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到底是谁?

成龙有一部电影,叫做《我是谁》。在这部影片中,失忆的主角不断探寻自己究竟是谁,并展开了一系列的冒险生涯。

这种追问不仅存在于银屏上,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段寻觅自我的过程。

“你到底是谁?”当我这样询问新学员时,他们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人说,自己是××公司的副总;也有人说,自己是孩子的父亲、妻子的丈夫;还有人则一本正经如同面试那样报上自己的履历……

可是,这些因素——不管是事业上的,还是生活中的,乃至你过去所拥有过的——真的就构成了你自己吗?

答案当然并非如此。公司,是属于全体股东的;孩子和妻子,显然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只是同你有着最亲密的联系;而你的过去当然已经托付给了时间。

其实,“我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并不需要真正做出什么解释性的回答。道理很简单,我,就是我,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个体。

临济禅师在讲道时,忽然有弟子提出问题:“大师,请回答我一个问题,我是谁?”

禅师停止了讲道,每个人都默默地看着他,希望得到睿智的答案。但令他们诧异的是,禅师并没有回答,而是直接走下自己的坐席,然后走到提问者的身边。

正当大家感到奇怪时,禅师突然出乎意料地抓住那个弟子的衣领,这让弟子大吃一惊。紧接着,临济禅师大声说道:“快闭上自己的双眼,去问问自己,到底谁在问这个问题?”

弟子顺从地闭上了眼睛,就像入定一般久久打坐,大家看着他的表情从疑惑纠结渐渐变得平静起来。然后,临济禅师唤醒了他:“现在,你可以告诉大家‘我是谁’了。”

弟子笑了,他说:“禅师,您的回答多么神奇。虽然我已经明白,但就算现在有人问我,我也只能用您的方式告诉他——而不是用语言。”

真相就是如此,“我是谁”,对于每个人,天然就有了答案。你其实无需去追寻答案,答案就是你存在的本身。

所以,你不需要、也不应该把那些外在的因素附加给你自己,不论那些因素令人振奋还是让人沮丧,请记住,它们都是独立的,并不会融入你的身体,更难以融入你的灵魂。

或许,许多人并不认同这一点。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试图向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证明自己是谁。

于是,我们看到,在工作中,许多人将职业评价、工作总结、职位高低、收入多少等,当做衡量自我的唯一标准。而他们一面抱怨着压力,另一面却又喜欢这些因素,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对自己下一个定义,才能证明自我的存在。

在多年的相同经历中,许多人甚至习惯了这样去认知自己,他们以为别人口中的评价就是自己,甚至在没有评价时,他们也会依据自己手中物质的多寡、荣誉的大小,来进行自我角色的认定。

但是,那并不是你本身,那只是依附在你身上的一种“符号”,就像当你穿上同样有着“符号”意义的衣服那样,衣服并不是你,当别人穿上同样的衣服,他们也不会变成你。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自我呢?

幼年时,你会从父母那里得到保护和宠爱。而你享受这些,认定这些属于自我。但总有一天你将发现,父母或者长辈不再像当初那样呵护你,于是,你可能会经历孤独,以为自我失去了什么。

从此时起,许多人开始执著于自我所拥有的和失去的。当他们成人后,这样的习惯也没有改变。但通过有益的思考,他们终应明白,“自我”并不是他人所能给自己的,也不是别人视角中存在的,而是自己可以明确给出的。一个人从出生到学会创造,这样的历程并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符号来证明自己,这样的努力其实就是为了让你的“本我”得以彰显,因为你原本就是你自己,你所拥有的那些符号,其实都是你做好了自己而获得的奖励。换句话说,每个人的自我都是弥足珍贵的,只要有此心境,就能够获得轻松和解脱。

自我,对于你来说并不陌生。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自我”就是被人们称作“神性”的最高意识。只是在凡夫俗子的眼中,神是高高在上的,是一种外在的信仰图腾,是虚无缥缈,也是神圣莫测的。但我想告诉你,事实上,你的“自我”就是真理的一部分,是神圣的一部分,它隐藏在你灵魂最深的地方,并应该是你从身体到心灵的最高指挥者。

这样的指挥者就是你生命的源头,是你在母体内曾经为之满足喜悦的灵性。那时,你和这样的“自我”是一体的,但当你来到世界后,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获得什么或失去了什么之上。这样,你就同“自我”分离,并丢掉了“我是谁”的答案。

不妨试着回归最初的状态吧,找到你的初心,确认你最开始的状态。那样,一切努力才会有脚踏实地的出发点,生命将从中得到圆融的收获。 97Tp8yyb4Ggt0vKyhlnXbMhXVFZ83k7kld39O/n/0uVGe6anSxPQ5t4nKrj3Hr1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