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OUR UNIVERSE IN BRIEF

宇宙的终极真相

宇宙非常广阔,浩瀚而美丽。从某些方面看,它极其简单;而从另一些方面看,它又十分复杂。从宇宙极其丰富的内容里,我们只需要了解很少的一些基本事实即可。

大爆炸,宇宙诞生

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我的朋友,宇宙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给它取了一个略带调侃的名字——“宇宙大爆炸”(Big Bang)。在20世纪40年代,他觉得这只是一个哗众取宠、异想天开的想法。

事实证明,弗雷德错了。我们已经发现了由大爆炸发出的辐射,甚至就在我写这本书的上一周,我们还获得了一些观测数据。初步的分析表明,我们可能观测到了起源于大爆炸后第1兆兆兆分之一秒的辐射。

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引发了大爆炸,也不知道在那之前世界是什么样子。但宇宙就从那一刻诞生,变成了充满高温气体的浩瀚海洋,并且向所有方向飞速膨胀,就像核弹爆炸或者煤气管道爆炸引发的火球一般。但是这场爆炸没有破坏任何东西(就目前所知),而是创造了我们宇宙中的一切,或者说为宇宙中的万物播下了种子。

我可以单独为大爆炸谱写一章,但这与本书的主题并没有太多关联,所以我尽力克制自己只点到为止。

万亿星系与黑洞

此图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
图1-1 一个名为阿贝尔1689(Abell 1689)的巨大星系团和许多其他遥远的星系

随着宇宙的膨胀,高温气体开始冷却。随机地,有些地方的气体密度比其他地方稍高。当气体冷却到一定程度时,高密度区域自身的引力就会使气体向内塌缩,产生星系(星系是由一大团恒星和它们的行星,还有充斥于其中的稀薄气体组成的),参见图1-1。最早的星系产生于大爆炸发生的几亿年之后。

我们可见的宇宙里大约有上万亿个星系。最大型的星系中包含上万亿颗恒星,并且有大约100万光年 那么大。而那些体积较小的星系也有1 000万颗恒星和1 000光年那么大。几乎在每一个大型星系的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见第4章)。它们比太阳的质量大100万倍 ,甚至更多。

地球所在的星系叫作银河系。银河系里的大多数恒星位于一条明亮的长带中,横亘于晴朗的夜空里。实际上,不仅仅是长带中的恒星,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所有的星星点点都是银河系中的恒星。

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大型星系是仙女星系(Andromeda),见图1-2.它距离地球250万光年,包含了上万亿颗恒星,跨越了100000光年。银河系和它就像一对双胞胎,大小、形状都很接近,连恒星的数量也是。如果再图1-2中的是银河系的话,那么地球就应该处于黄色小方块所标示的位置。

仙女星系里面有一个巨型黑洞,比太阳重1亿倍,跨度相当于地球的运转轨道(电影中的黑洞卡冈都亚也是同样的大小和质量,见第5章)。它就位于仙女星系最亮的球形区域的中心。

图1-2 仙女星系

太阳系

恒星是巨大的高温气体球,通常由内部的热核聚变来 维持高温。太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恒星,它的直径有140 万千米长,比地球直径大100倍。它的表面有闪烁的耀斑,还有一些耀斑分布于各处的高低温区域,通过望远镜看时非常迷人(见图1-3)。

图1-3 太阳的图像,由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拍摄

在围绕太阳的椭圆轨道上有八大行星,这其中就包括地球,还有许多矮行星(dwarf planet,冥王星是最有名的一个),此外还有许多彗星以及更小的、被称作小行星和流星的岩石块(见图1-4)。在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行星排序中,地球处在第三位上。土星是第六位行星,它有一个美丽的光环,在电影中是很重要的角色(见第14章)。

太阳系比太阳大1000倍,即使是光也需要11个小时才能穿越它。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是位于半人马座的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它距离我们4.24光年,比我们与太阳系的距离还要大2 500倍!在第12章,我将探讨遥远距离为星际旅行带来的麻烦。

图1-4 太阳的几大行星和冥王星的轨道,其间的小行星带中包含数量庞大的小行星

恒星的死亡: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

太阳和地球大约有45亿年历史,这约为宇宙年龄的1/3。再过大约65亿年,太阳将会燃尽它内部的核燃料。然后,它将会燃烧内核表层的燃料,它的外层面将开始膨胀,期间会把地球烤干并包裹起来。当这部分燃料也耗尽时,它便开始塌缩为一颗与地球大小差不多的白矮星,但是密度要比后者大100万倍。白矮星会逐渐冷却,再过几百亿年以后会变成一颗致密的、无光的死星。

