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脏所主的认识

五脏——肝心肺肾脾

五主——筋血皮骨肉

五荣——爪脉毛发唇

五窍——目舌鼻耳口

五色——青赤白黑黄

五味——酸苦辛咸甘

五声——呼笑哭呻歌

五志——怒喜悲恐思

五液——泪汗涕唾涎

五臭——臊焦腥腐香

读法:五主,五荣,五窍,如肝主筋,肝荣爪,肝窍目。心主血,心荣脉,心窍舌。肺主皮,肺荣毛,肺窍鼻。他经仿此。

五主五荣

肝主筋。事实:筋病诊在肝脉。如肝脉枯细,筋病硬缩;肝脉微小,筋病惕动之类。原理:造化之气,冬气在内,冬气主骨,春气在冬气之外,筋附骨而生。肝秉春风,故肝主筋。爪者筋之余,故荣在爪。

心主血。事实:血病诊在心脉。心脉浮洪滑大则血旺,心脉沉弱涩细则血少之类。原理:造化之气,夏气属火,火色为赤,地下水分,经阳气之温暖,交夏令后,升发于地面之上。夏时人血淖溢,心秉火气,故心主血。脉者血之余,故荣在脉。

肺主皮。事实:皮病诊在肺脉。皮坚而里细者,肺脉不虚;皮松而里粗者,肺脉虚散之类。原理:秋金之气,居造化最外一层,包围整个造化。肺秉金气,有收束全身之力,故肺主皮。毛者皮之余,故荣在毛。

肾主骨。事实:骨病诊在肾脉。肾脉微者骨软,肾脉足者骨坚之类。原理:造化之气,冬气主内,气沉而坚。肾秉冬气,故肾主骨。发者,骨之余,故荣在发。肾属水,肾主骨,骨富有碳素。碳者,大气下沉,压极所成,有坚凝作为。水有封藏作用。水与碳,其气皆沉。肾气以沉坚沉藏为能,故肾属水,肾主骨。此节参看宇宙篇大气中的碳气。

脾主肉。事实:肉病诊在脾脉。脾脉衰者肉脱,脾脉旺者肉丰之类。原理:造化之气,土气居中,水火木金之中,皆有土气在内。脾秉土气,人身整个浮沉升降的圆运动,处处皆中气所分布。人身内外,处处是肉质所构成,故脾主肉。唇者肉之余,故荣在唇。

五 色

肝色青。事实:肝病则面现青色,青色多,肝气绝。青色多者,肝脉必弦细而急,如循刀刃之类。原理:造化之气,水性下沉,下沉则黑,火气上浮,上浮则赤。木气者,夏秋火气降沉水中所成,黑中有赤,其色为青,故木色为青,肝秉木气,故青为肝色。

心色赤。事实:心病则面现赤色,赤色多,心气绝。赤色多者,心脉必浮而不降,有如挂钩,上有下无之类。原理:造化之气,火气上浮,其色为赤,心秉火气,故赤为心色。

肺色白。事实:肺病则面现白色,白色多,肺气绝。白色多者,肺脉必薄而涩,有如循鸟之羽毛之类。原理:造化之气,金性在上,其色本白,肺秉金气,故肺色为白。

肾色黑。事实:肾病则面现黑色,黑色多,肾气绝。黑色多者,肾脉必沉而不浮,有如石之下沉之类。原理:造化之气,下沉则黑,最能下沉者,莫如水,肾秉水气,故肾色为黑。

脾色黄。事实:脾病则面现黄色,黄色多,脾气绝。黄色多者,脾脉如屋漏一落,缓而不能连续之类。原理:以青赤白黑四色,融而和之,则成黄土的黄色,土气居升浮降沉之中也。所谓四象之中,原有中气者,其实中气之中,原有四象也。四象与中气,中气与四象,原是分析不开的。中气不衰,黄色不现,一现黄色,乃土气之败。脾秉土气,故脾色为黄。运动圆则五色不见,不运动,则一色独见,而人死。

五 味

肝味酸。事实:本病则现酸味。病人自觉有酸味者,调和肝脉则愈之类。原理:木主疏泄,木本生火,木实则不能疏泄而热郁。肝木热郁,是以作酸。肝秉木气,故肝味为酸。

心味苦。事实:火病则现苦味。苦者,火逆不降之味。病人自觉有苦味者,清降心脉则愈之类。原理:凡物之被火烧焦者,其味即苦,火气浮上则燃烧,燃烧则苦,故火为苦味。心秉火气,心火不降,则自觉味苦。

