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清明节的起源与演变

明节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有三个特色: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这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这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1. 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只有清明和冬至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许多地方已不再过此节)。“清明”这个名称,在一开始只是一个农历节气。但既然叫清明节,那么它必然与清明这个节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是个农业大国,气候的变化与农业收成可谓息息相关。正因为如此,勤劳聪慧的劳动人民很早就学会了通过观察气候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同时还制定了非常科学严谨的历法。

春秋战国以后,历法逐渐得到完善,十九年七闰的四分历出现了。与此同时,对农事活动起着重要指导性作用的二十四节气也基本得以确定下来。我国传统的农历把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约90天,按照一年气候的变化,分为五天“一候”,三候为“一气”,全年“二十四气”,俗称“二十四节气”。

有关二十四节气,在我国最早的经典《尚书》一书中就已经有所记载,只是节气的名称与现在不一样,如日中(即春分)、日永(即夏至)、霄中(即秋分)、日短(即冬至)。一般认为成书于战国的《周髀算经》已经根据日晷的影长来确定二十四节气了,并解释说:“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节三气,三而八之,故为二十四。”到了西汉中期成书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个节气的名称基本确立,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雷惊蛰、春分、清明风至、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降、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其中,除个别名称外,其顺序与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完全一样。

◆ 二十四节气图(民间年画),左上为清明

当然,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不是随意排定的,而是以严格的天文学科学计算为基础的。从冬至这一天开始计算,太阳运行黄经每增加30度(约历时30天),就过到一个“中气”,运行360度,正好经过十二个“中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再从小寒这一天计算,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就过到一个“节气”,增加到360度,正好经过十二个“节气”,即: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由“中气”和“节气”交替运行,构成了中国农历一年四季、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

同时,二十四节气与以后的节日也是关系密切。二十四节气中“节”的概念正是把岁时季候的渐变过程分解成像草节、竹节一样的间距,把节气相互交接的时间叫做“交节”,由此转意为“节日”。最早有“四立”、“二分”、“二至”八个节令成为重要节日,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它们是标志农耕四时阴阳始末的节日,几千年来,保持着农耕文化生产生活节奏与大自然季节气象的节律、生态环境完美和谐的特征。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而“清明”这个节气,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极其重要。一般来说,“春分”过后15天为“清明”,此时正值仲春和暮春之交,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变暖,降雨增多,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农谚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当然,文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 浴蚕图

还要说明的是,清明这天阳历是基本固定的,总在每年4月5日前后;而农历就不确定,多数是在三月初,也有在二月底的。一般说,清明在二月,节气早,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清明在三月,节气晚,农时要受到一些影响。“三月清明不见青,二月清明满山青”的农谚,就是劳动人民对这一节气情况的规律性认识。

此外,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好时光。

虽然我们在本文所谈的清明节主要指节日而不是节气,但是清明节气在时间和天气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应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

2. 清明节与寒食节

说到清明节,我们就必须介绍一个我国古代的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又叫“禁烟节”或“熟食节”,按照古代的风俗,节日期间要禁止一切烟火,包括生火做饭。为此必须事先准备好熟食,到时只能吃这些冷的食物,所以叫“寒食”。寒食节的具体时间定在前一年冬至后的一百零五日或一百零六日,恰好在清明的前一天或前两天。因为寒食节通常要禁火三天,所以有关活动要延续到清明。这样久而久之,人们对寒食与清明就逐渐不加区分了,以至现在有不少人只知清明而不知寒食了。

关于寒食节的起源,则有一个流传极广的历史故事: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被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所迷,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用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离开了晋国,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有的吃不起苦头,认为前途渺茫,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寻出路离开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不顾危难艰苦,一直追随着他。其中有一个便是介子推。有一次,因为饥饿,重耳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后来著名的晋文公。

◆ 晋文公复国图(局部,南宋李唐绘)

◆ 介子推割股啖君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往介子推家求访。当晋文公驾临介子推的家时,只见门闭锁扣,问起邻人,方知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于是,晋文公便让他的手下上绵山搜索,但是搜来搜去连个影子也没见到。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这个孝子一定会抱着他母亲逃出来的。于是,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等到大火熄灭后,大家上山查找,竟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被活活烧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跪拜一阵,失声大哭起来。哭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 介子推烧死绵山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看罢,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一起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下了一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 晋文公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并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此后,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此外,人们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称之为“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从此以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 山西介休绵山

介子推的故事,我们现在从《东周列国志》上也可读到。这个故事听起来很动人,然而严谨地考察一下,似乎靠不住。因为据《左传》、《史记》等记载,历史上的介子推并非死于火焚,而《周礼》一书中却已有暮春禁火的记录,可知寒食节的风俗至少可以上溯到西周初年。至于挂联介子推的故事,其缘故和人们把端午食粽赛船的习俗同屈原投江的传说联系起来的道理一样,蕴含了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不忘根本的特有的民族心态。