那些质量比太阳大很多的恒星燃烧得非常快,之后可能会塌缩成一颗中子星或一个黑洞。

中子星的质量一般是太阳质量的1~3倍,周长大约为75~100千米(与芝加哥的大小差不多),密度和原子核的密度一样大,达到了100万亿倍岩石或者地球的密度。实际上,中子星基本上纯粹是由原子核构成的:一个挨着一个。

图1-5

黑洞(见第4章)却不一样。它们完全是而且仅仅是由弯曲的时间和弯曲的空间构成的(我会在第3章解释这个奇怪的论断)。它们不包含物质,但是却有表面,被称作“事件视界” ,或简称“视界”。没有东西可以逃离它们,甚至光。这也是它们之所以如此漆黑的原因。黑洞的表面积和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表面积越大。

一个黑洞如果有一颗典型的中子星或白矮星的质量(一般来说大约是1.2倍太阳质量),那么它的周长将会是22千米:这个值是中子星的1/4,白矮星的千分之一(见图1-5)。

因为一般恒星的质量不会超过100倍的太阳质量,变成黑洞的恒星也是如此。

星系中心巨型黑洞的质量可以达到100万甚至200亿倍太阳质量。因此,它们不可能是恒星死亡后的产物。它们的形成过程有其他方式,也许源自于许多小黑洞的聚和,也许源自于巨大的气体云的塌缩。

宇宙中的电场、磁场与引力场

由于磁力线(magnetic force line)在宇宙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在电影《星际穿越》中也很重要,所以在我们进入电影的具体科学内容前,先来谈谈磁场。

图1-6从一块磁铁发出的磁力线,由铁屑在纸上形成的图案使其形象化,此图是马特·齐梅特(Matt Zimet)根据我的草图所画,图片来自我的另外一本书《黑洞与时间弯曲》

当你试着把两块磁铁的北极对到一起时,它们的磁力线就会相互排斥。虽然在两块磁铁之间看不到什么,但是你能感觉到它们之间的斥力。磁悬浮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它可以使被磁化了的物体,甚至是一列火车,都悬浮在空中(见图1-7)。

图1-7 世界上第一列商用磁悬浮列车出现于中国上海

地球也有两个磁极:一个南磁极,一个北磁极。磁力线从南磁极出发,绕过地球进入北磁极(见图1-8)。这些磁力线会影响罗盘的指针,就像它们会影响纸片上的铁屑一样,使得指针尽可能地指向磁力线的方向。这就是罗盘运作的原理。

图1-8 地球的磁力线

地球的磁力线能够通过北极光显现(见图1-9)。从太阳发出的质子,在经过地球时,被地球磁场捕获,并沿着地球磁场穿过大气层。这些质子与氧原子、氮原子相互碰撞,并使之发出荧光,这就是北极光。

图1-9 挪威哈默弗斯特天空中的北极光

中子星拥有非常强的磁场,它们的磁力线与地球的很像,并形成了类似于甜甜圈的形状。高速运动的粒子会被中子星的磁场捕获。它们发出光,显现出磁力线,并产生了如图1-10所示的蓝色光环。有些粒子被从磁场的两极喷射出来,形成了两束强烈的喷流。这些喷流中有各种类型的辐射:伽马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射电辐射(radio waves)。由于星体本身的自转,它的喷流快速地划过了中子星上方的天空,像探照灯一样。 每当这个喷流扫过地球所在的天区时,天文学家就可以观测到一个脉冲信号,因此天文学家给它们起了另外一个名字:脉冲星(pulsar)。

图1-10 中子星的艺术图像——甜甜圈状的磁场及其喷流

除了磁场外,宇宙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类型的场(即其他类型力线的总和)。其中的一个例子是电场(电力线的组合,导线里的电流就是被电场驱动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引力场(引力线的组合,我们总是被引力拉回地球表面)。

地球的引力线沿着径向指向地球,并且它们总是把其他物体拉回地球表面。引力的强度正比于引力线的密度(通过某一固定截面内引力线的数量)。因为引力线都是指向地球内部的,所以它们通过的截面是逐渐减小的(见图1-11中由红点围成的圈),因此引力线的密度越向下越大。也就是说,地球的引力沿着引力线的方向增大,并且以1 /(红点围成的圈的面积)的速度变化。

由于这些圈的面积正比于它们到地心距离r的平方,所以地球的引力以1/r 2 的量级增强。这就是牛顿的平方反比引力定律(inverse square law)——一个基础物理定律。而基础物理定律正是电影《星际穿越》中布兰德教授的探寻激情所在,也是其中科学现象的基础。我们在之后的章节中将会谈到。

图1-11 地球的引力线 MGeJJ/RaM2g7/xXUnlEGNGPDIIlkFD5MrlotOzcQHuNGXNZGYLjULRIBFwHO2P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