫的艺术在继承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大的弘扬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国粹,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脸谱有三个主要特点:其一,它是美与丑的矛盾统一;其二,它与角色的性格密切相关;其三,其图案是有固定程式的,是一种特定的戏剧语言。

脸谱对于不同人物,有不同的表达。生角、旦角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角与丑角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角,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也称大面。而丑角因角色需要,特意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京剧脸谱是指京剧中的花脸。

京剧脸谱中的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黑色脸表现忠耿正直、憨厚、不畏权威,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有时也表示阴阳中的阴,用于表示鬼魂、肤色较黑或面貌丑陋的人。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黄色代表凶猛或性格残暴的人物,有时表现老年皮肤的颜色。紫色表示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粉红表示性格诙谐。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绿色脸象征勇猛、莽撞,如《白水滩》里的徐世英。由于人物有多重性格和多种表现,有些脸谱中用了许多种色彩。

十字绣俗称挑花,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广为流传的刺绣品种,也是我国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书用挑花来展现京剧脸谱,先介绍基本的技法,然后提供了70例京剧脸谱绣品和制作图供读者选用,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认识和熟悉京剧脸谱,了解戏剧中的人物,弘扬中华文化。

绣品可做装饰用,也可以作为馈赠亲朋好友和外国友人的高雅礼品。

胡丽庸 Lg+d81tSnc13M8drZs6A5E/eS7EKtD2zq2JYS2YIFa+suoeVA7IOcbbbu1kgPbw5



PART 1 制作说明

绣品的底料可以选用丝、毛、棉、麻、化纤等材质的十字布或平板布,也可以用网眼布和环保无纺布,一般用白色底料,如图1-1所示。

图1-1

图1-2

绣线可用十字绣绣线或其他材质的粗细合适的色线,如图1-2所示。京剧脸谱的色彩具有特定的艺术寓意,不可任意更改。虽然同一人物在不同剧情中脸谱的用色会略有变化,不同京剧名家在勾画脸谱时也略有不同,但京剧脸谱的用色还是具有一定谱式的。勾画京剧脸谱时常用的颜色为红、紫、黑、白、蓝、绿、黄、老红、瓦灰、金、银等色。读者在配绣线时,可以依据本书提供的绣品来搭配颜色。如果底料为十字布,大、中、小格布料可分别按4根、3根、2根十字绣线合在一起分别使用。根据每个脸谱的制作图进行刺绣时,所用到的针法如下:刺绣针法一,如图1-3所示。刺绣针法二,如图1-4所示。刺绣针法三,如图1-5所示。

图1-3

图1-4

图1-5 大圆、小圆的绣法

京剧脸谱的图形大多数是以鼻为中线左右对称的,开始绣制时,先按制作图1-1绣出脸谱的脸框,然后绣出嘴或前额的图形,再以这些轮廓为参照绣出其他部位,这样可以避免因部位不对而引起的图形错误。制作图上面未填充颜色的方格表示此处为白色,绣制时用白线绣或露底显白来达到白色的效果。个别脸谱要用混合线即两种颜色的线各一半混合使用,例如巴若里、包拯、尉迟恭等脸谱就是用混合线作过渡色的。根据制作图绣完后,必须再对照绣品照片,检查细节部位是否需要加工润色,如框边,或在弧线处加半十字或3/4十字。每个十字的大小决定成品的大小,根据此书提供的制作图选用不同规格的十字布绣制出来的成品大小分别为:小格十字布14cm×18cm;中格十字布19cm×23cm;大格十字布23cm×29cm。

绣好的作品需要在中性洗洁剂配的洗洁液中浸湿,用软刷轻刷,不可揉搓,然后漂洗2~3次,晾至快干时,先用熨斗烫绣品反面,再将绣品正面盖上一层薄的干净白布烫熨绣品正面,直至绣品平整全干。

制作图1-1 Lg+d81tSnc13M8drZs6A5E/eS7EKtD2zq2JYS2YIFa+suoeVA7IOcbbbu1kgPbw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