现在人们解释寒食节禁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种归之于上古以来特定的民间信仰。古人将周天恒星分为二十八宿,东方青龙宫的角、亢二星为“龙星”,在五行中居于木位。先秦时期,古人出于星象迷信和感应巫术,认为春季龙星现于东方,容易引起大火,所以在三月龙星初现之时,应该禁火。禁火之俗周代已有。禁火期间不能生火做饭,须得事先准备好食物。这种不能加热的冷食就是“寒食”。

◆ 钻木取火

第二种说法用古人生活中的取火制度来解释,认为寒食禁火源于古人钻木取火和换取新火的制度。上古时期,人们钻木取火,季节不同,所用木材也不同,换季时就要改火。而每次改火都要换取新火。当新火未到之时,须要禁止人们生火。《周礼 · 秋官 · 司煊氏》中说:“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就是仲春时节,负责取火的官吏在街上摇着木铎,警告人们禁火。后来,在这一时节禁火成为习俗流传下来。

◆ 寒食禁火

第三种解释则如前所说,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很多节令风俗的起源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比如有些地方的平原和丘陵地带,过去在元宵节前后有一个叫“烧野火”的风俗,农村人一边点火焚烧野草,一边唱歌,青年们更是一边烧荒,一边彼此打闹,气氛热烈。这风俗就是为了在春耕前为农田积累草灰肥料,同时把过冬的害虫烧死。寒食节禁烟火,道理一样,正是为了提醒人们防止山林火灾的意思。由于仲春季节是山林火灾的多发时期,我们的祖先从周代开始,就有在这段时间内禁火的制度,这是在《周礼》和《礼记 · 月令》这两部古代经书中都有明文记载的。

寒食节的主要特点有两个:一是禁火、吃冷食,二是附会性地纪念介子推。当该节日增添了扫墓和游乐的习俗时,说明该节日的属性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也就是在向后来的清明节转化。我们从现存的历史记载和诗文等文字资料中,可以大略看到这种转化的过程。

从现有的记载来看,寒食的风俗一开始以介子推故事的发生地山西为最盛。汉代时,当地的寒食节禁火的时间长达一个月。在如此长的时间里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冷食,不但影响生产,对个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利,因此有识之士对此民俗常有变革。如《后汉书 · 周举传》记载:周举担任山西的地方官时,看到当地老百姓在一个月的寒食节期间,由于只能吃冷食,不敢生火,结果“老小不堪,岁多死者”,于是“作吊书以置子推之庙,言盛冬去火,残损民命,非贤者之意”。通过周举的反复宣传,人们终于恢复温食。

汉末魏初,曹操也对山西地区的长时间寒食十分反感,因此下令取消这个习俗。他在《明罚令》中说:

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有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子胥沉江,吴人未有绝水之事,至于子推独为寒食,岂不悖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 祠堂

然而,这长期以来形成的寒食习俗又怎么可能因为一纸禁令而完全废除呢?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南朝梁宗懍《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同时,寒食节因纪念介子推的说法而被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子贡守庐六年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而且最初的时候,清明节扫墓的习俗与寒食节似乎没有多少关系。扫墓又叫祭墓或上坟,就是去死者的葬地,在墓前进行野祭。中国古代虽然有春秋祭祀祖先的习惯,但都在家庙里举行,一般是不野祭的。帝王、公卿、士大夫都有设立祖宗灵位的宗庙和家庙,老百姓也在家里的正堂上安设祖宗的牌位,叫做“木主”或“神主”,祭祀祖先就在牌位前进行,不到墓地去。而且春祭的时间也并不固定,更没有规定必须在清明节那一天祭墓。

◆ 徐孺子

古时父母死后,其后人在坟墓边搭一间草舍,孝子在草舍里守丧,叫做“守庐”,按古礼要守三年。这种礼法当然只有士大夫阶级能遵守,平民百姓守三年丧,谁给他生活供给?古代的迷信认为,人死了灵魂应该回家分享子孙的香火血食——“血食”就是牛羊豕等肉食,只有无家可归或断子绝孙的孤魂野鬼,才漂流在野地里,所以人们是不到坟墓前去祭祀的。

坟前祭祀只有在西汉末新莽时才有,那是吊奠新死的人的礼数。有名的故事是东汉名士徐孺子祭郭林宗的母亲:郭母死后,徐孺子从远地赶来,预先煮了一只鸡,用丝绵浸透了酒,来到坟前用酒杯承接从浸过酒的丝绵中滤出的酒浆,哭祭一番而去。这则故事见载于《后汉书》,后来被传为佳话。