肺味辛。事实:金病则现辛味。辛者,金气逆散,不能收敛之味。病人自觉有辛味者,降敛肺脉则愈之类。原理:辛味主散,人食辛味则汗出,以其散也。金气喜收恶散,金气降则收,不降则散。肺秉金气,肺金不降,则现辛味,故肺味为辛。

肾味咸。事实:肾寒则无味,肾热则味咸。病人自觉有咸味者,清润肾脉则愈之类。原理:海水之咸,太阳射入海水的热力深藏富有也。咸极则苦,即是咸由于热的根据。肾秉水气,水中阳气过旺,则现咸味,故肾味为咸。

脾味甘。事实:脾病则现甘味。脾气郁热,甘味乃现。病人自觉有甘味者,清解脾热则愈之类。原理:以酸苦辛咸四味,融而和之,则成甘味。谷食味甘,秉中土也。脾秉土气,脾病热则现甘味,故脾味为甘。五味偏见,皆热之病。五味偏见,病人自觉。

五声五志

肝声呼,肝志怒。事实:肝脉沉而涩者,则病怒病呼。原理:阳气降入水里,封藏一冬,降极而升,化为木气。木气上升,其力甚大,升而不遂,则郁动莫遏。冬春之交,必起大风者,木气之郁动也。肝秉木气,肝经升气被抑,则郁动而声呼志怒也。

心声笑,心志喜。事实:心脉浮而弱者,则病笑病喜。原理:火气主浮,一浮即降,浮而不降而病生焉。笑与喜,皆气之偏浮不降使然。心秉火气,人身的火气偏浮,则病笑病喜,故心声为笑,心志为喜。

肺声哭,肺志悲。事实:肺脉沉而虚,则病哭病悲。原理:笑与喜为阳象,哭与悲为阴象。阳浮故病笑病喜,阴沉故病哭病悲。金气主降,降而不沉,则阴象不盛,不哭不悲。降而太过,则阴沉而病哭病悲,故肺声为哭,肺志为悲。

肾声呻,肾志恐。事实:肾脉沉而虚者,则病呻病恐。原理:气浮则笑,气沉则呻,气浮则喜,气沉则恐,阳浮阴沉,自然之理。肾秉水气,水气为沉,沉而不浮,阳气退败,则阴沉而病呻病恐,故肾声为呻,肾志为恐。

脾声歌,脾志思。事实:脾脉郁者,则病歌病思。原理:气升为病则自呼,气浮为病则自笑,气降为病则自哭,气沉为病则自呻,气升为病则自怒,气浮为病则自喜,气降为病则自悲,气沉为病则自恐,气郁于中则病自歌与病自思。欲呼不呼,欲笑不笑,欲哭不哭,欲呻不呻,是以歌也。欲怒不怒,欲喜不喜,欲悲不悲,欲恐不恐,是以思也。脾秉土气而居升浮降沉之中,中气抑郁不舒,则病歌病思,故脾声为歌,脾志为思。五声五志发现,病人自觉。

五 窍

肝开窍于目。清阳上升,目系于肝也。

肾开窍于耳。浊阴下降,化精归肾,耳系于肾也。

肺开窍于鼻。肺主呼吸,鼻为呼吸之门,鼻系于肺也。

心开窍于舌。舌系于心也。

脾开窍于口。脾口俱主饮食也。

五 液

肝液为泪。肝家津液,为风热所动泄也。

心液为汗。汗即血所化也。

肺液为涕。肺气不降,则津液凝聚,而出于鼻也。

肾液为唾。肾气不能藏,而津液上泛也。

脾液为涎。脾阴不足,不能汲收本脏津液也。

五 臭

肝臭为臊,木气病也。人身腋下狐臭,即肝木病气。

心臭为焦,火气病也。每年夏季,必有极热之数日,空气中时有焦臭即是。

肺臭为腥,金气病也。秋晴日久,空气中时有腥臭即是。

肾臭为腐,水气病也。阴霾不见阳光之时,时有腐臭即是。

脾臭为香,土气病也。不臊不焦不腥不腐,则成香也。 KL+EXt08QVxpY6dZwO7sW8dpumo6XWiXPTVuMh2JODRC8mEMFvmQmG3hiBpGGvt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