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辞赋家王褒的《憧约》,有“烹茶尽具,酺已盖藏”一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饮茶艺术的改变,茶具也在不断变化着,由繁到简,从世族宫廷走进平民生活,最后逐渐定型成现代茶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套合适的茶具既能让人烹出色香味意形俱佳的茶汤,又能品尝茶道独特的文化氛围和闲适优雅的意境。那么古代茶具都有什么呢?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将茶具分为九类二十八种,包括:
唐壶门高圈足座银风炉
风炉:为生火煮茶之用,其形如鼎,有三足两耳,可放置炭火;身下腹有三孔窗孔,用于通风;上有三个支架(格),用来承接煎茶的;底有一个洞口,用以通风出灰;其下有一只铁质灰承,用于承接炭灰。
筥:用竹子编制的炭篓子。
炭檛:六棱铁器,长一尺,用以碎炭,也能用普通的铁锤甚至斧头代替。
火夹:铜或铁质的,用以夹炭入炉的圆柱形筷子。
鍑:用以煮水烹茶的锅,多以铁为之,唐代亦有有陶瓷和石头制成的,富家有银鍑。
交床:用以置放鍑的十字木架。
竹夹:有用桃木做的,也有用柳木、蒲葵木或柿心木做的。长一尺,用银包裹两头。煮茶时环击汤心,以发茶性。
夹:竹制,也有铁、铜制的筷子,用以夹住茶饼在火上烤。
纸囊:茶灸热后储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唐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银碢轴
碾:最好用橘木做,其次用梨木、桑木、桐木、柘木做的碾子,用来碾茶。
拂末:扫茶末用,用鸟的羽毛做。
罗:罗是筛茶的。
唐鎏金飞天仙鹤纹银茶罗子
合:合是贮茶的。
唐鎏金银龟盒
唐鎏金鸿雁纹银则
则:“则”是度量标准的意思。有如现在的汤匙形,量茶之多少。
水方:用翚、槐、楸、梓等木制作,内面和外面的缝都加油漆,用以储水。
漉水囊:滤水工具,骨架用铜铁竹木等材质的都有,袋子用青篾丝编织,卷曲成袋形,再裁剪碧绿绢缝制,缀上翠钿作装饰。又做一个绿色油布口袋把漉水囊整个装起来。
瓢:又叫牺、杓。把瓠瓜(葫芦)剖开制成,或是用树木挖成,用以舀水。
熟盂:用陶瓷做的,用来盛熟水的用具,容积为2升。
鹾盐:唐代煮茶加盐去苦增甜,鹾盐是用瓷做成,圆形,像盒子,也有的作瓶形装盐用的器具。
揭:用竹制成,长四寸一分,宽九分,是取盐用的工具。
唐素面淡黄色琉璃茶碗、茶托
碗:越州产的品质最好,鼎州、婺州的差些,又岳州的好,寿州、洪州的差些。茶碗的颜色会影响茶汤的颜色。
畚:贮碗用具。用白蒲草编成,可放十只碗。也有的用竹筥。纸帕,用两层剡纸,裁成方形,也是十张。
札:用茱萸木夹上棕榈皮,捆紧。或用一段竹子,扎上棕榈纤维,像大毛笔的样子(作刷子用)。
涤方:盛洗涤的水和茶具。用楸木制成,制法和水方一样,容积八升。
滓方:用来盛各种茶渣。制作如涤方,容积五升。
巾:用粗绸子制作,长二尺,做两块,交替使用,以清洁茶具。
具列:用以陈列茶器,类似现代酒架。床形或架形,纯木制、纯竹制或木竹兼用,有门可关。
都篮:因能装下所有器具而得名。用竹篾编成,内面编成三角形或方形的眼,外面用两道宽篾作经线,一道窄篾作纬线,交替编压在作经线的两道宽篾上,编成方眼,使它玲珑好看。
茶叶在唐朝时已形成完整的文化体系,根据环境、文化及喝茶人的身份,而衍生出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无论是对茶艺内涵的理解体悟还是茶道手法程序的操作都日趋完善,相对应的饮茶茶具也会有所增减。
到了宋代,因为盛行点茶,且不加盐,茶具的数量便简略了一些,增加了磨末用的茶磨,煎茶器逐渐被点茶瓶所代替,在茶具造型、工艺上更为精致也更讲究法度。
南宋建窑天目曜变茶碗
宋徽宗的《大观茶论》列出的茶器有碾、罗、盏、筅、钵、瓶、杓等。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有十二先生之称。蔡襄在其《茶录·论茶器》中例举了9种茶具:
茶焙 茶笼 砧椎 茶钤 茶碾 茶罗 茶盏 茶匙 汤瓶
其中要求金银质的就有5种,砧椎、茶钤、茶碾、茶匙、汤瓶,其中许多还要求用黄金打造,可见奢华程度。这一风气导致了宋人对茶质、茶具以及茶艺的过分讲求,从而日趋背离了陆羽崇尚自然的饮茶原则。
元代盛行条形散茶,以沸水冲泡为主,这样我们知道的炙茶、碾茶、罗茶、煮茶的器具也就成了多余之物,可惜在元代短暂的历史中,并没有留下什么系统地介绍茶具的著作,因此我们也就无法更确切地知道其发展地状态。
明代茶具是茶器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继承了元代的饮茶习惯,抹茶时代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茶具种类大大减少了,但相应的茶具的精致程度却可谓登峰造极。
明代茶具最突出的特点一是小茶壶的出现,一是茶盏形色的变化。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列了16件,另加总贮茶器具7件,合计23件。但很多都与泡饮茶叶无太大关系,而张谦德在《茶经》提到了当时的茶具,实际上也只有茶焙、茶笼、汤瓶、茶壶、茶盏、纸囊、茶洗、茶瓶、茶炉8件。
清外销青花诗文茶壶一套
在这一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白瓷茶具和青花瓷茶具、江苏宜兴的紫砂茶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无论是色泽和造型、品种和式样,明代茶具都进入了穷极精巧的新时期。明代对元代产生的新式茶具做了定型,从此人们在茶具的使用品种上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而随着时代和科技水平的发展,茶具的材质、工艺、造型及文化内涵都有了极大的丰富,使得其成为了可以独立于茶叶本身的艺术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