另外一种祭墓的情况是恰巧经过亲友的墓地,顺便去瞻视祭拜。有名的故事是三国时代曹操经过太尉桥玄的墓,桥玄是曹操的旧交,曹操就杀了牛去他坟前致祭,还写了篇著名的祭文,叫《祀故太尉桥玄文》:

故太尉桥公,诞敷明德,泛爱博容。国念明训,士思令谟。灵幽体翳,邈哉晞矣!吾以幼年逮升堂室,特以顽鄙之姿,为大君子所纳。增荣益观,皆由奖助,犹仲尼称不如颜渊,李生之厚叹贾复。士死知己,怀此无忘。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匪谓灵忿,能贻己疾,怀旧惟顾,念之凄怆。奉命东征,屯次乡里,北望归土,乃心陵墓。裁致薄奠,公其尚飨。

文章里说到桥玄活着时曾对他开玩笑,说死后曹操如果经过他的墓地不祭他,车子经过后三步,肚子痛就不要怪他。这篇祭文用两人生前的戏谑来表示自己和死者的亲昵感情,十分真切动人。

不过,这些墓祭的故事都和后来清明扫墓的风俗没有必然的联系。《旧唐书 · 玄宗本纪》载:

寒食上墓,宜编入五礼,永为恒式。

诗人徐凝《嘉兴寒食》诗云:

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回。

唯有县前苏小小,无人送与纸钱来。

文学家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则说:

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上父母丘墓。

从这些历史和诗文记载来看,清明寒食扫墓的习俗始于隋、唐时期,唐朝时开始盛行,并把家家户户的扫墓活动固定在清明节举行。以后则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

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公元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用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馀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礼典,永为常式。(《唐会要》卷二三)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

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 游春图(隋展子虔绘)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宋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丘墟郭门外,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由此可见,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取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3. 清明节与上巳节

上巳节形成于春秋末期,开始日期在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晋以后改为三月三日。从先秦到汉代,上巳节的习俗活动有三种:一是到水边举行祭祀仪式,并到水中洗浴,以祓除过去一年中的污渍与秽气,称为“祓”或“禊”。二是招魂续魄,在野外或水边招唤亲人亡魂,也召唤自己的魂魄苏醒、回归。先人认为自己的灵魂也如同万物一样随四季的变化经历发芽、成长到凋零的过程,故在初春要招魂。三是春嬉,青年男女到野外踏青嬉戏,并自由择偶或交合。

◆ 上巳祓禊

上巳节的早期节俗最重要的内容是祓禊。在上古时期,这种活动就不仅是一种祛邪求祥的巫术仪式,而且更是一种自由快活的春游。《诗经·郑风·溱洧》中描写了水边人群聚集、青年男女交游示爱的场景: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

◆ 曲水流觞

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

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意思是说:

溱水流,洧水淌,三月冰融水流畅。

男男女女来游春,手拿兰草驱不祥。

妹说:“咱们去看看?”

哥说:“我已去一趟。”

“陪我再去又何妨!”

洧水外,河岸旁,确实好玩又宽敞。男男女女喜洋洋,

相互调笑心花放,送支芍药表情长。

◆ 三月三图(陈白一绘)

《韩诗注》解释说:“今三月桃花水下,以招魂续魄,祓除岁秽。”从以上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知道,上巳节就是在郊外水边举行辟邪求吉的宗教仪式之后快乐地春游、男女自由交往的节日。这样,上巳节的气氛就有两种:一是肃穆的祓除和招魂,二是欢快的嬉游和交往。虽然祓禊、招魂的仪式很重要,但是人们投入时间和精力更多的是快乐的春游和交往。

魏晋以后,水中沐浴、招魂续魄之俗逐渐消失,临水祓除转为临水酒会。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临清流,为流杯曲水之饮。”这段文字里的上巳节习俗主要是一种水边交游、宴饮的活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会聚兰亭(在今浙江绍兴),曲水流觞,赋诗饮酒。王羲之将诸人名爵及所赋诗作编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录了这次文人盛会,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兰亭集序(神龙本局部)

而由王羲之亲手书写的《兰亭集序》帖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帖”。

唐朝时,三月三仍然是一个全国性的重要节日。每逢此节,皇帝都要在曲江大宴群臣,所谓“曲水流觞”,不少文人写有诗文描述这种盛景。民间男女也踊跃来到水边饮宴交游。刘驾《上巳日》写道:“上巳曲江滨,喧于市朝路。相寻不见者,此地皆相逢。”这天,长安还流行斗百草游戏等。

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就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也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勾勒出清明节的起源和发展演变情况:根据现有资料,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EdieE64B95bUlT5Dp7/uTI7HRRFfcgqL0rbM/m4a9GD6zjP7N85KktUbjX5b5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